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

来源 :花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运是藏在人心里的一种无奈。都是命,三哥的口气越来越像大伯了。
  大伯的无奈是自己没有读书。大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耕田耙地难不倒他,他便当上了生产队长。大伯最怕每天给社员记工分,暗地里把账本带回家让父亲教他。大伯悟出了读书重要,也悟出了读书能改变命运。
  每次收工回家,大伯把那些哥哥们喊过来,磕着黄烟棍,拍着桌上的账本嚷嚷:狗崽子们,给我长点出息!还不赶快读书,想尝佝头晒背、仰头晒面的滋味?
  大伯发了狠,勒紧裤腰带也要送五个儿子读书。可是,大哥、二哥对读书不感兴趣,进学堂就打瞌睡,勉强读完高小。四哥、五哥是宁可挨牛鞭子也不愿意上学。唯独三哥从小体弱多病,到五岁才说清楚话,十岁开始上学堂。性格内向的三哥跟书本有缘。
  那时,不读书就学手艺。大伯再狠也不能把儿子吃了,只好让大哥跟着父亲学裁缝,送老二、老四学石匠,五哥就跟着同村的叔学木匠,一家衣食住行不求人。大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三哥身上。
  三哥不仅书读得好,一手毛笔字也写得很漂亮。大伯对三哥宠爱有加,田间地头的农活从不让三哥动手,家里吃了上顿愁下顿,可三哥依然是丰衣足食,惹得其它兄弟嫉妒不已。这时,大伯得意地骂道:眼馋了?想吃?去读书呀!
  三哥本性善良,常常把碗中的白米饭悄悄倒进稀得可以当镜子的粥里,把大娘偷偷藏在碗底的鸡蛋让几个哥哥尝,几个哥哥尝完一遍,一个鸡蛋就没了。
  大伯最得意的是三哥把书桌摆到滩场上写春联,这是三哥读书以来让大伯最长脸的一件事。三哥摆出一条条长凳,磨上一大碗浓浓的墨汁,把大张大张的红纸用刀裁成一长条一长条。提笔、蘸墨、挥毫……白面书生三哥身边围着一圈乡亲,不乏有不懂装懂的老“先生”品头论足:“字好,对仗也好,果然是秀才!”
  “有中意的就拿去。”大伯得意地磕着黄烟管。
  红彤彤的春联摆满了一滩场,拿对联的叔叔伯伯们从来不会白拿,总要拿些过年家里预备的糖糕爆米,舍己的还要在爆米里藏几个鸡蛋。字无价,情也无价。
  “今年的年猪就不高(杀)了!”大伯看着三哥的背影,小声跟大娘嘀咕,“明年,三崽哩考上大学,我们要好好摆几桌!”大伯以为三哥考大学是筷子夹粑。
  三哥以2分之差落榜了。大伯唉声叹气了好几天,想想不服气,东拼西凑让三哥复读。第二年,三哥又差3分。三哥不发一言,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门。大伯咬咬牙,继续补习!
  三哥读到高七时彻底泄气了,骨瘦如柴的他也扛着行李跟着村里人一起去深圳打工。
  肥皂泡吹得五颜六色的时候破了。三哥头顶上的光环随着肥皂泡沫消失了,成了全村人的笑话。大伯失去生命的最后支撑,脑溢血去世。
  大伯家的骄子、宠儿——三哥不仅仅是遭受村里人的冷眼,就是做裁缝的哥哥和做石匠的弟弟也瞧不起他,兄弟怕跟他往来多了,少不得揩油,竟成陌路。三哥既没出息,又没手艺,勉强娶上一个同样贫穷又厚道的梅子。
  命运也是势利眼,只愿景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三哥用了十年还清结婚债务,生育了两个孩子,刚从债堆里爬出来,却在一家裁缝厂日夜加班,引发了脑梗塞,进了医院。脑部做手术需要大量的钱,大伯大娘走后,家里兄弟是一盘散沙,是父亲把族里的兄弟和亲戚召集拢了,凑齐了手术费。
  三哥走出医院,再也无法出去打工了。最不可能作田的三哥却毫无选择地重拾起大伯的锄头铁耙,弄得村里人嘲弄都不忍。
  尽管父亲说给他治病的钱不用还,三哥却放不下。三哥白天忙完农活,晚上还坚持要从小镇服装加工厂拿些衣物在家里加工,赚些手工钱逐年还帐。
  三哥就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前不久又听说,三哥骑自行车去一家服装店拿衣服加工,迎面跟一辆公交“亲吻”上了,三哥成了血面菩萨。公交司机想逃,所幸被围观的乡亲拦住,司机掏出50元钱,围观的人愤愤不平:“打发叫花子呀!”司机又掏出100元。三哥竟然手一挥,说:“没事,赶紧把车开走,我回家擦擦就行。”说完扶起破自行车往家里走。
  类似这样的事,我一年总要听个二三回。我苦命的三哥啊,你是开脑开傻了?你是认命了?还是让苦难扭曲了?也许什么都不是?命运就是一种心境,命运就是一个轨道。一个人从一个命运轨道转换到另一个命运轨道,同样有自己独特的视野和风景,也许三哥不觉得倒霉,只要他心是平静的!
