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指导,采用语言分析法对英汉语中愤怒隐喻进行系统的认知对比,将相同点归因于英汉愤怒隐喻共同的认知基础,并尝试从文化因素即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学理论方面探讨其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愤怒 概念隐喻 认知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理论综述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比喻,或是一种修辞,着重研究什么样的隐喻是卓有成效的隐喻,以及它是如何创建的,探讨了隐喻合成的最好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热潮以来,隐喻已不仅仅局限于修辞学的范畴,而成为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有关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代表人物是莱考夫和约翰逊。他们在其共同编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日常概念(体现为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说到底是隐喻性的。如果上述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每天所想的、所体验的、所做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化的。两位语言学家强调了人们概念系统的隐喻化本质,同时也强调了概念隐喻的普遍性,指出它不仅关系到人的语言,而且影响到人的思维和行为。这种认知心理学向语言学渗透的结果便是概念隐喻的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二域映射”,即隐喻被认为是把一个概念域的结构直接传送到另一个概念域,体现两个域之间的一种映射。“就我们经验的自然出现范围而言,许多方面都不能够被清楚描绘。尤其是人类情感、抽象概念、大脑活动方面。虽然其中大多数都直接经历,但没有任何一个能够被完全理解。反之,我们必须通过其他实体和经验才能体会。”
概念隐喻分为以下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用源领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领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我们常说的price wa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战争与经济活动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有竞争、争夺利益、矛盾等关键词,所以战争的概念被映射到经济活动中。除此以外,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藉以把握各种各样的非空间性范畴和关系,这种认知方式就是方位隐喻化的认知方式。例如,英汉语言都以向上的方位来表述快乐概念,共享“快乐为上”的概念隐喻。本体隐喻是指我们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容器隐喻。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皮肤作为分界面将身体和外界分离开来。情感是储存在人体这一容器内部的液体。因此,我们就有类似“他沉浸于悲伤之中”“他满腹惆怅”的表达。
鉴于情感具有丰富概念内容的特性,隐喻成为情感概念化过程中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而目前情感隐喻认知角度的研究鲜见跨文化对比以及对语言差异背后文化理据的剖析。正是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在愤怒情感表达式上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挖掘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模式异同点背后的哲学根基和文化渊源。
二 英汉愤怒隐喻的共性
1 愤怒是生理反应
其实,Lakoff & K?vecses早就假定了一条有关情感的转喻生成原则,即“某一情感的生理反应代表着该情感”。《说文解字》:“愤,满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韦昭注:“愤,积也。”《淮南子》:“愤于中则应于外。”高诱注:“愤,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愤”的原意主要是用生理的反应代表情感。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不乏借助生理反应来形成愤怒隐喻的情况,其中大致分以下几种:
(1) 身体热度
英语:Billy’s a hothead.Don’t get hot under the collar.Anger is the fever and frenzy of a soul.
汉语:气得脸上火辣辣的。他气得真是热血沸腾。
(2) 肤色改变
英语:She was scarlet with rage.be flushed with anger.He went black in the face.
汉语:气得脸红脖子粗。气得面红耳赤。他气得脸暴青筋。她气得脸都白了。
(3) 激发其他生理反应
英语:The lady has been hopping mad.Don’t get wrought up.He was quivering with rage.She was blind with rage.She has a black dog on her shoulder.
汉语:老师气得浑身哆嗦看着这鬼画符似的作业。她气得直跺脚。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横眉怒目。牙齿咬得铁钉断。气得直翻白眼。气得直吹胡子。
2 将愤怒概念化为具体事物——火
根据莱考夫和科沃斯克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这一核心隐喻包含两种具体的表述手法,即热量可以适用于固体,也可以适用于液体。当“愤怒是热”适用于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这属于将情感外化为实体的本体隐喻。该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常规隐喻表达,例如:
英语:He was smoldering for months.Smoke was pouring out of his ears.I was so shocked when he flared up in front of everyone.
