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4年10月1日起,英国电视广播业在节目交付方面将发生“自从黑白转换到彩色以来最大的变化”,电视台将要求外来节目提供商以数字文件而非磁带形式提交任何新的后期制作节目。
英国数字制作合伙企业(DPP)主席马克?哈里森表示此举背后的合理性有目共睹,“摄制人员已经在数字拍摄和编辑他们的节目。但随后离奇的事情发生。当节目完成时它被从计算机文件转换为录像带以便交付给电视台。当电视台收到磁带,他们把它传给他们的播出提供商,后者把磁带转回文件以便向观众播出。”
对于电视台来说,此举意义重大,意味着一个行业标准,不再有头痛的磁带老化或磁带录像机升级问题,并且它应使元数据摄取更容易。
但是,这将如何影响录音师和音频后期制作师?
基本概念
从根本上说来,这种变化只是用二进制数字文件更换如磁带、标签和VT报告等的实物。因此,一个AS-11 DPP封装将取代塑料磁带盒。在封装内是数字文件形式的节目和相关的元数据。
响度是关键
好消息是内容创作阶段依然与磁带交付时基本相同。唯一真正不一样的是新的响度测量技术(EBU R128)。
DPP规则相当清晰:所有新节目都必须按照R128混录。按照旧PPM6标准混录的节目(包括历史或归档的内容)只有在与电视台有事先协定的情况下才可接受。
响度检查可能是此交付过程的第一部分。它被老生常谈,但为了清楚起见,R128着眼于归一化音频,并且基于平均响度,而非峰值声级。
制作人员被建议“告诉后期制作提供商按照交付合同节目是按照PPM还是按照R128混录”。
环绕声和工作流程
对于纯音频后期制作机构,回到磁带的时日无多。避开这一点的最容易方式将是交付.wav文件到一套Avid系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可能从未看见混录音频及完成的图像,检查同步并非易事)。
若有5.1环绕声混录要求,这“必须以独立音轨而不是Dolby E编码的形式交付”,但环绕声节目依然需要发送到HD电视机的元数据。这是一个灰色地带,开发正在进行中。
提供环绕声的节目还必须有一个立体声混音,满足立体声交付的全部要求。这一般应为一个自动化环绕声道缩混,采用与环绕声元数据内保存的相同缩混参数。这里的建议是“为了环绕声混录和立体声缩混符合EBU R128,缩混应该在回放前归一化”。
质量控制很重要
由于责任完全落在节目制作人员的头上,而不是电视台,转到基于文件的交付对质量控制(QC)的影响相当大。有一种看法是责任已经发生变化,而事实上一直都是这样。
电视台将进行基本的检查,但不会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因此首先需要人工QC检查,其中嘈杂声、静音和音像同步等为需要主要的项目。
接下来将可能是一个自动化的QC过程,一些技术检查(对音频限幅、音频信号丢失和音频相位误差以及响度和最大峰值)可由计算机完成。
输出
为完成这个过程,后期制作人员接下来将输出一个包含音频和视频编码素材以及要求的元数据的MXF文件。视音频轨必须按照DPP技术标准编码和构建为兼容的AC-11 OP1A MXF文件。
对于HD文件,音频必须视频帧交错,并且在一个AS-11描述的BWF容器内载运。所有音轨都必须以24比特/取样深度、48kHz取样率编码为PCM。
最后一分钟变更
在早期此交付过程极有可能比用磁带交付要花更长时间。如果你有大把时间这无关紧要而且不会出错。但如果有东西需要变更或出错,问题就大了,你一般无法在文件上插入编辑内容。
因此,若存在如片头片尾字幕等的改动,使用磁带时容易极快地加入修改的镜头,而采用文件交付,没有这种做法的选项,因此你不得不创建一个新的全母版文件。
眼下,除了制作人员必须遵守最后期限外。对此问题的处理方式还没有达成共识。也可能支持这个事实,即它们将最有可能由其后期制作公司收取创建新母版的费用。
尽管听上去成问题,但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编辑指导、埃默代尔后期制作公司的盖理?威斯特摩兰有一些建议:“使QC过程靠近你的编辑时间线,因此如果你确实有失误,你可以很快返回,纠正该处理,重新包装并从那里交付。”
英国数字制作合伙企业(DPP)主席马克?哈里森表示此举背后的合理性有目共睹,“摄制人员已经在数字拍摄和编辑他们的节目。但随后离奇的事情发生。当节目完成时它被从计算机文件转换为录像带以便交付给电视台。当电视台收到磁带,他们把它传给他们的播出提供商,后者把磁带转回文件以便向观众播出。”
对于电视台来说,此举意义重大,意味着一个行业标准,不再有头痛的磁带老化或磁带录像机升级问题,并且它应使元数据摄取更容易。
但是,这将如何影响录音师和音频后期制作师?
