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小时候,外婆闲下来,就会背着我,来到十里八村都闻名的那棵大黄桷树下。
至今,还有长辈笑话我说:“还记得你外婆不?两婆孙一样长了,还背着你村东串到村西。”
外婆是个爱凑热闹的妇人,而村子里爱凑热闹的妇人,不管老中青,只要把家里的猪食准备好了,鸡鸭吆喝好了,男人娃儿的脏衣洗晾好了,都会来到黄桷树下,带上针线活,或抱着奶仔仔。
黄桷树下有一条青石板路,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只知道它一头连接着县城,另一头通向哪里就不知道了。赶路的人,每每走到黄桷树下,都会停下来,乘乘凉,歇歇脚,还会喝上五分钱一杯的苦丁茶水,喉头滋润后,就会摆一些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龙门阵,让妇人们觉得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开心。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手机和网络,所以,远远近近的新闻,大都是借这些南来北往的过客之嘴,在黄桷树下发布并传播的。
黄桷树脚,有一个很大的洞,大人们在树荫下聊天,我和鹊娃、丑生就钻进树洞里唱那首歌谣:
黄桷树,黄桷丫,黄桷树上住一家……
究竟是外婆教会我唱的,还是别的沾亲带故的表姨舅妈教会的,我已不记得了,等我想问外婆的时候,外婆已经不在了。
对了,还忘了说,在黄桷树荫下卖苦丁茶的,是鹊娃他奶奶。
鹊娃的家就住在黄桷树下,这巨大的黄桷树,就像是老天专门为他家撑开的一把巨伞,他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这片浓浓的绿荫里,尤其是在夏天,太阳还没有当顶,他们家那几间青瓦房,就被绿荫笼罩,特别清凉。
每年大体三月间,就有一对相向和鸣的喜鹊,叼着细软的茅草、羽毛,在十多米高的树丫上筑巢搭窝。每当此时,鹊娃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黄桷树从两米左右的地方分成了两大株,其中一株伸向鹊娃家的屋顶。鹊娃就会爬到树叉上,扯开嗓子唱:
黄桷树,黄桷丫,黄桷树上住一家……
单看鹊娃的小名,就该知道他有多么喜欢喜鹊。不但如此,鹊娃是容不得别人不喜欢喜鹊的。
有一回,一位过路的老爷爷,望着头顶上的喜鹊窝,说他家背后的皂角树上也住有一窝喜鹊,他的孙儿爬上树,掏下喜鹊蛋来让他妈煮着吃,足足有六个。这位老爷爷说到这里,还吧唧吧唧嘴说:“我孙儿乖得很,还给了一个孝敬我。那喜鹊蛋就是比鸡蛋好吃。”
等老爷爷起身赶路时才发现,他的背篼绳被齐齐地割断了。此时,鹊娃带着另外几个娃到别处玩去了。后来,还是鹊娃奶奶找来一副背篼绳帮他换上,这才背着背篼上了路。
鹊娃奶奶一边帮助老爷爷换背篼绳,一边说:“老哥,刚才我一直在给你递眼色,让你别摆伤害喜鹊的龙门阵,你就是没有明白。我家鹊娃容不得谁伤害喜鹊。这背篼绳准是鹊娃割的。”
“哦,哦,哦。”老爷爷似懂非懂地应着,既然背篼绳已经弄好了,也就继续赶他的路去了。
后来,等我突然想要亲自问鹊娃,老爷爷的背篼绳究竟是不是他割断的时候,鹊娃也不在了。
2
我们家乡的人很看中“逢生”这件事。
鹊娃是在天亮时出生的,在他落地“哇哇”叫的时候,屋后的喜鹊也“喳喳”地叫起来,
像是在向全村人报喜。
“这娃是喜鹊逢的生,吉利得很呢。就叫鹊娃吧。”奶奶把肉嘟嘟的鹊娃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个宝。
“好,就叫鹊娃。”爷爷顺着奶奶说。
爸爸乐得都不会说话了,站在门口只会笑。
妈妈产后很虚,但也挣起身来,说:“让我看看鹊娃。”
于是,“鹊娃”这乳名就叫上了。
我问我妈:“喜鹊逢生就叫鹊娃,我叫巧巧,是什么逢生的?”
“你生在半夜,没有什么为你逢生。”
“那为啥我叫巧巧呀?”
“是鹊娃奶奶给你起的。”
原来,我妈生下我的第二天,鹊娃奶奶就上门道喜来了。
鹊娃奶奶抱着我左看右看,嘴里不停地说,这女娃儿鼻子是鼻子,小眼是小眼的,长得好乖。正说着,我尿了她一身,她乐呵呵地为我换尿布。
突然,鹊娃奶奶惊叫起来:“巧了,巧了,这真是巧了。”
原来,她扯下尿布发现,我右边小屁股上有一块紫红色的胎记,便不住嘴地说:“巧巧巧,我家鹊娃也有一块这样的胎记,只是长在左屁股上。哎哟哟,真是巧嘞!”
当即,我外婆说:“就应着奶奶的话,叫幺妹儿‘巧巧’吧。”
于是,我就有了“巧巧”这个乳名儿。
以后,就有了我与鹊娃扯不开的那些故事。
3
从来不当众叫我巧巧的,全村只有一个人,就是鹊娃。
因为,那些无聊的大人爱逗他玩,说:“既然你和巧巧长得这么巧,以后,就娶巧巧做媳妇吧。这样可以亲上加亲呢。”
据说,鹊娃的爷爷的爷爷,跟我外公的外公是亲兄弟,这样说来,鹊娃是我表兄,难怪大人们要说“亲上加亲”的话。
“鹊娃,你把小屁股露出来看看,是不是真有一块紫红胎记哟?”
鹊娃毕竟是个娃,他拿那些寻他开心的大人没办法,只有无奈地瞪着恨恨的眼跑开。但是,他也会寻机报复。比如,谁家的秧苗被拔掉了三两窝,刚起蒂的黄瓜被拧掉丢在地里,也许就是鹊娃干的。主人追问他,他也不抵赖,但是,他会把猫眼睛瞪成牛眼睛,大口大口地喘着牛气,说:“活该!谁让你说巧巧了?”
