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坚守雪域高原支教,他们把工作关系转到当地,带着女儿扎根塔公草原,在高原播种希望的格桑花。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的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去草原旅游,他们看到了学校那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
胡忠和谢晓君原来是四川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的化学老师和音乐老师。2000年8月,他们夫妇一起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塔公草原旅游。塔公草原天蓝、地阔,景色美丽,他们还看到了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那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旅行结束,两人在回成都的车上久久沉默,胡忠红着眼圈冲着谢晓君说:“我想来这里执教。”谢晓君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你来吧,我支持你。”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前往西康福利学校任教。临别那天,谢晓君一路流着泪把丈夫送到康定折多山口。
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胡忠终于来到了学校所在地——康定县塔公乡。孩子们正围在一起跳锅庄,都穿着红色运动服,很灿烂。孩子们看到他,就上来献哈达。后来才知道,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老师和学生们把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锅庄和哈达也是特别准备的。孩子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就会留下来。这种对老师强烈的渴望,让胡忠既感动,又心酸。
胡忠到校后一开始教数学和汉语。孩子们很小,有的一点儿汉语都不懂,他只得从拼音教起。除了教材,胡忠还要教孩子们学说话,怎么做才算对人有礼貌,怎么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胡忠还搬到男生寝室里,督促他们洗漱、换洗、打扫房间等等。有个小男孩叫香仁,尿床的习惯一直改不掉,每天都要扛着被褥去晒。为了让他养成起夜的习惯,每到凌晨一点胡忠都要下床去叫醒他上厕所。过去教室是小矮房,冬天很冷,胡忠就找板子把漏风的地方堵住,否则没办法上课。
课余时间,胡忠当孩子的足球教练、带孩子爬山野营、教孩子唱歌、绘声绘色给孩子讲神话故事。上思想品德课,胡忠教孩子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一天,胡忠抱着吉它给孩子们唱歌,虽然不懂得唱的是什么,但孩子们很安静很认真地听,这让他很感动。胡忠的岗位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这里的孩子学数学非常难。很多孩子不会说汉语,而他又不会说藏语,连说带比划才勉强把课上下去。在师资非常短缺的西康福利学校,胡忠教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化学和音乐。
有时,胡忠担心学生没听懂,便揣着一摞小纸条,上面写着数学题。他看到学生就说:“我这儿有道题,你做做看,给你糖吃。”胡忠常把每月300元的工资给孩子们买奖品。
学校所在的塔公草原海拔3800米,一年里有七八个月时间在下雪,条件非常艰苦。胡忠每天与藏族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高原上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因为是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即使后来当上了校长,他也没有工资。胡忠说:“大城市里并不少我一个,但藏区真的需要教师。”对孩子的付出,让他们感到很满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成都的妻子谢晓君始终没有等来丈夫回家的消息。因为在高原上,有一群孩子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
谢晓君是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大学生,她多次前去探望,这里的孩子是那么地尊敬老师,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那些淳朴的藏族孩子深深地打动了她。
