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
p)模式作为一种盛行的项目融资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轨道交通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本文在分析我国配电工程现状的基础上,考虑引入PPP模式,并从运作模式、融资模式、风险分担和盈利机制等方面分析PPP模式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进行政府角色转变、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稳健的金融体系等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配电工程的发展,实现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受电群体的共赢。
【关键词】配电工程;PPP模式;可行性分析
【Abstract】As an prevailing project financing model,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rail transit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in China,this paper considered the introduction of PPP model and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from the operational model,financial model,risk sharing and profit mechanism.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role, establishment of powerful supervisory mechanism and stable financial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in China and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social capital and power groups .
【Key words】Power Distribution Project; PPP Model; Feasibility Study
1、引言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设立了电力部门,在随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已经将电力系统的发电端开放,并拆分出了多家发电企业。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中提出要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考虑到配电工程的实际用电需求和资金压力,供电系统的下一步体制改革或从引入私有资本开始并通过PPP的模式展开。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2月发布的105个增量配电工程试点等配电工程的现状,然后结合近几年PPP模式在国内应用的情况,从运作模式、融资模式、风险分析和盈利分析等方面分析PPP模式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2、配电工程及资金渠道概况
2.1配电工程概况
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主要由发电机组发电、供电线路输电、供电公司售电三方面组成。其中,配电工程就是指供电线路输电这一部分。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中压配电网即6KV-35KV电压段,同时也包含低压配电220V与380V电压段。我国各省市的配电网结构类似但电压等级不同,如江苏省以20KV作为中压配电网主体,而浙江省则是以10KV作为中压配电网主体。架空线路是比较常见的电力载体,它具有容量大、散热快等优点,因此在占地面积较大的农村被广泛采用。而在城市中则往往每隔50米左右建设一座电力电缆井,为电缆的搭接和牵引打好基础,方便电力的传输。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城市美观的需要,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人的安全。除配电线路外配电工程还包括各种电气设备。设备的站点称为开闭所,一般包含但不限于两路进线、六路出线,站间存在功率转换,提高供电可靠性。常规意义上,配电工程解决了“最后十公里”的输电问题,是配电网的主干部分。
当前我国配电网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大、用电的情况较为复杂等因素,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如城市的线路规划合理性、设备的稳定可靠性以及农村的用电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我国配电工程项目的参与主体还是以国家事业单位为主,工程设计者和执行者一般是国网电力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
2.2配电工程资金来源
中压配电领域的资金来源,可以从参与电力系统工作的企业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主业”和“三产”。主业即收售电费的供电公司主体,而所谓三产,早些年是由电力企业职工入股组成的衍生企业,也就是电力公司的子公司、下属公司。在施工过程当中,电力企业往往会将主业任务交由三产企业代为实施,并为其支付设计、采购和施工等费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力三产在多个领域中普及,并形成一定的经营实力。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目前的电力三产约有一万余家,年经营额3000亿元,利润总额上百亿元[ ]。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原有企业的职工入股在现阶段已经大幅度减少甚至明令禁止,但是电力三产企业依然活跃于中压配电领域的第一线并成为主要的资金载体。
与上述配电工程不同的是,在低压配电领域,如工业、商业以及园区等配电需求的业务点,电力企业往往只是提供供电接入点(杭州市以10KV开闭所为主),而建设单位需要获得可直接使用的0.4KV电源,除了需要向供电公司缴纳电费外,还需要自行购买电缆、高低压和变压设备,此项资金来源均由建设单位承担。