人家说的是他,并没说我呀,怎么借我的名报复人家?那时,鹊娃这小人儿的心,我是不会懂的。我倒是在想,为什么大人们只拿鹊娃取乐,就没人与我说那样的话呢?
慢慢地,我们长大,慢慢地,我似乎明白了一点点儿。
其实,只要没有大人在一旁,鹊娃也会叫我“巧巧”,叫我跟他一起玩。毕竟,村里没有更多一般大小的娃做伙伴。
要说,也还有一个,那就是丑生。 丑生并非长得丑,而是因为他出生在丑时。
“丑时是什么时候?”我问过外公。
“跟你一样,也是在深夜里呢。”
我大概明白了,丑生也没有什么来为他逢生。他爷爷说:“丑时生的娃好啊,就叫丑生吧。”
他爷爷的意思是说,这“丑生”跟那些“狗蛋”“狗剩”一类的乳名一样,名儿虽然难听,但娃娃会更好养活的。
丑生的爷爷的爸爸与我外公的爸爸是亲兄弟,算起来,与我的亲缘关系,跟鹊娃比起来,还要近一层呢。丑生要比我大十一个月,鹊娃只比我大五个月,高兴时,我不叫丑生,而叫大哥哥,也不叫鹊娃,而叫小哥哥。
按理说,我应该叫丑生妈舅妈,但实际上,这舅妈是我干妈,但从小听丑生叫“妈妈”,我也跟着叫“妈妈”。
我在月窝里就生过一场大病,出了月窝也小病不断,外婆说我不好养,需要找一个干妈保我。丑生妈听说后,主动上门来认我这个干女儿。她说,她正想要个女娃呢。据说,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外婆抱着我象征性地在地上给丑生妈磕了头,丑生妈把一个带响铃的银手镯戴在了我手腕上。
为什么大人们就不拿我手腕上的手镯跟丑生一起说事?后来我琢磨,可能是鹊娃太淘气,太招惹讨嫌。
4
我们仨还不会更多游戏的时候,就钻进黄桷树的树洞里过家家。
每次过家家都是鹊娃分配角色。有时候,他做爸爸,让丑生反串妈妈,我是他俩的女娃;有时我做奶奶,鹊娃做爸爸,丑生是我的孙儿,是鹊娃的男娃;还有时,鹊娃会自己反串角色做一回妈妈,让丑生做爸爸,我却还是奶奶,他俩的娃是一小捆稻草,或者是一段小木头。
但是,有一次,他俩为角色分配打起来了。
那是我们跟大人一块去参加春牛哥的婚礼回来后的事。
“巧巧做新媳妇,丑生做媒婆子。”鹊娃说。
“你呢?”丑生说。
“我做新郎官!”
“我做新郎官!”丑生第一次与鹊娃争起了角色。
“巧巧做我的新娘亲上加亲。”鹊娃借大人的话反驳丑生,其实他俩都不懂,我与丑生更亲。
“巧巧管我妈叫妈,你看,这是我妈送她的手镯。”丑生拉起我的手,把手镯亮给鹊娃看,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你说的当屁用,我说了才算。”鹊娃冲着丑生高声地吼着。
“就不听你的!”丑生抓住鹊娃的衣服,也高声地吼着。
鹊娃伸手使劲一推,丑生就滚出了树洞,鹊娃跨上去,骑在丑生背上,暴打起来。
丑生大哭,“哎哟哇——哎哟哇——”
我不知所措,只会一边哭,一边大叫:“不要打!不要打!”
可是,丝毫不起作用,我只好独自跑回家去了。
自那以后,他俩,我谁都不想理。
可过不几天,我就看到鹊娃和丑生,一边走,一边从手中的竹筒里倒出些什么送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着。
我的舌根不由自主地生些唾液出来,一边吞口水,一边走过去,甜甜地问:
“大哥哥,小哥哥,你们在吃什么呀?”
“红苕。”大哥哥说。
“好吃吗?”
“你尝尝就知道了。”小哥哥一边说,一边让我把手心摊开,倒了几块给我。
那时节,家里天天顿顿吃红苕,但是,锅里煮的真的没有这竹筒里用火烤的好吃。
后来,我们仨就经常一起玩“野炊”了。
一次又一次的野炊游戏,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而后来的那场大祸,虽然也算天灾,但未必不是野炊惹下的人祸。
5
野炊时,鹊娃仍然是总指挥。
“丑生,你去刨红苕。”
“好。”
“巧巧,你去找柴火。”
“好。”
等丑生刨回几个大红苕回来,等我找来一大抱柴火回来,鹊娃早就砍好了几段竹筒,找来几块石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灶。
洗红苕,切红苕,装竹筒,把竹筒架在灶上,然后点火,添柴,再添柴……
过一会儿,竹筒就被烤出汗来了,再过一会儿,竹筒就被烤成糊黢黢的了。
“行了。”鹊娃说行就行。
于是,丑生拿起一根小木棍,把竹筒从灶上撬到地面上,这样冷得快,好早点倒出来塞住喉头伸出来的馋虫。
野炊的食材是随季节变换的。
包谷熟了就去掰包谷,然后用削得尖尖的竹扦串起放在石灶上烤,这也比家里烙的玉米饼要香出不知多少倍。
胡豆豌豆熟了就做火烧炒豆,花生熟了就省掉了柴火,直接从沙土里刨出来剥着吃。
曾经,我们庆幸,我们在庄稼地里的野炊行动一次也没有被大人发现。
不过,夜路走多了,还是要撞鬼的。
春天里,地里的庄稼都没有熟,鹊娃带着我和丑生在地里转来转去,却一无所获。本来想放弃回家了,鹊娃突然有了主意。
“地里不是有红苕吗?”