汉语:杨雄看了,心头火起。对此,张震寰先生也十分恼火。课堂讨论常常是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
3 英汉愤怒隐喻共性的体验哲学阐释
英汉语言中愤怒概念隐喻呈现出很大的跨文化共性。首先,两种语言都利用人的生理反应构成隐喻;同时在共同的“愤怒是热”这一隐喻认知基础上派生出次隐喻“愤怒是火”。总体上,英汉愤怒隐喻的共性无论如何也逃不出那个由人类身体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无意识的体验哲学框架。
“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无论人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人自身都能直接体验到,离开了体验就根本谈不上情绪和情感。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认为,“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样,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与现实世界互动产生的身体经验无疑成了人类思维的出发点。隐喻表达式的理据即在于其体验性基础。以一般生理角度看,人类的生理组织和生理反射基本相同,许多语言只要以人类相同的生理基础为取象,取象结构就常常是相似的。比如,人发怒时生理上都有一些变化,一般来说是脸红耳赤,心脏跳动、血液循环加快,说话暴躁,脸部(甚至全身)发热。这就解释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用人生理反应做为映射的愤怒隐喻俯拾皆是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两种语言同时采用“火”这种意象构成愤怒隐喻呢?虽然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对“愤怒”有不同的表述,对其体会的程度也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体体验,即认为“火”燃烧时的温度。“火”的破坏力非常类似于一个人愤怒时的状态,因此在“愤怒是热”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隐喻“愤怒是火”。
三 英汉愤怒隐喻的个性
人的身体感官只是我们体验世界的起点,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因不同文化而产生差异。人类的身体体验和物质活动经验是基础,它为潜在的隐喻映射提供了可能,但每一种经验都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之中,因此,隐喻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文化相对性导致了英汉愤怒情感隐喻之间的差异。
1 “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和“愤怒是容器中的气体”
在英语中,愤怒被映射为“容器中的热液体”,而在汉语中则有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气体”。请看它们在英、汉语中的日常隐喻表达:
英语: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His pent-up anger wells up inside him.She was bursting with anger.She got all steamed up/was fuming.He’s just letting off steam.
汉语:老李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不是诚心气人吗?沙皮狗气势汹汹地嚷着,但不敢动手。张国寿坐在门外一张摇椅上读曾中生的信,不由气冲。
除此以外,在这对有关愤怒的容器隐喻中,英汉两种语言中视作容器的对象也有差异。英语把整个人体抽象为容器,而汉语中“容器”除了指人体外,还代表人体的各种器官。例如,肺都气炸了。脾气很大。肝气郁结。气破肚子胀破心,甚至“七窍生烟”。
2 英汉愤怒隐喻概念化事物的差异
经过笔者对大量语料的研究,发现愤怒隐喻表达式中有一些概念化意象是英语语言中所独有的。例如,在“愤怒是敌人”这一意象范畴中,英语中有如下表达式:“I am seized by anger”,“I am struggling with anger”;而在汉语中是没有这种隐喻的。另外,“I am mad”如直译为“我疯了”,丝毫不含有“我很愤怒”、“我生气极了”的意思;而“I’m mad”是英文中谈论愤怒情感时借用“愤怒是疯狂”这一意象的隐喻表达。
3 英汉愤怒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意义来自于身体体验,而体验又受到物理和文化现实的限制。不同民族虽然有某些共识文化和相同的概念隐喻系统,但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等,因而不同民族对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联想就会有所不同。因此,隐喻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文化相对性导致了不同民族隐喻概念之间的差异。
西方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水,因此英语中把“愤怒”比作容器里的液体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气。“气”是中国古典哲学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所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中国的中医理论源远流长,长久以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而表达思想的语言也留下了中医的痕迹。根据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由三种基本物质组成:气、血和除血以外的津液。气是运行变化于体内,维持生命活动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的精微物质。气和血交织在一起,一旦“气”遭到堵塞和抑制,血液必将流通不畅并导致内压增大和局部疼痛。而造成气在体内循环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愤怒等消极情感引发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汉语中表示愤怒的隐喻表达很多时候是采用气体这一意象的。
除此以外,汉语愤怒隐喻中较多使用身体器官问题可以追溯至中医药理论的五行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五方说和西周的五材说,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和滋生万物的基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正是五种元素之间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牵制的道理使宇宙达成了平衡。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元素用于设定自然与人体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中,五“脏”分别与次之的五“腑”和五“官”密切联系,协调发挥机能。譬如,愤怒这种消极情感被认为是引起肝病的主要内部原因之一:易怒的人尤其容易得肝病。这就是五行学说如何运用于中医学领域,用来解释说明人类情感、人体脏腑组织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正是这种基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潜在认知模式,导致了汉语言文化倾向于使用较多的人体内部器官来描述愤怒情感。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英汉情感概念隐喻认知比较研究”(12512353)。
参考文献:
[1] K vecses,Zoltán.Emotion Concepts[M].New York:Springer,1990.
