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微信作为移动学习应用代表,其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该文对架构移动学习环境的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基于需求分析,以用在学习、自主学习、微型学习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环境体系结构、资源的分类与姐织、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的综合方案。选择Eclipse PhP Studio开发工具和AppServ环境,使用PhP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XML技术、HTML5技术和jQuery Mobile技术,选择云服务器新浪SAE作为开发者服务器,将其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链接,实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开发;最后以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移动端的学习模式,以及解决方案。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广教育信息化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网页设计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6-0189-02
2013年10月24日,根据CNNIC的调查,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在中职学校学生当中,超过90%都是微信用户,微信客户端在用户当中是覆盖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应用;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操作难度低,用户普及率高,在费用上基本是零成本,非常适合在各类型中职学校教师中推广。
微信公众平台还支持开发者模式,通过编程和开发,接入第三方的学习管理系统,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完整的课程(课堂)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第三方后台,制作教学资源,观察学生学习进度等。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MOOC的发展。而MOOC的发展,也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国内MOOC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基本集中在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缺乏对移动设备,移动学习的支持。
我校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在平台上积累了很好的网络学习素材,开发了大量适合网络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2014年起,项目负责人也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整合现有的Moodle平台教学资源,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学生手机、微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提出了采用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资源,针对手机移动的学习特点,增加学习手段,学习可以利用零碎时间。
1 学习环境关键技术研究
1.1 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交互模式
2012年,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业务,用户只需要关注相应的公众号便可进入并使用其中的服务功能。在用户关注公众账号并发送对应的指令给公众账号之后,用户则可获得相应的图文提示结果,而这些规则的逻辑是由公众账号的开发者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进行设定并实现的。微信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和开发者服务器H者之问的交互关系如图1。
1.2 微网站技术
微网站是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能浏览的网站。微网站与传统Web站点开发的不同之处在于,微网站设计要注意符合移动设备的碎片化阅读特点,网站页面风格要与微信公众平台保持一致,素材文件在打开或是浏览时不要耗费过多移动流量等。因此,主要使用了PHP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HTTP技术、XML技术、HTML5技术,jQuery Mobile技术对移动微网站进行开发。
2 《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分析
本课程主要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网站的规划、网页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网站的设计、网页动画的设计、代码的融合等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以HTML、DreamWeaver和ASP为蓝本,介绍与网页设计制作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网页制作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对Web页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站规划、设计、编辑与维护能力。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页制作与網站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基于微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平台在开展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是应该增加学习者兴趣和情感体验。建立知识点小模块化,增加移动性强的学习手段,中职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学习。无论在何时、何处都可以学习,同时我们在选择微课的形式,每10分钟左右,是一个学习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把所学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精细划分。
3 微信移动课程设计
3.1 移动学习资源组织模型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型图2,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库、评价学习工具库存及监控学习者学习的监控中心库。
3.2 微信移动学习总体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微信功能,从宏观上规划教学方法和步骤,从微观上切割学习资源及其耦合度,把学习分割成不同的篇段,利用中职学校学生和教材特征分析出最适合其学习的内容及方式,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设计。
如图3所示:微信平台是整个移动学习的平台,课程总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移动环境中教师端、学生端的行为特征,通过微信开放的接口,设计前台和后台交互的操作界面,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学生、教师、微信用户和管理员构成了移动学习的用户。教师端主要用于课程信息的发布、课程资源推送及接受课程反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与互动;学生端通过接收课程后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检索、投票、测验等方式巩固学习,通过微信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同伴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微信工具将作业、学习心得、完成作品进行提交和展示,还可以借助第三方应用,将学习资料进行存储与共享。在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切有价值的资源都放入课程资源库,比如将移动学习平台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材、教案、技术文档、作业等部署在云存储端,有助于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和资源利用率,加强用户体验、增强了平台可扩展性。也能为日后教学提供储备与参考。
4 移动学习微平台的实现
进入主界面,有多个功能模块:基础内容,学生作业、考试、讨论区等。
手机登录微信以后,进入微信的设置界面。在设置里面找到功能,点击“功能”,进入功能页面后,进行设计进入群发助手后选中“开始群发”。然后在出现的页面中选择“新建群发”选择新建群发后,会出现一个选择收信人的页面。选择好要群发信息的收信人。这里可以选择超过20个好友。 选择好后点击“下一步”然后在群发消息的输入框中输入要群发给好友的消息。可以输入文字,语音,图片等消息。完成后点击“发送 ”发送成功后会 ,好友即可接收到自己的消息。
5 总结
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研究分析,微信公众平台能为移动教学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中职学校学生逐步接受这种手机移动教学形式,一方面,我们应该不断改变教学理念,采用不用的学习手段来吸引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充另一方面,微信只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我们应该以“课程设计”为核心,以课程定位、课程推送设计、课程检索设计、课程交互设计为着手点,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方案。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受众需求。为移动学习资源库提供丰富资源,让更多的人拥有多样的选择,随时随地学到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26.
