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角色形象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bzwk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假面舞会》作为威尔第创作的较为成功的歌剧之一,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的常演剧目。奥斯卡一角的故事线作为剧中为数不多的喜剧线,虽然单独演唱的次数并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假面舞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接整部歌剧的作用。文章对奥斯卡角色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对演唱奥斯卡咏叹调、塑造奥斯卡角色形象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假面舞会》;奥斯卡;角色形象
  《假面舞会》是威尔第在1850年左右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创作的歌剧,该事件即18世纪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被刺杀身亡事件,所以这部歌剧又名《古斯塔夫三世》。但当时的意大利社会状况动荡不安,先是有人刺杀那不勒斯国王,后又有暴徒刺杀拿破仑三世未遂,意大利政府宛如惊弓之鸟,哪里愿意将据现实刺杀事件改编而成故事搬上舞台造成人心惶恐,所以威尔第的这部歌剧无法按原剧在歌剧院进行演出,无奈之下,故事背景被移植到当时还未独立的遥远的英辖北美波士顿城。终于《假面舞会》于1859年2月,在羅马的阿波罗剧院上演并大获成功,观看者无不称赞喝彩,并高喊“威尔第万岁”。
  一、《假面舞会》简介
  这部歌剧主要体现了三个点两条线。三个点分别为:友情(里卡多与雷纳托的友情)、爱情(里卡多与阿米莉亚的爱情)、命运(里卡多的命运,受政治利益的驱使)。两条线:喜剧线(奥斯卡)、悲剧线(整部歌剧的主线)。
  波士顿总督里卡多在工作上颇有建树,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但这威胁到了一些反对派的利益,因此他们决定刺杀里卡多。里卡多与阿米莉亚相爱,但阿米莉亚却是里卡多的朋友兼忠臣雷纳托的妻子。而反对派正是利用了里卡多与阿米莉亚的这层关系,挑拨雷纳托,使得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从而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对里卡多进行了刺杀,但里卡多在死前饶恕了所有的反动派包括雷纳托对自己的刺杀,并且说明了自己与阿米莉亚并未越雷池半步,只是互相倾慕,让雷纳托和阿米莉亚离开是非之地,远走高飞去过幸福的生活。
  二、威尔第创作时期
  威尔第歌剧创作不但题材广泛并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格,早期威尔第的创作题材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主,而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运动中,他通过自己创作的歌剧《伦巴底人》《厄尔南尼》《列尼亚诺战役》等来鼓舞人民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因此被称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到了中期,威尔第的创作手法越发成熟,名声大噪,他的创作进行了巨大的转变,关注点由爱国的民族主义转变为社会现实以及人性冲突,如《茶花女》《游吟诗人》《阿依达》《假面舞会》,迄今为止这些都是歌剧院的经典剧目。威尔第晚期共创作了两部歌剧,一部喜剧《法尔斯塔夫》,一部悲剧《奥赛罗》,这两部被称为意大利歌剧的两座高峰。
  创作《假面舞会》这部歌剧时,威尔第名誉、能力正值高峰,爱国心切的威尔第看到自己国家的人民为了独立运动多次发生流血事件,内心伤痛不已。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他创作的所有歌剧中都带有民族性和戏剧性,人物性格真实贴近生活且具有多面性。
  三、奥斯卡在《假面舞会》里的音乐形象
  奥斯卡是波士顿总督里卡多的侍从,他的角色在歌剧中单独出现并演唱咏叹调的次数并不多。但奥斯卡一角是整部歌剧的灵魂,也可以说是两条主线中的喜剧线。
  (一)欢乐的承担者