[2]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Ortony,A.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 高琳、张锦帆:《文化模式中愤怒隐喻的解读》,《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5]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周薇薇、孙启耀:《中英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玲,女,1982—,黑龙江双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
关键词:愤怒 概念隐喻 认知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理论综述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比喻,或是一种修辞,着重研究什么样的隐喻是卓有成效的隐喻,以及它是如何创建的,探讨了隐喻合成的最好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热潮以来,隐喻已不仅仅局限于修辞学的范畴,而成为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有关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代表人物是莱考夫和约翰逊。他们在其共同编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日常概念(体现为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说到底是隐喻性的。如果上述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每天所想的、所体验的、所做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化的。两位语言学家强调了人们概念系统的隐喻化本质,同时也强调了概念隐喻的普遍性,指出它不仅关系到人的语言,而且影响到人的思维和行为。这种认知心理学向语言学渗透的结果便是概念隐喻的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二域映射”,即隐喻被认为是把一个概念域的结构直接传送到另一个概念域,体现两个域之间的一种映射。“就我们经验的自然出现范围而言,许多方面都不能够被清楚描绘。尤其是人类情感、抽象概念、大脑活动方面。虽然其中大多数都直接经历,但没有任何一个能够被完全理解。反之,我们必须通过其他实体和经验才能体会。”
概念隐喻分为以下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用源领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领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我们常说的price wa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战争与经济活动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有竞争、争夺利益、矛盾等关键词,所以战争的概念被映射到经济活动中。除此以外,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藉以把握各种各样的非空间性范畴和关系,这种认知方式就是方位隐喻化的认知方式。例如,英汉语言都以向上的方位来表述快乐概念,共享“快乐为上”的概念隐喻。本体隐喻是指我们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容器隐喻。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皮肤作为分界面将身体和外界分离开来。情感是储存在人体这一容器内部的液体。因此,我们就有类似“他沉浸于悲伤之中”“他满腹惆怅”的表达。
鉴于情感具有丰富概念内容的特性,隐喻成为情感概念化过程中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而目前情感隐喻认知角度的研究鲜见跨文化对比以及对语言差异背后文化理据的剖析。正是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在愤怒情感表达式上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挖掘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模式异同点背后的哲学根基和文化渊源。
二 英汉愤怒隐喻的共性
1 愤怒是生理反应
其实,Lakoff & K?vecses早就假定了一条有关情感的转喻生成原则,即“某一情感的生理反应代表着该情感”。《说文解字》:“愤,满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韦昭注:“愤,积也。”《淮南子》:“愤于中则应于外。”高诱注:“愤,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愤”的原意主要是用生理的反应代表情感。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不乏借助生理反应来形成愤怒隐喻的情况,其中大致分以下几种:
(1) 身体热度
英语:Billy’s a hothead.Don’t get hot under the collar.Anger is the fever and frenzy of a soul.
汉语:气得脸上火辣辣的。他气得真是热血沸腾。
(2) 肤色改变
英语:She was scarlet with rage.be flushed with anger.He went black in the face.
汉语:气得脸红脖子粗。气得面红耳赤。他气得脸暴青筋。她气得脸都白了。
(3) 激发其他生理反应
英语:The lady has been hopping mad.Don’t get wrought up.He was quivering with rage.She was blind with rage.She has a black dog on her shoulder.
汉语:老师气得浑身哆嗦看着这鬼画符似的作业。她气得直跺脚。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横眉怒目。牙齿咬得铁钉断。气得直翻白眼。气得直吹胡子。
2 将愤怒概念化为具体事物——火
根据莱考夫和科沃斯克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这一核心隐喻包含两种具体的表述手法,即热量可以适用于固体,也可以适用于液体。当“愤怒是热”适用于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这属于将情感外化为实体的本体隐喻。该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常规隐喻表达,例如:
英语:He was smoldering for months.Smoke was pouring out of his ears.I was so shocked when he flared up in front of everyone.