2003年,谢晓君申请到西康福利学校支教。学校实行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教学。学校很缺汉语老师,她又不是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必须重新学习。她把年仅3岁的女儿也带到了高原上,然而,到了塔公草原她才发现,那里的孩子还处于脱盲阶段,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急迫的。于是,她只能放弃音乐,从自然老师、生物老师到语文老师。寒来暑往,谢晓君的双手变得很粗糙,那双弹钢琴的手不再柔软。
福利学校修建在清澈的塔公河边,学校占地50多亩,包括一个操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钢架阳光棚。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一日三餐,老师和孤儿都是在一起的。环境如此恶劣,谢晓君却觉得与孩子们呆在一起很快乐。
教师流动过于频繁一直是谢晓君心上的结,她所带的6年级,11个学期,仅数学老师就换了10任。有一次,谢晓君生病输液期间,有学生跑来问:“有门课的老师走了,怎么办。”她一听,马上翻身坐起来,让学生拔掉输液瓶,就上了讲台。
谢晓君的所有假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她为孩子们排练节目,教唱歌、舞蹈,教汉语,时间长了,她和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一年夏天,谢晓君组织福利学校搞歌唱比赛,一名男同学在练歌时没有伴奏音乐带,就问他为什么?没想到这个大男孩拥入她怀里悲伤地哭了。原来这名孩子的父亲刚刚去世,而按藏族的习俗,在一年内这名孩子是不能唱歌娱乐的。紧紧依偎在怀中时,在那一刻,她意识到这里的孩子需要自己。
两腮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像最美的格桑花,幸福地开放
学管理,学做“妈妈”。在家从未踩过缝纫机的谢晓君学着在缝纫机上给孩子们做鞋垫。一双鞋垫她要做半天,但当看到孩子们拿着鞋垫时的喜悦心情,她感到由衷的快乐。
离支教期结束越来越近了,谢晓君身边的孩子已经哭红了眼。“老师,您走了,我们会想您的。”第一个孩子要走了谢晓君的照片,便不断有孩子跑到她的寝室讨要,几分钟工夫,谢晓君标准照就分发一空了。
一天,谢晓君被拉姆拉进女生寝室,看着这个低头不语的女孩子,谢晓君将手轻轻放在拉姆头上:“舍不得离开老师吗?”谢晓君话音刚落,拉姆眼圈红了,她不安地掐着衣角的手,抱着老师的腰哭了。谢晓君说:“来,咱们唱支歌吧。谢晓君用手打起了拍子,孩子唱起了藏族歌曲,歌声响亮,飘向远方。
2006年8月,谢晓君支教期满,在孩子们的泪光中,谢晓君离开了耕耘3年的福利学校,回到成都。西康福利学校的支教经历给了她一个光环,她感到不安。她想起离开西康福利学校时,孩子们将她围住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怕孩子们失望,就说:“很快就回来。”回成都后,福利学校的老师也经常给她写信说,她离开后,孩子们很失落,孩子们期盼你回来教他们。听到这些消息,谢晓君感到有一种歉疚和失落,眼前常常浮现藏区孩子们期待的目光。 2007年2月,实在放不下高原上那些藏族孩子,于是,她把工作关系调进康定县的塔公乡,成为西康福利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并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她要一辈子扎根草原。回到塔公乡后,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木雅祖庆学校因刚创办,缺少老师,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孩子们的老师。7岁的女儿也进入这所学校读书。该学校与胡忠所在的学校相距30多里路,一家人过起两地分居的生活。
当初谢晓君带女儿去塔公草原,现又要把女儿胡文吉带过去扎根时,谢晓君的母亲都非常生气:“您让孩子呆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文化知识。”谢晓君难过得哭了,但她坚持带女儿一起去,谢晓君说:“孩子必须跟我们,虽然那里苦一点,但她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女儿在那里生活,非常懂事,她的心灵像水晶一样透明。她在学校当着同学的面称谢晓君为谢老师而不叫妈妈,因为很多藏族学生是孤儿,怕她们听了会很伤心。
草原广阔,朔风劲吹,康定县塔公乡多饶干目村,海拔4100米,终年积雪,四排活动房屋和一顶白色帐篷,就是木雅祖庆学校简单的校舍。学校没有围墙,从活动房教室的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看到不远处巍峨的雅姆雪山。不少教室的窗户关不上,寒风吹来,还是有孩子冻得瑟瑟发抖。
那几天,一名8个月大的畸形孤儿在学校门口哭泣,谢晓君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孤儿好不心疼,当即默默地为孤儿喂奶。
