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坚持在行动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并在其晚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列宁的勇敢尝试,将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理想落在实处,为推动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做出卓越贡献,并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深入分析和挖掘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举措,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地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关键词: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6-0028-03
列宁在其晚年将长期积累的无产阶级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向着共产主义理想过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理论,为俄国开启新的历史篇章,也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共同胜利做出了创新性的指导。重温其晚年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扫除社会主义建设障碍——取之于马克思主义,创新于俄国现实的革命尝试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尤其在经过工业革命后,很容易朝着帝国主义、垄断主义的方向转变。这样的转变除了推动资本主义向着高度繁榮的方向发展之外,势必给普通民众带来蒙蔽和压抑。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容易忽略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与理想的实现,把对自由与解放的向往、对自身真正需求的思考抛在脑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只会被隐藏,并不会被消解。随着美好幻景的破灭,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社会矛盾只会不断深化。马克思、恩格斯相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过渡,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变。无产阶级会站起来维护自身的权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一定会随之到来。
列宁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坚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过渡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必定会走向胜利。在经历了第二国际破产等一系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遭受质疑,甚至出现低迷状态的困境之后,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创造性地提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除此之外,他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凭借这样的决心与勇气,列宁没有畏惧当时复杂特殊的社会局势,抓住时机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了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尝试。
可以说,十月革命前,列宁所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构想都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着手构建的。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进行了全面学习和充分理解;对于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在其著作和实践中进行了详尽阐述及勇敢探索。十月革命后,面对不同于书本上描述的俄国现实,他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充实和丰富了无产阶级国家建设的体系构架与具体内容,对俄国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都意义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列宁凭借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精准抓住重点。他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释中,多次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不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基础,那社会的发展只能原地踏步,贫穷和极端贫困成为常态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再次开始争夺必需品,一些落后腐败的事物又要甚嚣尘上”[1]538。众所周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物质根基扎稳了,无产阶级政权才能得以稳固,广大民众才可以获得民主、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健康地、良性地持续向前发展。列宁晚年正是引证这样的理论观点,针对十月革命后苏俄面对的独特现实,以发展经济、壮大实力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惨痛教训
我们应明确,理论的提出与实践的探索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对这些理论思想与行动尝试形成正确的理解认识,并做出客观全面的感悟与评价都应在掌握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析与看待尤应如此。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国内环境脆弱复杂。来自国内、国外的敌对势力紧盯着力量弱小的新生政权,时局十分紧迫。为保障军队物资供应、维护国内稳定、化解社会危机,也为了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在内战时期(1918—1920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通过余粮收集制、全部工业国有化、计划分配制等较为严苛的军事性管理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在当时这样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国家状态下,这样的管理可以集中国内人力、物力,稳固新生国家政权,为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铺平道路。同时,这一政策在理论方面也是具备一定共产主义性质的。此时的列宁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社会是指整个国家的土地、工厂都归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这才是未来的共产主义。”[2]293
《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等法令的颁布,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极大损害,进而导致粮食产量骤降,工业生产效率低下,物资短缺,物价疯涨。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辛辛苦苦赚得的生产生活用品无法收为己用,这些过时、过量的非常政策使得国家与人民、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渐突出,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放弃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摒弃了商品货币关系,导致重重弊病。当社会陷入如此惨重的危机时,列宁及时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他明白,这样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是不现实的、失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战争状态下实行的强硬办法,无法伴随无产阶级继续前行。因此,列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基础,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并由此逐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勇敢尝试。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与尝试
在当时的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是破釜沉舟的。列宁坚信,实践探索将为社会主义书写新的篇章。“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3]381
1.围绕新经济政策展开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921年之后,列宁及时纠正错误,通过新经济政策激发各类经济成分活力,通过宽松、渐进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持小農经济和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清醒地认识到,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实施国家电气化、鼓励重工业生产等措施使得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从而促进消费能力快速恢复,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强。同时,他创造性地提出,可以借助资本主义的力量完成新旧经济形式的过渡,从而促进国家转型,增强经济实力。
在对待无产阶级农民问题上,列宁首先进行了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但由于当时苏俄混乱的形势以及农民自身思想觉悟低下,这种合作形式在初期并未完全被农民接受。列宁下苦功,及时调整,立足于保障农村政权稳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采取尽可能温和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广大农民经济上的支持。同时,在当时那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培养农民文化素养是值得重视,也是务必克服的难题。由此,列宁开始侧重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一方面保证农民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并成立专门的国家机关进行管理。正是这样全方位的重视与培养,农村问题才得到了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得以有效推进。