由此可见,我国配电工程的投资主体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政府、供电所、各种组团以及建设单位。其中,政府主要是通过拨款的方式提供资金;供电所的投资资金主要是每年收益中的投资规划费;各种组团因地域特点和规模各异,投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杭州为例,组团提供的资金则是以自筹资金为主,如土地出让金。而电费则由供电公司收取,并上交国资委。国家的投资往往由政府主导,具体的设计、采购和建设施工则交由三产企业来完成。供电公司只负责配电网的售电和维护调度。而整个配电工程最末端的部分,基本属于放开状态,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采购设备,接入國网配电网并定期缴纳电费。 3、PPP融资模式内涵及其先进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在配电工程这个问题上,PPP模式可定义为由政府牵头规划配电工程项目,由私营企业出资进行项目建设与运营,并通过收取电费及必要的政府补贴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最终产权归国家所有的融资工程项目。
与依靠政府贷款进行项目投资建设的传统模式相比,PPP模式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PPP模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以取得项目成功为共同目标。其次PPP 模式的财务管理操作性较强。PPP项目公司除通过正常运营管理获得利润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来减小资金压力。另外PPP项目中的各部门分工明确,并以“不同风险由最优承担方承担”为原则进行风险分担,有利于提高各方的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总之,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既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在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同时获取经济利益,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PPP模式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配电PPP项目可行性分析
基于上述对配电工程的分析以及PPP融资模式的介绍,将PPP模式应用于配电工程具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可行性:
(1)资金层面
配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较长,建设规模较大,开发与运营成本较高,因此仅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工作需要承担巨大的财政压力,而通过PPP融资模式吸引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或金融机构进入配电市场,能有效解决配电工程资金方面的问题。
(2)项目层面
与传统模式不同,PPP模式下主体的兼容性和操作的灵活性较强,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等方面都有可扩展性,可以充分考虑各方的优势和实际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解决了原有工程运作机制中效率低下以及流程繁琐等问题。
(3)收益层面
由于我国社会总体的用电需求变化不大,配电工程的利润来源比较稳定,而且部分配电设备还需要定期的保养、维修甚至更换,利润点也较多,因此在配电工程引入PPP模式,比较容易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4.2配电PPP项目运作模式分析
配电工程中PPP项目的运作模式与其他项目相似,即由政府代表发包配电项目(如10KV的开闭所环网建设),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满足条件的社会资本。再由社会资本协议成立PPP项目公司,与政府协商工作内容并签订相应合同,获得政府赋予的一定的特许权,即本配电项目的投资建设权以及运营收费权,待特许期满后,无偿将设备资产移交给政府代表。在此期间,所有产生的与工程设施相关的运营、管理、维护以及修理费用都由项目公司承担。但其收售的电费应受到政府代表的监管。其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该运作模式在其他工程领域已早有应用,如北京地铁四号线,而在本配电工程中,其收益来源(电费)较为稳定,电力产业技术相对成熟,因此该模式运作的可行性较高。
4.3配电PPP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1)融资的基本形式
良好的融资模式是项目资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利润回报的基础。一般PPP项目实施过程由以下几步构成:
将PPP模式应用于准公共产品的建设和运营,首先需要政府将工程内容发包,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选中社会投资者,然后由中标者成立拥有政府特许经营授权的PPP项目公司。由于投资规模大,公司资金有限,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并约定支付方式和期限,为工程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因此,本文基于一般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分析,结合配电工程的特点,构建配电工程PPP项目的融资框架,如图4-3所示。
(2)融资的特点
主体结构:以配电工程项目为融资主体,项目本身所能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和政府财政补贴等作为偿债资金。以政府以及公司成立后的全部资产作为信用进行融资。
融资目标:提高配电工程的实施效率,优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成本并提升质量标准。
责任追索:PPP项目可以在合理的融资结构设计下实现有限追索,使得责任追索只能基于资产和现金流量,从而保证了投资人的基本利益和财产安全,规避风险。
4.4配电PPP项目风险分析
(1)合同规划和政策风险
在配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所拟定的配电网的建设选址,配电输送的范围以及配电的容量大小已经有了技术和施工上的整体性,但也会出现城市规划变化或某些不确定的情况,如园区厂址迁移或园区内原有用电量需大幅度提升,这時原设计配电网便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配电工程规划前期,政府与PPP项目公司应充分考虑合同规划和政策风险,并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若适当增加成本就可以进行改善调整的,可由项目公司自行解决;若情况变动复杂,修缮费用过高,项目公司难以自行处理,则可以与政府协商共同承担风险,尽快解决问题。
