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CO2电化学转化的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带来了一系列气候及环境问题。将温室气体CO2进行捕集并转化利用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其中电化学技术因其具有温和可控的工作条件以及与可再生能源的相容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很有前景的CO2转化利用技术。铜催化剂因其在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可以产生高价值的碳氢化合物而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是有效产物的选择性依然较低,特别是C2+物种。因此提高铜
其他文献
CO2加氢技术可以实现氧的回收,这为密闭空间人的呼吸用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在某些特殊场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例如通过CO2甲烷化维持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1,2。在空间站和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电解水,这个过程也伴随着H2的产生。由于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载荷有限,无法携带大量的水,这就限制了所能提供O2量,无法维持长时间的太空航行。
二氧化碳(CO2)是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通过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甲烷等太阳燃料被认为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理想方式。纳米半导体材料因其丰富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以及优异的光稳定性被作为光敏剂或光催化剂用于构筑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体系,其中CdS和CdSe(如溶胶量子点、纳米棒、纳米片)是研究较多的两种纳米半导体材料。基于CdS或CdSe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体系可分为三
CO2减排是当前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方式之一是将CO2进行资源化利用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1–3。其中,最有应用潜力的路径之一是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因为甲醇作为重要的平台分子可用于生产烯烃、汽油和芳香化合物等化学品和燃料4。此外,甲醇本身作为氢能的载体,在储氢和燃料电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利用太阳能将CO2还原成燃料或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是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理想途径,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开发高效的催化剂。近年来,非贵金属Co(Ⅱ)配合物作为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本文按配体的不同种类,系统介绍Co(Ⅱ)配合物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配合物分子结构对催化效率、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总结构效关系。最后,针对在光催化CO2还原中存在
许多研究表明中强地震前出现了红外辐射异常.近年来,川滇块体中、强地震频发,利用遥感数据对其红外辐射异常变化开展深入分析十分必要.结合13年MODIS/Terra遥感红外数据,采用
Due to the fourth revolution experiencing,referred to as Industry 4.0,many production firms are devoted to integrating new technological tools to their manuf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ripartite pricing issues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involving duopolistic manufacturers and a single retailer.Firstly,a tripartite comp
历史文化街区房屋建筑密度大,内部空间狭小,疏散难度较大,现有避难空间难以满足地震避难要求,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抗震韧性势在必行.面向历史文化街区,以避难空间的评价与规划方
高效利用CO2资源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效催化转化CO2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广受关注。但是,由于CO2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其化学转化往往需要高反应活性的底物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发展催化转化CO2的高性能催化剂和新方法。迄今,已经发展了一系列多相和均相催化剂用于催化转化CO2。在众多性能优异的催化剂中,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性能,可实现温和甚至室温条件下
通过电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方面有利于大幅度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的含量,同时也实现了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实现电化学储能。尽管对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但仍然缺乏高效地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催化剂。目前,已报道的研究体系在催化性能上远远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为了开发制备更高效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深入理解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机理至关重要。在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方面,理论模拟可以从原子水平提供基元反应的反应细节和能量信息,补充了实验无法提供的微观反应机理。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