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励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他学的是地球物理,干的是深海打捞,又是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是一个精明商人,但投资的电影大多血本无归;他扶持青年导演,不看剧本不看作品,只和人聊天就决定要不要合作;他从地下电影开始,一路磕磕碰碰,直至遭禁,却痴心不改。他的名字出现在科技新闻里,被称为“海洋技术和地球探测技术专家”;出现在电影新闻里,他又成了“疯子”。
深海打捞黑匣子
17岁那年,方励作为知青被分到贵州修湘黔铁路,参加民兵团大会战。恢复高考后,他报考了成都地质学院,专业是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核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搞铀矿研究。没干几年,躁动的方励觉得再这样下去,已经能够看到几十年后自己的模样,于是辞职学经商,再然后,他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六千美元,去了美国,拿到了绿卡,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民用飞机在大连坠毁。方励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得知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还在寻找中,他立刻给国家海事局打了个电话:“海上现在有多少单位?”对方说:“几百个单位在寻找。”他又打电话给天津海事局的海事大队大队长:“你帮我转达给空难救援指挥部,问有没有人用过声纳信标定位仪?”十点整,电话来了:“谁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方励站起身,大声说:“没有这个仪器,很难找到飞机黑匣子,我愿意做义工,自带干粮,自带仪器,不要钱,不用报道,我申请参加搜索。” 11点30分,经多部门研究后决定,方励可以留学归国学生的身份,自带仪器前往空难海域参与搜索。
得到批准后,方励给自己美国的公司打去电话,要求他们沿美国西海岸寻找,一旦发现哪家公司有声纳信标仪,就不惜一切代价租用。同时,他给制造声纳信标定位仪的厂家副总打了一个电话:“不管你是造一台、租一台还是买一台,今天下午下班前,我需要一台最先进的声纳信标仪!”因为与方励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对方公司硬是组织人手加班,为方励造了一台新仪器!
从方励打第一个电话,到他赶到现场,一共42个小时,所有的装备全部到了。最后他和团队在海上干了三天三夜,终于把失事飞机的黑匣子给找着了。
这件事让方励很有成就感。他喜欢踢足球,他将这次搜索任务比作一场球赛,自己本来是个编外队员,结果罚点球的时候,让他这个坐板凳的编外队员上场,并且顺利进球了。
后来,有人问方励:“为什么这次搜索任务没有报酬,不予报道,你还那么积极?”他说:“如果选择的职业和做的工作是自己所热爱的,还管它赚钱不赚钱,赚到快乐就行了。”
冲动的合作
1995年,方励在美国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战役》,里面有一个画面打动了他: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撤离武汉时,一列火车,两边全部是人,走路的,推车的;每走一段,就把车后的铁轨扒了。由此,方励想做一部《最后的列车》,讲述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他曾让张艺谋的文学策划王斌帮忙策划了几个月,后来放弃了,但他这个想法一直没变,他陆续找了二三十个编剧,但都没能写出一个满意的剧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电影之路。而这条路,他走得坎坷无比。
1998年,方励认识了第一个合作者王超,“我喜欢有个性的怪人,王超就是这样的人。”两年后,王超拿着《安阳婴儿》的剧本去找方励,方励听了故事后觉得有意思,就问王超需要多少钱,王超说40万人民币,方励说:“那就拍!”
《安阳婴儿》开机了,有朋友问方励拿到拍摄许可证没有?方励懵了,他连什么叫拍摄许可证都不知道。王超知道,但他蒙了方励。后来王超老老实实对方励说:“方哥,这种故事什么时候能批哦,我要是和你说了实话,这电影就拍不成了。”《安阳婴儿》最终成为地下电影,没能公开发行,王超也因此被禁。但方励此刻已经欲罢不能,他成立了自己母公司旗下一个完全不搭调的子公司———劳雷影业公司。
因为对王超感到失望,方励开始去接触娄烨。娄烨把电影《颐和园》的剧本发给方励,他在去旧金山的飞机上一口气看完,兴奋不已。他一下飞机就给娄烨打电话,决定合作。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方励坚持要将《颐和园》做成地上电影,他和娄烨花了三个月时间修改剧本,将故事背景变得不那么敏感,但直到《颐和园》剪了初版,方励才知道情况变了。“我一直以为电影是按照剧本拍的,结果拍得完全变了。”但方励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和娄烨商量,看能不能再剪,但实验了几套方案,要么剪得无济于事,要么电影完全不成立了。
再三权衡后,方励对娄烨说:“不改了,我成全你的导演版,投资的事你甭管了。”方励说:“娄烨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导演,《颐和园》是我的非理性投入,我喜欢一个人,想和他合作一部电影,我没有后悔,只有遗憾。”
李玉是继娄烨之后,方励接触的又一个导演。相比娄烨导演的《颐和园》,与李玉合作的电影《红颜》则让方励在电影上首次尝到了甜头,《红颜》不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了奖,还成为方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地上电影。
做商品中的艺术品
很难说,创造六个多亿票房收入的电影《后会无期》,是韩寒成就了方励还是方励成就了韩寒。总之,这两个人因为这部里程碑式的电影,相互成就了对方。
