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束穿越之旅,咱们大致了解了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接下来,咱们再来个“说古道今”,一起来探究困扰很多现代城市的一个大难题:一下雨,就内涝。
脑补一下,要是城市能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又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这样的城市是不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暴雨带来的水患呢?那么,什么样的城市像海绵?这个问题,古人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在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和西安丰镐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商周时期的排水管道和沟渠;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赵国都城邯郸等地也有完备的排水设施;汉朝都城长安除了有宽大的城壕外,郊外的昆明池也具有蓄水功能;唐朝长安城的排水管道中还安装了铁制闸门,起着过滤杂质、防止堵塞的作用;而明清的北京城内,人工河道密集、人工湖泊众多,能够很好地蓄水和排水。这些排水系统,是中国古代积淀千年的智慧结晶。
现代城市自然拥有更加发达的地下排水系统,但为什么总是在暴雨面前打败仗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除了修建人工排水设施,中国古人还主张灵活地顺应自然环境,将城池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让天然河流、湖泊、洼地和人工设施一起组成“排水蓄水小分队”。
古人自然也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因此大多将城市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如此一来,不但能利用地势及时排走突如其来的洪水,还能避免遭受敌人的水淹暗算:瞧,曹操就是利用下邳(pi?)城低洼的地形,用引水灌城的办法让吕布当了阶下囚。
以故宫为中心的清代北京城,就拥有一支给力的“排水蓄水小分队”。
清代北京城内,金水河等密集的水道能及时带走城中的雨水。西郊园林群中的湖泊则能吸纳由西山和河流汇集而来的大量洪水,对洪涝灾害具有巨大的缓冲作用。洪水过后,湖泊又会将吸纳的水缓慢释放出来,补充到河流之中。这一吸一放,恰如海绵。
要是没有适合蓄水和排水的自然环境怎么办?有办法。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古城,就利用人工坑塘来实现对雨水和洪水的调蓄和排放。
菏泽古城历史上曾经有“七十二口井,七十二个大水坑”,坑塘面积占城市面积的30%。这些坑塘在城市防洪蓄涝、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人们正筹划着恢复这些坑塘,让它们重新上岗呢。
解决了内涝问题,要是还能有效地把水资源利用起来,就更好了。在这方面,江西赣州的福寿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福寿沟建于宋代,由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系统组成。除了利用城市本身的高度差将雨水和废水排入赣江外,福寿沟还设计了借助水力自动开关的闸门“水窗”——当江水水位比下水道低时,借助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排出积水;当江水水位比下水道高时,借助江水的力量关闭闸门,防止江水倒灌。
另外,福寿沟将赣州城内的三口大池塘、几十口小池塘连为一体。当地居民利用池塘来养鱼、灌溉,将池塘中的淤泥作为种菜的有机肥料,从而让福寿沟兼职干起了“生态农业”。
要是现代化城市也能实现对排水系统的生态利用,真是让我们想想就觉得很美妙。
瞧,入夏后,一到暴雨天气,从沿海到内陆、从北方到南方,很多城市就会出现严重的内涝。“去城市看海”“在机场等船”等调侃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了流行语。为什么这些现代化的城市,反而失去了像海绵一样的能力呢?
在这里,我们还是得帮现代城市说句话:古代人少城小,自然好规划,好建设。瞧,清朝的北京城只有60多平方千米,而现在仅仅一个北京市朝阳区就达到了470.8平方千米。
随着人口的增长,不断扩张的现代城市,有时候难免会忽略地形地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另外,城市的急速扩张,往往会导致市内及近郊的河湖水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湖泊、湿地和绿地被一栋栋房屋取代,当河道和池塘变成了商场和马路,城市抵抗暴雨内涝的能力,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不得不说,这就是现代城市“成长的烦恼”。
宽阔平坦的现代化大马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让城市看上去更加干净整洁,但是,面对城市内涝,它们却是在“帮倒忙”。
现代的硬质化道路,虽然更加平整、牢固,但不透水,严重阻碍了雨水回归自然的循环。举个例子吧,在相同的降雨强度下,从1950年到2001年,上海市的地面径流量增加了34%以上。也就是说,下同样大的雨,停留在上海路面上的水增加了34%以上。这无疑大大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統的负担。
相对来说,中国古代通常采用卵石、碎石等多微孔材料铺地,材料之间还留有许多微小的空隙,因此,雨水能很好地渗到地下。
如今,拥有透水能力的混凝土路面已经被发明出来,希望它们能早一天普及开来。
每当新闻中出现有关城市内涝的报道时,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总会被很多人作为正面教材提起。据说,这套排水系统是100多年前由德国人设计的,青岛内涝少,似乎都是它的功劳。但实际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这套德式地下排水系统的作用已经很有限了。现在,青岛城区的内涝少,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在于,青岛位于丘陵地带,海拔较高,地势优越,降水基本可以通过自流的方式流入黄海。
人为因素在于,在建设青岛时,人们一直保持着对雨洪灾害的危机感,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不断完善排水系统,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现在,大家知道该如何建好一座现代化的海绵城市了吗?