(2)建设与安装风险
PPP项目公司承担配电工程的投资建设任务,应当承担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安全等风险。但项目建设与安装过程中,由于政府代表过失等原因产生的风险则应由政府代表自己承担。而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风险,政府应提供相应的补贴来分担PPP项目公司的部分风险。
(3)项目经营风险
PPP项目公司主要通过收取电费回收投资,虽然收益较稳定,但后期还可能出现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而产生额外开销等情况,从而影响项目资金运营的稳定性。
4.5配电PPP项目盈利分析 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配电工程,根本目的在于盈利。而对政府来说,除了重视项目本身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需要考虑项目移交后的盈利能力。因此,对配电PPP项目进行盈利分析成为客观需要。PPP项目公司获得收益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用电群体交付电费
在配电工程的特许经营期内,项目公司可通过电费的价差获得收益。该模式与收费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供热等PPP项目相似。而为了确保社会资本“盈利但不暴利”,依据财政部113号文件,项目公司应根据合同向政府支付相应的超额收益。
(2)政府额外补贴
由于配电网建设的投资费用大,项目公司在运营前期通过收取电费并不能全部覆盖投资成本,在特许经营期内收回成本的压力也较大,因此可以跟政府签订合约,获得一定程度的额外补助,缓解资金压力。
(3)收取过网费
过网费是指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的接入电网的费用。为提升配电项目的供电可靠性,常用的方式为双路供电。其中一路供電电源按容量大小可收取高可靠性供电费。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研究配电工程现状和PPP融资模式先进性的基础上,对配电工程PPP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促进配电PPP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5.1政府角色转变
我国电力工程事业一直由国家主导,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如何打破投资的局限性是电力领域的一个难题。而PPP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将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任务交给PPP项目公司,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政府可以从配电工程的主导者逐渐转变成指导者和监管者,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与社会资本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担风险,实现双赢。
为了促进配电PPP项目的健康发展,政府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不论是配电网的增容还是扩宽供电范围,都应该以全民受益为主要目的,而非政府转移财政压力或企业获得收益;政府应具备第一手的城市规划等资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配电建设和运营时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风险;树立政府的威信和公众力,坚决杜绝一切通过PPP模式与私人企业合作产生的腐败行为,包括权钱交易背景下的项目发包、品牌核定、项目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等。
5.2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实现配电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在项目全寿命周期,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前期发包和设计阶段,政府要把好关,做好相关审核工作,也可引入第三方设计单位复核项目具体内容;在项目施工时,政府应该主动提出合理的质量要求并监督项目公司切实做好配电设备的各项试验报告,保证供电可靠性;在项目建成后,政府应适当控制电费收费标准,定期检查项目经营状况,严禁非合理性收费等行为。
5.3建立稳定的金融体系
配电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运营成本投入较大,且投资回收期较长,政府除了与社会资本协商合作,还需要获得相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保证项目资金链的稳定性。因此政府应建立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保障PPP配电工程能够按期完成、顺利经营,从而实现用电民众、政府和PPP项目公司的共赢。
我国PPP项目在配电工程中的应用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本文也仅从理论研究入手,对在配电工程中引入PPP融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但是为促进PPP项目在配电工程上的应用,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借鉴国内外类似项目的经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同时还需通过不断的创新,全面而具体地分析配电PPP项目的运作模式、融资模式、风险机制、盈利机制等细节问题,为配电PPP项目的研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智,宋炜.PPP模式在增量配电网领域将大有可为[J].中国投资,2017,(02):82-85.
[2]李潇.PPP项目融资模式在地铁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黄丽芳.对电力三产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35):135.
[4]杨钦元.试论PPP模式与电力产业投资资本结构的法律变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3):1-3.
[5]李峰,韩长伟.10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3,(35):321+324.