2011年,方励和李玉合作第三部电影《观音山》。有一天聊天,主演之一的张艾嘉给方励推荐了一本书,是韩寒的《长安乱》。方励看了小说,觉得挺喜欢,就想请韩寒为电影的主题曲写歌词。
韩寒看了电影,问了方励很多关于技术上的问题,比如火车戏、瀑布戏怎么拍。当然,也聊了一些他自己喜欢的电影。方励问:“你有写作能力,又对电影有兴趣,为什么没想到自己拍呢?”韩寒说:“其实我一直都想拍电影,只不过还没有把故事想好。”
被人问及与韩寒合作的初衷,方励笑说:“虽然比韩寒年长一倍,但两人有很多投缘的地方。我年轻的时候和韩寒很像,很贪玩、好动,对传统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质疑。韩寒玩游戏,我也玩游戏。工作这么忙,我晚上在网上最少玩两小时。”
两个超级爱玩又十分个性的人在一起合作,其实并不容易。一开始,制片团队就确定了方向,韩寒独立完成剧本,方励可以给他提意见。可一旦韩寒形成了自己的故事和剧本,就变得很固执,改变起来非常费劲。
在选演员的时候,韩寒提议要用新人,但是遭到了投资方的强烈反对。在方励看来,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院线经理是认明星的,所以必须选有名气的演员。开会,争论,终于在一次无果的谈论会后,方励把韩寒拉到一边,说:“你粉丝确实不少,但这个电影不光是做给粉丝看的。你作为作家有名,但作为导演没有名。明星演员阵容到影院经理那,至少能保证给咱们的排片量。”这次,韩寒总算是接纳了方励的意见。
在接下来的拍戏过程中,方励与韩寒也不免意见不合。这时候要让韩寒妥协,就太难了。《后会无期》里有沙漠戏,韩寒规划要去新疆拍。但是方励想,全剧组已经转场了那么多地方,去一趟新疆,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太多,而明星演员档期又那么紧,所以不建议去沙漠。但是韩寒怎么都不肯,最后制片团队只好出去到处寻觅,幸好在内蒙找到了适合的拍摄地点。
2014年7月底,《后会无期》上映前,韩寒给方励发了条短信:“商品是可悲的,艺术品是可怜的,商品中的艺术品是可贵的。”方励非常赞同这句话,这也是他作为制片人的追求。
有人说《后会无期》6.5亿的票房,方励一定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实际上,他还在赔钱。屈指算来,方励做了近十部电影,一共赔了四千万元。但他一直强调说他没赔,因为在他心里,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的快乐。
图片由CFP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深海打捞黑匣子
17岁那年,方励作为知青被分到贵州修湘黔铁路,参加民兵团大会战。恢复高考后,他报考了成都地质学院,专业是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核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搞铀矿研究。没干几年,躁动的方励觉得再这样下去,已经能够看到几十年后自己的模样,于是辞职学经商,再然后,他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六千美元,去了美国,拿到了绿卡,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民用飞机在大连坠毁。方励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得知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还在寻找中,他立刻给国家海事局打了个电话:“海上现在有多少单位?”对方说:“几百个单位在寻找。”他又打电话给天津海事局的海事大队大队长:“你帮我转达给空难救援指挥部,问有没有人用过声纳信标定位仪?”十点整,电话来了:“谁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方励站起身,大声说:“没有这个仪器,很难找到飞机黑匣子,我愿意做义工,自带干粮,自带仪器,不要钱,不用报道,我申请参加搜索。” 11点30分,经多部门研究后决定,方励可以留学归国学生的身份,自带仪器前往空难海域参与搜索。
得到批准后,方励给自己美国的公司打去电话,要求他们沿美国西海岸寻找,一旦发现哪家公司有声纳信标仪,就不惜一切代价租用。同时,他给制造声纳信标定位仪的厂家副总打了一个电话:“不管你是造一台、租一台还是买一台,今天下午下班前,我需要一台最先进的声纳信标仪!”因为与方励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对方公司硬是组织人手加班,为方励造了一台新仪器!
从方励打第一个电话,到他赶到现场,一共42个小时,所有的装备全部到了。最后他和团队在海上干了三天三夜,终于把失事飞机的黑匣子给找着了。
这件事让方励很有成就感。他喜欢踢足球,他将这次搜索任务比作一场球赛,自己本来是个编外队员,结果罚点球的时候,让他这个坐板凳的编外队员上场,并且顺利进球了。
后来,有人问方励:“为什么这次搜索任务没有报酬,不予报道,你还那么积极?”他说:“如果选择的职业和做的工作是自己所热爱的,还管它赚钱不赚钱,赚到快乐就行了。”
冲动的合作
1995年,方励在美国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战役》,里面有一个画面打动了他: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撤离武汉时,一列火车,两边全部是人,走路的,推车的;每走一段,就把车后的铁轨扒了。由此,方励想做一部《最后的列车》,讲述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他曾让张艺谋的文学策划王斌帮忙策划了几个月,后来放弃了,但他这个想法一直没变,他陆续找了二三十个编剧,但都没能写出一个满意的剧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电影之路。而这条路,他走得坎坷无比。
1998年,方励认识了第一个合作者王超,“我喜欢有个性的怪人,王超就是这样的人。”两年后,王超拿着《安阳婴儿》的剧本去找方励,方励听了故事后觉得有意思,就问王超需要多少钱,王超说40万人民币,方励说:“那就拍!”