孩子们习惯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听老师的话,布置的作业,交待的事情,孩子们会认真完成。学校的孩子不少是孤儿,学校将六一儿童节定为他们共同的“生日”,上百名孩子捧着小蛋糕叫老师妈妈先吃。孩子初入学时没有上厕所的习惯,谢晓君和同事们一个个地教,学生们晚上也习惯了往厕所跑。谢晓君的心思一直在课堂和校园。晚上,当学生们睡觉后,她还要查寝,为蹬被子的学生盖被子。等学生宿舍响起均匀甜美的鼾声,她才回到宿舍。
一年级的入学新生以为只要睡醒了就要上课,经常有七八岁的孩子凌晨三四点醒了,就直接跑到教室等老师。谢晓君很是感慨:“他们有着太多的优秀品质,尽管条件这么艰苦,但他们真的拥有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这里的娃娃们身上没有零花钱,也没有零食,学校统一服装,老师亲手给孩子们修剪头发,没有任何东西可攀比。他们之间不会吵架不会打架,年长的孩子照顾着小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亲如兄妹。
每年夏季是当地天气最好的时节,多饶干目村一片翠绿,风景如画,老师们会带着孩子们到草地去,娃娃们或坐着或趴着,围成一圈儿,拿着课本大声朗诵着课文。
为了迎接国庆节,谢晓君指挥学生排练她编排的舞蹈《祖国你好》,热情奔放的锅庄配上欢快激昂的乐曲。舞蹈中同学们举起双手,手掌和十指做出花的手势,400名同学拼成一朵巨大的花朵,那是格桑花,草原的花朵,是那样美丽。在她眼中,两腮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像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幸福地开放。
他们常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教好这些藏族牧民的孩子
清晨6点,女教师寝室的门刚一开,夹着雪花的寒风就钻了进去。谢晓君本想洗洗脸、刷刷牙,可凉水结成了冰块,只得作罢。谢晓君不得不缩紧了脖子,用手扯住红色羽绒服的衣领抵御风寒。
吃过早饭,谢晓君往学校走去。脚下冰霜一片,每走一步都要特别小心。早自习的课铃刚响过,谢晓君就站在了教室里。70多个孩子是她的学生。“格拉!格拉!(藏语:老师好)”孩子们走过她身边,都轻声地问候。随后,教室里传出朗朗读书声。
牧民的孩子们大多听不懂汉语,年龄差异也很大。37个超龄的孩子被编成“特殊班”,和三年级一班的40多个娃娃一起成了谢晓君的学生。学生们听不懂自己的话,谢晓君就用手比画,教会了拼音,组词造句,接着是反复诵读记忆。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很快,现在能背唐诗宋词了。
期末考试结束。吃过午饭,孩子和老师们开始各忙各的。孩子里里外外把教室和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谢晓君在大帐篷里,开始交叉阅卷。又一个学期的教学临近尾声,更因为通过试卷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的新知识,帐篷里洋溢着一股轻松愉悦的气氛。孩子在上学期还一个汉字都不认得,平均分不过10来分。一年下来,孩子们汉语文考试平均分已经提高到50多分。
学校的孩子都知道曲桑拉这个学生,但在大家眼里,曲桑拉没有一点与自己不同。曲桑拉真名叫胡文吉,是谢晓君的女儿。也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胡文吉手被冻得通红,黝黑的脸蛋上挂着两块红彤彤的高原红。尽管和妈妈同在一所学校,但她和藏族同学们同吃住,没事不能到大帐篷和寝室找妈妈。谢晓君担心女儿嘴里的话会不经意刺伤其他孩子敏感的心。
胡文吉静静地和几名学校的孤儿呆在一起。“孩子,到妈妈这儿来。”谢晓君终于朝自己的女儿招手了,女儿终于可以叫一声妈妈了,脸上露出灿烂笑容的胡文吉跑到妈妈身边。
西康福利学校的小货车开来了,胡文吉要离开木雅袒庆学校去福利学校,就要见到几个月没见的爸爸,胡文吉捏着自己的成绩单,她要把优秀成绩单当礼物送给雪山那边的爸爸。处理完学校的事务,谢晓君带着女儿回至0成都的家,胡忠依然留在西康福利学校和孤儿们过春节。
胡文吉每次春节从成都回学校,她都会给同学们带许多礼物,书本、铅笔、糖果,应有尽有。女儿的很多举动让谢晓君很欣慰,只要和妈妈住在一起,胡文吉一定会早早上床给妈妈暖被窝。回到成都家里,她会主动帮奶奶和外公外婆做家务。
每次带着女儿回成都过年,谢晓君的父母一看到消瘦的外孙女和她长满冻疮的小手,必定会责骂谢晓君一顿。胡忠和谢晓君是老师,但也是为人子,可是他们却不能守在年迈的父母身边尽孝感到内疚。常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原反应,使夫妻俩身体每况愈下,谢晓君还患上了严重的背痛病。医生建议留在成都治疗,但是她不回学校,学生们没人教。她忍受着病痛折磨,坚持回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12年间,胡忠只回过5次成都,他68岁的妈妈和85岁的外婆相依为命。一提起这些,胡忠忍不住落泪。他目前是西康福利学校的校长,是100多名孤儿的“爸爸”。学校就是孤儿的家,即使寒暑假,他也不能离开。
