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审美过程,许多美文佳作都是作者精心营构出来的情感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利用人类普遍的心理,把学生带入一个有血有肉的情感空间,领略作品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情”与“美”,是对美文美篇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应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1 注重情感熏陶
我们的许多教师似乎只在冷眼旁观“别人的世界”,在讲“别人的故事”,对作品没什么感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与理的思考,他们只把文章作为传授知识的例子,只知道把里面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考试中能得高分。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把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呆板的“标准”试题,几道“选择题”也许使得很多作者啼笑皆非,摸不着头脑,更使学生被考得无所适从,手忙脚乱,无法真正对作品进行感悟和思考。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懂何谓审美何谓感悟,只知道千方百计地在文本中找答案,对答案,根本无法对文本进行感性思维,也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偏离了方向。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不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悟过程,模式化、公式化的“阅读理解”只会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缺少情感的陶冶。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灵魂,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同样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把秋景写得有血有肉,而白朴《天净沙·秋》却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只是在那里切磋景物,玩文字游戏,与马致远的作品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情感世界,带领学生进入充满魅力的艺术氛围,开拓感性思维空间。我们必须从文学作品的形象化情感化特征出发,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参与文本的分析与体验,努力与作者形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避免教师“一厢情愿”地讲解。我们不仅要知道《红搂梦》的作者、主人公,还要知道感人肺腑的葬花词,我们要了解自居易,还要明白《长恨歌》的可歌可泣。文学作品绝不是简单的“1+1=2”这种模式,把握文学形象,领略作品的精神内涵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形象思维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关键,没有情感体验,简单的机械化阅读只会使阅读教学步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只有进入文本,领略作家的情感,营造形象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去创作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才是我们教学的正确途径,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共同追求。
2 用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审美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从“美”中生“情”,以“情”为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过去,语文教材为了适应时代潮流,过多地选取了政治性较强的文章,片面地追求功利化的文学教育,使学生的感情日趋冷漠。我们的文学教育都为政治服务,带上甲乙丙丁各框框条条,“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使学生变得狭隘呆板”,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体悟。学生的精神空间,失去了鲜明的个性,过多的政治文章使文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文学不能只重视社会的需要,还要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人的灵魂。王国维、蔡元培认为文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给予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是的,假如没有感情体验,李煜的“一江愁”不会流传千古,正因为作者关注的不是个体的情感,而是写出了人类普遍的心理模式:人生无常;假如没有情感体验,陈子昂的“孤独”不会和读者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也正是作者道出了历来文人士子的共同心声:怀才不遇;假如没有情感体验,孟浩然的“落花”不会有如此的生命力,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不会反复咏唱。这些优秀作品都是从人的灵魂出发,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心中的某些情结,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在文本中进行遨游。
因为作品洋溢着丰富的情感魅力,才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美感,“情”与“美”是相辅相成的,审美体验其实就是情感体验。中学生正处于花一般的年龄,他们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缺乏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来透视人生的千姿百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认识到情感对学生的渗透作用,带领学生走进审美的艺术殿堂,用心品味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把握作品对人性的剖析、主张个性发展和精神的自由。深刻体会作品的情感,把情感作为审美的核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总体走向。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名垂千古,除了作品本身精湛的艺术技巧外,更主要是因为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这种精神是作品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终极关怀”。
审美即情感,情感即人生,如何将文学作品大的精神内涵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是我在阅读教学中一直琢磨的问题。我认为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多介绍美文佳作,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上感悟文本,通过长期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学的教化作用不仅要体现在人的行为道德方面,还必须体现在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造就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屈原的情操、曹植的才气、陶潜的高洁、文天祥的气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国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憾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司马迁在监牢中完成巨著《史记》,屈原被放逐写了不朽之作《离骚》,杜甫贫困潦倒不忘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灵魂,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从人性的角度上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通过长期和学生一起阅读鉴赏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
4 着力“大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一个”大语文”精神,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大语文”不再是教师分析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灌输“知识点”,而是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弹性限度,在有限的篇章中领略无穷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用心灵去阅读作品,在“可悲、可笑、可怜、可叹、可敬”的情感氛围中和作品进行交流,从灵魂的深处与作者诗人取得一致,在感性的启发下对人生社会做理性思考,从而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结语