汉语:杨雄看了,心头火起。对此,张震寰先生也十分恼火。课堂讨论常常是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
3 英汉愤怒隐喻共性的体验哲学阐释
英汉语言中愤怒概念隐喻呈现出很大的跨文化共性。首先,两种语言都利用人的生理反应构成隐喻;同时在共同的“愤怒是热”这一隐喻认知基础上派生出次隐喻“愤怒是火”。总体上,英汉愤怒隐喻的共性无论如何也逃不出那个由人类身体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无意识的体验哲学框架。
“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无论人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人自身都能直接体验到,离开了体验就根本谈不上情绪和情感。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认为,“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样,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与现实世界互动产生的身体经验无疑成了人类思维的出发点。隐喻表达式的理据即在于其体验性基础。以一般生理角度看,人类的生理组织和生理反射基本相同,许多语言只要以人类相同的生理基础为取象,取象结构就常常是相似的。比如,人发怒时生理上都有一些变化,一般来说是脸红耳赤,心脏跳动、血液循环加快,说话暴躁,脸部(甚至全身)发热。这就解释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用人生理反应做为映射的愤怒隐喻俯拾皆是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两种语言同时采用“火”这种意象构成愤怒隐喻呢?虽然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对“愤怒”有不同的表述,对其体会的程度也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体体验,即认为“火”燃烧时的温度。“火”的破坏力非常类似于一个人愤怒时的状态,因此在“愤怒是热”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隐喻“愤怒是火”。
三 英汉愤怒隐喻的个性
人的身体感官只是我们体验世界的起点,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因不同文化而产生差异。人类的身体体验和物质活动经验是基础,它为潜在的隐喻映射提供了可能,但每一种经验都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之中,因此,隐喻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文化相对性导致了英汉愤怒情感隐喻之间的差异。
1 “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和“愤怒是容器中的气体”
在英语中,愤怒被映射为“容器中的热液体”,而在汉语中则有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气体”。请看它们在英、汉语中的日常隐喻表达:
英语: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His pent-up anger wells up inside him.She was bursting with anger.She got all steamed up/was fuming.He’s just letting off steam.
汉语:老李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不是诚心气人吗?沙皮狗气势汹汹地嚷着,但不敢动手。张国寿坐在门外一张摇椅上读曾中生的信,不由气冲。
除此以外,在这对有关愤怒的容器隐喻中,英汉两种语言中视作容器的对象也有差异。英语把整个人体抽象为容器,而汉语中“容器”除了指人体外,还代表人体的各种器官。例如,肺都气炸了。脾气很大。肝气郁结。气破肚子胀破心,甚至“七窍生烟”。
2 英汉愤怒隐喻概念化事物的差异
经过笔者对大量语料的研究,发现愤怒隐喻表达式中有一些概念化意象是英语语言中所独有的。例如,在“愤怒是敌人”这一意象范畴中,英语中有如下表达式:“I am seized by anger”,“I am struggling with anger”;而在汉语中是没有这种隐喻的。另外,“I am mad”如直译为“我疯了”,丝毫不含有“我很愤怒”、“我生气极了”的意思;而“I’m mad”是英文中谈论愤怒情感时借用“愤怒是疯狂”这一意象的隐喻表达。
3 英汉愤怒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意义来自于身体体验,而体验又受到物理和文化现实的限制。不同民族虽然有某些共识文化和相同的概念隐喻系统,但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等,因而不同民族对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联想就会有所不同。因此,隐喻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文化相对性导致了不同民族隐喻概念之间的差异。
西方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水,因此英语中把“愤怒”比作容器里的液体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气。“气”是中国古典哲学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所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中国的中医理论源远流长,长久以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而表达思想的语言也留下了中医的痕迹。根据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由三种基本物质组成:气、血和除血以外的津液。气是运行变化于体内,维持生命活动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的精微物质。气和血交织在一起,一旦“气”遭到堵塞和抑制,血液必将流通不畅并导致内压增大和局部疼痛。而造成气在体内循环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愤怒等消极情感引发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汉语中表示愤怒的隐喻表达很多时候是采用气体这一意象的。
除此以外,汉语愤怒隐喻中较多使用身体器官问题可以追溯至中医药理论的五行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五方说和西周的五材说,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和滋生万物的基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正是五种元素之间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牵制的道理使宇宙达成了平衡。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元素用于设定自然与人体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中,五“脏”分别与次之的五“腑”和五“官”密切联系,协调发挥机能。譬如,愤怒这种消极情感被认为是引起肝病的主要内部原因之一:易怒的人尤其容易得肝病。这就是五行学说如何运用于中医学领域,用来解释说明人类情感、人体脏腑组织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正是这种基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潜在认知模式,导致了汉语言文化倾向于使用较多的人体内部器官来描述愤怒情感。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英汉情感概念隐喻认知比较研究”(12512353)。
参考文献:
[1] K vecses,Zoltán.Emotion Concepts[M].New York:Springer,1990.
[2]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Ortony,A.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 高琳、张锦帆:《文化模式中愤怒隐喻的解读》,《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5]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周薇薇、孙启耀:《中英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玲,女,1982—,黑龙江双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