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我退休”,这“有一天”对于我来说尚有21年,相对于“现在”太过遥远。但是我得感谢编辑,他给了我一个时间点,使我可以脱离现实的生活,从而可以认真地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可以检视自己的从教经历中的得失。一个处于回忆与反省之中的人总是真诚的。我得再说一次“谢谢”,因为我知道他给我这个题目是对我的疏懒的督促。
然而,我也知道这是一份不能完成得好的“作业”。 每个人并不能真正抵达未来,现在来回顾教学的“得”与“失”,那只能是用现在的认识来界定过去,观念是永動不居的,从现在到退休之前的时间,上帝并未允我偷窥,因此我只能借助我的真诚去想象。
【清醒】
退休的那一天上午,我办完离校手续,一个人离开安静的校园。学生们在上课,那是一些新鲜的面孔,一些尚未被枯燥的知识冻伤的面孔,流动着青春的光彩。我再也不会跟他们有相处的机会了,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有我这个人存在过。想到这一点我会有一种恍惚。如果他们不知道我存在过,那么我就不曾存在,教师的生命意义正是这样体现出来的。在恍惚中,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一个21岁的青年,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那个破旧的山村学校报到。校牌是一个白色开裂的木匾,挂在长着草的石墙上。但是那个青年满怀热情,他肯定自己将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老师。很多年后,这个面容干净秀气的青年长成了我现在这样一副枯干瘦瘪的形状,他住在城市的空中楼阁里,客厅挺宽敞,铺着木地板,而当年的热情和理想已经消退,他变成一个教书匠。人们都说他的课上得不错,他一面享受着这样的赞誉,因为这些掌声可以为他赢得些许逃离死板的制度规范的自由,但同时,他深知他所得到的赞誉本质上来自于一个错误的根源——一张规范着错误的教学方向的试卷。由于了然这张试卷的命制技巧及其死板的本质,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教书“匠”,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优秀体现的正是耻辱,这两者之间显现正比例。作为“人的教育”与作为“成绩的教育”,二者之间并不等同,在他回望自己的教育生涯的时候,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们,如果你们还记得我们的《班级公约》,如果你们在面临着利益与人性的选择的时候,你们还会想到我们当时的约定,那么不管身处何等劣境,你都是成功的。我记得我们的《班级公约》里有这么几条: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培养一种良好的兴趣;每天清理自己的内心;在你的内心永远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
做一个正直的人,你永远都会内心安定,因为你永远不亏欠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亏欠他人,如果你是一个不正直的人,即使你再成功,你也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小偷”;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你的内心就永远是洁净的,你会对生活永远充满乐观,你会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人;培养一种良好的兴趣,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你会得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命运对你不公的时候,凭借着这种兴趣,你就能扛住所有的痛苦和烦恼;每天清理自己的内心,你才会消除作为人本身与生俱来的自大,你才会更尊重自己,领悟到人格的孤高伟岸之美;在你的内心永远要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有时我们总是在现世里不免要弯腰,要妥协,有时我们即使不违背良心但也不免要演一些并不由衷的戏,内心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我们就可以改正自己,就可以尽可能得活得像个“人”。孩子,在你的内心要永远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
【父亲和母亲】