语文与“情”紧密相连,我们要带领学生在整个情感氛围中遨游于无限的艺术空间,使读者与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情”与“美”,是对美文美篇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应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1 注重情感熏陶
我们的许多教师似乎只在冷眼旁观“别人的世界”,在讲“别人的故事”,对作品没什么感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与理的思考,他们只把文章作为传授知识的例子,只知道把里面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考试中能得高分。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把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呆板的“标准”试题,几道“选择题”也许使得很多作者啼笑皆非,摸不着头脑,更使学生被考得无所适从,手忙脚乱,无法真正对作品进行感悟和思考。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懂何谓审美何谓感悟,只知道千方百计地在文本中找答案,对答案,根本无法对文本进行感性思维,也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偏离了方向。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不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悟过程,模式化、公式化的“阅读理解”只会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缺少情感的陶冶。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灵魂,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同样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把秋景写得有血有肉,而白朴《天净沙·秋》却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只是在那里切磋景物,玩文字游戏,与马致远的作品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情感世界,带领学生进入充满魅力的艺术氛围,开拓感性思维空间。我们必须从文学作品的形象化情感化特征出发,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参与文本的分析与体验,努力与作者形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避免教师“一厢情愿”地讲解。我们不仅要知道《红搂梦》的作者、主人公,还要知道感人肺腑的葬花词,我们要了解自居易,还要明白《长恨歌》的可歌可泣。文学作品绝不是简单的“1+1=2”这种模式,把握文学形象,领略作品的精神内涵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形象思维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关键,没有情感体验,简单的机械化阅读只会使阅读教学步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只有进入文本,领略作家的情感,营造形象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去创作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才是我们教学的正确途径,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共同追求。
2 用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审美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从“美”中生“情”,以“情”为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过去,语文教材为了适应时代潮流,过多地选取了政治性较强的文章,片面地追求功利化的文学教育,使学生的感情日趋冷漠。我们的文学教育都为政治服务,带上甲乙丙丁各框框条条,“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使学生变得狭隘呆板”,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体悟。学生的精神空间,失去了鲜明的个性,过多的政治文章使文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文学不能只重视社会的需要,还要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人的灵魂。王国维、蔡元培认为文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给予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是的,假如没有感情体验,李煜的“一江愁”不会流传千古,正因为作者关注的不是个体的情感,而是写出了人类普遍的心理模式:人生无常;假如没有情感体验,陈子昂的“孤独”不会和读者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也正是作者道出了历来文人士子的共同心声:怀才不遇;假如没有情感体验,孟浩然的“落花”不会有如此的生命力,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不会反复咏唱。这些优秀作品都是从人的灵魂出发,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心中的某些情结,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在文本中进行遨游。
因为作品洋溢着丰富的情感魅力,才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美感,“情”与“美”是相辅相成的,审美体验其实就是情感体验。中学生正处于花一般的年龄,他们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缺乏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来透视人生的千姿百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认识到情感对学生的渗透作用,带领学生走进审美的艺术殿堂,用心品味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把握作品对人性的剖析、主张个性发展和精神的自由。深刻体会作品的情感,把情感作为审美的核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总体走向。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名垂千古,除了作品本身精湛的艺术技巧外,更主要是因为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这种精神是作品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终极关怀”。
审美即情感,情感即人生,如何将文学作品大的精神内涵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是我在阅读教学中一直琢磨的问题。我认为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多介绍美文佳作,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上感悟文本,通过长期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学的教化作用不仅要体现在人的行为道德方面,还必须体现在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造就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屈原的情操、曹植的才气、陶潜的高洁、文天祥的气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国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憾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司马迁在监牢中完成巨著《史记》,屈原被放逐写了不朽之作《离骚》,杜甫贫困潦倒不忘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灵魂,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从人性的角度上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通过长期和学生一起阅读鉴赏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
4 着力“大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一个”大语文”精神,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大语文”不再是教师分析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灌输“知识点”,而是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弹性限度,在有限的篇章中领略无穷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用心灵去阅读作品,在“可悲、可笑、可怜、可叹、可敬”的情感氛围中和作品进行交流,从灵魂的深处与作者诗人取得一致,在感性的启发下对人生社会做理性思考,从而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结语
语文与“情”紧密相连,我们要带领学生在整个情感氛围中遨游于无限的艺术空间,使读者与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