今天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术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50名,校舍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胡忠教过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长年的高原生活,38岁的谢晓君落下了背痛的顽疾,而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满头银丝。到2012年,胡忠12年,谢晓君5年的高原生活已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印记,脸颊上是两朵鲜艳的高原红。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是:“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刚刚人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之后,胡忠和谢晓君携女儿出现在峨眉电影集团,根据他们感人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白云深处》开始筹拍,对于这部以自己为原型拍摄的影片,胡忠、谢晓君感到很意外。他们坦言:“我们俩是非常普通的人,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教书育人而已。”
胡忠和谢晓君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后,他们依然那么平和。他们说自己只是常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教好这些藏族牧民的孩子。他们生活得很知足,也很快乐。
高原的阳光最美,这里的孩子笑容最灿烂,胡忠和谢晓君最喜欢看到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那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胡忠和谢晓君相信:“爱心是幸福的源泉,爱心会传递下去。”他们会继续坚守在高原,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有人说,他们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太阳愈晒,它开得愈灿烂。
去草原旅游,他们看到了学校那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
胡忠和谢晓君原来是四川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的化学老师和音乐老师。2000年8月,他们夫妇一起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塔公草原旅游。塔公草原天蓝、地阔,景色美丽,他们还看到了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那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旅行结束,两人在回成都的车上久久沉默,胡忠红着眼圈冲着谢晓君说:“我想来这里执教。”谢晓君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你来吧,我支持你。”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前往西康福利学校任教。临别那天,谢晓君一路流着泪把丈夫送到康定折多山口。
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胡忠终于来到了学校所在地——康定县塔公乡。孩子们正围在一起跳锅庄,都穿着红色运动服,很灿烂。孩子们看到他,就上来献哈达。后来才知道,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老师和学生们把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锅庄和哈达也是特别准备的。孩子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就会留下来。这种对老师强烈的渴望,让胡忠既感动,又心酸。
胡忠到校后一开始教数学和汉语。孩子们很小,有的一点儿汉语都不懂,他只得从拼音教起。除了教材,胡忠还要教孩子们学说话,怎么做才算对人有礼貌,怎么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胡忠还搬到男生寝室里,督促他们洗漱、换洗、打扫房间等等。有个小男孩叫香仁,尿床的习惯一直改不掉,每天都要扛着被褥去晒。为了让他养成起夜的习惯,每到凌晨一点胡忠都要下床去叫醒他上厕所。过去教室是小矮房,冬天很冷,胡忠就找板子把漏风的地方堵住,否则没办法上课。