  奥斯卡本身角色带有小丑的谐谑色彩,他经常穿着一身笔挺西装,腰间佩戴剑,脚穿长靴,对总督里尔卡多顺从且忠诚。奥斯卡的性格活泼开朗,每当他在剧情中出现就是喜剧的色彩,为整部悲剧性的歌剧添加了一抹亮色。一是在一位法官准备捕杀女占卜师乌丽卡等待总督里卡多签字同意时,善良的奥斯卡为其辩护从而唱出《她抬头仰望》,在为女占卜师乌丽卡辩解的同时,奥斯卡顺便用言语和行为逗弄了在场所有看起来严肃且表面一本正经的大臣们。二是当雷纳托在假面舞会上询问奥斯卡关于总督里卡多穿着打扮的细节时,调皮的奥斯卡故意卖关子不愿意告诉雷纳托而演唱了《你想要知道》。当然,天真的奥斯卡哪里是雷纳托的对手,最终在雷纳托的哄骗下告诉了他一切。
  (二)里卡尔多的另一面
  奥斯卡作为侍从时刻跟随着里卡尔多,他滑稽活泼又喜欢恶作剧,平日里传达着里卡尔多的各项命令,又替里卡尔多办理各种差事,可以说是里卡尔多的另一面形象代表。在第三幕中,雷纳托与反叛者正在商议如何行刺总督里卡尔多时,奥斯卡的影子盘旋在空中宣布邀请雷纳托与阿米莉亚参加假面舞会,如此形成了一个刺杀的大好机会。当雷纳托在询问奥斯卡总督里卡尔多的穿着时,奥斯卡调侃和捉弄的语气无疑为这灰暗的悲剧抹上了一层愉悦的色彩,让这部歌剧有了些许光亮与欢快,不至于过于沉重。我们从奥斯卡身上也能依稀看到里卡尔多风趣幽默的一面,虽然故事的结局是里卡尔多死去,但他的灵魂依然存在着,那就是——奥斯卡。
  (三)穿针引线
  这是一部整体色调灰暗且严肃的歌剧,但威尔第并没有一味地渲染单调的悲剧色彩,奥斯卡作为一缕耀眼的阳光在《假面舞会》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奥斯卡这个角色在四幕歌剧里单独演唱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不多,但是奥斯卡的角色在这部歌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第二幕中当法官请求总督里卡多在捕杀占卜师乌丽卡的判决书上签字时,善良的奥斯卡为其辩解,说了许多关于乌丽卡占卜的神奇之术,这成功引起了里卡多的兴趣,才使得里卡多在占卜师那里听到了正在寻求帮助准备忘记自己的阿米莉亚,进而里卡多与阿米莉亚在绞刑架前相见,这时前来通风报信的雷纳托才知道与里卡多幽会的是自己的妻子。在第四幕中,准备刺杀行动的雷纳托向奥斯卡打听里卡多的穿着打扮时,有警惕性的奥斯卡通过插科打诨的方式向雷纳托说自己不知道也不会告诉他,但最终被雷纳托以保护总督为由,骗取了信任,从而使得雷纳托成功刺杀了毫无防备的里卡多。
  四、结语
  《假面舞会》是以喜剧为面具,真实面目是悲剧的一部歌剧。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生活的,而面具之下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如反叛者的仇恨,阿米莉亚与里卡多的爱情,雷纳托的嫉妒与疯狂报复的心理……但这一切随着里卡多的原谅得到化解,正如威尔第心中所希望的正义战胜邪恶,宽容化解仇恨。
  参考文献:
  [1]田红粉.论威尔第歌剧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9.
  [2]张明志.爱与恨交织的永恒悲歌:威尔第歌剧《阿依达》音乐美学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105-107.
  [3]邵义强.歌剧赏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汪启章,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刘诗嵘.假面舞会[N].音乐周报,2001-09-15.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审美意象是指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意象,是由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或欣赏者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手段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加工,进而在脑海中产生的形象。以悲剧为依据创作的雕塑作品与悲剧艺术本身有许多相似之处。文章以雕塑作品《拉奥孔》为例,对其中蕴含的悲剧审美意象进行解读,从审美意象的角度对《拉奥孔》雕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雕塑;《拉奥孔》;审美意象  我们从雕塑艺术来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