[6]张巍.PPP模式在电力项目管理中运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郎启贵(1981-),男,云南镇雄人,博士生,浙江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PPP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沈强明(1994-),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PPP项目风险管理。
李丽霞(1995-),女,河北蔚县人,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PPP项目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C35018),浙江省社科规划办年度项目(15NDJC193YB),浙江省教育厅年度项目(Y2013294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项目(2013-K6-13),浙江省建设厅建筑节能资金补助项目(2014Z044)。
p)模式作为一种盛行的项目融资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轨道交通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本文在分析我国配电工程现状的基础上,考虑引入PPP模式,并从运作模式、融资模式、风险分担和盈利机制等方面分析PPP模式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进行政府角色转变、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稳健的金融体系等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配电工程的发展,实现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受电群体的共赢。
【关键词】配电工程;PPP模式;可行性分析
【Abstract】As an prevailing project financing model,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rail transit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in China,this paper considered the introduction of PPP model and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from the operational model,financial model,risk sharing and profit mechanism.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role, establishment of powerful supervisory mechanism and stable financial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in China and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social capital and power groups .
【Key words】Power Distribution Project; PPP Model; Feasibility Study
1、引言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设立了电力部门,在随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已经将电力系统的发电端开放,并拆分出了多家发电企业。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中提出要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考虑到配电工程的实际用电需求和资金压力,供电系统的下一步体制改革或从引入私有资本开始并通过PPP的模式展开。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2月发布的105个增量配电工程试点等配电工程的现状,然后结合近几年PPP模式在国内应用的情况,从运作模式、融资模式、风险分析和盈利分析等方面分析PPP模式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2、配电工程及资金渠道概况
2.1配电工程概况
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主要由发电机组发电、供电线路输电、供电公司售电三方面组成。其中,配电工程就是指供电线路输电这一部分。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中压配电网即6KV-35KV电压段,同时也包含低压配电220V与380V电压段。我国各省市的配电网结构类似但电压等级不同,如江苏省以20KV作为中压配电网主体,而浙江省则是以10KV作为中压配电网主体。架空线路是比较常见的电力载体,它具有容量大、散热快等优点,因此在占地面积较大的农村被广泛采用。而在城市中则往往每隔50米左右建设一座电力电缆井,为电缆的搭接和牵引打好基础,方便电力的传输。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城市美观的需要,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人的安全。除配电线路外配电工程还包括各种电气设备。设备的站点称为开闭所,一般包含但不限于两路进线、六路出线,站间存在功率转换,提高供电可靠性。常规意义上,配电工程解决了“最后十公里”的输电问题,是配电网的主干部分。
当前我国配电网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大、用电的情况较为复杂等因素,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如城市的线路规划合理性、设备的稳定可靠性以及农村的用电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我国配电工程项目的参与主体还是以国家事业单位为主,工程设计者和执行者一般是国网电力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
2.2配电工程资金来源
中压配电领域的资金来源,可以从参与电力系统工作的企业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主业”和“三产”。主业即收售电费的供电公司主体,而所谓三产,早些年是由电力企业职工入股组成的衍生企业,也就是电力公司的子公司、下属公司。在施工过程当中,电力企业往往会将主业任务交由三产企业代为实施,并为其支付设计、采购和施工等费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力三产在多个领域中普及,并形成一定的经营实力。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目前的电力三产约有一万余家,年经营额3000亿元,利润总额上百亿元[ ]。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原有企业的职工入股在现阶段已经大幅度减少甚至明令禁止,但是电力三产企业依然活跃于中压配电领域的第一线并成为主要的资金载体。
与上述配电工程不同的是,在低压配电领域,如工业、商业以及园区等配电需求的业务点,电力企业往往只是提供供电接入点(杭州市以10KV开闭所为主),而建设单位需要获得可直接使用的0.4KV电源,除了需要向供电公司缴纳电费外,还需要自行购买电缆、高低压和变压设备,此项资金来源均由建设单位承担。
