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开展结构化数学教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p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构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蜘蛛织网的过程相类似,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先构建主要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渐对框架进行填充,最终实现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也是结构化教学方式的优点所在,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内容有条理,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网络
  数学模型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定理等,都可以作为具体的数学模型。也可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所建立的公式和定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新型教育模式下的教学需求和任务。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课堂的建模教学大致可以分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总的来说,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数学,分析并解决相关的实际数学问题。下面是笔者针对几种典型的数学问题建模的简单探究。
  一、相遇问题建模,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之一。这类问题在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问题类型。对于相遇问题的建模,我们首先要对这类问题进行全面地理解。什么是相遇问题呢?两个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运动中的人等等)在同一时间点上,向着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遇见,这类应用题叫作相遇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有这样的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 乙速);总路程=(甲速 乙速)×相遇时间。遇到相遇问题时,可以通过这些公式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如题:明明和亮亮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明明每秒钟跑5米,亮亮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对于这道情境问题,学生在做题时要先仔细审题,找出题目中的重点条件——第二次相遇,也就是说明明和亮亮共跑了两圈,因此,总的路程为400×2=800米。将公式“总路程=(甲速 乙速)×相遇时间”进行转化,变成相遇时间=总路程÷(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将题中所给出的数据代入,可以得出相遇时间=(400×2)÷(5 3)=100(秒)。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只要学生能够重点掌握数学模型的含义及作用,并在解决问题时合理利用,相信其数学水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分数问题建模,拓宽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分数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算得上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类问题的重点是“单位1”的判定,因为很多问题,往往会在已知条件中不给具体工作量,只给出如“一段路程”“甲、乙两地的距离”等为“单位1”的量。在解题时,我们可以这样建立模型:将总量看作“1”,也就是一个整体,每小时行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行驶的时间呈现出互为倒数的关系,也就是单位时间里行完了总路程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三者的联系,列出算式:行驶时间=单位1÷(一辆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另一辆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如题:A、B两城的距离,客车要10小时行驶完,货车要15小时行驶完,现在两车从A、B两地同时开出,需要几小时相遇?这道例题中的“A、B两城的距离”就是路程总量,我们将路程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如果客车单独行驶需要10个小时完成,也就是说客车每小时行完全程的,货车单独行驶需要15个小时完成,即每小时行完全程的。如果两车从A、B两地同时开出,它们1小时可以行驶完全程的 。根据公式“行驶时间=单位1÷(甲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乙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代入数据,可得1÷ =1÷=6(小时),顺利地得出了结论。
  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一般来说综合性较强,利用数学模型,学生能够在做题时有更加清晰的数学思维,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比例问题建模,引导学生理解对应关系
  比例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比例知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针对比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和理解对应关系。在比例问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即商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如果这两个量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那么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在解决问题时,要把分率或倍数化为比,利用比的性质解题。
  如题:李克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对于这道题,如果做题的效率一定,做题的数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在解题时,我们可以设91分钟可以做x道应用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可以得出做题的时间和数量的比是28 ∶ 4,这个比值是一定的,因此,当时间增长为91分钟时,这个比值也不会变。因此,我们可以设一个比例式:28 ∶ 4=91 ∶ x。根据比例的算法,这个式子可以化为28x=91×4,求解得出x=13。答: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比例问题的模型建立较为简单,只需要找准题目中相互对应的量,并确定它们的比值或倍数,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对应关系。
  四、百分数问题建模,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
