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健康教育观在学校体育中的确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已成为实现中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中學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外部的,又有内部的。如何提高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正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00-02
如何消除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的厌学情绪,引导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和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有以下途径。
1.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
人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文化背景及生长环境基础上的。在教育领域,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历来是“重文轻武”,因而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缺乏动机。价值观决定着人对事物的好恶,并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着人的动机性质和水平。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身体强壮、体育技能强能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有强烈的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动机;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身体强壮、体育技能优秀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表现,体育动机当然就不会强。要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就要以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去启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当体育成为符合学生自身信念和价值时,才能有效地促进体育动机的形成。
2.满足学生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有效激发体育动机的关键。如果学习过程符合学生正在寻求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起到激发动机的作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尽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可归为以下三类:接受刺激、追求乐趣的需要,从属于一个集体的需要,展示才能和自我价值的需要。
(1)满足学生的乐趣的需要。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运动本身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使身心融为一体,它是乐趣式的。如果教学安排枯燥无味,过多地剥夺学生的自由或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就会剥夺学生学习的乐趣,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教师应该分析自己,是不是总爱命令人,是否没完没了地讲,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是否总爱品头论足,说消极话;教学方法是否千篇一律,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教师只有设法使单调无趣的教学富于趣味性,满足学生追求乐趣的需要,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2)满足学生从属于一个集体的需要。
多数学生上体育课都有归属的需要,甚至少数学生上体育课就是因为希望成为运动集体中的一员,他们需要归属于一个能为自己增添色彩的集体。归属于他人、为他人所接受是这些学生的主要动机,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这种需要,而不是上课本身。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集体成员的资格来作为一种颇具诱惑力的奖励,以激励这类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激发成就动机。
(3)满足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许多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和自我价值,这是由学生的归因特点决定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关于行为结果的因果知觉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根据归因的特点,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成功定向的学生,一种为失败定向的学生。无论对于哪种学生来说,自我价值感都可能是他们最珍惜和悉心保护的精神财产。体育课程中的各种任务时时都在向人们提出挑战,体育教师必须尽可能去保护学生,不要使他们失去自我价值感。 对于失败定向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重新确定目标,并尽可能地设法通过成功的体验来满足他们表现才能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4)教师应正确运用强化手段。
教师应随时利用强化手段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强化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强化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的奖励行为或降低学习任务难度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②明确规定应获奖励的行为、条件和标准。例如,这次的成绩要好于上次的成绩或努力程度有所提高才能给予奖励。
③奖励不能过量,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在控制他们的行为。
④应使学生明白,奖励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能力、努力和自我价值的标志,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内部动机。
3.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中学体育文化氛围就是指应以学生喜爱的热点项目为基础,以育人为目的,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竞争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在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所有着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高中学校,它所形成的体育环境氛围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中学生都能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对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素质和整个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4.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以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增加他们“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减少紧张、胆怯、厌学等情绪的产生,不断地鼓励学生,这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从而养成运动习惯相伴终身的观念。同时,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新知识,精通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改变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心理环境包括教学方法、手段、过程、安排等,有效地改变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新鲜感,消除因学习内容枯燥引起的心理疲惫,提高学习动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时的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学校主管领导要重视学校的场馆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并根据时代需要,开辟新场地,购置新器材,为中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体育运动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锻炼的要求,条件欠缺的学校要因地制宜、自制器材,因“材”施教,挖掘现有体育设施的潜力,并加强管理,以缓解因学生增多而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总之,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因素、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因素、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为此,在分析和总结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应该通过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标准,正面运用强化手段,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及改变教学环境等各种途径,以培养与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消除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
参考文献:
[1]李梁,鲍志宏,季浏.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激发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4,(3).
[2]李学君.浅析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及对策.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C].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6).
[3]衡思权.对体育课厌学现象的分析.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C].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6).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00-02
如何消除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的厌学情绪,引导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和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有以下途径。
1.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
人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文化背景及生长环境基础上的。在教育领域,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历来是“重文轻武”,因而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缺乏动机。价值观决定着人对事物的好恶,并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着人的动机性质和水平。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身体强壮、体育技能强能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有强烈的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动机;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身体强壮、体育技能优秀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表现,体育动机当然就不会强。要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就要以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去启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当体育成为符合学生自身信念和价值时,才能有效地促进体育动机的形成。
2.满足学生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有效激发体育动机的关键。如果学习过程符合学生正在寻求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起到激发动机的作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尽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可归为以下三类:接受刺激、追求乐趣的需要,从属于一个集体的需要,展示才能和自我价值的需要。
(1)满足学生的乐趣的需要。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运动本身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使身心融为一体,它是乐趣式的。如果教学安排枯燥无味,过多地剥夺学生的自由或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就会剥夺学生学习的乐趣,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教师应该分析自己,是不是总爱命令人,是否没完没了地讲,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是否总爱品头论足,说消极话;教学方法是否千篇一律,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教师只有设法使单调无趣的教学富于趣味性,满足学生追求乐趣的需要,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2)满足学生从属于一个集体的需要。
多数学生上体育课都有归属的需要,甚至少数学生上体育课就是因为希望成为运动集体中的一员,他们需要归属于一个能为自己增添色彩的集体。归属于他人、为他人所接受是这些学生的主要动机,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这种需要,而不是上课本身。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集体成员的资格来作为一种颇具诱惑力的奖励,以激励这类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激发成就动机。
(3)满足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许多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和自我价值,这是由学生的归因特点决定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关于行为结果的因果知觉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根据归因的特点,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成功定向的学生,一种为失败定向的学生。无论对于哪种学生来说,自我价值感都可能是他们最珍惜和悉心保护的精神财产。体育课程中的各种任务时时都在向人们提出挑战,体育教师必须尽可能去保护学生,不要使他们失去自我价值感。 对于失败定向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重新确定目标,并尽可能地设法通过成功的体验来满足他们表现才能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4)教师应正确运用强化手段。
教师应随时利用强化手段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强化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强化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的奖励行为或降低学习任务难度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②明确规定应获奖励的行为、条件和标准。例如,这次的成绩要好于上次的成绩或努力程度有所提高才能给予奖励。
③奖励不能过量,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在控制他们的行为。
④应使学生明白,奖励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能力、努力和自我价值的标志,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内部动机。
3.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中学体育文化氛围就是指应以学生喜爱的热点项目为基础,以育人为目的,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竞争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在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所有着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高中学校,它所形成的体育环境氛围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中学生都能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对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素质和整个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4.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以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增加他们“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减少紧张、胆怯、厌学等情绪的产生,不断地鼓励学生,这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从而养成运动习惯相伴终身的观念。同时,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新知识,精通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改变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心理环境包括教学方法、手段、过程、安排等,有效地改变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新鲜感,消除因学习内容枯燥引起的心理疲惫,提高学习动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时的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学校主管领导要重视学校的场馆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并根据时代需要,开辟新场地,购置新器材,为中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体育运动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锻炼的要求,条件欠缺的学校要因地制宜、自制器材,因“材”施教,挖掘现有体育设施的潜力,并加强管理,以缓解因学生增多而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总之,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因素、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因素、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为此,在分析和总结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应该通过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标准,正面运用强化手段,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及改变教学环境等各种途径,以培养与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消除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
参考文献:
[1]李梁,鲍志宏,季浏.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激发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4,(3).
[2]李学君.浅析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及对策.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C].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6).
[3]衡思权.对体育课厌学现象的分析.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C].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