2.拨乱反正的政治体制建设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与此相适应,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经过巴黎公社的失败与俄国前期多次革命的苦难,列宁真切意识到政党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党的领导能力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尝试。
此时的列宁并没有操之过急,提出“七次量,一次裁”的思路,适合、适度地对国家机构进行整改,并取得显著成效。他在执政党实践中推行集体领导体制,并由个人分工负责,发扬民主集中制,以保障党内团结与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列宁还反复强调中央委员会的中心地位,确保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监督国家机关正常运作。同时,列宁也没有忽视工农群众的力量,并强调“无产阶级应当成为领导全体劳动人民的阶级,而且是政治上的统治阶级”[4]144。一方面通过系统丰富的民主活动,平复人民在战后的伤痛心理,形成对布尔什维克党的信任与拥护。另一方面也拓宽各种渠道,保障人民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
在1922年的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直接指出:“这里必须明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力量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缺什么是很清楚的: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5]679-680他强调,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对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政治教育,保证党员素质,增强其管党治党的能力,提高其知识文化水平与思想政治修养。并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亲自拟定了苏俄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通过法律的权威保障社会协调运作。
而在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实践中,问题频发,列宁也多次反思并积极主张变革。但由于形势的复杂与执政精英的各抒己见,政治变革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中收效甚微,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混乱。在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当中,他也多次表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展望。不幸的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再加之列宁过早逝世,很多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尚未解决,未能实现无产阶级国家健康持续运作。随着后来斯大林政权建设思路与列宁出现分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裂,遇到存亡危机。但必须承认,列宁晚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思路以及具体实践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
3.全面开花的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善离不开文化领域的提升。在1923年1月口授的《论合作社》中,列宁指出当前情况是“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导”。《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阐述了文学创造中党性原则的重要性,主张“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因此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此时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并将党性原则发展为一个系统完整的学说。他强调,文化事业是整个国家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必须培育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他多次强调“教育不能不问政治”。一方面,要保证党对于社会各项工作,尤其是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加强对于工人、农民、党内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与人才选拔,确保无产阶级与党员、与政治工作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加强教育事业的培育以及无产阶级文化的熏陶,帮助国家从战时状态快速转型跨越,增强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保障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固以及布尔什维克党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改变了社会各群体文盲、不开化的现状,才能落实新经济政策的要求,更好地调动大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推波助澜。
列宁很清楚,国民素质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对于国家整体过渡与革新起着何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大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努力做到教育全民化。同时他还在报刊、广告、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中积极推进新思想、新经验,既为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展开做好辅助,又为思想启蒙、马克思主义做出充分宣传。
除此之外,列宁还十分重视医疗卫生建设,反对民族主义、管制宗教,保障全体国民,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等,使社会各个部分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列宁结合当时复杂特点和特殊民俗,创造了适合俄国的实践方法,走出了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四、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价值
在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他时刻监督党和人民是否一致,保证政治方向坚定,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地位稳固,时刻关心无产阶级的状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社会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依据现实及时调整的,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列宁知道,战时共产主义的一系列政策,作为向着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只能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情境下实行的临时办法。在后来的新经济政策推广中,列宁也多次强调,不管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还是农业生产,都是社会主义经濟中的一分子,都是通往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需要经历的道路。那些看似含有资本主义特点的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3]266。正是这样全方位的努力,才使得各种社会要素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农业持续生产发展,又促进社会生产力平稳提高,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国家财富迅速聚集。这其实启示我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是完全排斥的两种社会形态,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借鉴、彼此学习的部分。资本主义相对于社会主义,是落后的,是需要扬弃和超越的,但并不是一无是处、毫无作用的。正如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那样,唯有综合开放地推动社会发展,保障无产阶级的权益,激发无产阶级的活力,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稳妥。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究竟如何运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做出具体详尽的规定。列宁通过体悟、学习和移植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担负起沉重的社会历史使命,成为接触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的第一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做出了勇敢的探索。这些放之今天都极具借鉴意义的具体举措和行动方略,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列宁在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血液,丰满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意义;准确、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运思方式同时代特征、实践要求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回望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必须承认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时代缺陷和教条理解。以史为鉴,汲取有益养分,克服迷思,才能获得发展的无限活力。新时代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更加坚定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更有自信地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灵活应对新情况,积极解决新问题。在这条伟大而又曲折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创造独具中国风采的社会主义事业。
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看到,发展社会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反复结合,不断依时、依事思考、调整,在长期、复杂、艰巨的发展任务中逐步实现的。中国也正是在这样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站在了如今重要的历史方位上。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追求,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之思考、为之奋斗的。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拼搏,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无产阶级实践,也继续着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事业。我们有信心会做得更好,我们有勇气迎接更多的挑战。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们心潮澎湃;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相信,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6-0028-03