课余时间,胡忠当孩子的足球教练、带孩子爬山野营、教孩子唱歌、绘声绘色给孩子讲神话故事。上思想品德课,胡忠教孩子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一天,胡忠抱着吉它给孩子们唱歌,虽然不懂得唱的是什么,但孩子们很安静很认真地听,这让他很感动。胡忠的岗位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这里的孩子学数学非常难。很多孩子不会说汉语,而他又不会说藏语,连说带比划才勉强把课上下去。在师资非常短缺的西康福利学校,胡忠教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化学和音乐。
有时,胡忠担心学生没听懂,便揣着一摞小纸条,上面写着数学题。他看到学生就说:“我这儿有道题,你做做看,给你糖吃。”胡忠常把每月300元的工资给孩子们买奖品。
学校所在的塔公草原海拔3800米,一年里有七八个月时间在下雪,条件非常艰苦。胡忠每天与藏族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高原上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因为是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即使后来当上了校长,他也没有工资。胡忠说:“大城市里并不少我一个,但藏区真的需要教师。”对孩子的付出,让他们感到很满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成都的妻子谢晓君始终没有等来丈夫回家的消息。因为在高原上,有一群孩子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
谢晓君是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大学生,她多次前去探望,这里的孩子是那么地尊敬老师,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那些淳朴的藏族孩子深深地打动了她。
2003年,谢晓君申请到西康福利学校支教。学校实行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教学。学校很缺汉语老师,她又不是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必须重新学习。她把年仅3岁的女儿也带到了高原上,然而,到了塔公草原她才发现,那里的孩子还处于脱盲阶段,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急迫的。于是,她只能放弃音乐,从自然老师、生物老师到语文老师。寒来暑往,谢晓君的双手变得很粗糙,那双弹钢琴的手不再柔软。
福利学校修建在清澈的塔公河边,学校占地50多亩,包括一个操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钢架阳光棚。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一日三餐,老师和孤儿都是在一起的。环境如此恶劣,谢晓君却觉得与孩子们呆在一起很快乐。
教师流动过于频繁一直是谢晓君心上的结,她所带的6年级,11个学期,仅数学老师就换了10任。有一次,谢晓君生病输液期间,有学生跑来问:“有门课的老师走了,怎么办。”她一听,马上翻身坐起来,让学生拔掉输液瓶,就上了讲台。
谢晓君的所有假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她为孩子们排练节目,教唱歌、舞蹈,教汉语,时间长了,她和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一年夏天,谢晓君组织福利学校搞歌唱比赛,一名男同学在练歌时没有伴奏音乐带,就问他为什么?没想到这个大男孩拥入她怀里悲伤地哭了。原来这名孩子的父亲刚刚去世,而按藏族的习俗,在一年内这名孩子是不能唱歌娱乐的。紧紧依偎在怀中时,在那一刻,她意识到这里的孩子需要自己。
两腮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像最美的格桑花,幸福地开放
学管理,学做“妈妈”。在家从未踩过缝纫机的谢晓君学着在缝纫机上给孩子们做鞋垫。一双鞋垫她要做半天,但当看到孩子们拿着鞋垫时的喜悦心情,她感到由衷的快乐。
离支教期结束越来越近了,谢晓君身边的孩子已经哭红了眼。“老师,您走了,我们会想您的。”第一个孩子要走了谢晓君的照片,便不断有孩子跑到她的寝室讨要,几分钟工夫,谢晓君标准照就分发一空了。
一天,谢晓君被拉姆拉进女生寝室,看着这个低头不语的女孩子,谢晓君将手轻轻放在拉姆头上:“舍不得离开老师吗?”谢晓君话音刚落,拉姆眼圈红了,她不安地掐着衣角的手,抱着老师的腰哭了。谢晓君说:“来,咱们唱支歌吧。谢晓君用手打起了拍子,孩子唱起了藏族歌曲,歌声响亮,飘向远方。