脑补一下,要是城市能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又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这样的城市是不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暴雨带来的水患呢?那么,什么样的城市像海绵?这个问题,古人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1 挖沟修渠,古人是认真的
在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和西安丰镐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商周时期的排水管道和沟渠;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赵国都城邯郸等地也有完备的排水设施;汉朝都城长安除了有宽大的城壕外,郊外的昆明池也具有蓄水功能;唐朝长安城的排水管道中还安装了铁制闸门,起着过滤杂质、防止堵塞的作用;而明清的北京城内,人工河道密集、人工湖泊众多,能够很好地蓄水和排水。这些排水系统,是中国古代积淀千年的智慧结晶。
现代城市自然拥有更加发达的地下排水系统,但为什么总是在暴雨面前打败仗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2 排水蓄水小分队
除了修建人工排水设施,中国古人还主张灵活地顺应自然环境,将城池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让天然河流、湖泊、洼地和人工设施一起组成“排水蓄水小分队”。
古人自然也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因此大多将城市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如此一来,不但能利用地势及时排走突如其来的洪水,还能避免遭受敌人的水淹暗算:瞧,曹操就是利用下邳(pi?)城低洼的地形,用引水灌城的办法让吕布当了阶下囚。
以故宫为中心的清代北京城,就拥有一支给力的“排水蓄水小分队”。
清代北京城内,金水河等密集的水道能及时带走城中的雨水。西郊园林群中的湖泊则能吸纳由西山和河流汇集而来的大量洪水,对洪涝灾害具有巨大的缓冲作用。洪水过后,湖泊又会将吸纳的水缓慢释放出来,补充到河流之中。这一吸一放,恰如海绵。
3 自然不够,人工来凑
要是没有适合蓄水和排水的自然环境怎么办?有办法。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古城,就利用人工坑塘来实现对雨水和洪水的调蓄和排放。
菏泽古城历史上曾经有“七十二口井,七十二个大水坑”,坑塘面积占城市面积的30%。这些坑塘在城市防洪蓄涝、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人们正筹划着恢复这些坑塘,让它们重新上岗呢。
4 海绵城市有妙用
解决了内涝问题,要是还能有效地把水资源利用起来,就更好了。在这方面,江西赣州的福寿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福寿沟建于宋代,由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系统组成。除了利用城市本身的高度差将雨水和废水排入赣江外,福寿沟还设计了借助水力自动开关的闸门“水窗”——当江水水位比下水道低时,借助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排出积水;当江水水位比下水道高时,借助江水的力量关闭闸门,防止江水倒灌。
另外,福寿沟将赣州城内的三口大池塘、几十口小池塘连为一体。当地居民利用池塘来养鱼、灌溉,将池塘中的淤泥作为种菜的有机肥料,从而让福寿沟兼职干起了“生态农业”。
要是现代化城市也能实现对排水系统的生态利用,真是让我们想想就觉得很美妙。
瞧,入夏后,一到暴雨天气,从沿海到内陆、从北方到南方,很多城市就会出现严重的内涝。“去城市看海”“在机场等船”等调侃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了流行语。为什么这些现代化的城市,反而失去了像海绵一样的能力呢?
1 成长太快有烦恼
在这里,我们还是得帮现代城市说句话:古代人少城小,自然好规划,好建设。瞧,清朝的北京城只有60多平方千米,而现在仅仅一个北京市朝阳区就达到了470.8平方千米。
随着人口的增长,不断扩张的现代城市,有时候难免会忽略地形地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另外,城市的急速扩张,往往会导致市内及近郊的河湖水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湖泊、湿地和绿地被一栋栋房屋取代,当河道和池塘变成了商场和马路,城市抵抗暴雨内涝的能力,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不得不说,这就是现代城市“成长的烦恼”。
2 马路也要担责任
宽阔平坦的现代化大马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让城市看上去更加干净整洁,但是,面对城市内涝,它们却是在“帮倒忙”。
现代的硬质化道路,虽然更加平整、牢固,但不透水,严重阻碍了雨水回归自然的循环。举个例子吧,在相同的降雨强度下,从1950年到2001年,上海市的地面径流量增加了34%以上。也就是说,下同样大的雨,停留在上海路面上的水增加了34%以上。这无疑大大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統的负担。
相对来说,中国古代通常采用卵石、碎石等多微孔材料铺地,材料之间还留有许多微小的空隙,因此,雨水能很好地渗到地下。
如今,拥有透水能力的混凝土路面已经被发明出来,希望它们能早一天普及开来。
3 未雨绸缪很重要
每当新闻中出现有关城市内涝的报道时,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总会被很多人作为正面教材提起。据说,这套排水系统是100多年前由德国人设计的,青岛内涝少,似乎都是它的功劳。但实际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这套德式地下排水系统的作用已经很有限了。现在,青岛城区的内涝少,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在于,青岛位于丘陵地带,海拔较高,地势优越,降水基本可以通过自流的方式流入黄海。
人为因素在于,在建设青岛时,人们一直保持着对雨洪灾害的危机感,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不断完善排水系统,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现在,大家知道该如何建好一座现代化的海绵城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