列宁在其晚年将长期积累的无产阶级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向着共产主义理想过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理论,为俄国开启新的历史篇章,也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共同胜利做出了创新性的指导。重温其晚年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扫除社会主义建设障碍——取之于马克思主义,创新于俄国现实的革命尝试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尤其在经过工业革命后,很容易朝着帝国主义、垄断主义的方向转变。这样的转变除了推动资本主义向着高度繁榮的方向发展之外,势必给普通民众带来蒙蔽和压抑。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容易忽略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与理想的实现,把对自由与解放的向往、对自身真正需求的思考抛在脑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只会被隐藏,并不会被消解。随着美好幻景的破灭,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社会矛盾只会不断深化。马克思、恩格斯相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过渡,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变。无产阶级会站起来维护自身的权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一定会随之到来。
列宁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坚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过渡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必定会走向胜利。在经历了第二国际破产等一系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遭受质疑,甚至出现低迷状态的困境之后,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创造性地提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除此之外,他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凭借这样的决心与勇气,列宁没有畏惧当时复杂特殊的社会局势,抓住时机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了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尝试。
可以说,十月革命前,列宁所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构想都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着手构建的。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进行了全面学习和充分理解;对于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在其著作和实践中进行了详尽阐述及勇敢探索。十月革命后,面对不同于书本上描述的俄国现实,他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充实和丰富了无产阶级国家建设的体系构架与具体内容,对俄国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都意义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列宁凭借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精准抓住重点。他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释中,多次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不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基础,那社会的发展只能原地踏步,贫穷和极端贫困成为常态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再次开始争夺必需品,一些落后腐败的事物又要甚嚣尘上”[1]538。众所周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物质根基扎稳了,无产阶级政权才能得以稳固,广大民众才可以获得民主、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健康地、良性地持续向前发展。列宁晚年正是引证这样的理论观点,针对十月革命后苏俄面对的独特现实,以发展经济、壮大实力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惨痛教训
我们应明确,理论的提出与实践的探索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对这些理论思想与行动尝试形成正确的理解认识,并做出客观全面的感悟与评价都应在掌握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析与看待尤应如此。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国内环境脆弱复杂。来自国内、国外的敌对势力紧盯着力量弱小的新生政权,时局十分紧迫。为保障军队物资供应、维护国内稳定、化解社会危机,也为了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在内战时期(1918—1920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通过余粮收集制、全部工业国有化、计划分配制等较为严苛的军事性管理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在当时这样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国家状态下,这样的管理可以集中国内人力、物力,稳固新生国家政权,为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铺平道路。同时,这一政策在理论方面也是具备一定共产主义性质的。此时的列宁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社会是指整个国家的土地、工厂都归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这才是未来的共产主义。”[2]293
《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等法令的颁布,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极大损害,进而导致粮食产量骤降,工业生产效率低下,物资短缺,物价疯涨。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辛辛苦苦赚得的生产生活用品无法收为己用,这些过时、过量的非常政策使得国家与人民、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渐突出,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放弃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摒弃了商品货币关系,导致重重弊病。当社会陷入如此惨重的危机时,列宁及时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他明白,这样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是不现实的、失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战争状态下实行的强硬办法,无法伴随无产阶级继续前行。因此,列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基础,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并由此逐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勇敢尝试。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与尝试
在当时的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是破釜沉舟的。列宁坚信,实践探索将为社会主义书写新的篇章。“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3]381
1.围绕新经济政策展开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921年之后,列宁及时纠正错误,通过新经济政策激发各类经济成分活力,通过宽松、渐进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持小農经济和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清醒地认识到,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实施国家电气化、鼓励重工业生产等措施使得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从而促进消费能力快速恢复,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强。同时,他创造性地提出,可以借助资本主义的力量完成新旧经济形式的过渡,从而促进国家转型,增强经济实力。
在对待无产阶级农民问题上,列宁首先进行了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但由于当时苏俄混乱的形势以及农民自身思想觉悟低下,这种合作形式在初期并未完全被农民接受。列宁下苦功,及时调整,立足于保障农村政权稳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采取尽可能温和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广大农民经济上的支持。同时,在当时那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培养农民文化素养是值得重视,也是务必克服的难题。由此,列宁开始侧重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一方面保证农民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并成立专门的国家机关进行管理。正是这样全方位的重视与培养,农村问题才得到了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得以有效推进。
2.拨乱反正的政治体制建设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与此相适应,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经过巴黎公社的失败与俄国前期多次革命的苦难,列宁真切意识到政党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党的领导能力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尝试。
