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泓洋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文旅产业融合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文化也在交锋和融合,世界各国普遍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文化的输入和输出不再是单一的、一体的,而是多元复杂的。同时,方兴未艾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不断促成科技与文化联姻,科技与文化得到深度且全面地融合,文化行业的整体业态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泓洋教授在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表示,要尽快从更加宏阔的视角看待文化问题,积极地“走出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体宏阔的视域下,文化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任重道远。
  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主题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旨在交流推广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及路径,展望中国与东盟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愿景,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世界,不同品类的文化互动已经深深融入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大背景下,在地区格局重组、国际规则重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家之间有关文化问题的竞争既是“硬实力”的比拼,也关乎“软实力”的较量,一软一硬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更加微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年轮在嬗变演进,逐渐铸成了包含中国人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以及文化符号的中中文明。推动中中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赢得国际话语权,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中文化正在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中文化‘走出去’是以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去超越文化隔阂,以文化和合的方式去消解文化冲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周泓洋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将利用新媒体矩阵平台,为中中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和阐释,讲好中国故事。”
  跨界融合,打造文化產业生态圈
  “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向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化产业必须要紧跟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不但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还促进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流通方式和文化消费模式的变革,引发了文化市场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的链式反应。周泓洋认为,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从以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业态,到以网络游戏、数字艺术、短视频、网络影视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了文化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快速流通和高效匹配。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新要求,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在2018年就已布局文化科技领域的发展战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目前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云服务技术‘中传云’平台。‘中传云’业务涵盖中传云稿库、APP分发技术、传播效果评估系统、移动采编系统、内容管控系统等媒体产品及服务,包含了文化行业的舆情和智库服务、文化旅游新闻政务服务平台和‘中传云’新媒体运营管理平台等。”周泓洋介绍,“未来几年,‘中传云’平台将致力于打造全国文化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国文化系统、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移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成良性发展的文化旅游舆论系统、政务服务及文化产业生态圈。”
  携手同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这30年来,中国和东盟在政治安全、经济贸易、社会人文三大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成为彼此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最具活力的战略伙伴。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6届,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大力推动了中中文化走进东盟,同时又将东盟优秀文化“请了进来”,以“文化走亲”等形式深入东盟国家,拉紧民心相通的纽带。
  针对当下中国与东盟文化旅游领域合作存在的问题,周泓洋认为“中国—东盟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尚存的巨大缺口还需等待各国共同去填补。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文化旅游业首当其冲。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在后疫情时期促进文旅复苏并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值得双方共同探讨的话题之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构建理念共通、繁荣共享、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同东盟各国人民共同追逐的美好愿景,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周泓洋期待着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同行,促进“一带一路”同东盟发展规划对接,进一步扩大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长远发展。
  ·联系编辑:1243224149@qq.com
其他文献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与老挝建交60周年,随着中老命运共同体日趋紧密,老挝将在2021年9月举办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上再度出任主题国。这,不仅是中老两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良好延续,更是双方在新时代下一个崭新的开始。  第18届东博会将临,这个新兴发展与神秘感兼具的万象之邦会掀起怎样的商机潮流,又将演绎哪些合作精彩?让人倍感期待。  这些年来,中老合
期刊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第30个年头。在这30年里,中国—东盟合作成果不胜枚举,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典范。而双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离不开精准把握彼此合作重点及热点,让行动有的放矢,让成果正中靶心。  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作为服务双方合作的务实平台,一直以紧扣热点、促进合作为己任,为助推双方对话与合作取得“10+1>11”的实效贡献了积极力量。  中
期刊
中中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最为独特的优势所在,文化需要传承,传承基于创新,创新推动传播。那么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时俱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近期举办的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就“文化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传承”要以文化为根  “中国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宝藏,是矿藏丰富的文
期刊
自1991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的合作之树已然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什么样的林木,根深叶茂的中国—东盟关系正是以战略互信为土壤,以共赢合作为养分,才扎得稳、长得好、结得甜。  从木到林,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更需要互信为本。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中国—东盟要提升战略互信,深入
期刊
“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一句话道出了东盟在中国外交战略里的份量。而越南既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又与中国缔结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越关系可以说是一对特别的、备受瞩目的外交关系。  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书面采访,他从友好合作的角度出发,同我们回顾了中越交往硕果。展望未来,他认为中越务实合作正迎来新的更大机遇。  携手稳定友好合作大局  19
期刊
从“神车”五菱的“跨界”生产,到柳州螺蛳粉蹿升至美食“顶流”,再到地表水质连续两年全国第一,中国柳州市在这两年涌现出大量令人惊奇的故事,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就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广西考察中称赞柳州的发展。在习近平主席关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要指示下,柳州市正书写着关于“工业设计”的另一个“惊奇”故事。  2021年7月底,第二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以下
期刊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双方关系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年”。历史是一面镜子,对于双方来说,梳理30年对话史的进程,总结30年对话史的经验,重点在于抓住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规律,关键在于增强中国—东盟国家关系的互信,落脚点在于面向未来,在于着力推动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东盟30年对话关系发展史  中国—东盟对话关系进程开启于1991年7月19日。彼时,时任
期刊
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决定了东盟元素是它不同于中国其他自贸试验区的特别之处。  2020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要推动中国同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这一指示精神的引领下,2021年7月,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
期刊
“大船尾接小船头,北调南腔语不休。照水夜来灯万点,满江红作乱星浮。”清朝黄体元的《邕江杂咏》以文字再现了古时邕城商贾往来的繁荣景象。  到了现代,人们则更喜欢用数据记录它的发展新貌:目前,南宁市已进入中国经济50强城市行列,提前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揭牌一年多来,累计新增企业7388家;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集
期刊
美国硅谷凭借领跑全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等优势享誉全球。而在东方,新加坡政府正从国家战略布局、政策、资金投入、顶层设计4个层面入手,意欲打造东南亚的“硅谷”。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期的报道,新加坡政府将投资38亿新加坡元(约合81亿元人民币)采购资讯通信科技,大力推动智慧国家的发展。这是近5年来当地政府在此方面最高的投资金额,让人看到了新加坡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实力。  对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