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们应用德国博莱特半导体激光系统治疗BPH患者120例,疗效满意. 对象与方法本组120例.年龄50~94岁,平均71岁.排尿梗阻病程1~27(5.0±1.8)年.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Ⅰ度17例、Ⅱ度62例、Ⅲ度41例.前列腺质量36~152(54±12)g.残余尿量50~870 ml.Q_(max) 0~10.8 ml/s.PSA 0.1~27.6(3.2±0.6
【机 构】
:
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061000,河北省沧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们应用德国博莱特半导体激光系统治疗BPH患者120例,疗效满意.
对象与方法本组120例.年龄50~94岁,平均71岁.排尿梗阻病程1~27(5.0±1.8)年.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Ⅰ度17例、Ⅱ度62例、Ⅲ度41例.前列腺质量36~152(54±12)g.残余尿量50~870 ml.Q_(max) 0~10.8 ml/s.PSA 0.1~27.6(3.2±0.6)ng/ml.合并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14例、肾功能不全17例、老年性肺病14例。
其他文献
2001年7月至2008年4月,我们对12例孤立肾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49(31~68)岁.一侧肾癌根治术后3~6年后发现对侧肾癌8例,孤立肾肾癌1例,对侧肾损伤切除1例,铸形结石切除对侧肾脏2例.病程2周~7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GFR平均64.5 ml/min,SCr平均(106.1±21.1)μmo
pT1膀胱癌具有发生肿瘤进展的可能性,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变异性。本研究探索是否可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pT1患者中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标记物,以筛选出具有高风险的患者。80例pT1膀胱癌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中位随访时间为61.6个月),研究选择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为p53、p21、pRB、存活素和Ki67。
作者监测美国区域肿瘤医院平等共享协作组(SEARCH)数据库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自然病史,分析其生化复发和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预测因子。回顾1998—2008年1156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PSA持续存在定义为术后6个月内未能达到PSA〈0.03ng/ml。
目的 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PCa)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 SCPCa患者4例,平均年龄62(25~77)岁.表现进行性排尿困难4例,慢性尿潴留2例,上尿路积水2例.直肠指检前列腺巨大、质硬包块;血tPSA 0.57~6.36 ng/ml,f/tPSA 0.26~0.63.B超、CT、MRI检查见前列腺区3.9 cm×3.9 cm× 1.6 cm~11.3 cm× 7.9 cm×9
目的 探讨大鼠间质性膀胱炎发生前后膀胱组织中4种组胺受体(H1R、H2R、H3R和H4R)表达的变化. 方法体质量250~300 g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硫酸鱼精蛋白加氯化钾经尿道膀胱灌注建立间质性膀胱炎动物模型,2个月后处死,对照组直接处死.切取2组大鼠膀胱组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利用IPP 4.5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各组组胺受体平均吸光度(-A)
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膀胱者罕见.2004至2006年我们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 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6、45、53岁.有痛经史2例,剖宫产和药物流产史各1例.分别因尿频尿急1年、右下腹痛2年、意外发现右肾积水5个月就诊.B超及CT检查见膀胱内肿物,其中位于膀胱后壁2例、右输尿管开口处1例,直径分别为2.5、3.5、2.0 cm,合并同侧肾盏输尿管扩张1例.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单发、基底较宽的实性块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的经验.方法 肾上腺囊肿患者32例.囊肿位于左侧17例,右侧14例,双侧1例.囊肿直径平均6.4(3.5~14.5)cm,其中直径<4.0 cm者3例,4.0~8.0 cm者25例,>8.0 cm 4例.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其中经腹途径5例,经腹膜后途径27例.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例手术均获成功.5例
每年新诊断的膀胱肿瘤中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或转移性癌占25%,20%~30%的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也将发展为浸润性或转移性癌.即便对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和(或)放疗,50%仍会出现转移,病变局限于膀胱者5年生存率为75%~90%。
2007—2008年1131个研究中心Propiverin缓释剂(ER)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症5565例,其中急迫性尿失禁38.5%,尿急35.7%,混合性尿失禁23.5%。方法:ER30mg/d,对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后尿失禁次数、排尿次数、排尿量及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作者分析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时膀胱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1999—2007年,1136例连续病例行尿道中段悬吊术(耻骨后874例,经闭孔262例),术中常规行膀胱镜检,术后随访评价临床疗效。采用X^2检验和独立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比较膀胱穿孔和未穿孔患者的基线特点,确定主要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