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琴演奏是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系统的演奏艺术,在钢琴演奏中结构感的把握对演奏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构是艺术躯体的骨架,只有把这种骨架分析、把握好才能更好的把握艺术的灵魂部分,对演奏结构感的把握也能让观赏者对作品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前对钢琴演奏教学的分析大多局限于对演奏技巧的训练和提高而忽视了钢琴演奏学习者对作品结构感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钢琴演奏者自身和演奏教学两大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对作品结构感的培养。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培养;结构感
1 从演奏者自身角度培养
(1)培养演奏者对作品的分析和感受能力。一般的钢琴演奏者演奏过程中虽能熟练完成对作品的演奏但往往达不到一种流畅、自然的整体效果。导致这类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演奏者没有准确的把握好作品的结构,要避免这种“鹦鹉学舌”式的演奏就需要演奏者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在演奏中的结构感。首先要求演奏者正确地理解作品,在准确的研究出作品风格和结构的基础上仔细的品读乐谱,要清楚作品选定的曲式风格,进而研究作品的乐句及乐段,在此基础上体会各乐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以及转换技巧。在有对作品结构、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还应该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环境、创作心态和创作意图有所了解。在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的同时并且了解作品的文化及时代背景,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演奏者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的结构,有助于演奏者对作品的分析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培养演奏者准确演奏的技巧。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艺术。演奏者想要准确的传达作品的境界,使演奏有更好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不仅需要在演奏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在演奏时有着出色的演奏技巧。
首先,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准确的把握演奏的节奏和速度。节奏好比一首音乐作品的脉搏,合理的节奏会让演奏更具感染力,不同的节奏演奏同一作品往往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中应该打破单一的节奏模式使用不同节奏,从而丰富作品的内容。速度是钢琴演奏中气氛的调节者,恰当的速度能使作品节奏感表现的更明显,控制好合理的速度才能让作品结构更加严谨,演奏的结构感才能更加强烈。其次,旋律的正确演奏也是演奏技巧中重要的一项。它包括乐段的正确处理和旋律的正确表现。乐段的处理是旋律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处理好乐段之间的链接、转折以及过渡和递进关系是演奏中正确把握旋律的关键之一,乐段关系的正确处理能让作品的整体布局显得更为合理、清晰。作品的旋律是作品中最具有表现空间的部分,不同的旋律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并且每个人对旋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想要为作品找到最合适的旋律就需要演奏者用心的领悟作品,仔细反复的推敲作品。
2 从教学策略角度培养
(1)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和训练。早在以前我国的音乐心理学者周海宏就曾经提出过,我国的钢琴演奏只有在演奏技巧和音乐演奏知识系统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系统化程度,而对演奏的审美心理的训练以及对演奏教学中的结构感的培养还处于“熏陶”甚至可以说是空白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要求在钢琴演奏者对作品的结构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注重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制定全面的培养计划,鼓励在教学时打破传统的钢琴演奏教学模式,系统的培养演奏者在演奏艺术中的结构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感受能力并不是只属于那些“天才”,这种对作品的结构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培养的。为此,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领悟能力的演奏者要制定不用的培养计划,同时依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引导和培养。让每个人做到扬长避短。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在做到系统的培养演奏者结构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做到早期培养、长期培养和分级培养相结合。对钢琴演奏中的结构感是演奏者运用一定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将演奏者心理的结构和作品的结构相整合而产生的,这种整合能力在长期的时间过程中形成的,是因人而异的。尽管如此,研究表明在早期也就是演奏者的儿童时期,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波兰的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约霍夫曼就演奏者的年龄及对应的结构整合能力提出了如下表格:
上述表格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演奏者的结构整合能力和演奏者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对钢琴演奏者的结构感的培养要尽早进行,同时对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要分级培养。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制定长期、系统的培养计划。
(2)引导演奏者对作品结构准确的划分。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对演奏者结构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对作品的整体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者应该为他们首先勾勒一个清晰的作品框架其次在为演奏者分析作品的乐句、乐段以及乐句内部的音调走向等具体细节。教师应该引导演奏者通过准确的划分乐段从而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有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演奏者对乐句的结构进行划分。有人说,乐句是音乐的基础部分,是音乐表情的核心部分。因此乐句的正确划分有助于准确的表达和诠释音乐,准确的划分乐句以及准确的处理好乐句之间的关系对演奏者能否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能否准确的划分作品的结构以及在演奏过程中能否培养演奏的结构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乐句正确划分的前提下。接下来应该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演奏者处理乐句之中的细节,即怎样准确的把乐句之中每个音的走向以及强弱表现出来。钢琴演奏的结构感宏观上是靠演奏者多整体作品旋律的把握,微观方面就是通过乐句中每个乐符的强弱来表现的。一般我们把音符的强弱划分为整句渐强、整句渐弱、渐强—渐弱、渐弱—渐强四种。准确的演奏好这四种音向能使演奏者对作品的结构有更细致的了解,从而使作品的结构感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3 小结
在钢琴演奏中想要培养演奏者对作品结构感的准确把握和分析能力,不仅需要培养演奏者本身的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更从钢琴演奏的教学的角度出发,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制定系统、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实践过程。教学中老师应该正确的引导演奏者对作品结构的划分,指导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结构感的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 丁璐.论专科师范钢琴教学中结构分析对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08(06):134142.