[2]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28-132.
[3]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4] 白浩.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5]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DB/OL].[2014-03-19].http//weike.enetedu.com/news/html/2014-3-19/20143191127501.htm.
关键词:中职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网页设计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6-0189-02
2013年10月24日,根据CNNIC的调查,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在中职学校学生当中,超过90%都是微信用户,微信客户端在用户当中是覆盖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应用;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操作难度低,用户普及率高,在费用上基本是零成本,非常适合在各类型中职学校教师中推广。
微信公众平台还支持开发者模式,通过编程和开发,接入第三方的学习管理系统,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完整的课程(课堂)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第三方后台,制作教学资源,观察学生学习进度等。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MOOC的发展。而MOOC的发展,也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国内MOOC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基本集中在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缺乏对移动设备,移动学习的支持。
我校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在平台上积累了很好的网络学习素材,开发了大量适合网络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2014年起,项目负责人也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整合现有的Moodle平台教学资源,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学生手机、微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提出了采用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资源,针对手机移动的学习特点,增加学习手段,学习可以利用零碎时间。
1 学习环境关键技术研究
1.1 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交互模式
2012年,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业务,用户只需要关注相应的公众号便可进入并使用其中的服务功能。在用户关注公众账号并发送对应的指令给公众账号之后,用户则可获得相应的图文提示结果,而这些规则的逻辑是由公众账号的开发者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进行设定并实现的。微信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和开发者服务器H者之问的交互关系如图1。
1.2 微网站技术
微网站是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能浏览的网站。微网站与传统Web站点开发的不同之处在于,微网站设计要注意符合移动设备的碎片化阅读特点,网站页面风格要与微信公众平台保持一致,素材文件在打开或是浏览时不要耗费过多移动流量等。因此,主要使用了PHP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HTTP技术、XML技术、HTML5技术,jQuery Mobile技术对移动微网站进行开发。
2 《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分析
本课程主要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网站的规划、网页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网站的设计、网页动画的设计、代码的融合等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以HTML、DreamWeaver和ASP为蓝本,介绍与网页设计制作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网页制作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对Web页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站规划、设计、编辑与维护能力。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页制作与網站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基于微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平台在开展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是应该增加学习者兴趣和情感体验。建立知识点小模块化,增加移动性强的学习手段,中职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学习。无论在何时、何处都可以学习,同时我们在选择微课的形式,每10分钟左右,是一个学习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把所学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精细划分。
3 微信移动课程设计
3.1 移动学习资源组织模型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型图2,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库、评价学习工具库存及监控学习者学习的监控中心库。
3.2 微信移动学习总体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微信功能,从宏观上规划教学方法和步骤,从微观上切割学习资源及其耦合度,把学习分割成不同的篇段,利用中职学校学生和教材特征分析出最适合其学习的内容及方式,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设计。
如图3所示:微信平台是整个移动学习的平台,课程总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移动环境中教师端、学生端的行为特征,通过微信开放的接口,设计前台和后台交互的操作界面,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学生、教师、微信用户和管理员构成了移动学习的用户。教师端主要用于课程信息的发布、课程资源推送及接受课程反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与互动;学生端通过接收课程后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检索、投票、测验等方式巩固学习,通过微信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同伴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微信工具将作业、学习心得、完成作品进行提交和展示,还可以借助第三方应用,将学习资料进行存储与共享。在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切有价值的资源都放入课程资源库,比如将移动学习平台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材、教案、技术文档、作业等部署在云存储端,有助于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和资源利用率,加强用户体验、增强了平台可扩展性。也能为日后教学提供储备与参考。
4 移动学习微平台的实现
进入主界面,有多个功能模块:基础内容,学生作业、考试、讨论区等。
手机登录微信以后,进入微信的设置界面。在设置里面找到功能,点击“功能”,进入功能页面后,进行设计进入群发助手后选中“开始群发”。然后在出现的页面中选择“新建群发”选择新建群发后,会出现一个选择收信人的页面。选择好要群发信息的收信人。这里可以选择超过20个好友。 选择好后点击“下一步”然后在群发消息的输入框中输入要群发给好友的消息。可以输入文字,语音,图片等消息。完成后点击“发送 ”发送成功后会 ,好友即可接收到自己的消息。
5 总结
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研究分析,微信公众平台能为移动教学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中职学校学生逐步接受这种手机移动教学形式,一方面,我们应该不断改变教学理念,采用不用的学习手段来吸引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充另一方面,微信只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我们应该以“课程设计”为核心,以课程定位、课程推送设计、课程检索设计、课程交互设计为着手点,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方案。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受众需求。为移动学习资源库提供丰富资源,让更多的人拥有多样的选择,随时随地学到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26.
[2]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28-132.
[3]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4] 白浩.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5]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DB/OL].[2014-03-19].http//weike.enetedu.com/news/html/2014-3-19/20143191127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