2006年8月,谢晓君支教期满,在孩子们的泪光中,谢晓君离开了耕耘3年的福利学校,回到成都。西康福利学校的支教经历给了她一个光环,她感到不安。她想起离开西康福利学校时,孩子们将她围住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怕孩子们失望,就说:“很快就回来。”回成都后,福利学校的老师也经常给她写信说,她离开后,孩子们很失落,孩子们期盼你回来教他们。听到这些消息,谢晓君感到有一种歉疚和失落,眼前常常浮现藏区孩子们期待的目光。 2007年2月,实在放不下高原上那些藏族孩子,于是,她把工作关系调进康定县的塔公乡,成为西康福利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并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她要一辈子扎根草原。回到塔公乡后,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木雅祖庆学校因刚创办,缺少老师,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孩子们的老师。7岁的女儿也进入这所学校读书。该学校与胡忠所在的学校相距30多里路,一家人过起两地分居的生活。
当初谢晓君带女儿去塔公草原,现又要把女儿胡文吉带过去扎根时,谢晓君的母亲都非常生气:“您让孩子呆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文化知识。”谢晓君难过得哭了,但她坚持带女儿一起去,谢晓君说:“孩子必须跟我们,虽然那里苦一点,但她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女儿在那里生活,非常懂事,她的心灵像水晶一样透明。她在学校当着同学的面称谢晓君为谢老师而不叫妈妈,因为很多藏族学生是孤儿,怕她们听了会很伤心。
草原广阔,朔风劲吹,康定县塔公乡多饶干目村,海拔4100米,终年积雪,四排活动房屋和一顶白色帐篷,就是木雅祖庆学校简单的校舍。学校没有围墙,从活动房教室的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看到不远处巍峨的雅姆雪山。不少教室的窗户关不上,寒风吹来,还是有孩子冻得瑟瑟发抖。
那几天,一名8个月大的畸形孤儿在学校门口哭泣,谢晓君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孤儿好不心疼,当即默默地为孤儿喂奶。
孩子们习惯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听老师的话,布置的作业,交待的事情,孩子们会认真完成。学校的孩子不少是孤儿,学校将六一儿童节定为他们共同的“生日”,上百名孩子捧着小蛋糕叫老师妈妈先吃。孩子初入学时没有上厕所的习惯,谢晓君和同事们一个个地教,学生们晚上也习惯了往厕所跑。谢晓君的心思一直在课堂和校园。晚上,当学生们睡觉后,她还要查寝,为蹬被子的学生盖被子。等学生宿舍响起均匀甜美的鼾声,她才回到宿舍。
一年级的入学新生以为只要睡醒了就要上课,经常有七八岁的孩子凌晨三四点醒了,就直接跑到教室等老师。谢晓君很是感慨:“他们有着太多的优秀品质,尽管条件这么艰苦,但他们真的拥有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这里的娃娃们身上没有零花钱,也没有零食,学校统一服装,老师亲手给孩子们修剪头发,没有任何东西可攀比。他们之间不会吵架不会打架,年长的孩子照顾着小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亲如兄妹。
每年夏季是当地天气最好的时节,多饶干目村一片翠绿,风景如画,老师们会带着孩子们到草地去,娃娃们或坐着或趴着,围成一圈儿,拿着课本大声朗诵着课文。
为了迎接国庆节,谢晓君指挥学生排练她编排的舞蹈《祖国你好》,热情奔放的锅庄配上欢快激昂的乐曲。舞蹈中同学们举起双手,手掌和十指做出花的手势,400名同学拼成一朵巨大的花朵,那是格桑花,草原的花朵,是那样美丽。在她眼中,两腮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像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幸福地开放。
他们常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教好这些藏族牧民的孩子
清晨6点,女教师寝室的门刚一开,夹着雪花的寒风就钻了进去。谢晓君本想洗洗脸、刷刷牙,可凉水结成了冰块,只得作罢。谢晓君不得不缩紧了脖子,用手扯住红色羽绒服的衣领抵御风寒。
吃过早饭,谢晓君往学校走去。脚下冰霜一片,每走一步都要特别小心。早自习的课铃刚响过,谢晓君就站在了教室里。70多个孩子是她的学生。“格拉!格拉!(藏语:老师好)”孩子们走过她身边,都轻声地问候。随后,教室里传出朗朗读书声。
牧民的孩子们大多听不懂汉语,年龄差异也很大。37个超龄的孩子被编成“特殊班”,和三年级一班的40多个娃娃一起成了谢晓君的学生。学生们听不懂自己的话,谢晓君就用手比画,教会了拼音,组词造句,接着是反复诵读记忆。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很快,现在能背唐诗宋词了。
