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秆黑潜蝇为双翅目潜蝇科,在我国的分布北起吉林,南抵台湾。南阳市在2000年农作物病虫害普查中,于社旗县发现豆秆黑潜蝇,到2010年,全县大豆田年年均有发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加上豆秆黑潜蝇的严重为害,致使全县大豆种植面积下降极快,2000年以前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目前仅有6万亩。对大豆生产而言,明确该害虫的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1. 为害症状
幼虫钻蛀为害,造成茎秆中空。苗期受害,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料累积、刺激细胞增生,形成根茎部肿大,全株铁锈色,比健株显著矮化,分枝极少,受害重者茎中空,叶脱落,最终导致死亡。成株期受害,造成花、荚、叶过早脱落,豆荚显著减少,秕荚、秕粒增多,有的大豆植株一半以上侧枝为空荚无籽粒,千粒重降低,使大豆严重减产。
2. 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其成虫为小型蝇,体长2.5毫米左右,体色黑亮,腹部有蓝绿色光泽,复眼暗红色。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淮及南方大豆产区。在河南省西南地区包括社旗县大豆产区,一般每年发生4~5代,以蛹在寄主(四季豆、豇豆、毛豆等豆科蔬菜及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根茬和秸秆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成虫飞翔力、趋化性均较弱,在25~30℃适温条件下,多集中在植株上部叶片上活动,常以腹末端刺破大豆叶片表皮,吸食汁液,致使叶片表面呈白色斑点的小伤孔。成虫产卵于大豆上部叶片背面表皮下,卵单粒散产于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表皮下,每处1粒,以中部叶片着卵多。
3. 为害特点
①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社旗县1995年零星发生,2000年中度发生。据5年调查统计,在该县东部缓岗大豆产区,虫株率达30%~50%,个别地块达85%~90%,减产达75%以上,甚至更多。2002~2010年虫株率达10%~85%,每年有30~80亩不等的大豆田绝收,雨水偏多年份和低洼地块受害严重。
②为害集中。其虫蛹在大豆田呈聚集型水平分布,成虫体小,迁飞距离极有限,近距离水平移动主要靠风力,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就可产生严重为害。
③管理粗放的田块受害较重。以下洼乡靠山头村为例,2010年部分大豆田杂草丛生,从种植到收获都没有管理过,结果田间受害率达95%左右,大豆几乎绝收;而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管理水平高的大豆田发生程度轻,亩产大豆150千克左右。
④非棉区大豆受害重。非棉区大豆从种植到收获,从未喷洒药剂防病治虫,一般受害率90%以上,基本无收成;而棉区的大豆,因对棉花适时进行防病治虫,受害率只有2%~10%,大豆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健壮,产量高。
4. 重发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适宜。1996、2000、2006、2009、2010年的7~8月份均为长期阴雨连绵天气,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老熟幼虫钻入根茬化蛹,使虫口密度加大。
②疏于防治。虫害始发时,没有引起农民重视,未进行防治,田间管理粗放,使虫量逐年累积。
③防治困难。该虫生活场所及越冬场所隐蔽不易被发现,且常蛀入茎秆内为害,田间防治困难,导致虫口基数增大,使为害逐年加重。
5.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秋收后及时清除豆田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或结合秋耕,闷死越冬虫茧。
②化学防治。根据豆秆黑潜蝇的生活习性及发生特点,防治的关键在于抓住有利的防治时机。在越冬代成虫卵孵化盛期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可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600倍液或4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对田间均匀喷雾,也可每亩用5%顺式氯氰菊酯100毫升加水40~50千克对田间均匀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社旗县农技推广中心 邮编:473300)
1. 为害症状
幼虫钻蛀为害,造成茎秆中空。苗期受害,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料累积、刺激细胞增生,形成根茎部肿大,全株铁锈色,比健株显著矮化,分枝极少,受害重者茎中空,叶脱落,最终导致死亡。成株期受害,造成花、荚、叶过早脱落,豆荚显著减少,秕荚、秕粒增多,有的大豆植株一半以上侧枝为空荚无籽粒,千粒重降低,使大豆严重减产。
2. 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其成虫为小型蝇,体长2.5毫米左右,体色黑亮,腹部有蓝绿色光泽,复眼暗红色。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淮及南方大豆产区。在河南省西南地区包括社旗县大豆产区,一般每年发生4~5代,以蛹在寄主(四季豆、豇豆、毛豆等豆科蔬菜及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根茬和秸秆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成虫飞翔力、趋化性均较弱,在25~30℃适温条件下,多集中在植株上部叶片上活动,常以腹末端刺破大豆叶片表皮,吸食汁液,致使叶片表面呈白色斑点的小伤孔。成虫产卵于大豆上部叶片背面表皮下,卵单粒散产于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表皮下,每处1粒,以中部叶片着卵多。
3. 为害特点
①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社旗县1995年零星发生,2000年中度发生。据5年调查统计,在该县东部缓岗大豆产区,虫株率达30%~50%,个别地块达85%~90%,减产达75%以上,甚至更多。2002~2010年虫株率达10%~85%,每年有30~80亩不等的大豆田绝收,雨水偏多年份和低洼地块受害严重。
②为害集中。其虫蛹在大豆田呈聚集型水平分布,成虫体小,迁飞距离极有限,近距离水平移动主要靠风力,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就可产生严重为害。
③管理粗放的田块受害较重。以下洼乡靠山头村为例,2010年部分大豆田杂草丛生,从种植到收获都没有管理过,结果田间受害率达95%左右,大豆几乎绝收;而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管理水平高的大豆田发生程度轻,亩产大豆150千克左右。
④非棉区大豆受害重。非棉区大豆从种植到收获,从未喷洒药剂防病治虫,一般受害率90%以上,基本无收成;而棉区的大豆,因对棉花适时进行防病治虫,受害率只有2%~10%,大豆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健壮,产量高。
4. 重发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适宜。1996、2000、2006、2009、2010年的7~8月份均为长期阴雨连绵天气,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老熟幼虫钻入根茬化蛹,使虫口密度加大。
②疏于防治。虫害始发时,没有引起农民重视,未进行防治,田间管理粗放,使虫量逐年累积。
③防治困难。该虫生活场所及越冬场所隐蔽不易被发现,且常蛀入茎秆内为害,田间防治困难,导致虫口基数增大,使为害逐年加重。
5.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秋收后及时清除豆田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或结合秋耕,闷死越冬虫茧。
②化学防治。根据豆秆黑潜蝇的生活习性及发生特点,防治的关键在于抓住有利的防治时机。在越冬代成虫卵孵化盛期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可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600倍液或4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对田间均匀喷雾,也可每亩用5%顺式氯氰菊酯100毫升加水40~50千克对田间均匀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社旗县农技推广中心 邮编:4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