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振兴国家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使命,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途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体系构建
  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新动力,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国际地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如果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核心位置。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全球化的视野推动、提高、继承和吸收创新”[1]。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接班人,理应肩负复兴中华的使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提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口号让中国国民不断进取,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国民可以浏览网上的信息,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效地适应市场,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1.1对社会而言,一方面,社会增加了一批精英,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大学生有效地建设了大家园,真正坚持了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一宗旨。另一方面,社会再也不同于以往的体力结构,更注重脑力结构,科学地达成多动脑的思维逻辑。
  1.2在学校方面,首先,学校闻名于社会,有了稳固的实力;其次,在同类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最后,学校培养了一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来报效国家。
  1.3就学生来说,第一,他们可以在枯燥的学习外提高兴趣,使探索欲与求知欲得到强化,品格修养渐入佳境;第二,学生可以学到不少课外知识,拓宽视野,与时代同步;第三,大学生的心性得到稳固,可以与高尚的人进行心灵的碰撞、灵魂的交织。
  2.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新浪网的一则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仅有10%符合国际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项目来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但被社会大众加以重视是在90年代以后。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对高校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给予了更高的希望,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学校不仅要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当今国际综合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就是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也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我国要加快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所以中国创新能力现阶段发展的重点目标是合理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当代大学生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发现他们在创新方面的不足,从而改进。学校首先要让大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然后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少不了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应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相适应,并加快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缓慢的原因是过于淺薄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受到社会的高度认知,甚至成为人才取舍的标准。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觅得理想职位,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关键。(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因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2)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缺乏整合的意识,致使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太多新意和突破,最明显表现为在发言、作业、试卷、论文中缺乏新意。(3)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不断的脑力劳动,会使大脑皮层下产生某些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神经联系会彼此刺激,产生灵感。然而灵感往往是暂时的,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则会使灵感成为现实。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我国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方面却弱于外国学生。(4)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体现。由于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的现象。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出以下数据:有20.3%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这个名词,有18.6%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毫无关系,有6.4%的大学生根本不想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有23.3%的大学生想参加有关科技创新类的社团或比赛,有17.6%的大学生不想以后从事有关科技创新的工作,有16.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低下,有36.9%的大学生希望自己能接触到科技创新项目,有47.4%的大学生知道要跟随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脚步。针对这些调查情况,我们小组仔细剖析成因,结合相关书籍进行讨论,归纳出以下几个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措施。   3.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大学生自身问题
  3.1.1大学生缺乏创新认识。
  某些大学生笼统地把创新与发明相混淆,不能客观地认清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手中掌握的研究方法又不全,胡乱编写调查数据,未能认真参考专家的写作模式与思路,总是讲空话,不深入研究调查,一味依赖互联网的信息,更有甚者抄袭他人的成果,侵犯别人的著作权,让自己面临道德上的谴责、法律上的制裁。
  3.1.2大学生缺乏创新兴趣。
  某些大学生对现状有不满,想改变,但往往没有勇气真正付诸行动,只会一边抱怨现状,一边唉声叹气什么也不做,究其原因,往往是缺乏信心和兴趣。缺乏新式的创新观念,就会浇灭大胆的创新欲望,内心的潜能会沉入心底,从而影响到创新与探索的科学发展,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兴趣。
  3.1.3大学生缺乏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意指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从各种角度审视和认识世界,从而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古人讲“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一种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精神,对某一个事件,不愿过多花时间和精力对其投入深层的思考,往往都是借鉴抄袭,更缺乏对前人思想的疑惑精神,考虑问题片面,处理问题的方法千篇一律,不敢突破前人[2]。
  3.1.4大学生缺乏创新毅力。
  毅力是打持久战的必备因素,大学生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合理安排行动,克服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走心即可,也是意识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表现。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枯燥的过程,很多人都开了个头,但是一些大学生因为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在即将登顶的最困难的一步倒下,半途而废。
  3.1.5大学生缺乏观察能力。
  在观察的速度上,学生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广度上只能以偏概全,观察的整体性和事物的概括性不能相一致,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较大的观察死角。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我们要学会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仔细研磨它,那样我们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收获。
  3.2学校问题
  学校在组织这一块也有不足,学校不能只顾结果不注重过程,组织者应该详细向项目负责人说明要点,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杂症,为项目团队准备需要的文献资料,财务处给予资金支持,各部门积极配合,让项目成功实施。
  3.3社会问题
  现代社会中从事科技创新类活动的有关人员甚是缺乏,很多人从事又苦又累的体力工作,对科技创新一无所知,加上社会整体对其认识不完整,一贯认为科技创新与他们距离遥远,自己做好现有工作即好,没能好好地助力社会创新发展。
  4.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4.1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将“抄写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有追求知识的渴望。实行辩论式教学,鼓励课堂上交流讨论,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落实大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合理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3]。学校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知識。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情况等方面着手,设计出高效的授课方案,使得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吸引,对于多种教学方法能够灵活掌握并用于课堂,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成绩,改变学习态度,达到课堂利用效率最优的效果。
  4.2渲染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校园的创新文化程度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现阶段大学生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深度决定。目前,高校要注重改善校园文化,逐步升华校园文化,培养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成为校园大旋律,使之成为学生创新的原动力,营造团队创新氛围,养成人人支持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4.3构建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4.3.1提供人力物力,完善创新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教学一体化创新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机会和场所,使得广大学生多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较大程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课余时间多多参加社会化的训练与实践,通过锻炼提高自身能力。学校加强对创新机制的了解完善,做好应对措施与管理规则。
  4.3.2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和激励机制。
  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利途径。学校应多举办校级和院级竞赛,通过竞赛推动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和开放化,在举行竞赛的同时,对于科技成果和优秀的个人进行表扬,适当给予一些物质性奖励,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可以对参赛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扬,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勇于创新、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4.3.3发挥优秀指导教师的作用。
  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创新活动无论在层次还是质量上都得到有效提高,通过让学生积极与教师完成课题、担任科研助手等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指导教师可以开展各方面的活动,实现对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科学有效管理,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4]。
  创新是民族之魂、教育之魄。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要让它成为高素质人才集聚的中心,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质量过硬抗竞争的人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育人体系。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与时俱进,走在世界前端,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在前人基础上超越。
  参考文献:
  [1]高荣礼,符春林,蔡苇,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61-162.
  [2]赵娜.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6):49-50.
  [3]林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76-77.
  [4]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指导老师:葛崇勋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建设工程不同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造价控制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磨细粉煤灰可增加活性,降低需水性,从而提高在混凝土中的掺量,节约更多水泥,我国当前产出的多数粉煤灰颗粒偏粗,磨细后掺用是个好办法。本文主要对磨细粉煤灰的性能作介绍和讨论。
<正>~~
期刊
基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理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流程再造后形成的计算机办公技术课程这一成果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内容包括职教课程观的形成、课程体系的重建以及运行过程
开化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县域总面积336万亩,林业用地285万亩,占总面积85%;全县集体统管山155万亩,占集体林地面积的58%。作为全省6个试点县之一,2009年5月20日,开
关锦鹏“出柜”后创作的两部同性恋电影仍然透露着超越两性的独特性别意识,其对男性身体的展示一方面提供具有注视快感的视觉奇观,另一方面显现出对传统性别气质规范的挑战;
目的: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苦杏仁标准中存在的显微鉴别不全面、水分项缺失以及炒苦杏仁限度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为建立更为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9月8-10日在重庆举行,包括近150名两院院士在内的6500多名科技工作者云集山城。中国科协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自1999年至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全县总面积381万亩,总人口23万,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占总面积的87%,林木蓄积量7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2.3%。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