鹊娃说的红苕,是刚长出一两寸小芽苗的红苕种。
鹊娃还是叫丑生去刨红苕,我去找柴火,他自己砍竹筒、搭石灶。
我已经找回两抱柴火了,鹊娃已经把石灶搭了撤,撤了搭,倒腾了好几回了,却还不见丑生回来。
“我去看看。”鹊娃说。
一会儿,鹊娃慌慌张张地回来,拉着我就跑。
“糟了,丑生被逮到了!”
丑生去刨的是板丁舅舅家的红苕种。
板丁舅舅逮住丑生后,罚丑生为他家那块地拔草,直到一根不剩,否则,就要去告诉他爸。
丑生最怕他家墙上的那一块屁股拍,那是他爸专为他准备的。除非不动用,动用就要他的屁股泡成发糕。所以,他只好乖乖地蹲在地里,一丝不苟地拔草,直到太阳搭山,才算达到了板丁舅舅的要求。 自那以后,鹊娃不敢邀我们去野炊了,直到田里的早稻收割完。
“去刨泥鳅吧。”鹊娃来叫我。
这是留在我童年中最为清晰的记忆,因为,我有了一次亲眼目睹传说的鹊娃左屁股上的那块紫红色胎记的机会。
刨泥鳅是没有人管的,不用像偷鸡摸狗那样避人眼睛。除了泥鳅,刨到的黄鳝当然也要。鹊娃说,黄鳝泥鳅直接丢进柴堆里烧,那叫“火扒泥鳅”“火扒黄鳝”,香着呢。
似乎捉泥鳅黄鳝只是男娃娃的专长,同样在水田里,我就是辨认不出怎样的泥洞里有泥鳅黄鳝,鹊娃和丑生就能,特别是鹊娃,一看一个准。而我,只配给他们提笆篓作跟班。
不过,我也有过失败的收获。
鹊娃和丑生在田中央刨着烂泥,但是,那天的泥鳅和黄鳝好像都躲到别处去了,丑生只刨到了三条比小指头还小的泥鳅,鹊娃一无所获。
我站在田边,看到有一个扁圆扁圆的小泥洞,就学着鹊娃和丑生,翘起中指头去捅。没想到,我的手指真碰到圆圆滑滑的东西,我再往里捅,竟然在两尺远的地方,有一条比大拇指还粗的黄鳝穿出泥面来了。
“黄鳝!好大的黄鳝!”我一边兴奋地惊叫,一边忙用双手去抓。
鹊娃和丑生听到我的惊叫,齐身转过来,争先恐后地朝我跑来。烂泥田很陷腿,根本不好奔跑,两人先后都扑倒了,弄得一身稀泥,像个刚从草灰里滚出来的人形大皮蛋。
收割后的稻田很难找到一处能把一身污泥洗净的清水。
“到塘里去洗吧。”我对鹊娃和丑生说。
“只有到水塘里去洗。”鹊娃说。
于是,我陪着他俩去了后湾里的水塘。
这口塘并不大,也不深,何况天干,塘里的水被牲口喝,被各家各户挑去浇地,现在,鹊娃和丑生站进去,最深处也就淹到他们的胸口。
来到水塘边,这两个男娃把自己变成了泥鳅,滑进水里,也没顾上捧把水冲冲脸,就打起水仗来。在岸上,丑生总是干不过鹊娃的,在水中,丑生接连不断地攻击,很快把鹊娃逼到塘边,鹊娃不得不往岸上爬。
丑生扑上来,一把抓住鹊娃的裤头,最终,鹊娃人是上了岸,裤头却留在丑生手里。
我就这样,亲眼见证了鹊娃左屁股上那块传说中的胎记。它大约有半个巴掌大,真的跟我右屁股上的差不多。
可是,我只那么一瞥,就不由自主地用手把双眼罩住。我希望鹊娃和丑生都相信,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哈哈哈,胎记!哈哈哈,看到胎记啦!”
丑生站在水塘里,还提着鹊娃的裤头,古怪地大笑着。
鹊娃急忙用双手去遮掩自己的光身子,可是,顾了前身,顾不上屁股,真个使他手忙脚乱。他干脆转身扑向水塘,把丑生淹在水里喝了好几口水,直到他答应把裤头还给他。
上岸后,丑生在鹊娃面前,又是服服帖帖,唯命是从,不敢轻易造次。
6
又到了秋天,又到了野炊的最佳季节。
“丑生,你看地里什么好吃找什么。”
因为有前次被抓的教训,这回,丑生聪明多了。他把两条裤腿在脚踝处扎紧,一条裤腿里装玉米棒,一条裤腿装红苕,提在手里的衣服,两只袖口也被扎紧了,一边装着胡豆豌豆,一边装着花生。
收获真是丰富得很。
鹊娃把石灶搭在了黄桷树下的路基下,要是在以往是不行的,那还不让人直接抓现行?现在,正农忙,没人有空来这里。
我们熟练地作好一切准备,正要点火时,天气说变就变,竟然下起了雨。
我们那里管这样的雨叫“偏东雨”。虽然稀稀拉拉的,但雨点很大,砸在地面,都能把泥土溅起一个窝来,不过总不会下得太久。
“快快快,钻到树洞里去!”鹊娃一边命令着我和丑生,一边把柴火抱进了树洞。
这棵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黄桷树,它脚底的那个洞,装进鹊娃、丑生和我还有宽余。
什么时候,黄桷树脚被挖出这么大一个洞,没有谁说得清楚。但是,听我妈说,她小时候,和村里的几个我该叫舅舅的伙伴也在里面过过家家。
“外公,你小时候也在黄桷树洞里过家家吗?”
可外公似乎没听见我的问话,一边吃着外婆做的饭菜,一边说:
“我们小时候呀,什么都是集体的,连饭都是在队里的食堂吃……”
“那才好呢,免得外婆做饭!”我抢过外公的话说。
“傻妹娃儿,哪像你说的这么美呀?一个人能从集体食堂分到一碗稀饭就不错了,还稀得都能照出人影来!”
“外公,不说稀饭干饭了。我问你在树洞里过过家家没有?”
“没有。那时,我们饿得路都走不动,哪有力气过家家?”
