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质量和安全意识的缺乏及人浮于事现象的存在,行业许多制度的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加上大多数中小监理机构缺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正常制度、手段、流程。在关键的施工阶段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导致一部分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不高。对此应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建立起统筹协调、建管相分离、综合管理的体制。增强质量安全意识的宣传,把质量至上的思想落实到实处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测制度,对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勘察、监理等单位实施有效地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F299.24
一、引言
伴随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市政施工企业飞速发展。但施工质量并没有和数量一样得到相应的提高,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危害了政府的信誉和威严,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熟悉掌握并领悟市政工程项目质量以及的各种安全控制方法,对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及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2.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施工单位质量和安全意识的缺乏,不完善的质量安全制度与松散的质量监控手段,在一些建设项目中常常出现。[1]必须依法来确定相应的市政施工单位的资质,根据市政单位的资质确定他们能承担的建设任务。同时还要解决在现实工程中比较普遍的借用资质来进行投标的情况。这种分包及转包情况会给管理带来许多麻烦。中标单位往往不能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以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2业主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业主缺乏必要的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存在短期行为比较突出,质量意识不强等各种问题,忽略了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2]在工程质量的监督过程中,有些业主为了加快市政工程的进度,有意无意之间牺牲了工程质量。对于业主来说,由于行业许多制度的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参与管理的人员工作素质和质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
2.3部分监理单位把关不严, 服务水平低
监理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他们的专业水平,现在大多数中小监理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和水平不高,缺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正常制度、手段、流程。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一部分监管单位未能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关键的施工阶段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导致一部分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不高。
2.4部分市政工程公司存在人浮于事现象
针对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市政工程公司都会成立专门的项目部,项目部都会设置“五大员”。项目组织机构的组成多数如图1所示:
资料表明山东某市政工程公司85名职工中,仅有20几人能到现场参与工程施工,其余多是后勤人员,负责财务的人员竟占有15人,看的比干的多的显现非常突出。这也直接导致施工管理人员的缺乏,致使任用不称职人员或者一人多职成为常事。
三、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3.1建立高效的市政工程管理体制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科学高效的市政工程管理体制,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建立起统筹协调、建管相分离、综合管理的体制。按照不同的对象、层次、业务来制订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从而使形成一个、覆盖全面、职责明确、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制网络。
3.2注重培训审核,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素质
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在质量安全意识和资质审查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增强质量安全意识的宣传,把质量至上思想落实到实处。
第二、提高建设人员的素质。提高领导者的文化素质,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项目经理也应该具有参与相关项目建设的经验。各岗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必须凭证上岗。
第三、提高直接参与建设的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储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虽然在招投标等过程中提高了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但在中标后部分承包人将工程在他们的下属单位或者部门进行再次承包,这些人员的素质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加强这些人员的技术培训。
3.3成立QC小组,按PDCA模式进行安全管理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松田龟松认为现场安全保障不仅有关施工参与人员的安全与幸福,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工程质量受损。只有安全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的良好信誉才有助于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这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目标是完全匹配的。因此可以考虑成立QC(质量控制)小组,按PDCA循环模式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以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化。
3.4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环境、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施工工艺水平、工程结构形式等。在检查施工设备时要符合下面的要求
第一、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选择施工设备,优先技术水平先进、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施工设备,同时也要兼顾设备的经济和操作的便捷性。让工程既安全可靠,也经济使用,有广泛的适用性。
第二、承包人应加强旧的设备的管理,使用之前让具有检测资格的专业机构做相应的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场使用。
第三、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应该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明确他们所管理和使用的设备,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3.5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力度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資额大、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单位要明确责任,严格按照建设的程序和规定实施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的市场行为;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自律,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建设工程的监理规范、承包合同,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检测方式实施监督和管理,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控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测制度,对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勘察、监理等单位实施有效地管理,以科学数据为基础,保证市政工程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五、结语
本文首先指出参与市政工程管理的人员工作素质和质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大多数中小监理机构管理效率和水平不高,部分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人浮于事等问题。之后立足现状提出了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选择施工设备;成立QC小组,按PDCA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测制度;提高直接参与建设的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储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等对策。
