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学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52552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学院校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将医疗保险学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金课”,推动“新医科”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本文探索夯实医疗保险学“金课”建设的支撑元素、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辅以案例深入研究线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发现,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师生协作互动是“教”与“学”的契合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可为医学院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保险学;金课;协作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3-0089-03
  2018年,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在此背景下,“金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2020年,教育部官网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院校开设的医疗保险学未被列入一流课程,当前医疗保险学“金课”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医疗保险学是一门新兴课程,具有医学、管理学、保险学等多学科交叉特点,医学院校如何根据“金课”标准量身打造“金课”是一道难题。余文森等认为应把“金课”定位于学生真实、深度、完整的学习,这就是它与学生不学习、假学习、浅学习“水课”的最大区别[1]。本文探究医疗保险学“金课”的支撑元素、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辅以案例研究,展开这门课程“金课”教学设计的论述,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发现。
  一、医疗保险学“金课”的支撑元素
  教学理念的转变。授课教师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建设标准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讲出理论“深度”、练出实践“高度”、充满人文情感“温度”的课程,形成“教书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教育”四位于一体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不同类型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而设计,分为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录制视频、课前预习题与复习题等,拓展资源主要包括在线相互讨论与评论、在线提问与学习解惑、学习笔记共享等,教师将两种资源融为一体,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保障制度的完善。教学保障制度分为评估制度与激励制度。在评估制度上,学校对有意申报一流本科的课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师资队伍、实训室的教学条件、实习基地、学生学习效果等,并加强对课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提出整改意见;在激励制度上,学校应对申报“金课”付出最大努力的负责人予以奖励,组织“金课”申报人到国家“双一流”大学进修,促使其尽快提升教学能力与素质。
  二、医疗保险学“金课”的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
  近年来,课程教学中出现了“知识搬运”式的肤浅师生协作,师生“共同探索”协作的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课堂交流機械且低效,课前、课堂与课后师生之间缺少深度互动,不利于协作整体效果的发挥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2]。实际上,师生关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3],教师将“教”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应讲求教学策略,实现有效生成。师生协作互动的主要教学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链教学方法。教师可运用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问题导学法[4],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挖掘思政元素,采用连环导学的设问、疑问、留问、提问、反问等,以政策文件、新闻报道、学术观点摘要等为支撑材料,层层深入,步步紧扣,在师生共究中矫正学生的误区,避免空洞说教。
  情景教学方法。医疗保险学源于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包括学生的医疗保障需要。教师可将医疗保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医疗保障需求相结合,建立联系现实生活的情境,比如将门诊报销、住院报销、特殊疾病报销等内容融入章节单元或专题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每一章节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包含于各项任务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同化”或者“顺应”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进而把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体会社会医疗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系统化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相关抽象概念与基本原理,教师可根据概念与原理内部结构的成分、特性和内在逻辑关系,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点,逐点逐层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基本原理。学生通常认为医疗保险基金测算难度系数太高,尤其是数学基础差的学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将公式拆分法与提示法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辅用文字说明与图示说明等,分步骤引导学生求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医疗保险基金测算。
  三、医疗保险学“金课”的教学设计
  线上学习资源。教师可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自建优质教学资源,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是将“先教后学”的教学转变为“先学后导”的教学。“先学后导”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教师团队可钻研教材,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将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筹资、医疗保险基金测算、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等重点章节的知识要点与难点录制成微课,上传至“智慧树”平台课程资源库,使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内容有初步认识。为了叩开探究学习之门,避免学生“走过场”式的探究,学生应从书籍、报纸、医疗保障局网站挑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推送到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各抒己见、提出疑问,形成学生与问题“对话”;学生与伙伴“对话”;学生与自己“对话”,走进“真”的探究[5]。二是将寓乐于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反映医保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我和我的家乡》《北京好人》《医路有你》等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互动讨论电影呈现医保问题的片段,教师把影片反映的医保问题放入对应章节,采用螺旋递进式教学方法,形成螺旋上升的问题链,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能力。三是知识内化的教学。教师可围绕教材的核心知识,将课本知识与医疗保险热点问题相结合,融入思政元素,比如选取2021年5月起实施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中的医疗保障基金行政法规为思政内容、国家医保局开展首批试点“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价格为思政内容等,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问题,教师予以适度的点拨。   线下理论课教学。教师采用显性与隐性的师生协作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将“教”变成“学”。在教学目标上,医疗保险通常有三个基本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为例,知识目标是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的基本原则、筹集渠道、构成与积累方式,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习难度;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并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与方法是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与思维层次,依教学目的提出前后连贯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疑惑与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反馈,具体而言,教师帮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上一章医疗保险基金测算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使其更好地理解经过医药补偿费、风险储备金、人均医疗费用的测算方法而求解出的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情感态度价值是学生理解医疗保险传递的爱与责任。在教学策略上,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除了运用系统的教学策略外,还应开展师生协作互动的问题链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课程质量评价将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