[2] 段学军,段晓军.试论初级钢琴教学中音乐结构意识的培养[J].钢琴艺术,2003(05):1.
作者简介:李莉(1980—),女,研究生,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史论。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培养;结构感
1 从演奏者自身角度培养
(1)培养演奏者对作品的分析和感受能力。一般的钢琴演奏者演奏过程中虽能熟练完成对作品的演奏但往往达不到一种流畅、自然的整体效果。导致这类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演奏者没有准确的把握好作品的结构,要避免这种“鹦鹉学舌”式的演奏就需要演奏者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在演奏中的结构感。首先要求演奏者正确地理解作品,在准确的研究出作品风格和结构的基础上仔细的品读乐谱,要清楚作品选定的曲式风格,进而研究作品的乐句及乐段,在此基础上体会各乐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以及转换技巧。在有对作品结构、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还应该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环境、创作心态和创作意图有所了解。在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的同时并且了解作品的文化及时代背景,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演奏者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的结构,有助于演奏者对作品的分析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培养演奏者准确演奏的技巧。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艺术。演奏者想要准确的传达作品的境界,使演奏有更好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不仅需要在演奏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在演奏时有着出色的演奏技巧。
首先,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准确的把握演奏的节奏和速度。节奏好比一首音乐作品的脉搏,合理的节奏会让演奏更具感染力,不同的节奏演奏同一作品往往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中应该打破单一的节奏模式使用不同节奏,从而丰富作品的内容。速度是钢琴演奏中气氛的调节者,恰当的速度能使作品节奏感表现的更明显,控制好合理的速度才能让作品结构更加严谨,演奏的结构感才能更加强烈。其次,旋律的正确演奏也是演奏技巧中重要的一项。它包括乐段的正确处理和旋律的正确表现。乐段的处理是旋律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处理好乐段之间的链接、转折以及过渡和递进关系是演奏中正确把握旋律的关键之一,乐段关系的正确处理能让作品的整体布局显得更为合理、清晰。作品的旋律是作品中最具有表现空间的部分,不同的旋律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并且每个人对旋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想要为作品找到最合适的旋律就需要演奏者用心的领悟作品,仔细反复的推敲作品。
2 从教学策略角度培养
(1)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和训练。早在以前我国的音乐心理学者周海宏就曾经提出过,我国的钢琴演奏只有在演奏技巧和音乐演奏知识系统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系统化程度,而对演奏的审美心理的训练以及对演奏教学中的结构感的培养还处于“熏陶”甚至可以说是空白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要求在钢琴演奏者对作品的结构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注重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制定全面的培养计划,鼓励在教学时打破传统的钢琴演奏教学模式,系统的培养演奏者在演奏艺术中的结构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感受能力并不是只属于那些“天才”,这种对作品的结构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培养的。为此,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领悟能力的演奏者要制定不用的培养计划,同时依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引导和培养。让每个人做到扬长避短。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在做到系统的培养演奏者结构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做到早期培养、长期培养和分级培养相结合。对钢琴演奏中的结构感是演奏者运用一定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将演奏者心理的结构和作品的结构相整合而产生的,这种整合能力在长期的时间过程中形成的,是因人而异的。尽管如此,研究表明在早期也就是演奏者的儿童时期,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波兰的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约霍夫曼就演奏者的年龄及对应的结构整合能力提出了如下表格:
上述表格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演奏者的结构整合能力和演奏者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对钢琴演奏者的结构感的培养要尽早进行,同时对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要分级培养。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制定长期、系统的培养计划。
(2)引导演奏者对作品结构准确的划分。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对演奏者结构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对作品的整体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者应该为他们首先勾勒一个清晰的作品框架其次在为演奏者分析作品的乐句、乐段以及乐句内部的音调走向等具体细节。教师应该引导演奏者通过准确的划分乐段从而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有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演奏者对乐句的结构进行划分。有人说,乐句是音乐的基础部分,是音乐表情的核心部分。因此乐句的正确划分有助于准确的表达和诠释音乐,准确的划分乐句以及准确的处理好乐句之间的关系对演奏者能否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能否准确的划分作品的结构以及在演奏过程中能否培养演奏的结构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乐句正确划分的前提下。接下来应该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演奏者处理乐句之中的细节,即怎样准确的把乐句之中每个音的走向以及强弱表现出来。钢琴演奏的结构感宏观上是靠演奏者多整体作品旋律的把握,微观方面就是通过乐句中每个乐符的强弱来表现的。一般我们把音符的强弱划分为整句渐强、整句渐弱、渐强—渐弱、渐弱—渐强四种。准确的演奏好这四种音向能使演奏者对作品的结构有更细致的了解,从而使作品的结构感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3 小结
在钢琴演奏中想要培养演奏者对作品结构感的准确把握和分析能力,不仅需要培养演奏者本身的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更从钢琴演奏的教学的角度出发,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制定系统、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实践过程。教学中老师应该正确的引导演奏者对作品结构的划分,指导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结构感的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 丁璐.论专科师范钢琴教学中结构分析对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08(06):134142.
[2] 段学军,段晓军.试论初级钢琴教学中音乐结构意识的培养[J].钢琴艺术,2003(05):1.
作者简介:李莉(1980—),女,研究生,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