  百分数,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数学概念,是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有专属的符号“%”,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掌握百分数、标准量和比较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百分数=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百分数。百分数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如题: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720千克,剩下6480千克,用去的与剩下的各占原重量的百分之几?这是一道典型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的例题。在解决这道题时,首先要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着重阅读题中的数据,并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我们上面提到的百分数问题建模,在这道题中,可以先求出化肥的总量,再求用去的和剩下的各占百分之多少。(1)用去的占 720÷(720 6480)=10%;(2)剩下的占 6480÷(720 6480)=90%。答:用去了10%,剩下90%。像这种例题可以在刚学完百分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时训练。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针对百分数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五、牛顿问题建模,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牛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牛吃草”问题、“放水和进水”问题。以“牛吃草”这个问题为例,这类问题的难点在于解题时要考虑草一边被牛吃掉,一边自然生长的问题,关键在于求出草的总量和每天的生长量。考验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针对这样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归纳出以下的公式:草总量=原有草量 草每天生长量×天数。重点掌握了这个公式之后,学生就能够通过公式来解决牛吃草的问题。
  如题:一块草地,10头牛20天可以把草吃完,15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问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结合我们归纳总结出的数学模型,可以将这道题的解答步骤分为以下几步: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1)求草每天的生长量;(2)求原有草量;(3)求5天内草的总量;(4)求多少头牛5天能够把草吃完。根据计算,可以得出草每天的生长量为5,原有草量为100,所以5天内的草的总量就是100 5×5=125。将每头牛每天吃草的量代入,计算出如果5天吃完这些草,需要25头牛。这样的例题虽然计算的数据较为简单,但是分析起来却比较复杂。因此这样的例题适合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
  牛顿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能够使学生思考问题时考虑得更加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偶尔让学生做一道这样的题,拓宽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建立数学模型,对解决问题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生各类型数学问题的建模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利用好这些生活化的资源,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因此,教师要善于再现生活化场景、生活类活动等,引导孩子们进行最为积极的学习觀察、思考和互助学习等,从而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资源下愉快学习、高效学习,使得他们的学习活动更加真实、有效,也让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在深入学习中不断发展、不断升级。  [关键词] 数学;生活;学习;深入;素养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有趣的七巧板”为例,谈谈如何从“问答”到“对话”,从“活动”到“体验”,从“温度”到“深度”,实践教师科学地教,学生真正地学,做到“形”存“神”聚.  [关键词] 对话;体验;深度;形;神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背后,不免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
摘 要:乘法分配律在小学阶段是最重要、最难学、应用最广泛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综合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努力尝试通过各类课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认知开始,从呈现模型—促进模型—提高巩固模型,不断递进,深入理解分配律的本质意义,化解分配律的难点,抓住简算的根本是转化原则,促进运算律对计算方法的“熟能生巧”,有效提高学生灵活选择运算律进行简算的能力,树立系统教学理念,训练学生思维的结构化,有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2111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有了很多创新。本文主要阐述“四自”课堂的内涵,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构建“四自”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学生自然学习、自由活动、自主互动、自省提高,让学自然发生,逐步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不断提高。  关键词:“四自”课堂;自主;自然;自由;自省;构建  新课程标
[摘 要] 文章记述了“平均数”一课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者提出建模教学中需为学生提供问题探究的过程,使其感悟抽象思想;需让学生从操作中发现规律和问题,使其感知模型思想;需让学生经历深度思考的过程,使其领会模型思想。  [关键词] 平均数;模型思想;经历;小学数学  模型反映了大千世界中事物蕴含的共性,模型思想是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其在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思维活动。这就启示我们,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激活学生的潜能,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理论、原理,而且要强化学生自主建构意识,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能够实施自主学习行为。数学教学中巧借“画图”正是基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通过渗透与运用图画思想,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并点亮学生“思维” [1]。  一、数学教学中唤醒学生“画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使之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可以借助学情前测,摸清学生认知起点;依托学生认知起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尊重学生认知起点,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基于学生认知起点,设计课堂巩固练习;借力学生认知起点,挖掘数学文化内涵。如此,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教学,才能达成课堂的扎实有效。  [关键词] 认知起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解规则概念,获得方法策略,体验思考价值,感受学习愉悦”是根本。小学生对于数学定理的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教师不能给学生“抛定理”,而应该通过引发数学猜想、聚焦数学思考、开展分层教学的策略引导他们经历数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数学定理。基于此背景,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
近几年,海外豪华品牌悉数进入中国,尤其是国际市场上主流的豪华品牌均在中国实现了本土生产。这些本土的产品不仅传承了品牌基因,也带来,甚至引领了消费文化。更重要的是,这些本土产品价格逐渐平民化,圆了国内很多消费者的豪华梦,因此几乎国产后产品的销量都会几倍于其进口原型产品。以下产品就是本刊为您带来的主流国内豪华最新车型。  官方指导价:38.8万元~68.8万元  01 捷豹国产XFL  在本次车展上,
摘 要:现实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数据,其中一个参数——平均数,常在生活中出现。平均数源于生活,生活成就了平均数,平均数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学生;数据;平均数;探讨;辨别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因素之一是数据处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据处理经常体现在学生对数据的探讨与辨别上。在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