基本概念
从根本上说来,这种变化只是用二进制数字文件更换如磁带、标签和VT报告等的实物。因此,一个AS-11 DPP封装将取代塑料磁带盒。在封装内是数字文件形式的节目和相关的元数据。
响度是关键
好消息是内容创作阶段依然与磁带交付时基本相同。唯一真正不一样的是新的响度测量技术(EBU R128)。
DPP规则相当清晰:所有新节目都必须按照R128混录。按照旧PPM6标准混录的节目(包括历史或归档的内容)只有在与电视台有事先协定的情况下才可接受。
响度检查可能是此交付过程的第一部分。它被老生常谈,但为了清楚起见,R128着眼于归一化音频,并且基于平均响度,而非峰值声级。
制作人员被建议“告诉后期制作提供商按照交付合同节目是按照PPM还是按照R128混录”。
环绕声和工作流程
对于纯音频后期制作机构,回到磁带的时日无多。避开这一点的最容易方式将是交付.wav文件到一套Avid系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可能从未看见混录音频及完成的图像,检查同步并非易事)。
若有5.1环绕声混录要求,这“必须以独立音轨而不是Dolby E编码的形式交付”,但环绕声节目依然需要发送到HD电视机的元数据。这是一个灰色地带,开发正在进行中。
提供环绕声的节目还必须有一个立体声混音,满足立体声交付的全部要求。这一般应为一个自动化环绕声道缩混,采用与环绕声元数据内保存的相同缩混参数。这里的建议是“为了环绕声混录和立体声缩混符合EBU R128,缩混应该在回放前归一化”。
质量控制很重要
由于责任完全落在节目制作人员的头上,而不是电视台,转到基于文件的交付对质量控制(QC)的影响相当大。有一种看法是责任已经发生变化,而事实上一直都是这样。
电视台将进行基本的检查,但不会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因此首先需要人工QC检查,其中嘈杂声、静音和音像同步等为需要主要的项目。
接下来将可能是一个自动化的QC过程,一些技术检查(对音频限幅、音频信号丢失和音频相位误差以及响度和最大峰值)可由计算机完成。
输出
为完成这个过程,后期制作人员接下来将输出一个包含音频和视频编码素材以及要求的元数据的MXF文件。视音频轨必须按照DPP技术标准编码和构建为兼容的AC-11 OP1A MXF文件。
对于HD文件,音频必须视频帧交错,并且在一个AS-11描述的BWF容器内载运。所有音轨都必须以24比特/取样深度、48kHz取样率编码为PCM。
最后一分钟变更
在早期此交付过程极有可能比用磁带交付要花更长时间。如果你有大把时间这无关紧要而且不会出错。但如果有东西需要变更或出错,问题就大了,你一般无法在文件上插入编辑内容。
因此,若存在如片头片尾字幕等的改动,使用磁带时容易极快地加入修改的镜头,而采用文件交付,没有这种做法的选项,因此你不得不创建一个新的全母版文件。
眼下,除了制作人员必须遵守最后期限外。对此问题的处理方式还没有达成共识。也可能支持这个事实,即它们将最有可能由其后期制作公司收取创建新母版的费用。
尽管听上去成问题,但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编辑指导、埃默代尔后期制作公司的盖理?威斯特摩兰有一些建议:“使QC过程靠近你的编辑时间线,因此如果你确实有失误,你可以很快返回,纠正该处理,重新包装并从那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