  李冬凤,1992年毕业于江西九江师范,现供职于江西省都昌县信访局,系江西省九江市作协会员。曾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长江周刊》、《华夏情》等各种文学报刊杂志发表散文50余篇,多次获奖。
  (江西省都昌县信访局 邮编:332600)
其他文献
黎明时分的秋风有着更深沉的肃杀性与刺骨性,树木已褪去夏天犹存的一缕芳魂,瑟缩胆怯的站在原地,静候着冬季的审判。楼前法国梧桐的枝桠在大地嘴边疯狂的挣扎着,呕咽着。这似乎更像是一场葬礼;乌鸦早已聚成一片,为死去的、沉寂的,唱着诅咒的怨歌,乌鸦在东方人眼里终是不详的,它习惯惨败狼藉的景,习惯死亡的氛围;这黑色的精灵,冥府使者。  月亮演了一晚上的独角戏,终于挨到天边的尽头,告别这经营惨淡的尘世,天际泻下
期刊
那是我第几次去兰石医院探望父亲呢?  只记得,我经过走廊前往病房的途中,浓浓的药水味刺痛着我的神经,那里的一切都浸泡在怪怪的味道里,显得沉郁。  我轻轻地走进了父亲休养的病房,向照顾父亲的亲戚打过招呼后就坐在了病床边的板凳上。我与父亲相距不足半步却恍若隔世,我不了解他的苦痛,我不能安慰他,我无法与他并肩作战,共斗病魔。我能做的只是沉默。彼时我能帮助他的,便是给予他安静,一种可以内窥灵魂,质问生命的
期刊
季老的仙去给人世间留下无限怅然。  季羡林,国学泰斗、佛学大师、中国国宝,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桃李天下,质朴谦逊,实为知识分子楷模。  季老做学,涉猎广泛,且样样成功,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开创北大东方文学系,季式散文行水流云。季老做人,能为刚入校的北大学子视为看门人,守着行李在校门口待了个把钟头;能专门撰文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谦虚的都让人看不下去。  道家的至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学仿老子
期刊
漫天雪,勾起了过去的记忆。  那段时光是新荷上莹莹闪亮的水珠,折射着美丽绚丽醉人的光彩,也承受这摇摇坠落的心颤,很高兴认识你,伴我走过青春的岁月。  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很大的雾,阳光穿过雾气照过来,朦朦胧胧的,洒在身上似乎很温暖,细细的朦朦的湿气扑面,睫毛伴着轻柔的水珠,清凉的感觉润到心底,“同学,你的书掉了,”一阵好听的声音在耳畔滑过,我一转身,刚好对上了你的眼睛,你的眸子里透着纯真,我接
期刊
萧关,古代著名雄关。地处固原东南,北连瓦亭土城,南接三关要塞,全长十二公里,六盘山脉横贯西侧,泾河缓缓东去。  清晨,伴着几声嘹亮的鸡鸣,夜幕上的星星稀疏了,却也金黄可爱,整个萧关古道沉寝在晨曦里。走在萧关古道上,看一轮红日从东方连绵起伏的山顶上冉冉升起,论时节,虽然已经农历二月了,但这里的春风依旧夹杂着刺骨的寒意,散发着六盘山麓中枯草的味道,身旁是高大的峰影,显得无比壮阔;把萧关古道烘托的更加神
期刊
[摘 要]作为古人居室之习见之物的“帘”,在唐宋词中频繁出现,这一物象除了为作品营造飘忽绵邈及幽深窈曲的审美意境外,更与作者的言情主旨紧密相联。因此,被频频拮取入词的帘、幕、帷、幌等物象,未必处处是实有之境,而是一个若有若无、虚实之间的概念化意象。这一意象为词人诉诸笔端的无外乎闺阁闲愁、离情别绪和伤逝之嗟三种情感。  [关键词]唐宋词、帘幕意象、言情  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中,“帘”即门帘,乃古人居室
期刊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位有着高度自觉的读者意识的作家。几乎是自弃医从文那天起,鲁迅就把“立人”当作自己全部思想和文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与最终目的。这样的起点与目的,决定了先生格外看重文学作品的传播效应,特别关注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和留下了什么。而这样的看重和关注又通常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由衷希望文学作品犹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给人以鼓舞,使其成为“国民精神所发的
期刊
“妈妈,我爱你。”从小至今,从来没有一次对妈妈说这几个字,不是因为不爱妈妈,是因为不好意思。  还记得小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的说出来,“妈妈,我想你”,这种不由自主可能多出自于习惯和“交易”。因为很久没有见面了,习惯性地想。例如去外婆家待得腻了,一见到妈妈,就会说,“妈妈,我想你了”。或者因为想从妈妈那里得到好处。比如,妈妈给我买了包金丝猴糖,然后再问我想不想妈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想”。随着
期刊
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在寒冬腊月奏出乐章,但我,是在这烈日炎炎的夏季谱歌作曲。在这一浪漫的时间,去见我的爱人。  我们家族的族人都是白色的,听奶奶说是我们忘了本来颜色的缘故。但我忘却的不仅仅只是我的颜色,还有我出席世间的时间和本分。  太阳落下了山丘,萤火虫亮出点点星光,在充满诗意的夏季,你们飞舞着、飞舞着。你们的美,有一种说不出的深邃,但也许只有这种不可言喻的美丽,才足以吸引我等待两季,降临人间。 
期刊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名叫香炉山的小镇上度过的。  香炉山因境内有一山形似香炉而得名。香炉山象江西庐山一样,有一道绝美的风景吊水岩瀑布,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吊水岩一年四季飞瀑凌空,水花飞扬,喷珠泻玉,如梦如幻。  童年时我爱去嬉戏的那条小河就发源于吊水岩瀑布。  春光明媚,小河流水潺潺。我和三五个小伙伴提着撮箕,卷起裤脚下河去摸鱼、捉泥鳅。河水很浅,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会儿功夫,玻璃罐头瓶里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