这个退休的老人想起了他的父亲和母亲。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教师,他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他记得很清楚2004年他读到周晓枫的一个句子——“所有收藏善的人是安详的”——时,他想起的就是他的母亲,而每次说起他的母亲,他也总会想起这个句子。他记得父亲退休后的那些岁月,坐在家里等着几个孩子回来看望,很少出门,时间从他的身上流过像是一只慵懒的老猫。父亲刚退休的几年一遇到他就谈教学,后来看他不很喜欢听,也就渐渐变得话少了。有一次父亲向他要厦门近六年的中考作文题,他因为忙着喝酒,又觉得这并不是重要的事,最终也没有给。站在校园外的树下,他开始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一个教师的生命是由一星期一星期构成的,星期一之后是星期二,星期二之后是星期三,退休后,醒过来有时连日期都不是重要的,而节日有时又会变成希望的落空;就像现在,他有点恍惚,离开学校后他回到家要做什么呢。
他想他的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他记得还在山村学校的时候,有一次从学校回到家,将脱了帮的鞋往门边一踢,就冲到厨房去找东西吃。出来的时候,看见母亲坐在门前的石条凳上,正帮他纳鞋帮。她左手顶住鞋底,右手拿着针一细步一细步地纳,老花镜搭拉在鼻梁上。她神情专注,浑然不觉他在旁边看得发呆。那只鞋似乎就是她整个的世界,她的一生好像就是为了给他纳好一双鞋似的。她的脸上满布安详,她就那么安静地坐在门前的石条凳上为他纳鞋,好像她生来就一直坐在那里,好像她一生都将那样坐下去似的。正是冬天,阳光很好,将母亲整个地普照,从石条凳旁边的大门往屋里望,客厅稍显得暗,整个家非常安静,静得像是一湖水。他记得,似乎那时候门前的扶桑花开得很好,他并不是很确切地记得,但似乎确实有扶桑花在日光里开着。他从回忆里回过神,他想她的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她从来没有自己的一分私房钱,她全部的心都在丈夫和孩子们的身上,她看着一个个孩子越走越远,她从来只有等待,没有要求,有时她会说“你们好,我就好。”无私的人总是有福的。
列位看官,请原谅我的文不及义。我所要说的是,如果我的余生是幸福的,或许并不是教育给予我的,教育只会给我虚荣,当聚光灯熄灭,我或许只会领受到孤寂,而无私的爱才会给人幸福。如果我要在教育中获得幸福,我不能靠着那些虚荣生活,我必须将我真实的爱给予我的学生,我必须将真实的尊重给予我的同事,当我在回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才会洋溢在友情的温暖之中,我的学生才会真正对我怀有尊重——我的学生是因为我的人格尊重我,而不是因为知识。我所教授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我讲授的那些观念、我给他们的那些影响,必须与他们的机缘完美地结合才可能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命运,而只有我给予他们的无私的爱可以鼓励他们穿越所有的苦难与意外。 【退休后】
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将会走出校门,这个老人慢慢走离校园外的那棵树。他的骄傲使他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的落寞。我看着这个老人伛偻瘦小的身子感到忧伤。他将走向哪里,离开了他一生寄托的职业,即使他并从来都没有将教育当成奉献一生的事业,毕竟他在这个职业里倾注了他的爱与苦恼,他把大部分的精神寄放在上面,现在,退休后,大段空茫的时间落在那里,他将如何打发呢?
那个老人似乎并未看见他背后我满怀忧伤的眼神,他想起一个叫小周的学生。他记得是在一个深夜,他被电话铃声惊醒,那个学生说:“老师,你总是叫我们要多看书,可是看的这些书有什么用呢?高考那一年,那些文章写得比我不好的人都得了高分,我却只在及格线上。现在,我的同学不看书,他们都活得那么快乐,但是我却满脑子的问题。你说看书可以让人获得一种轻易看透世界的本质的能力,可是看透了世界的本质,我更多看到的却是肮脏,是名利的喧嚣,是欺骗和相互的勾结。你说书本很重,纸张是很厚的,世界建构于纸上,可是我读的书只给我带来苦恼,那些书打开不了世界的门,我拿一本书砸我自己,它甚至砸不起一个包。”老人记得那时他想跟那个学生说:“你可以退守到一个更小更安静的世界,你可以坚持。”可是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那一年他38岁。他为此苦恼了很多很多天。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他既不是如来佛祖也不是上帝,书与人之间其实是有缘份的,只有能够理解阅读之美的人才配与书结缘。一直以来,他总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用了太多过于华丽的语言引诱学生走上阅读之路,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带着更多的功利心去阅读,对于尚未建立起自己的人生意趣的学生来说,这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洗脑”。