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生作文实在令人堪忧:内容陈旧老套、无病呻吟、面目可憎。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这一方面与教材有一定关系,目前使用的教材城乡通用,没能全面考虑农村孩子处在一个贫乏的教育资源环境之下,忽视了农村学生的生活气息,另一方面,我们教师也没能准确地抓住来自学生身边的契机进行教学指导。所写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作文教学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当然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能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的作文情感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赤忱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水车、山寨、吊脚楼……一切的一切,为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在这幅画里,你看到的是一种天然谐和的自然美,作者不刻意求工,更不雕章琢句,而是出自平淡笔墨,这样反而更显现出山水的天生丽质——山,是山之秀,水,是水之灵。那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文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积累素材,深化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回合”: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内化过程”,即积累;二是“自内而外”的表达——“外化过程”,即写作。一方水土一方人,有些地方存在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等方面,文学的乡土当然包括方言、地域的风情、民俗。而这些素材的积累,可以采用游览、考察、参与等形式进行,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笔记。著名作家谭谈写作素材很多都来自农村生活,甚至在他的创作中还有着不少方言,不仅没有影响文学的艺术性,相反还为文学增添了地方特色。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学生到社会中去,到自然中去。笔者所处的农村,同样也有着内蕴丰厚的资源:婚嫁丧娶的喇叭唢呐,祈祥祷福的梅山傩戏,香飘四溢的古镇牛席,巾帼女兵的冰莹故里,享誉江南的矿产“钨金”,等等,不一而足,都是重要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学会去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用心去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或彳亍的履痕,学生就会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双眼洞亮,透视过去,审视现在,预见未来,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学生就会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
然而未经打磨的原始乡土素材,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陈旧、暗淡无光的;是零落的,缺乏系统的;是隐藏的,难招人耳目的。乡土素材不会像一座完整崭新的宫殿一样呈现在你面前,整齐有序,光亮照人,一览无遗。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一些文物古迹,要知道这些东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叫他们去做,就会觉得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当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指导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对症下药,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工具”。
三、移情素材,指导写作
乡土素材的积累过程,仅仅还只是学生感官上的材料而已,要把它作为文字写出来,肯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曾组织一次学生参观本地著名作家谢冰莹故居的活动。冰莹故居、冰莹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乡土素材,不仅有谢冰莹年轻时所住地方的生活背景,而且还有她军旅生涯等方面的素材。回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看到的进行写作,学生还是无从下手,有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不就那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嘛,有什么好写的。”这种诉苦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边对学生做些鼓励,一边思考问题症结所在。后来我明白了,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想想也是,叫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到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去,他们一下子能“悟”出什么东西来呢?
此时,鲁迅的《故乡》再次给了我启示。《故乡》之所以能传诵,是因为先生是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而且是亲眼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故乡》中的各类人物,也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我们的学生处在和平年代,从未见过战争,也没能太多体会封建思想的腐朽。许多也只是口头流传的故事,少有正式的书面材料记载。因此,要想让学生把冰莹故里、冰莹事迹作为素材来写作,挖掘深层的思想内涵、重现历史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经过有序地整理,结合当时历史背景,采用图片形式展现在多媒体室内,图片不仅精美,而且辅之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之后再围绕一定写作任务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与历史素材真正产生共鸣,激发创作灵感。由此可证明,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单一、粗陋。否则,学生创作还会处于困扰之中。再者,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写作训练,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写作对象所蕴涵的人文性的东西。对乡土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也要以此作为出发点,不必像考古专家一样囿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式的繁琐推敲,而应把重点放在感悟遗迹风情或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不必过多地关注材料的细节和权威性。只要学生有感而发,是真情实感就不错。
四、 及时评价,积极推进