外公说,到了冬天,倒是经常有人会进树洞。因为,村里病弱的老人们没有烤火的木炭,家里人就偷偷地躲到黄桷树洞里去砍木屑回家生火。
“你也去砍过吗?”
“砍过。”
听着外公讲这样的故事,我觉得有趣极了,像童话一样。
“哪有这样的童话呀?树是集体的,私自去砍那是做贼,被发现了要戴尖尖帽挨批。可是,那年冬天,你太外公冻病了,发着高烧,但全身冷得直发抖,我去偷偷砍了一竹篮木屑回来,给你太外公生起了火篼。可是,你太外公还是没能活过那个冬天。”
听到这里,我陡然觉得,这故事一点童话的味道都没有了。
7
鹊娃和丑生一边听我讲我妈小时与树洞的故事,我外公与树洞的故事,一边往灶里添柴火。
柴火是我去找来的,就是一些豌豆藤、玉米叶什么的,放进灶里,一燃就没了。还没等竹筒冒出汗来,柴火就烧完了。
可是,洞外还下着雨,不好去找,再说,在雨中找来的柴火也烧不燃。
“鹊娃,砍木屑吧。”丑生说。
“那不行,万一把黄桷树砍倒了,树上的喜鹊窝就要摔下来了。” 这次野炊就这样,因下雨和喜鹊中止了。
“哗哗哗——”洞外的雨越下越大。
我们只有待在洞里,把三个小脑袋伸在洞口,看着洞外的雨景。还没有来得及收割的稻子、秸秆,都在风雨中一起一伏,很有田园味。
不过,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雨景也是见惯不惊了。
“哎呀!丑生,干啥呀?”
“怎么了,巧巧?”
听到我突然惊叫起来,鹊娃转头一看,挤在我背后的丑生企图扯开我裤腰的那双手还没有放开。当他看到鹊娃的双眼向他逼来时,心虚地说:“我……我……想……”
“想什么想?”
“想看看巧……巧的……跟你的……是不是真一样。”
“走开!”
鹊娃把丑生拖到洞前,猛力一推。丑生从树洞滚了出去。
8
小孩最大的优点就是健忘。
丑生并不记恨鹊娃把他推进大雨中,变成落汤鸡。自那以后,树洞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树洞里野炊,不怕风吹雨打,而且,真有点像童话。
我喜欢吃黄桷苞烧包谷,那嫩黄的叶片酸酸涩涩的,味美极了。可是,长在树脚小枝上的黄桷苞,没几天就被我吃光了。
“还想吃吗,巧巧?”丑生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问我。
“嗯!”我点头应着。
“可是要等到明年了。”丑生为我遗憾地说。
“不用等。”
鹊娃丢下手中正要送进石灶的柴火,钻出树洞,朝着他家屋顶的那一株黄桷树上爬,也就是喜鹊搭窝的那一株。因为,那株的半腰上长出一丛小枝,上面有好多嫩黄嫩黄的黄桷苞。
不多一会儿,鹊娃就爬了上去,他双腿紧紧地夹住树干,一只手抓住小树枝,另一只手摘下黄桷苞,扔到地面来。
我和丑生也不管石灶上的包谷烤没烤熟,跑去捡黄桷苞去了。
“鹊娃,够了,下来吧!”我一边用眼睛在地上找黄桷苞,一边大声说。
“快下来吧,鹊娃!”丑生见鹊娃像只壁虎一样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也大声叫着。
“下来呀,鹊娃!”当丑生再一次呼叫鹊娃时,鹊娃突然“哇——”地大哭起来。
“糟了,鹊娃下不来了!”听丑生这么一说,我也被吓得“哇——”地大哭起来。
“你在这里看着鹊娃,我去叫大人。”丑生一边说,一边就跑走了。
大人们找来了三架村里最长的楠竹梯子,搭成了一个塔形的救援梯,三个大人分别从三架梯子爬到最顶端,才把鹊娃接到了地面。
鹊娃他爸他妈,他爷爷他奶奶,以及所有的人,都随着鹊娃的落地,才把心放回胸口里去。
“火!火!火!”幺舅妈三岁的二娃突然叫起来。
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鹊娃身上,没有人听到。
“妈妈,火!”二娃使劲扯着他妈的裤腿说。
“哎呀,树洞燃起来了!”幺舅妈惊叫起来。
大人们就近扯来庄稼秆,很快扑灭了火,但树洞里已经被烧得黑黢黢的了。
惹祸的这一次,是鹊娃、丑生和我,在树洞里玩的最后一次,也是我们仨在一起玩的最后一次。
9
很快,夏天到了。
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除了雷雨声,没有人听见别的声响。
也没有人知道,风雨雷电中,黄桷树从分岔处,劈成了两半,其中的一株,就是鹊娃趴在上面下不来,每年都会有喜鹊来做窝的那一株,“咔嚓”倒下,着着实实地砸在鹊娃家的房顶上,房梁掉下去,着着实实地砸在了鹊娃家的堂屋里。
那天晚上,因为雷雨来临前特别闷热,鹊娃和他爸都没进睡房,父子俩就在堂房的地上放了一块凉板,开着堂屋门睡觉。
……
后来,大人们再怎么想拿鹊娃左屁股上的胎记寻开心也没有机会了,丑生再怎么想看鹊娃左屁股上的胎记也没有机会了,我也曾想再看得清楚些,也没有机会了。
还剩下的那半株黄桷树,至今还倔强地活着,高高的枝干,歪歪地伸向空中,很像一柄老人的木柺倒支在村头,只是,它的主人不在了,很孤单的样子。
每年,那半株黄桷树还会结黄桷苞,但是,不再有喜鹊来筑巢搭窝,但只要再回老家,我就会回味起黄桷苞酸酸涩涩的味,就会情不自禁地哼一哼:
黄桷树,
黄桷丫,
黄桷树上住一家。
大哥哥来,
小哥哥来,
来跟妹妹过家家。
现在,村里的孩子们没有树洞可过家家,更不会唱这首歌谣了,包括丑生的孩子。除非,他们不去打游戏,不去看电视,愿意听我和丑生教他们。