由此可见,我国配电工程的投资主体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政府、供电所、各种组团以及建设单位。其中,政府主要是通过拨款的方式提供资金;供电所的投资资金主要是每年收益中的投资规划费;各种组团因地域特点和规模各异,投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杭州为例,组团提供的资金则是以自筹资金为主,如土地出让金。而电费则由供电公司收取,并上交国资委。国家的投资往往由政府主导,具体的设计、采购和建设施工则交由三产企业来完成。供电公司只负责配电网的售电和维护调度。而整个配电工程最末端的部分,基本属于放开状态,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采购设备,接入國网配电网并定期缴纳电费。 3、PPP融资模式内涵及其先进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在配电工程这个问题上,PPP模式可定义为由政府牵头规划配电工程项目,由私营企业出资进行项目建设与运营,并通过收取电费及必要的政府补贴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最终产权归国家所有的融资工程项目。
与依靠政府贷款进行项目投资建设的传统模式相比,PPP模式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PPP模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以取得项目成功为共同目标。其次PPP 模式的财务管理操作性较强。PPP项目公司除通过正常运营管理获得利润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来减小资金压力。另外PPP项目中的各部门分工明确,并以“不同风险由最优承担方承担”为原则进行风险分担,有利于提高各方的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总之,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既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在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同时获取经济利益,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PPP模式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配电PPP项目可行性分析
基于上述对配电工程的分析以及PPP融资模式的介绍,将PPP模式应用于配电工程具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可行性:
(1)资金层面
配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较长,建设规模较大,开发与运营成本较高,因此仅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工作需要承担巨大的财政压力,而通过PPP融资模式吸引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或金融机构进入配电市场,能有效解决配电工程资金方面的问题。
(2)项目层面
与传统模式不同,PPP模式下主体的兼容性和操作的灵活性较强,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等方面都有可扩展性,可以充分考虑各方的优势和实际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解决了原有工程运作机制中效率低下以及流程繁琐等问题。
(3)收益层面
由于我国社会总体的用电需求变化不大,配电工程的利润来源比较稳定,而且部分配电设备还需要定期的保养、维修甚至更换,利润点也较多,因此在配电工程引入PPP模式,比较容易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4.2配电PPP项目运作模式分析
配电工程中PPP项目的运作模式与其他项目相似,即由政府代表发包配电项目(如10KV的开闭所环网建设),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满足条件的社会资本。再由社会资本协议成立PPP项目公司,与政府协商工作内容并签订相应合同,获得政府赋予的一定的特许权,即本配电项目的投资建设权以及运营收费权,待特许期满后,无偿将设备资产移交给政府代表。在此期间,所有产生的与工程设施相关的运营、管理、维护以及修理费用都由项目公司承担。但其收售的电费应受到政府代表的监管。其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该运作模式在其他工程领域已早有应用,如北京地铁四号线,而在本配电工程中,其收益来源(电费)较为稳定,电力产业技术相对成熟,因此该模式运作的可行性较高。
4.3配电PPP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1)融资的基本形式
良好的融资模式是项目资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利润回报的基础。一般PPP项目实施过程由以下几步构成:
将PPP模式应用于准公共产品的建设和运营,首先需要政府将工程内容发包,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选中社会投资者,然后由中标者成立拥有政府特许经营授权的PPP项目公司。由于投资规模大,公司资金有限,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并约定支付方式和期限,为工程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因此,本文基于一般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分析,结合配电工程的特点,构建配电工程PPP项目的融资框架,如图4-3所示。
(2)融资的特点
主体结构:以配电工程项目为融资主体,项目本身所能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和政府财政补贴等作为偿债资金。以政府以及公司成立后的全部资产作为信用进行融资。
融资目标:提高配电工程的实施效率,优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成本并提升质量标准。
责任追索:PPP项目可以在合理的融资结构设计下实现有限追索,使得责任追索只能基于资产和现金流量,从而保证了投资人的基本利益和财产安全,规避风险。
4.4配电PPP项目风险分析
(1)合同规划和政策风险
在配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所拟定的配电网的建设选址,配电输送的范围以及配电的容量大小已经有了技术和施工上的整体性,但也会出现城市规划变化或某些不确定的情况,如园区厂址迁移或园区内原有用电量需大幅度提升,这時原设计配电网便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配电工程规划前期,政府与PPP项目公司应充分考虑合同规划和政策风险,并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若适当增加成本就可以进行改善调整的,可由项目公司自行解决;若情况变动复杂,修缮费用过高,项目公司难以自行处理,则可以与政府协商共同承担风险,尽快解决问题。
(2)建设与安装风险
PPP项目公司承担配电工程的投资建设任务,应当承担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安全等风险。但项目建设与安装过程中,由于政府代表过失等原因产生的风险则应由政府代表自己承担。而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风险,政府应提供相应的补贴来分担PPP项目公司的部分风险。