最后是反馈、竞评环节。反馈评价环节是对前阶段主题主题创作的延展和深化。有效的开展反馈性评价,能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习作进行点评,发现文中的亮点,以此来发现问题,弥补缺陷。对于学生,劳动一旦有了成果,就希望成果能快速得到认可和赞赏,所以,这样的竞评环节一定要及时,同时,教师应多加鼓励,以肯定为主,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力量。激发学生创作情感,是让学生再次踏上这片热土的动力。学生的乡土情感丰富了,作文时就能酣畅淋漓地发挥,这样,学生就不再为作文头疼,而会把其当作一件身心愉悦的事,从而达到了写作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冷水江市铎山中学)
一、培养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赤忱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水车、山寨、吊脚楼……一切的一切,为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在这幅画里,你看到的是一种天然谐和的自然美,作者不刻意求工,更不雕章琢句,而是出自平淡笔墨,这样反而更显现出山水的天生丽质——山,是山之秀,水,是水之灵。那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文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积累素材,深化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回合”: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内化过程”,即积累;二是“自内而外”的表达——“外化过程”,即写作。一方水土一方人,有些地方存在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等方面,文学的乡土当然包括方言、地域的风情、民俗。而这些素材的积累,可以采用游览、考察、参与等形式进行,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笔记。著名作家谭谈写作素材很多都来自农村生活,甚至在他的创作中还有着不少方言,不仅没有影响文学的艺术性,相反还为文学增添了地方特色。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学生到社会中去,到自然中去。笔者所处的农村,同样也有着内蕴丰厚的资源:婚嫁丧娶的喇叭唢呐,祈祥祷福的梅山傩戏,香飘四溢的古镇牛席,巾帼女兵的冰莹故里,享誉江南的矿产“钨金”,等等,不一而足,都是重要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学会去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用心去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或彳亍的履痕,学生就会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双眼洞亮,透视过去,审视现在,预见未来,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学生就会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
然而未经打磨的原始乡土素材,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陈旧、暗淡无光的;是零落的,缺乏系统的;是隐藏的,难招人耳目的。乡土素材不会像一座完整崭新的宫殿一样呈现在你面前,整齐有序,光亮照人,一览无遗。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一些文物古迹,要知道这些东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叫他们去做,就会觉得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当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指导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对症下药,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工具”。
三、移情素材,指导写作
乡土素材的积累过程,仅仅还只是学生感官上的材料而已,要把它作为文字写出来,肯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曾组织一次学生参观本地著名作家谢冰莹故居的活动。冰莹故居、冰莹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乡土素材,不仅有谢冰莹年轻时所住地方的生活背景,而且还有她军旅生涯等方面的素材。回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看到的进行写作,学生还是无从下手,有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不就那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嘛,有什么好写的。”这种诉苦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边对学生做些鼓励,一边思考问题症结所在。后来我明白了,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想想也是,叫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到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去,他们一下子能“悟”出什么东西来呢?
此时,鲁迅的《故乡》再次给了我启示。《故乡》之所以能传诵,是因为先生是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而且是亲眼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故乡》中的各类人物,也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我们的学生处在和平年代,从未见过战争,也没能太多体会封建思想的腐朽。许多也只是口头流传的故事,少有正式的书面材料记载。因此,要想让学生把冰莹故里、冰莹事迹作为素材来写作,挖掘深层的思想内涵、重现历史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经过有序地整理,结合当时历史背景,采用图片形式展现在多媒体室内,图片不仅精美,而且辅之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之后再围绕一定写作任务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与历史素材真正产生共鸣,激发创作灵感。由此可证明,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单一、粗陋。否则,学生创作还会处于困扰之中。再者,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写作训练,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写作对象所蕴涵的人文性的东西。对乡土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也要以此作为出发点,不必像考古专家一样囿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式的繁琐推敲,而应把重点放在感悟遗迹风情或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不必过多地关注材料的细节和权威性。只要学生有感而发,是真情实感就不错。
四、 及时评价,积极推进
最后是反馈、竞评环节。反馈评价环节是对前阶段主题主题创作的延展和深化。有效的开展反馈性评价,能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习作进行点评,发现文中的亮点,以此来发现问题,弥补缺陷。对于学生,劳动一旦有了成果,就希望成果能快速得到认可和赞赏,所以,这样的竞评环节一定要及时,同时,教师应多加鼓励,以肯定为主,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力量。激发学生创作情感,是让学生再次踏上这片热土的动力。学生的乡土情感丰富了,作文时就能酣畅淋漓地发挥,这样,学生就不再为作文头疼,而会把其当作一件身心愉悦的事,从而达到了写作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冷水江市铎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