文字从来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文字只应为生活增添快乐和美好,它是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美的形式,作为老师,只可展示美,只可让学生在其中领会到快乐,而不应该要求学生去靠近文字。每一种事物都有其善良和邪恶的本性,文字尤其如此,而如果仅仅是将文字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美的形式,也就是说,当语文不再具有实用的工具意义,也不具有实用的观念性时,或者说,将语文的实用的工具意义还原为生活实用价值来教学,将语文的人文意义还为一种思维锻炼时,语文也许就回归其本质了。只有这样来对待,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服务于生活而不是服务考试,语文才能造就人的快乐,成就人的优美品格而不给人生带来痛苦。
38岁那一年,那个被质问的语文老师开始想象他退休之后的生活。21年后,在七月的迷离的阳光下,这个刚退休的老人想起了那个向他发问的学生。他在心里有了一个计划,他想在小区旁的旧货市场里租借一个地方,办一间小小的讲堂,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服务于任何考试或者其他的功利目的,给那些住在旧货市场里的孩子,讲讲文字的快乐,说说文字之美。或者,他可以回到乡下,做做这件事。老人应该和孩子在一起,这是他出于自私而不又自私的想法。
【勇气】
坐在电脑前的这个38岁的中年人想象着自己退休后的幸福生活,他为那些空茫没有落点的时间终于有了寄放之处感到高兴。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苦恼。我们前面说过了,由于了然试卷的命制技巧及其死板的本质,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教书“匠”,他任教的班级成绩总还不错,似乎不需要怎样的知识更新,也能轻松应付自己的教学工作。他时常感觉生活缺少挑战性而意趣索然。他的生活似乎也过得颇有声色,喝喝酒,看看书,打打球,和朋友聊东聊西,偶尔写一两个稿子(但显然他觉得文字的意义本就聊聊,而且文字的意义对他来说也并不是发表),高级职称评上了,学生听课时似乎也还喜欢,对钱不是很看重,还够花,一切似乎都还合意,但我知道他其实并不是非常快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并不真心想过这种生活。在人与人交接的时候山呼海啸,在独自一人时意态萧索,很长一段时间来,他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他也时时想着改变,可是他明白自己的怯懦。这种状态维持着也挺好,至少不会变得更坏,而如果要给自己的生活创造新的快乐,显然需要冒风险的。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高考语文120分考了87分,第二次考了78分,现在他却非常喜欢阅读,记得高考前他还在写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和同学讨论,现在文字写得还不错,他人生里的很大一部分骄傲来自于文字。可是他的学生们要的是不是自己的命运?对这一点,他完全不能确信。如果他充分享受着课堂的快乐,学生如果将很多的时间放在文字上,而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他想他或许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罪人。去年高考成绩出来,一个学生跑来跟他说:“连老师,你太牛了,你说我会考128分,我真的考了128分。”他故作高深地笑了笑,没有说话。那个学生不知道,他当时只是看到她最后一段时间在应试教学时亦步亦趋,而且在她问话时说这个分数也有鼓励的因素。那个学生不知道,命运有时会有意外。那个学生不知道,她在高兴和惊奇的时候,他想起了好几个理所当然可以得高分的学生却折戟沉沙,成绩公布后架着火烧课本。这一切,那个带着天真而兴奋的表情的学生再也不会知道了。按部就班的教学是安稳的,虽然不免沉闷,偶尔穿插几节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本质的课,学生不至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自己也得些快乐,这在当下的语文教育机制里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他明白,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语文教育是由惰性和怯懦支撑起来的,可是说服自己去改变已经是如此之难了,他还能告诉别人什么呢?
