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后处理和诊断报告的初步评估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图像后处理和诊断报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9年4月至7月就诊的6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62.16±14.13)岁。所有患者均行CCTA扫描,按照李克特量表评分标准对原始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别进行人工和AI图像后处理,比较二者的用时及合格率、诊断报告的用时及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

结果

CCTA扫描后,冠状动脉AI图像后处理的时间约3 min,合格率为92.2%(59/64);人工后处理的时间为20~ 30 min。与人工处理相比,冠状动脉AI后处理的图像中冠状动脉管壁更光滑、小分支显示更全面、血管对比更清晰,并且能自动识别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AI图像的诊断报告在图像重建后即可完成(<1 min),而人工的诊断报告需15 min左右才能完成。冠状动脉AI与人工对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的灵敏度几乎一致,分别为93.3%和92.0%;人工诊断报告对斑块检出的特异度达100%,而AI的特异度为93.8%。

结论

冠状动脉AI在图像后处理速度、图像质量及报告诊断的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CCTA分析的有效辅助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褪黑素联合γ射线照射对体外和体内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褪黑素在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将人结肠癌HCT 116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褪黑素组(给予褪黑素,给药浓度为1 mmol/L,给药时间为2 h)、照射组(接受6 Gy γ射线照射)及褪黑素+照射组(在照射前2 h给予褪黑素,给药浓度为1 mmol/L,然后接受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证实神经炎症在A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AD的重要标志物之一。PET是一种先进的分子影像学检查技术,可无创、在体研究AD神经炎症发生发展过程。笔者就神经炎症在AD中的分子基础及PET分子影像在AD神经炎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概述。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渐进性认知和记忆功能减退等为特征,在疾病晚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AD的早期诊断仍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β淀粉样肽(Aβ)沉积形成的Aβ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为AD的标志性病理改变,Aβ和Tau蛋白的检测对实现AD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基于纳米技术的Aβ或Tau蛋白靶向检测为A
笔者报道了1例颅内间变性血管外皮细胞瘤(AHPC)伴骨转移的病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全身骨显像检查以及术后病理综合分析了该病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AHPC骨转移的认识。多数恶性肿瘤常见骨转移,而颅内AHPC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较少发生骨转移。通过全身骨显像发现了该例患者多处骨骼病变,术后病理提示颅内AHPC骨转移,因此提示恶性肿瘤尤其是少见骨转移者应把骨显像检查作为随访的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AI)与各个领域的结合,AI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目前医疗行业人员的短缺及医学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使得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医学影像诊断方面。AI辅助诊断将会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同时减少影像医师的重复工作,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研究疑难病例。笔者简要介绍医学影像AI,结合国内外最新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阐述医学影像AI的研究新进展。
胸部CT扫描是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应用于胸部影像诊断领域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可对CT图像上的肺结节进行检测和分类。深度学习技术可提高CAD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提高肺结节检测的准确率和降低假阳性率方面。笔者就CAD系统中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肺结节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及诊断性显像前较高水平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能增强131I疗效和提高显像灵敏度。提高TSH的方案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撤退(THW)及重组人TSH,但THW引起的急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肾功能受损、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笔者就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两种提高TSH的方案及其对DTC患者临床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SPECT/CT淋巴显像检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16例淋巴结阴性(cN0)期PTC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4例,年龄(47.0±8.4)岁,于手术前行99Tcm-硫体胶(99Tcm-SC)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检测SLN。手术中使用γ探测仪探测放射性"热点"。将手术切除的SLN及
在医疗行业应用场景中,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在产学研上均取得快速进展: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初现了良好的研发态势及广阔的落地场景;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进展表现在医疗影像设备、影像诊断及其智能服务等诸多方面;学术交流日益活跃,积极探讨人工智能的学术进展及未来发展;有关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权威性报告亦相继发布。本期重点号刊登了几篇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方面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AD)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和疾病机理研究,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结构磁共振、功能磁共振和PET等神经成像手段获取多模态脑影像信息,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发现,AD患者大脑结构/功能网络存在拓扑异常改变。这一发现为AD的早期诊断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笔者综述了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AD脑结构和功能影像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