(3)项目经营风险
PPP项目公司主要通过收取电费回收投资,虽然收益较稳定,但后期还可能出现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而产生额外开销等情况,从而影响项目资金运营的稳定性。
4.5配电PPP项目盈利分析 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配电工程,根本目的在于盈利。而对政府来说,除了重视项目本身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需要考虑项目移交后的盈利能力。因此,对配电PPP项目进行盈利分析成为客观需要。PPP项目公司获得收益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用电群体交付电费
在配电工程的特许经营期内,项目公司可通过电费的价差获得收益。该模式与收费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供热等PPP项目相似。而为了确保社会资本“盈利但不暴利”,依据财政部113号文件,项目公司应根据合同向政府支付相应的超额收益。
(2)政府额外补贴
由于配电网建设的投资费用大,项目公司在运营前期通过收取电费并不能全部覆盖投资成本,在特许经营期内收回成本的压力也较大,因此可以跟政府签订合约,获得一定程度的额外补助,缓解资金压力。
(3)收取过网费
过网费是指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的接入电网的费用。为提升配电项目的供电可靠性,常用的方式为双路供电。其中一路供電电源按容量大小可收取高可靠性供电费。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研究配电工程现状和PPP融资模式先进性的基础上,对配电工程PPP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促进配电PPP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5.1政府角色转变
我国电力工程事业一直由国家主导,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如何打破投资的局限性是电力领域的一个难题。而PPP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将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任务交给PPP项目公司,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政府可以从配电工程的主导者逐渐转变成指导者和监管者,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与社会资本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担风险,实现双赢。
为了促进配电PPP项目的健康发展,政府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不论是配电网的增容还是扩宽供电范围,都应该以全民受益为主要目的,而非政府转移财政压力或企业获得收益;政府应具备第一手的城市规划等资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配电建设和运营时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风险;树立政府的威信和公众力,坚决杜绝一切通过PPP模式与私人企业合作产生的腐败行为,包括权钱交易背景下的项目发包、品牌核定、项目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等。
5.2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实现配电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在项目全寿命周期,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前期发包和设计阶段,政府要把好关,做好相关审核工作,也可引入第三方设计单位复核项目具体内容;在项目施工时,政府应该主动提出合理的质量要求并监督项目公司切实做好配电设备的各项试验报告,保证供电可靠性;在项目建成后,政府应适当控制电费收费标准,定期检查项目经营状况,严禁非合理性收费等行为。
5.3建立稳定的金融体系
配电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运营成本投入较大,且投资回收期较长,政府除了与社会资本协商合作,还需要获得相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保证项目资金链的稳定性。因此政府应建立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保障PPP配电工程能够按期完成、顺利经营,从而实现用电民众、政府和PPP项目公司的共赢。
我国PPP项目在配电工程中的应用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本文也仅从理论研究入手,对在配电工程中引入PPP融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但是为促进PPP项目在配电工程上的应用,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借鉴国内外类似项目的经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同时还需通过不断的创新,全面而具体地分析配电PPP项目的运作模式、融资模式、风险机制、盈利机制等细节问题,为配电PPP项目的研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智,宋炜.PPP模式在增量配电网领域将大有可为[J].中国投资,2017,(02):82-85.
[2]李潇.PPP项目融资模式在地铁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黄丽芳.对电力三产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35):135.
[4]杨钦元.试论PPP模式与电力产业投资资本结构的法律变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3):1-3.
[5]李峰,韩长伟.10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3,(35):321+324.
[6]张巍.PPP模式在电力项目管理中运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郎启贵(1981-),男,云南镇雄人,博士生,浙江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PPP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沈强明(1994-),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PPP项目风险管理。
李丽霞(1995-),女,河北蔚县人,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PPP项目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C35018),浙江省社科规划办年度项目(15NDJC193YB),浙江省教育厅年度项目(Y2013294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项目(2013-K6-13),浙江省建设厅建筑节能资金补助项目(2014Z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