发稿/沙群shaqun2009@yahoo.cn
小时候,外婆闲下来,就会背着我,来到十里八村都闻名的那棵大黄桷树下。
至今,还有长辈笑话我说:“还记得你外婆不?两婆孙一样长了,还背着你村东串到村西。”
外婆是个爱凑热闹的妇人,而村子里爱凑热闹的妇人,不管老中青,只要把家里的猪食准备好了,鸡鸭吆喝好了,男人娃儿的脏衣洗晾好了,都会来到黄桷树下,带上针线活,或抱着奶仔仔。
黄桷树下有一条青石板路,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只知道它一头连接着县城,另一头通向哪里就不知道了。赶路的人,每每走到黄桷树下,都会停下来,乘乘凉,歇歇脚,还会喝上五分钱一杯的苦丁茶水,喉头滋润后,就会摆一些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龙门阵,让妇人们觉得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开心。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手机和网络,所以,远远近近的新闻,大都是借这些南来北往的过客之嘴,在黄桷树下发布并传播的。
黄桷树脚,有一个很大的洞,大人们在树荫下聊天,我和鹊娃、丑生就钻进树洞里唱那首歌谣:
黄桷树,黄桷丫,黄桷树上住一家……
究竟是外婆教会我唱的,还是别的沾亲带故的表姨舅妈教会的,我已不记得了,等我想问外婆的时候,外婆已经不在了。
对了,还忘了说,在黄桷树荫下卖苦丁茶的,是鹊娃他奶奶。
鹊娃的家就住在黄桷树下,这巨大的黄桷树,就像是老天专门为他家撑开的一把巨伞,他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这片浓浓的绿荫里,尤其是在夏天,太阳还没有当顶,他们家那几间青瓦房,就被绿荫笼罩,特别清凉。
每年大体三月间,就有一对相向和鸣的喜鹊,叼着细软的茅草、羽毛,在十多米高的树丫上筑巢搭窝。每当此时,鹊娃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黄桷树从两米左右的地方分成了两大株,其中一株伸向鹊娃家的屋顶。鹊娃就会爬到树叉上,扯开嗓子唱:
黄桷树,黄桷丫,黄桷树上住一家……
单看鹊娃的小名,就该知道他有多么喜欢喜鹊。不但如此,鹊娃是容不得别人不喜欢喜鹊的。
有一回,一位过路的老爷爷,望着头顶上的喜鹊窝,说他家背后的皂角树上也住有一窝喜鹊,他的孙儿爬上树,掏下喜鹊蛋来让他妈煮着吃,足足有六个。这位老爷爷说到这里,还吧唧吧唧嘴说:“我孙儿乖得很,还给了一个孝敬我。那喜鹊蛋就是比鸡蛋好吃。”
等老爷爷起身赶路时才发现,他的背篼绳被齐齐地割断了。此时,鹊娃带着另外几个娃到别处玩去了。后来,还是鹊娃奶奶找来一副背篼绳帮他换上,这才背着背篼上了路。
鹊娃奶奶一边帮助老爷爷换背篼绳,一边说:“老哥,刚才我一直在给你递眼色,让你别摆伤害喜鹊的龙门阵,你就是没有明白。我家鹊娃容不得谁伤害喜鹊。这背篼绳准是鹊娃割的。”
“哦,哦,哦。”老爷爷似懂非懂地应着,既然背篼绳已经弄好了,也就继续赶他的路去了。
后来,等我突然想要亲自问鹊娃,老爷爷的背篼绳究竟是不是他割断的时候,鹊娃也不在了。
2
我们家乡的人很看中“逢生”这件事。
鹊娃是在天亮时出生的,在他落地“哇哇”叫的时候,屋后的喜鹊也“喳喳”地叫起来,
像是在向全村人报喜。
“这娃是喜鹊逢的生,吉利得很呢。就叫鹊娃吧。”奶奶把肉嘟嘟的鹊娃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个宝。
“好,就叫鹊娃。”爷爷顺着奶奶说。
爸爸乐得都不会说话了,站在门口只会笑。
妈妈产后很虚,但也挣起身来,说:“让我看看鹊娃。”
于是,“鹊娃”这乳名就叫上了。
我问我妈:“喜鹊逢生就叫鹊娃,我叫巧巧,是什么逢生的?”
“你生在半夜,没有什么为你逢生。”
“那为啥我叫巧巧呀?”
“是鹊娃奶奶给你起的。”
原来,我妈生下我的第二天,鹊娃奶奶就上门道喜来了。
鹊娃奶奶抱着我左看右看,嘴里不停地说,这女娃儿鼻子是鼻子,小眼是小眼的,长得好乖。正说着,我尿了她一身,她乐呵呵地为我换尿布。
突然,鹊娃奶奶惊叫起来:“巧了,巧了,这真是巧了。”
原来,她扯下尿布发现,我右边小屁股上有一块紫红色的胎记,便不住嘴地说:“巧巧巧,我家鹊娃也有一块这样的胎记,只是长在左屁股上。哎哟哟,真是巧嘞!”
当即,我外婆说:“就应着奶奶的话,叫幺妹儿‘巧巧’吧。”
于是,我就有了“巧巧”这个乳名儿。
以后,就有了我与鹊娃扯不开的那些故事。
3
从来不当众叫我巧巧的,全村只有一个人,就是鹊娃。
因为,那些无聊的大人爱逗他玩,说:“既然你和巧巧长得这么巧,以后,就娶巧巧做媳妇吧。这样可以亲上加亲呢。”
据说,鹊娃的爷爷的爷爷,跟我外公的外公是亲兄弟,这样说来,鹊娃是我表兄,难怪大人们要说“亲上加亲”的话。
“鹊娃,你把小屁股露出来看看,是不是真有一块紫红胎记哟?”
鹊娃毕竟是个娃,他拿那些寻他开心的大人没办法,只有无奈地瞪着恨恨的眼跑开。但是,他也会寻机报复。比如,谁家的秧苗被拔掉了三两窝,刚起蒂的黄瓜被拧掉丢在地里,也许就是鹊娃干的。主人追问他,他也不抵赖,但是,他会把猫眼睛瞪成牛眼睛,大口大口地喘着牛气,说:“活该!谁让你说巧巧了?”