期末考试结束。吃过午饭,孩子和老师们开始各忙各的。孩子里里外外把教室和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谢晓君在大帐篷里,开始交叉阅卷。又一个学期的教学临近尾声,更因为通过试卷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的新知识,帐篷里洋溢着一股轻松愉悦的气氛。孩子在上学期还一个汉字都不认得,平均分不过10来分。一年下来,孩子们汉语文考试平均分已经提高到50多分。
学校的孩子都知道曲桑拉这个学生,但在大家眼里,曲桑拉没有一点与自己不同。曲桑拉真名叫胡文吉,是谢晓君的女儿。也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胡文吉手被冻得通红,黝黑的脸蛋上挂着两块红彤彤的高原红。尽管和妈妈同在一所学校,但她和藏族同学们同吃住,没事不能到大帐篷和寝室找妈妈。谢晓君担心女儿嘴里的话会不经意刺伤其他孩子敏感的心。
胡文吉静静地和几名学校的孤儿呆在一起。“孩子,到妈妈这儿来。”谢晓君终于朝自己的女儿招手了,女儿终于可以叫一声妈妈了,脸上露出灿烂笑容的胡文吉跑到妈妈身边。
西康福利学校的小货车开来了,胡文吉要离开木雅袒庆学校去福利学校,就要见到几个月没见的爸爸,胡文吉捏着自己的成绩单,她要把优秀成绩单当礼物送给雪山那边的爸爸。处理完学校的事务,谢晓君带着女儿回至0成都的家,胡忠依然留在西康福利学校和孤儿们过春节。
胡文吉每次春节从成都回学校,她都会给同学们带许多礼物,书本、铅笔、糖果,应有尽有。女儿的很多举动让谢晓君很欣慰,只要和妈妈住在一起,胡文吉一定会早早上床给妈妈暖被窝。回到成都家里,她会主动帮奶奶和外公外婆做家务。
每次带着女儿回成都过年,谢晓君的父母一看到消瘦的外孙女和她长满冻疮的小手,必定会责骂谢晓君一顿。胡忠和谢晓君是老师,但也是为人子,可是他们却不能守在年迈的父母身边尽孝感到内疚。常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原反应,使夫妻俩身体每况愈下,谢晓君还患上了严重的背痛病。医生建议留在成都治疗,但是她不回学校,学生们没人教。她忍受着病痛折磨,坚持回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12年间,胡忠只回过5次成都,他68岁的妈妈和85岁的外婆相依为命。一提起这些,胡忠忍不住落泪。他目前是西康福利学校的校长,是100多名孤儿的“爸爸”。学校就是孤儿的家,即使寒暑假,他也不能离开。
今天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术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50名,校舍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胡忠教过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长年的高原生活,38岁的谢晓君落下了背痛的顽疾,而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满头银丝。到2012年,胡忠12年,谢晓君5年的高原生活已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印记,脸颊上是两朵鲜艳的高原红。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是:“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刚刚人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之后,胡忠和谢晓君携女儿出现在峨眉电影集团,根据他们感人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白云深处》开始筹拍,对于这部以自己为原型拍摄的影片,胡忠、谢晓君感到很意外。他们坦言:“我们俩是非常普通的人,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教书育人而已。”
胡忠和谢晓君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后,他们依然那么平和。他们说自己只是常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教好这些藏族牧民的孩子。他们生活得很知足,也很快乐。
高原的阳光最美,这里的孩子笑容最灿烂,胡忠和谢晓君最喜欢看到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那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胡忠和谢晓君相信:“爱心是幸福的源泉,爱心会传递下去。”他们会继续坚守在高原,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有人说,他们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太阳愈晒,它开得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