此时的列宁并没有操之过急,提出“七次量,一次裁”的思路,适合、适度地对国家机构进行整改,并取得显著成效。他在执政党实践中推行集体领导体制,并由个人分工负责,发扬民主集中制,以保障党内团结与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列宁还反复强调中央委员会的中心地位,确保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监督国家机关正常运作。同时,列宁也没有忽视工农群众的力量,并强调“无产阶级应当成为领导全体劳动人民的阶级,而且是政治上的统治阶级”[4]144。一方面通过系统丰富的民主活动,平复人民在战后的伤痛心理,形成对布尔什维克党的信任与拥护。另一方面也拓宽各种渠道,保障人民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
在1922年的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直接指出:“这里必须明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力量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缺什么是很清楚的: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5]679-680他强调,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对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政治教育,保证党员素质,增强其管党治党的能力,提高其知识文化水平与思想政治修养。并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亲自拟定了苏俄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通过法律的权威保障社会协调运作。
而在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实践中,问题频发,列宁也多次反思并积极主张变革。但由于形势的复杂与执政精英的各抒己见,政治变革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中收效甚微,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混乱。在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当中,他也多次表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展望。不幸的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再加之列宁过早逝世,很多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尚未解决,未能实现无产阶级国家健康持续运作。随着后来斯大林政权建设思路与列宁出现分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裂,遇到存亡危机。但必须承认,列宁晚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思路以及具体实践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
3.全面开花的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善离不开文化领域的提升。在1923年1月口授的《论合作社》中,列宁指出当前情况是“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导”。《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阐述了文学创造中党性原则的重要性,主张“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因此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此时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并将党性原则发展为一个系统完整的学说。他强调,文化事业是整个国家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必须培育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他多次强调“教育不能不问政治”。一方面,要保证党对于社会各项工作,尤其是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加强对于工人、农民、党内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与人才选拔,确保无产阶级与党员、与政治工作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加强教育事业的培育以及无产阶级文化的熏陶,帮助国家从战时状态快速转型跨越,增强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保障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固以及布尔什维克党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改变了社会各群体文盲、不开化的现状,才能落实新经济政策的要求,更好地调动大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推波助澜。
列宁很清楚,国民素质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对于国家整体过渡与革新起着何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大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努力做到教育全民化。同时他还在报刊、广告、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中积极推进新思想、新经验,既为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展开做好辅助,又为思想启蒙、马克思主义做出充分宣传。
除此之外,列宁还十分重视医疗卫生建设,反对民族主义、管制宗教,保障全体国民,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等,使社会各个部分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列宁结合当时复杂特点和特殊民俗,创造了适合俄国的实践方法,走出了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四、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价值
在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他时刻监督党和人民是否一致,保证政治方向坚定,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地位稳固,时刻关心无产阶级的状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社会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依据现实及时调整的,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列宁知道,战时共产主义的一系列政策,作为向着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只能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情境下实行的临时办法。在后来的新经济政策推广中,列宁也多次强调,不管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还是农业生产,都是社会主义经濟中的一分子,都是通往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需要经历的道路。那些看似含有资本主义特点的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3]266。正是这样全方位的努力,才使得各种社会要素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农业持续生产发展,又促进社会生产力平稳提高,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国家财富迅速聚集。这其实启示我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是完全排斥的两种社会形态,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借鉴、彼此学习的部分。资本主义相对于社会主义,是落后的,是需要扬弃和超越的,但并不是一无是处、毫无作用的。正如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那样,唯有综合开放地推动社会发展,保障无产阶级的权益,激发无产阶级的活力,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稳妥。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究竟如何运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做出具体详尽的规定。列宁通过体悟、学习和移植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担负起沉重的社会历史使命,成为接触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的第一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做出了勇敢的探索。这些放之今天都极具借鉴意义的具体举措和行动方略,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列宁在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血液,丰满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意义;准确、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运思方式同时代特征、实践要求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回望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必须承认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时代缺陷和教条理解。以史为鉴,汲取有益养分,克服迷思,才能获得发展的无限活力。新时代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更加坚定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更有自信地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灵活应对新情况,积极解决新问题。在这条伟大而又曲折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创造独具中国风采的社会主义事业。
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看到,发展社会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反复结合,不断依时、依事思考、调整,在长期、复杂、艰巨的发展任务中逐步实现的。中国也正是在这样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站在了如今重要的历史方位上。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追求,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之思考、为之奋斗的。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拼搏,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无产阶级实践,也继续着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事业。我们有信心会做得更好,我们有勇气迎接更多的挑战。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们心潮澎湃;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相信,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