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一个效益和速度、质量与数量的紧密结合体,其重心是质量、效益、可持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是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夯实基础;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三是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中国经济升级版 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 转方式 调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26-02
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新常态”“中国经济升级版”。“新常态”标明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方位,而“中国经济升级版”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界定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之后,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以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提出后不久,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地方经济升级版。那么,什么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目前从中央决策层看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内涵界定。有的专家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认识层面的升级、由大到强的升级、生态文明的升级以及体制的升级。也有专家将“中国经济升级版”概括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版,等等。我们观察一下十八大以来中央文件的表述可以发现,在“新常态”下,中央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如,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对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诠释。
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及总理的系列讲话,结合专家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一个效益和速度、质量与数量的紧密结合体,其重心是质量、效益、可持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对现有经济发展版本的继承与发展,是经济量变逐渐发展到经济质变的过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标志。由此可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出发点是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质变;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的福祉,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客观必然性
(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各国都在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如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等新理念,并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法案和计划,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目的。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了《欧洲2020战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以及英国的《以增长为目标的创新与研究战略》等战略举措,日本也正在推进《创新2025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推出“工业4.0”,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调整,新的产业格局也正在形成。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体现就是“新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但当时并没有解释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各界对“新常态”的解读和认识也各不相同。基于此,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APEC会议国际场合,全面阐述新常态,对新常态进行定调。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个亮点是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的具体内涵。以往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只有二三千字,这次五千多字,就是为了说清“新常态”。“新常态”不仅仅是一个“中高速”这么简单,关键是在“中高速”的环境中实现另一个“中高”,即整体经济结构达到中高端水平。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所以,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是应该不应该打造的问题,而是如何打造的问题。
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夯实基础
转方式和调结构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转方式,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等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调结构,即调整经济结构,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强调:“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充分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转方式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战略和要求,调结构是转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攻方向。调结构虽然只有三个字,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千头万绪。这里最基础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中国制造”总体上附加值、竞争力低下。同时,中国制造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面对空前的困境。全球金融危机后,一场抢占制造业产业链制高点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展开。这个制高点是什么?尽管各国对制高点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大家共同指向的都是智能制造。为此,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人的升级,即人的升级如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这方面德国做的很好,“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其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德国机械制造业的真正核心是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千军万马考公务员,人人都愿意走公务员这个独木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要夯实微观基础,首先要通过改革,构建制度机制,形成一种氛围,引导各类人才向企业集中,这才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的真正希望。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转方式、调结构的提出已有20年了,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进程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这里有认识原因、技术原因,但根源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因此,中央给出了解决方案,即从制度安排入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空话一句。所以,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必须创造制度红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这里关键是通过政府改革,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升级。着力点是要通过三个“清单”规范政府行为:一是“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三是“负面清单”,确保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对外开放来发展自己。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尤其开放初期,开放的重点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中国需要西方的技术、人才、资金。而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2014年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为此,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新的开放红利期。这需要一种新的开放大战略来推动,而这个大战略就是“一带一路”。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紧构建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由被动到主动、主导、引导。届时,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会大大提升,这将会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升级版应由大到强,生态文明须升级.http:
//www.chinanews.com/cj/2013/05-27/4857135.shtml.
[2]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W/wlq/Article/201312/t20131209_
182659.htm.
[关键词]中国经济升级版 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 转方式 调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26-02
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新常态”“中国经济升级版”。“新常态”标明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方位,而“中国经济升级版”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界定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之后,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以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提出后不久,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地方经济升级版。那么,什么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目前从中央决策层看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内涵界定。有的专家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认识层面的升级、由大到强的升级、生态文明的升级以及体制的升级。也有专家将“中国经济升级版”概括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版,等等。我们观察一下十八大以来中央文件的表述可以发现,在“新常态”下,中央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如,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对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诠释。
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及总理的系列讲话,结合专家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一个效益和速度、质量与数量的紧密结合体,其重心是质量、效益、可持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对现有经济发展版本的继承与发展,是经济量变逐渐发展到经济质变的过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标志。由此可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出发点是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质变;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的福祉,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客观必然性
(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各国都在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如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等新理念,并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法案和计划,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目的。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了《欧洲2020战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以及英国的《以增长为目标的创新与研究战略》等战略举措,日本也正在推进《创新2025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推出“工业4.0”,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调整,新的产业格局也正在形成。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体现就是“新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但当时并没有解释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各界对“新常态”的解读和认识也各不相同。基于此,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APEC会议国际场合,全面阐述新常态,对新常态进行定调。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个亮点是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的具体内涵。以往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只有二三千字,这次五千多字,就是为了说清“新常态”。“新常态”不仅仅是一个“中高速”这么简单,关键是在“中高速”的环境中实现另一个“中高”,即整体经济结构达到中高端水平。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所以,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是应该不应该打造的问题,而是如何打造的问题。
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夯实基础
转方式和调结构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转方式,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等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调结构,即调整经济结构,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强调:“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充分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转方式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战略和要求,调结构是转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攻方向。调结构虽然只有三个字,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千头万绪。这里最基础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中国制造”总体上附加值、竞争力低下。同时,中国制造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面对空前的困境。全球金融危机后,一场抢占制造业产业链制高点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展开。这个制高点是什么?尽管各国对制高点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大家共同指向的都是智能制造。为此,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人的升级,即人的升级如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这方面德国做的很好,“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其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德国机械制造业的真正核心是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千军万马考公务员,人人都愿意走公务员这个独木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要夯实微观基础,首先要通过改革,构建制度机制,形成一种氛围,引导各类人才向企业集中,这才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的真正希望。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转方式、调结构的提出已有20年了,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进程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这里有认识原因、技术原因,但根源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因此,中央给出了解决方案,即从制度安排入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空话一句。所以,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必须创造制度红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这里关键是通过政府改革,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升级。着力点是要通过三个“清单”规范政府行为:一是“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三是“负面清单”,确保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对外开放来发展自己。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尤其开放初期,开放的重点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中国需要西方的技术、人才、资金。而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2014年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为此,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新的开放红利期。这需要一种新的开放大战略来推动,而这个大战略就是“一带一路”。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紧构建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由被动到主动、主导、引导。届时,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会大大提升,这将会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升级版应由大到强,生态文明须升级.http:
//www.chinanews.com/cj/2013/05-27/4857135.shtml.
[2]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W/wlq/Article/201312/t20131209_
182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