《安阳婴儿》开机了,有朋友问方励拿到拍摄许可证没有?方励懵了,他连什么叫拍摄许可证都不知道。王超知道,但他蒙了方励。后来王超老老实实对方励说:“方哥,这种故事什么时候能批哦,我要是和你说了实话,这电影就拍不成了。”《安阳婴儿》最终成为地下电影,没能公开发行,王超也因此被禁。但方励此刻已经欲罢不能,他成立了自己母公司旗下一个完全不搭调的子公司———劳雷影业公司。
因为对王超感到失望,方励开始去接触娄烨。娄烨把电影《颐和园》的剧本发给方励,他在去旧金山的飞机上一口气看完,兴奋不已。他一下飞机就给娄烨打电话,决定合作。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方励坚持要将《颐和园》做成地上电影,他和娄烨花了三个月时间修改剧本,将故事背景变得不那么敏感,但直到《颐和园》剪了初版,方励才知道情况变了。“我一直以为电影是按照剧本拍的,结果拍得完全变了。”但方励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和娄烨商量,看能不能再剪,但实验了几套方案,要么剪得无济于事,要么电影完全不成立了。
再三权衡后,方励对娄烨说:“不改了,我成全你的导演版,投资的事你甭管了。”方励说:“娄烨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导演,《颐和园》是我的非理性投入,我喜欢一个人,想和他合作一部电影,我没有后悔,只有遗憾。”
李玉是继娄烨之后,方励接触的又一个导演。相比娄烨导演的《颐和园》,与李玉合作的电影《红颜》则让方励在电影上首次尝到了甜头,《红颜》不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了奖,还成为方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地上电影。
做商品中的艺术品
很难说,创造六个多亿票房收入的电影《后会无期》,是韩寒成就了方励还是方励成就了韩寒。总之,这两个人因为这部里程碑式的电影,相互成就了对方。
2011年,方励和李玉合作第三部电影《观音山》。有一天聊天,主演之一的张艾嘉给方励推荐了一本书,是韩寒的《长安乱》。方励看了小说,觉得挺喜欢,就想请韩寒为电影的主题曲写歌词。
韩寒看了电影,问了方励很多关于技术上的问题,比如火车戏、瀑布戏怎么拍。当然,也聊了一些他自己喜欢的电影。方励问:“你有写作能力,又对电影有兴趣,为什么没想到自己拍呢?”韩寒说:“其实我一直都想拍电影,只不过还没有把故事想好。”
被人问及与韩寒合作的初衷,方励笑说:“虽然比韩寒年长一倍,但两人有很多投缘的地方。我年轻的时候和韩寒很像,很贪玩、好动,对传统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质疑。韩寒玩游戏,我也玩游戏。工作这么忙,我晚上在网上最少玩两小时。”
两个超级爱玩又十分个性的人在一起合作,其实并不容易。一开始,制片团队就确定了方向,韩寒独立完成剧本,方励可以给他提意见。可一旦韩寒形成了自己的故事和剧本,就变得很固执,改变起来非常费劲。
在选演员的时候,韩寒提议要用新人,但是遭到了投资方的强烈反对。在方励看来,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院线经理是认明星的,所以必须选有名气的演员。开会,争论,终于在一次无果的谈论会后,方励把韩寒拉到一边,说:“你粉丝确实不少,但这个电影不光是做给粉丝看的。你作为作家有名,但作为导演没有名。明星演员阵容到影院经理那,至少能保证给咱们的排片量。”这次,韩寒总算是接纳了方励的意见。
在接下来的拍戏过程中,方励与韩寒也不免意见不合。这时候要让韩寒妥协,就太难了。《后会无期》里有沙漠戏,韩寒规划要去新疆拍。但是方励想,全剧组已经转场了那么多地方,去一趟新疆,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太多,而明星演员档期又那么紧,所以不建议去沙漠。但是韩寒怎么都不肯,最后制片团队只好出去到处寻觅,幸好在内蒙找到了适合的拍摄地点。
2014年7月底,《后会无期》上映前,韩寒给方励发了条短信:“商品是可悲的,艺术品是可怜的,商品中的艺术品是可贵的。”方励非常赞同这句话,这也是他作为制片人的追求。
有人说《后会无期》6.5亿的票房,方励一定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实际上,他还在赔钱。屈指算来,方励做了近十部电影,一共赔了四千万元。但他一直强调说他没赔,因为在他心里,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的快乐。
图片由CFP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