人家说的是他,并没说我呀,怎么借我的名报复人家?那时,鹊娃这小人儿的心,我是不会懂的。我倒是在想,为什么大人们只拿鹊娃取乐,就没人与我说那样的话呢?
慢慢地,我们长大,慢慢地,我似乎明白了一点点儿。
其实,只要没有大人在一旁,鹊娃也会叫我“巧巧”,叫我跟他一起玩。毕竟,村里没有更多一般大小的娃做伙伴。
要说,也还有一个,那就是丑生。 丑生并非长得丑,而是因为他出生在丑时。
“丑时是什么时候?”我问过外公。
“跟你一样,也是在深夜里呢。”
我大概明白了,丑生也没有什么来为他逢生。他爷爷说:“丑时生的娃好啊,就叫丑生吧。”
他爷爷的意思是说,这“丑生”跟那些“狗蛋”“狗剩”一类的乳名一样,名儿虽然难听,但娃娃会更好养活的。
丑生的爷爷的爸爸与我外公的爸爸是亲兄弟,算起来,与我的亲缘关系,跟鹊娃比起来,还要近一层呢。丑生要比我大十一个月,鹊娃只比我大五个月,高兴时,我不叫丑生,而叫大哥哥,也不叫鹊娃,而叫小哥哥。
按理说,我应该叫丑生妈舅妈,但实际上,这舅妈是我干妈,但从小听丑生叫“妈妈”,我也跟着叫“妈妈”。
我在月窝里就生过一场大病,出了月窝也小病不断,外婆说我不好养,需要找一个干妈保我。丑生妈听说后,主动上门来认我这个干女儿。她说,她正想要个女娃呢。据说,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外婆抱着我象征性地在地上给丑生妈磕了头,丑生妈把一个带响铃的银手镯戴在了我手腕上。
为什么大人们就不拿我手腕上的手镯跟丑生一起说事?后来我琢磨,可能是鹊娃太淘气,太招惹讨嫌。
4
我们仨还不会更多游戏的时候,就钻进黄桷树的树洞里过家家。
每次过家家都是鹊娃分配角色。有时候,他做爸爸,让丑生反串妈妈,我是他俩的女娃;有时我做奶奶,鹊娃做爸爸,丑生是我的孙儿,是鹊娃的男娃;还有时,鹊娃会自己反串角色做一回妈妈,让丑生做爸爸,我却还是奶奶,他俩的娃是一小捆稻草,或者是一段小木头。
但是,有一次,他俩为角色分配打起来了。
那是我们跟大人一块去参加春牛哥的婚礼回来后的事。
“巧巧做新媳妇,丑生做媒婆子。”鹊娃说。
“你呢?”丑生说。
“我做新郎官!”
“我做新郎官!”丑生第一次与鹊娃争起了角色。
“巧巧做我的新娘亲上加亲。”鹊娃借大人的话反驳丑生,其实他俩都不懂,我与丑生更亲。
“巧巧管我妈叫妈,你看,这是我妈送她的手镯。”丑生拉起我的手,把手镯亮给鹊娃看,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你说的当屁用,我说了才算。”鹊娃冲着丑生高声地吼着。
“就不听你的!”丑生抓住鹊娃的衣服,也高声地吼着。
鹊娃伸手使劲一推,丑生就滚出了树洞,鹊娃跨上去,骑在丑生背上,暴打起来。
丑生大哭,“哎哟哇——哎哟哇——”
我不知所措,只会一边哭,一边大叫:“不要打!不要打!”
可是,丝毫不起作用,我只好独自跑回家去了。
自那以后,他俩,我谁都不想理。
可过不几天,我就看到鹊娃和丑生,一边走,一边从手中的竹筒里倒出些什么送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着。
我的舌根不由自主地生些唾液出来,一边吞口水,一边走过去,甜甜地问:
“大哥哥,小哥哥,你们在吃什么呀?”
“红苕。”大哥哥说。
“好吃吗?”
“你尝尝就知道了。”小哥哥一边说,一边让我把手心摊开,倒了几块给我。
那时节,家里天天顿顿吃红苕,但是,锅里煮的真的没有这竹筒里用火烤的好吃。
后来,我们仨就经常一起玩“野炊”了。
一次又一次的野炊游戏,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而后来的那场大祸,虽然也算天灾,但未必不是野炊惹下的人祸。
5
野炊时,鹊娃仍然是总指挥。
“丑生,你去刨红苕。”
“好。”
“巧巧,你去找柴火。”
“好。”
等丑生刨回几个大红苕回来,等我找来一大抱柴火回来,鹊娃早就砍好了几段竹筒,找来几块石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灶。
洗红苕,切红苕,装竹筒,把竹筒架在灶上,然后点火,添柴,再添柴……
过一会儿,竹筒就被烤出汗来了,再过一会儿,竹筒就被烤成糊黢黢的了。
“行了。”鹊娃说行就行。
于是,丑生拿起一根小木棍,把竹筒从灶上撬到地面上,这样冷得快,好早点倒出来塞住喉头伸出来的馋虫。
野炊的食材是随季节变换的。
包谷熟了就去掰包谷,然后用削得尖尖的竹扦串起放在石灶上烤,这也比家里烙的玉米饼要香出不知多少倍。
胡豆豌豆熟了就做火烧炒豆,花生熟了就省掉了柴火,直接从沙土里刨出来剥着吃。
曾经,我们庆幸,我们在庄稼地里的野炊行动一次也没有被大人发现。
不过,夜路走多了,还是要撞鬼的。
春天里,地里的庄稼都没有熟,鹊娃带着我和丑生在地里转来转去,却一无所获。本来想放弃回家了,鹊娃突然有了主意。
“地里不是有红苕吗?”