【参考文献】
[1]林百彰.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0(09)
[2]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2009(08)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F299.24
一、引言
伴随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市政施工企业飞速发展。但施工质量并没有和数量一样得到相应的提高,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危害了政府的信誉和威严,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熟悉掌握并领悟市政工程项目质量以及的各种安全控制方法,对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及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2.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施工单位质量和安全意识的缺乏,不完善的质量安全制度与松散的质量监控手段,在一些建设项目中常常出现。[1]必须依法来确定相应的市政施工单位的资质,根据市政单位的资质确定他们能承担的建设任务。同时还要解决在现实工程中比较普遍的借用资质来进行投标的情况。这种分包及转包情况会给管理带来许多麻烦。中标单位往往不能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以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2业主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业主缺乏必要的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存在短期行为比较突出,质量意识不强等各种问题,忽略了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2]在工程质量的监督过程中,有些业主为了加快市政工程的进度,有意无意之间牺牲了工程质量。对于业主来说,由于行业许多制度的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参与管理的人员工作素质和质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
2.3部分监理单位把关不严, 服务水平低
监理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他们的专业水平,现在大多数中小监理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和水平不高,缺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正常制度、手段、流程。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一部分监管单位未能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关键的施工阶段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导致一部分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不高。
2.4部分市政工程公司存在人浮于事现象
针对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市政工程公司都会成立专门的项目部,项目部都会设置“五大员”。项目组织机构的组成多数如图1所示:
资料表明山东某市政工程公司85名职工中,仅有20几人能到现场参与工程施工,其余多是后勤人员,负责财务的人员竟占有15人,看的比干的多的显现非常突出。这也直接导致施工管理人员的缺乏,致使任用不称职人员或者一人多职成为常事。
三、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3.1建立高效的市政工程管理体制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科学高效的市政工程管理体制,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建立起统筹协调、建管相分离、综合管理的体制。按照不同的对象、层次、业务来制订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从而使形成一个、覆盖全面、职责明确、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制网络。
3.2注重培训审核,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素质
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在质量安全意识和资质审查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增强质量安全意识的宣传,把质量至上思想落实到实处。
第二、提高建设人员的素质。提高领导者的文化素质,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项目经理也应该具有参与相关项目建设的经验。各岗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必须凭证上岗。
第三、提高直接参与建设的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储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虽然在招投标等过程中提高了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但在中标后部分承包人将工程在他们的下属单位或者部门进行再次承包,这些人员的素质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加强这些人员的技术培训。
3.3成立QC小组,按PDCA模式进行安全管理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松田龟松认为现场安全保障不仅有关施工参与人员的安全与幸福,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工程质量受损。只有安全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的良好信誉才有助于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这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目标是完全匹配的。因此可以考虑成立QC(质量控制)小组,按PDCA循环模式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以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化。
3.4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环境、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施工工艺水平、工程结构形式等。在检查施工设备时要符合下面的要求
第一、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选择施工设备,优先技术水平先进、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施工设备,同时也要兼顾设备的经济和操作的便捷性。让工程既安全可靠,也经济使用,有广泛的适用性。
第二、承包人应加强旧的设备的管理,使用之前让具有检测资格的专业机构做相应的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场使用。
第三、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应该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明确他们所管理和使用的设备,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3.5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力度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資额大、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单位要明确责任,严格按照建设的程序和规定实施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的市场行为;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自律,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建设工程的监理规范、承包合同,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检测方式实施监督和管理,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控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测制度,对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勘察、监理等单位实施有效地管理,以科学数据为基础,保证市政工程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五、结语
本文首先指出参与市政工程管理的人员工作素质和质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大多数中小监理机构管理效率和水平不高,部分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人浮于事等问题。之后立足现状提出了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选择施工设备;成立QC小组,按PDCA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测制度;提高直接参与建设的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储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等对策。
【参考文献】
[1]林百彰.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0(09)
[2]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