我想这个38岁的语文教师的惰性和怯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不知道他需要多久才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我确然地知道,他正在为自己惰性和怯懦承受着应该承受的惩罚。
【结语】
由于时间的本质是如此难以捉摸,对未来的想象使神思恍惚。这是一篇中心并不明确的文章,随着思绪的飘散游走,我发现文章其实有点离题,我并未完全回顾自己教学的得失,更多表现是自己的某种现实状态,表现的是自己的困惑和对教育的美好想象。它属于更宏观的范畴,当我思考这些问题,我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蚍蜉撼树,历来被认为是不自量力,我能够理解作为一只蚍蜉的悲哀与可悲。但愿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对学生的成长能有更多的助益,这或许会是支撑我走过迷茫的一种力量。
真诚有时是可笑的。明天醒來,我再次翻读这篇文章,也许连我自己都会觉得这篇文章的语气是可笑的。但有一点我相信:这并不是文章本身的错误,而它与所放置的时空境域发生了错位。亲爱的朋友,我们都会有退休的那一天,我们也许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穿越这不堪的生活。因为我们的面前有那么多鲜活的面孔,而我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并且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厦门松柏中学)
然而,我也知道这是一份不能完成得好的“作业”。 每个人并不能真正抵达未来,现在来回顾教学的“得”与“失”,那只能是用现在的认识来界定过去,观念是永動不居的,从现在到退休之前的时间,上帝并未允我偷窥,因此我只能借助我的真诚去想象。
【清醒】
退休的那一天上午,我办完离校手续,一个人离开安静的校园。学生们在上课,那是一些新鲜的面孔,一些尚未被枯燥的知识冻伤的面孔,流动着青春的光彩。我再也不会跟他们有相处的机会了,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有我这个人存在过。想到这一点我会有一种恍惚。如果他们不知道我存在过,那么我就不曾存在,教师的生命意义正是这样体现出来的。在恍惚中,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一个21岁的青年,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那个破旧的山村学校报到。校牌是一个白色开裂的木匾,挂在长着草的石墙上。但是那个青年满怀热情,他肯定自己将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老师。很多年后,这个面容干净秀气的青年长成了我现在这样一副枯干瘦瘪的形状,他住在城市的空中楼阁里,客厅挺宽敞,铺着木地板,而当年的热情和理想已经消退,他变成一个教书匠。人们都说他的课上得不错,他一面享受着这样的赞誉,因为这些掌声可以为他赢得些许逃离死板的制度规范的自由,但同时,他深知他所得到的赞誉本质上来自于一个错误的根源——一张规范着错误的教学方向的试卷。由于了然这张试卷的命制技巧及其死板的本质,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教书“匠”,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优秀体现的正是耻辱,这两者之间显现正比例。作为“人的教育”与作为“成绩的教育”,二者之间并不等同,在他回望自己的教育生涯的时候,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们,如果你们还记得我们的《班级公约》,如果你们在面临着利益与人性的选择的时候,你们还会想到我们当时的约定,那么不管身处何等劣境,你都是成功的。我记得我们的《班级公约》里有这么几条: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培养一种良好的兴趣;每天清理自己的内心;在你的内心永远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
做一个正直的人,你永远都会内心安定,因为你永远不亏欠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亏欠他人,如果你是一个不正直的人,即使你再成功,你也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小偷”;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你的内心就永远是洁净的,你会对生活永远充满乐观,你会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人;培养一种良好的兴趣,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你会得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命运对你不公的时候,凭借着这种兴趣,你就能扛住所有的痛苦和烦恼;每天清理自己的内心,你才会消除作为人本身与生俱来的自大,你才会更尊重自己,领悟到人格的孤高伟岸之美;在你的内心永远要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有时我们总是在现世里不免要弯腰,要妥协,有时我们即使不违背良心但也不免要演一些并不由衷的戏,内心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我们就可以改正自己,就可以尽可能得活得像个“人”。孩子,在你的内心要永远有一个更完善的自我。
【父亲和母亲】