  线下实践课教学。教师采用内隐教学法,开展医保主题情景剧、访谈作业汇报以及其他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一方面,学生挖掘身边的医疗保险素材,集体编排有医保教育意义的情景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集体智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体表演能力。之后,教师将情景剧归入对应的章节内容,作为学生作品展示。另一方面,學生采访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了解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的认知与满意度,并通过小组实践作业汇报的方式展示调研方案、采访记录、资料收集、调查问卷、活动照片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展示能力。邀请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作为评审人,根据学生代表外审与班级代表内审的加权评分,确定小组实践作业报告的成绩,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四、结论
  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线上课堂、线下理论课和线下实践课对师生协作的程度要求不同,需要教师精心地进行课程设计,借助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利用生动直观的教育信息和方法,更好地启发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地积极思考,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等. “课堂革命”与“金课”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19(09):22-28.
  [2] 吴殿朝,刘军伟.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加强高校师生互动与协作[N]. 光明日报,2019-02-26(13).
  [3] 徐金丽. 师生关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N]. 光明日报,2019-02-26(13).
  [4] 韩立福. 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兼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J]. 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04):33-37.
  [5] 张超怀. 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N]. 中国教师报,2020-01-15(04).
  (荐稿人:朱平华,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思想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融入爱国主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保障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就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
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矿物加工专业为例,以模型制作为突破口,通过将课堂理论知识、现场实习经验与模型制作相结合,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形成了由创新思维系列课程、创新系列实践、专业创新实践、课外创新实践组成的一整套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地矿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新形势下,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积极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秉持“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推出一流课程”的思想,进行专业课程多元化建设,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在此背景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定位教学目标、坚持创新导向、不断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摘 要:三学期制的施行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发挥该课程在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三学期制背景下“原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等五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专题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本文以大学贫困生群体考研动机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江苏大学贫困生群体为分析样本,通过调研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掌握翔实数据,展开对江苏大学贫困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将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严密的归纳论证,指出当前大学贫困生群体的考研动机,并就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大学贫困生群体的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大学贫困生群体更加理性地对待考研,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并针对人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最终成形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认知框架,有效抵御错误、落后思想对大学生所
摘 要:心理需求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的关键因素,改善阅读是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命题,心理学视角下的阅读研究能够有效地回答用户阅读行为产生和变化的深层逻辑。本文将心理需求与阅读推广相结合,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描述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关键心理需求:图式、审美与参与,三者分别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回答了阅读推广有效性的问题;同时提出满足心理需求是提升阅读推广服务深度的重要手段,分析高校读者的阅读心理与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目前高职学校中经验式的数学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生的需要,因此本文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和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贯彻新时期社会对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生的高职数学人才。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职;数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
本研究针对“气象信息系统保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围绕大气探测(装备保障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气象行业基层气象台站业务需求,分析了学校“气象信息系统保障”课
本研究以实践取向为理念依据、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情感诉求为研究价值,以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引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环境要求,探索基于行动研究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课程模式,从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方面探究该体系的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