鹊娃说的红苕,是刚长出一两寸小芽苗的红苕种。
鹊娃还是叫丑生去刨红苕,我去找柴火,他自己砍竹筒、搭石灶。
我已经找回两抱柴火了,鹊娃已经把石灶搭了撤,撤了搭,倒腾了好几回了,却还不见丑生回来。
“我去看看。”鹊娃说。
一会儿,鹊娃慌慌张张地回来,拉着我就跑。
“糟了,丑生被逮到了!”
丑生去刨的是板丁舅舅家的红苕种。
板丁舅舅逮住丑生后,罚丑生为他家那块地拔草,直到一根不剩,否则,就要去告诉他爸。
丑生最怕他家墙上的那一块屁股拍,那是他爸专为他准备的。除非不动用,动用就要他的屁股泡成发糕。所以,他只好乖乖地蹲在地里,一丝不苟地拔草,直到太阳搭山,才算达到了板丁舅舅的要求。 自那以后,鹊娃不敢邀我们去野炊了,直到田里的早稻收割完。
“去刨泥鳅吧。”鹊娃来叫我。
这是留在我童年中最为清晰的记忆,因为,我有了一次亲眼目睹传说的鹊娃左屁股上的那块紫红色胎记的机会。
刨泥鳅是没有人管的,不用像偷鸡摸狗那样避人眼睛。除了泥鳅,刨到的黄鳝当然也要。鹊娃说,黄鳝泥鳅直接丢进柴堆里烧,那叫“火扒泥鳅”“火扒黄鳝”,香着呢。
似乎捉泥鳅黄鳝只是男娃娃的专长,同样在水田里,我就是辨认不出怎样的泥洞里有泥鳅黄鳝,鹊娃和丑生就能,特别是鹊娃,一看一个准。而我,只配给他们提笆篓作跟班。
不过,我也有过失败的收获。
鹊娃和丑生在田中央刨着烂泥,但是,那天的泥鳅和黄鳝好像都躲到别处去了,丑生只刨到了三条比小指头还小的泥鳅,鹊娃一无所获。
我站在田边,看到有一个扁圆扁圆的小泥洞,就学着鹊娃和丑生,翘起中指头去捅。没想到,我的手指真碰到圆圆滑滑的东西,我再往里捅,竟然在两尺远的地方,有一条比大拇指还粗的黄鳝穿出泥面来了。
“黄鳝!好大的黄鳝!”我一边兴奋地惊叫,一边忙用双手去抓。
鹊娃和丑生听到我的惊叫,齐身转过来,争先恐后地朝我跑来。烂泥田很陷腿,根本不好奔跑,两人先后都扑倒了,弄得一身稀泥,像个刚从草灰里滚出来的人形大皮蛋。
收割后的稻田很难找到一处能把一身污泥洗净的清水。
“到塘里去洗吧。”我对鹊娃和丑生说。
“只有到水塘里去洗。”鹊娃说。
于是,我陪着他俩去了后湾里的水塘。
这口塘并不大,也不深,何况天干,塘里的水被牲口喝,被各家各户挑去浇地,现在,鹊娃和丑生站进去,最深处也就淹到他们的胸口。
来到水塘边,这两个男娃把自己变成了泥鳅,滑进水里,也没顾上捧把水冲冲脸,就打起水仗来。在岸上,丑生总是干不过鹊娃的,在水中,丑生接连不断地攻击,很快把鹊娃逼到塘边,鹊娃不得不往岸上爬。
丑生扑上来,一把抓住鹊娃的裤头,最终,鹊娃人是上了岸,裤头却留在丑生手里。
我就这样,亲眼见证了鹊娃左屁股上那块传说中的胎记。它大约有半个巴掌大,真的跟我右屁股上的差不多。
可是,我只那么一瞥,就不由自主地用手把双眼罩住。我希望鹊娃和丑生都相信,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哈哈哈,胎记!哈哈哈,看到胎记啦!”
丑生站在水塘里,还提着鹊娃的裤头,古怪地大笑着。
鹊娃急忙用双手去遮掩自己的光身子,可是,顾了前身,顾不上屁股,真个使他手忙脚乱。他干脆转身扑向水塘,把丑生淹在水里喝了好几口水,直到他答应把裤头还给他。
上岸后,丑生在鹊娃面前,又是服服帖帖,唯命是从,不敢轻易造次。
6
又到了秋天,又到了野炊的最佳季节。
“丑生,你看地里什么好吃找什么。”
因为有前次被抓的教训,这回,丑生聪明多了。他把两条裤腿在脚踝处扎紧,一条裤腿里装玉米棒,一条裤腿装红苕,提在手里的衣服,两只袖口也被扎紧了,一边装着胡豆豌豆,一边装着花生。
收获真是丰富得很。
鹊娃把石灶搭在了黄桷树下的路基下,要是在以往是不行的,那还不让人直接抓现行?现在,正农忙,没人有空来这里。
我们熟练地作好一切准备,正要点火时,天气说变就变,竟然下起了雨。
我们那里管这样的雨叫“偏东雨”。虽然稀稀拉拉的,但雨点很大,砸在地面,都能把泥土溅起一个窝来,不过总不会下得太久。
“快快快,钻到树洞里去!”鹊娃一边命令着我和丑生,一边把柴火抱进了树洞。
这棵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黄桷树,它脚底的那个洞,装进鹊娃、丑生和我还有宽余。
什么时候,黄桷树脚被挖出这么大一个洞,没有谁说得清楚。但是,听我妈说,她小时候,和村里的几个我该叫舅舅的伙伴也在里面过过家家。
“外公,你小时候也在黄桷树洞里过家家吗?”
可外公似乎没听见我的问话,一边吃着外婆做的饭菜,一边说:
“我们小时候呀,什么都是集体的,连饭都是在队里的食堂吃……”
“那才好呢,免得外婆做饭!”我抢过外公的话说。
“傻妹娃儿,哪像你说的这么美呀?一个人能从集体食堂分到一碗稀饭就不错了,还稀得都能照出人影来!”
“外公,不说稀饭干饭了。我问你在树洞里过过家家没有?”
“没有。那时,我们饿得路都走不动,哪有力气过家家?”