这个退休的老人想起了他的父亲和母亲。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教师,他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他记得很清楚2004年他读到周晓枫的一个句子——“所有收藏善的人是安详的”——时,他想起的就是他的母亲,而每次说起他的母亲,他也总会想起这个句子。他记得父亲退休后的那些岁月,坐在家里等着几个孩子回来看望,很少出门,时间从他的身上流过像是一只慵懒的老猫。父亲刚退休的几年一遇到他就谈教学,后来看他不很喜欢听,也就渐渐变得话少了。有一次父亲向他要厦门近六年的中考作文题,他因为忙着喝酒,又觉得这并不是重要的事,最终也没有给。站在校园外的树下,他开始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一个教师的生命是由一星期一星期构成的,星期一之后是星期二,星期二之后是星期三,退休后,醒过来有时连日期都不是重要的,而节日有时又会变成希望的落空;就像现在,他有点恍惚,离开学校后他回到家要做什么呢。
他想他的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他记得还在山村学校的时候,有一次从学校回到家,将脱了帮的鞋往门边一踢,就冲到厨房去找东西吃。出来的时候,看见母亲坐在门前的石条凳上,正帮他纳鞋帮。她左手顶住鞋底,右手拿着针一细步一细步地纳,老花镜搭拉在鼻梁上。她神情专注,浑然不觉他在旁边看得发呆。那只鞋似乎就是她整个的世界,她的一生好像就是为了给他纳好一双鞋似的。她的脸上满布安详,她就那么安静地坐在门前的石条凳上为他纳鞋,好像她生来就一直坐在那里,好像她一生都将那样坐下去似的。正是冬天,阳光很好,将母亲整个地普照,从石条凳旁边的大门往屋里望,客厅稍显得暗,整个家非常安静,静得像是一湖水。他记得,似乎那时候门前的扶桑花开得很好,他并不是很确切地记得,但似乎确实有扶桑花在日光里开着。他从回忆里回过神,他想她的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她从来没有自己的一分私房钱,她全部的心都在丈夫和孩子们的身上,她看着一个个孩子越走越远,她从来只有等待,没有要求,有时她会说“你们好,我就好。”无私的人总是有福的。
列位看官,请原谅我的文不及义。我所要说的是,如果我的余生是幸福的,或许并不是教育给予我的,教育只会给我虚荣,当聚光灯熄灭,我或许只会领受到孤寂,而无私的爱才会给人幸福。如果我要在教育中获得幸福,我不能靠着那些虚荣生活,我必须将我真实的爱给予我的学生,我必须将真实的尊重给予我的同事,当我在回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才会洋溢在友情的温暖之中,我的学生才会真正对我怀有尊重——我的学生是因为我的人格尊重我,而不是因为知识。我所教授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我讲授的那些观念、我给他们的那些影响,必须与他们的机缘完美地结合才可能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命运,而只有我给予他们的无私的爱可以鼓励他们穿越所有的苦难与意外。 【退休后】
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将会走出校门,这个老人慢慢走离校园外的那棵树。他的骄傲使他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的落寞。我看着这个老人伛偻瘦小的身子感到忧伤。他将走向哪里,离开了他一生寄托的职业,即使他并从来都没有将教育当成奉献一生的事业,毕竟他在这个职业里倾注了他的爱与苦恼,他把大部分的精神寄放在上面,现在,退休后,大段空茫的时间落在那里,他将如何打发呢?
那个老人似乎并未看见他背后我满怀忧伤的眼神,他想起一个叫小周的学生。他记得是在一个深夜,他被电话铃声惊醒,那个学生说:“老师,你总是叫我们要多看书,可是看的这些书有什么用呢?高考那一年,那些文章写得比我不好的人都得了高分,我却只在及格线上。现在,我的同学不看书,他们都活得那么快乐,但是我却满脑子的问题。你说看书可以让人获得一种轻易看透世界的本质的能力,可是看透了世界的本质,我更多看到的却是肮脏,是名利的喧嚣,是欺骗和相互的勾结。你说书本很重,纸张是很厚的,世界建构于纸上,可是我读的书只给我带来苦恼,那些书打开不了世界的门,我拿一本书砸我自己,它甚至砸不起一个包。”老人记得那时他想跟那个学生说:“你可以退守到一个更小更安静的世界,你可以坚持。”可是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那一年他38岁。他为此苦恼了很多很多天。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他既不是如来佛祖也不是上帝,书与人之间其实是有缘份的,只有能够理解阅读之美的人才配与书结缘。一直以来,他总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用了太多过于华丽的语言引诱学生走上阅读之路,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带着更多的功利心去阅读,对于尚未建立起自己的人生意趣的学生来说,这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洗脑”。文字从来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文字只应为生活增添快乐和美好,它是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美的形式,作为老师,只可展示美,只可让学生在其中领会到快乐,而不应该要求学生去靠近文字。每一种事物都有其善良和邪恶的本性,文字尤其如此,而如果仅仅是将文字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美的形式,也就是说,当语文不再具有实用的工具意义,也不具有实用的观念性时,或者说,将语文的实用的工具意义还原为生活实用价值来教学,将语文的人文意义还为一种思维锻炼时,语文也许就回归其本质了。只有这样来对待,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服务于生活而不是服务考试,语文才能造就人的快乐,成就人的优美品格而不给人生带来痛苦。
