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已经成为现代课程考核的理念。纵观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注重课程考核的鉴定功能,轻视课程考核的督促、激励、导向功能,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了课程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了改进课程考核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考核;对策;考核方案
高职院校实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考核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变革,具体体现在:关于学生学习的考核仍受到关注,但促进学生学习的考核逐渐成为主流。纵观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现状,虽然有所改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便督促、激励、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课程考核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考核的保证体系不够健全
现行课程考核的保证体系主要是考核办公室和教师组成,由考核办公室负责课终考核,由教师负责过程考核,考核的保证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对评价过程的检查、指导与监督,难以保证考核质量;②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使考核不够客观、公正;③过程考核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过程考核的作用;④没有发挥教研室在课程考核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作用。
(二)课程考核注重鉴定功能,轻视督促、激励、导向功能
现行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主要以课终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由于过程考核难以操作,随意性大,而课终考核主要发挥了鉴定学习效果的鉴定功能,对引导、激励、督促学生学习作用不大,没有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功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
(三)课程考核的内容片面
理论课考核的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忽视对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教师评价仅从作业和课堂表现,内容片面,忽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协作精神等;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内容不细化、不量化,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一体化”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评价,技能操作评价过于笼统且不够客观,一般学生只要理论考试合格,就可取得良好的评价成绩,对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评价重视不够。
(四)课程考核反馈不及时
课程开课前部分学生不知道所学课程如何进行考核,不能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考核后(特别是过程考核)结果反馈不及时,当学生得知考核结果时,教学过程已经完成,即使学生想改进自己的学习,已经来不及,失去了自纠的机会。
二、改进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对策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激励、监督、调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一套完备的课程考核保证体系
为保证课程考核的质量应建立由考核办公室、教研室、教学组三级课程考核管理机构,负责对课程考核的指导、监控和实施。
考核办是课程考核工作的最高级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全面负责课程考核工作。具体有组织、协调、实施课终考核;检查、指导过程考核;回收、整理、反馈考核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教研室是课程考核工作的中级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协助考核办公室、指导教学组科学地进行考核;负责过程考核方案的审批;监督过程考核方案的实施;收集、反馈考核信息,对过程考核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
教学组是课程考核工作的末端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是根据相关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及特点编制过程评价方案及标准;协助考核办、教研室进行课程考核;指导和监督教师进行过程考核。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法体系
考核方法体现了考核的理念,关系到怎么考的问题。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就需要课程考核这个“指挥棒”进行不断地调节、控制、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过程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
课程考核既要发挥它的鉴定功能,又要发挥它的导向功能,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因此课程考核要将过程考核和课终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一方面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鉴定,另一方面通过过程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课程考核应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评价标准,对自我素质的发展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采取小组评价等形式开展相互评价,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们能清醒地认识自我。
3.学生行为观察记录与阶段测试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些表现是需要控制的,如违反纪律、违背安全操作规程、损坏工具或仪器等;有些表现是需要鼓励的,如对教师的讲解或操作提出的疑问、在学习中提出新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学习主动、吃苦耐劳等。为收集考核资料,给学生评定成绩,提出学习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很有必要的。
阶段性测试主要是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判断学习目标达成的程度,辨别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
(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程考核的指标体系可归纳为学习效果、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三个一级指标。其中学习效果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三个二级指标。由于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例如教师教学态度、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合理性、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力以及教学保障体系是否正常运转等。在这里主要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过程评价应包括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课堂表现(课堂纪律、课堂听课的认真程度、课堂提问和讨论的参与程度、出勤率等)、课后作业(对错率、书写认真程度、是否异同、是否完成等)三个二级指标。情感态度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学习动机、吃苦耐劳等)、协作精神(互帮互学、团结互助等)、创新能力三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力求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考核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只有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 “导教”、“导学”的作用,调动起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 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5.
[2] 胡中锋,李方. 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3] 刘彦妹.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0.02.
关键词:课程考核;对策;考核方案
高职院校实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考核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变革,具体体现在:关于学生学习的考核仍受到关注,但促进学生学习的考核逐渐成为主流。纵观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现状,虽然有所改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便督促、激励、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课程考核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考核的保证体系不够健全
现行课程考核的保证体系主要是考核办公室和教师组成,由考核办公室负责课终考核,由教师负责过程考核,考核的保证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对评价过程的检查、指导与监督,难以保证考核质量;②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使考核不够客观、公正;③过程考核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过程考核的作用;④没有发挥教研室在课程考核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作用。
(二)课程考核注重鉴定功能,轻视督促、激励、导向功能
现行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主要以课终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由于过程考核难以操作,随意性大,而课终考核主要发挥了鉴定学习效果的鉴定功能,对引导、激励、督促学生学习作用不大,没有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功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
(三)课程考核的内容片面
理论课考核的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忽视对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教师评价仅从作业和课堂表现,内容片面,忽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协作精神等;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内容不细化、不量化,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一体化”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评价,技能操作评价过于笼统且不够客观,一般学生只要理论考试合格,就可取得良好的评价成绩,对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评价重视不够。
(四)课程考核反馈不及时
课程开课前部分学生不知道所学课程如何进行考核,不能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考核后(特别是过程考核)结果反馈不及时,当学生得知考核结果时,教学过程已经完成,即使学生想改进自己的学习,已经来不及,失去了自纠的机会。
二、改进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对策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激励、监督、调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一套完备的课程考核保证体系
为保证课程考核的质量应建立由考核办公室、教研室、教学组三级课程考核管理机构,负责对课程考核的指导、监控和实施。
考核办是课程考核工作的最高级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全面负责课程考核工作。具体有组织、协调、实施课终考核;检查、指导过程考核;回收、整理、反馈考核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教研室是课程考核工作的中级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协助考核办公室、指导教学组科学地进行考核;负责过程考核方案的审批;监督过程考核方案的实施;收集、反馈考核信息,对过程考核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
教学组是课程考核工作的末端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是根据相关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及特点编制过程评价方案及标准;协助考核办、教研室进行课程考核;指导和监督教师进行过程考核。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法体系
考核方法体现了考核的理念,关系到怎么考的问题。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就需要课程考核这个“指挥棒”进行不断地调节、控制、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过程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
课程考核既要发挥它的鉴定功能,又要发挥它的导向功能,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因此课程考核要将过程考核和课终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一方面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鉴定,另一方面通过过程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课程考核应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评价标准,对自我素质的发展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采取小组评价等形式开展相互评价,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们能清醒地认识自我。
3.学生行为观察记录与阶段测试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些表现是需要控制的,如违反纪律、违背安全操作规程、损坏工具或仪器等;有些表现是需要鼓励的,如对教师的讲解或操作提出的疑问、在学习中提出新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学习主动、吃苦耐劳等。为收集考核资料,给学生评定成绩,提出学习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很有必要的。
阶段性测试主要是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判断学习目标达成的程度,辨别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
(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程考核的指标体系可归纳为学习效果、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三个一级指标。其中学习效果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三个二级指标。由于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例如教师教学态度、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合理性、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力以及教学保障体系是否正常运转等。在这里主要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过程评价应包括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课堂表现(课堂纪律、课堂听课的认真程度、课堂提问和讨论的参与程度、出勤率等)、课后作业(对错率、书写认真程度、是否异同、是否完成等)三个二级指标。情感态度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学习动机、吃苦耐劳等)、协作精神(互帮互学、团结互助等)、创新能力三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力求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考核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只有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 “导教”、“导学”的作用,调动起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 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5.
[2] 胡中锋,李方. 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3] 刘彦妹.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