外公说,到了冬天,倒是经常有人会进树洞。因为,村里病弱的老人们没有烤火的木炭,家里人就偷偷地躲到黄桷树洞里去砍木屑回家生火。
“你也去砍过吗?”
“砍过。”
听着外公讲这样的故事,我觉得有趣极了,像童话一样。
“哪有这样的童话呀?树是集体的,私自去砍那是做贼,被发现了要戴尖尖帽挨批。可是,那年冬天,你太外公冻病了,发着高烧,但全身冷得直发抖,我去偷偷砍了一竹篮木屑回来,给你太外公生起了火篼。可是,你太外公还是没能活过那个冬天。”
听到这里,我陡然觉得,这故事一点童话的味道都没有了。
7
鹊娃和丑生一边听我讲我妈小时与树洞的故事,我外公与树洞的故事,一边往灶里添柴火。
柴火是我去找来的,就是一些豌豆藤、玉米叶什么的,放进灶里,一燃就没了。还没等竹筒冒出汗来,柴火就烧完了。
可是,洞外还下着雨,不好去找,再说,在雨中找来的柴火也烧不燃。
“鹊娃,砍木屑吧。”丑生说。
“那不行,万一把黄桷树砍倒了,树上的喜鹊窝就要摔下来了。” 这次野炊就这样,因下雨和喜鹊中止了。
“哗哗哗——”洞外的雨越下越大。
我们只有待在洞里,把三个小脑袋伸在洞口,看着洞外的雨景。还没有来得及收割的稻子、秸秆,都在风雨中一起一伏,很有田园味。
不过,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雨景也是见惯不惊了。
“哎呀!丑生,干啥呀?”
“怎么了,巧巧?”
听到我突然惊叫起来,鹊娃转头一看,挤在我背后的丑生企图扯开我裤腰的那双手还没有放开。当他看到鹊娃的双眼向他逼来时,心虚地说:“我……我……想……”
“想什么想?”
“想看看巧……巧的……跟你的……是不是真一样。”
“走开!”
鹊娃把丑生拖到洞前,猛力一推。丑生从树洞滚了出去。
8
小孩最大的优点就是健忘。
丑生并不记恨鹊娃把他推进大雨中,变成落汤鸡。自那以后,树洞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树洞里野炊,不怕风吹雨打,而且,真有点像童话。
我喜欢吃黄桷苞烧包谷,那嫩黄的叶片酸酸涩涩的,味美极了。可是,长在树脚小枝上的黄桷苞,没几天就被我吃光了。
“还想吃吗,巧巧?”丑生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问我。
“嗯!”我点头应着。
“可是要等到明年了。”丑生为我遗憾地说。
“不用等。”
鹊娃丢下手中正要送进石灶的柴火,钻出树洞,朝着他家屋顶的那一株黄桷树上爬,也就是喜鹊搭窝的那一株。因为,那株的半腰上长出一丛小枝,上面有好多嫩黄嫩黄的黄桷苞。
不多一会儿,鹊娃就爬了上去,他双腿紧紧地夹住树干,一只手抓住小树枝,另一只手摘下黄桷苞,扔到地面来。
我和丑生也不管石灶上的包谷烤没烤熟,跑去捡黄桷苞去了。
“鹊娃,够了,下来吧!”我一边用眼睛在地上找黄桷苞,一边大声说。
“快下来吧,鹊娃!”丑生见鹊娃像只壁虎一样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也大声叫着。
“下来呀,鹊娃!”当丑生再一次呼叫鹊娃时,鹊娃突然“哇——”地大哭起来。
“糟了,鹊娃下不来了!”听丑生这么一说,我也被吓得“哇——”地大哭起来。
“你在这里看着鹊娃,我去叫大人。”丑生一边说,一边就跑走了。
大人们找来了三架村里最长的楠竹梯子,搭成了一个塔形的救援梯,三个大人分别从三架梯子爬到最顶端,才把鹊娃接到了地面。
鹊娃他爸他妈,他爷爷他奶奶,以及所有的人,都随着鹊娃的落地,才把心放回胸口里去。
“火!火!火!”幺舅妈三岁的二娃突然叫起来。
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鹊娃身上,没有人听到。
“妈妈,火!”二娃使劲扯着他妈的裤腿说。
“哎呀,树洞燃起来了!”幺舅妈惊叫起来。
大人们就近扯来庄稼秆,很快扑灭了火,但树洞里已经被烧得黑黢黢的了。
惹祸的这一次,是鹊娃、丑生和我,在树洞里玩的最后一次,也是我们仨在一起玩的最后一次。
9
很快,夏天到了。
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除了雷雨声,没有人听见别的声响。
也没有人知道,风雨雷电中,黄桷树从分岔处,劈成了两半,其中的一株,就是鹊娃趴在上面下不来,每年都会有喜鹊来做窝的那一株,“咔嚓”倒下,着着实实地砸在鹊娃家的房顶上,房梁掉下去,着着实实地砸在了鹊娃家的堂屋里。
那天晚上,因为雷雨来临前特别闷热,鹊娃和他爸都没进睡房,父子俩就在堂房的地上放了一块凉板,开着堂屋门睡觉。
……
后来,大人们再怎么想拿鹊娃左屁股上的胎记寻开心也没有机会了,丑生再怎么想看鹊娃左屁股上的胎记也没有机会了,我也曾想再看得清楚些,也没有机会了。
还剩下的那半株黄桷树,至今还倔强地活着,高高的枝干,歪歪地伸向空中,很像一柄老人的木柺倒支在村头,只是,它的主人不在了,很孤单的样子。
每年,那半株黄桷树还会结黄桷苞,但是,不再有喜鹊来筑巢搭窝,但只要再回老家,我就会回味起黄桷苞酸酸涩涩的味,就会情不自禁地哼一哼:
黄桷树,
黄桷丫,
黄桷树上住一家。
大哥哥来,
小哥哥来,
来跟妹妹过家家。
现在,村里的孩子们没有树洞可过家家,更不会唱这首歌谣了,包括丑生的孩子。除非,他们不去打游戏,不去看电视,愿意听我和丑生教他们。
发稿/沙群shaqun2009@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