38岁那一年,那个被质问的语文老师开始想象他退休之后的生活。21年后,在七月的迷离的阳光下,这个刚退休的老人想起了那个向他发问的学生。他在心里有了一个计划,他想在小区旁的旧货市场里租借一个地方,办一间小小的讲堂,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服务于任何考试或者其他的功利目的,给那些住在旧货市场里的孩子,讲讲文字的快乐,说说文字之美。或者,他可以回到乡下,做做这件事。老人应该和孩子在一起,这是他出于自私而不又自私的想法。
【勇气】
坐在电脑前的这个38岁的中年人想象着自己退休后的幸福生活,他为那些空茫没有落点的时间终于有了寄放之处感到高兴。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苦恼。我们前面说过了,由于了然试卷的命制技巧及其死板的本质,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教书“匠”,他任教的班级成绩总还不错,似乎不需要怎样的知识更新,也能轻松应付自己的教学工作。他时常感觉生活缺少挑战性而意趣索然。他的生活似乎也过得颇有声色,喝喝酒,看看书,打打球,和朋友聊东聊西,偶尔写一两个稿子(但显然他觉得文字的意义本就聊聊,而且文字的意义对他来说也并不是发表),高级职称评上了,学生听课时似乎也还喜欢,对钱不是很看重,还够花,一切似乎都还合意,但我知道他其实并不是非常快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并不真心想过这种生活。在人与人交接的时候山呼海啸,在独自一人时意态萧索,很长一段时间来,他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他也时时想着改变,可是他明白自己的怯懦。这种状态维持着也挺好,至少不会变得更坏,而如果要给自己的生活创造新的快乐,显然需要冒风险的。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高考语文120分考了87分,第二次考了78分,现在他却非常喜欢阅读,记得高考前他还在写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和同学讨论,现在文字写得还不错,他人生里的很大一部分骄傲来自于文字。可是他的学生们要的是不是自己的命运?对这一点,他完全不能确信。如果他充分享受着课堂的快乐,学生如果将很多的时间放在文字上,而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他想他或许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罪人。去年高考成绩出来,一个学生跑来跟他说:“连老师,你太牛了,你说我会考128分,我真的考了128分。”他故作高深地笑了笑,没有说话。那个学生不知道,他当时只是看到她最后一段时间在应试教学时亦步亦趋,而且在她问话时说这个分数也有鼓励的因素。那个学生不知道,命运有时会有意外。那个学生不知道,她在高兴和惊奇的时候,他想起了好几个理所当然可以得高分的学生却折戟沉沙,成绩公布后架着火烧课本。这一切,那个带着天真而兴奋的表情的学生再也不会知道了。按部就班的教学是安稳的,虽然不免沉闷,偶尔穿插几节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本质的课,学生不至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自己也得些快乐,这在当下的语文教育机制里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他明白,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语文教育是由惰性和怯懦支撑起来的,可是说服自己去改变已经是如此之难了,他还能告诉别人什么呢?
我想这个38岁的语文教师的惰性和怯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不知道他需要多久才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我确然地知道,他正在为自己惰性和怯懦承受着应该承受的惩罚。
【结语】
由于时间的本质是如此难以捉摸,对未来的想象使神思恍惚。这是一篇中心并不明确的文章,随着思绪的飘散游走,我发现文章其实有点离题,我并未完全回顾自己教学的得失,更多表现是自己的某种现实状态,表现的是自己的困惑和对教育的美好想象。它属于更宏观的范畴,当我思考这些问题,我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蚍蜉撼树,历来被认为是不自量力,我能够理解作为一只蚍蜉的悲哀与可悲。但愿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对学生的成长能有更多的助益,这或许会是支撑我走过迷茫的一种力量。
真诚有时是可笑的。明天醒來,我再次翻读这篇文章,也许连我自己都会觉得这篇文章的语气是可笑的。但有一点我相信:这并不是文章本身的错误,而它与所放置的时空境域发生了错位。亲爱的朋友,我们都会有退休的那一天,我们也许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穿越这不堪的生活。因为我们的面前有那么多鲜活的面孔,而我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并且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厦门松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