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泽河老人拿出了一枚纪念章,这是一枚200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红军失散人员的光荣纪念章。纪念章上原有的固定装置,已经被老人用别针替代,外表所镀的颜色也已经失去光泽,看得出这枚纪念章利用率很高。
到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采访失散老红军陈泽河,是事先计划好的。通过赣州市文学院院长卜谷联络,在罗坳镇人大副主席彭生水的陪同下,我们直接“杀”到了水塅村陈屋组陈泽和的家。
“铁将军”牢牢地把住了门,通过向左邻右舍打听,有几个老表说:“刚刚还看到,是不是跑到山那边去了?”只有一位年长者说:“你们找他,不好找,他可是一只‘花脚猫’。”“花脚猫”在当地是指跑得特别快且喜欢到处乱跑的猫。
彭副主席自言自语:“我上午跟他儿子说好了的,能跑到哪儿去呢?”于是,他打通了老人小儿子陈长华的电话,半个小时的光景,陈长华骑着摩托回来了,69岁的年纪还像个小伙子一样,浑身都是劲头。简单地招呼我们落座,陈长华就去寻找他爸爸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着老式黄军服的身影,向山下一溜小跑着冲了过来。102岁的老人如此硬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跟随彭德怀当红军
甚至都没有和我们打招呼,陈泽河老人就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他拿出了一枚纪念章,就往胸前佩戴。我仔细打量,这是一枚200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红军失散人员的光荣纪念章。纪念章上原有的固定装置,已经被老人用别针替代,外表所镀的颜色也已经失去光泽,看得出这枚纪念章利用率很高。
陈泽河1912年3月19日出生,土生土长的于都罗坳镇人,小时候一点儿也不给父母亲省心,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地生病,好几次打摆子导致高烧不退,抽搐昏迷。有天深夜,他打摆子的毛病又犯了,口吐白沫,面色发紫,身子已经开始发凉了,母亲吓得不敢给他喂奶,父亲找好锄头,准备上山挖个坑给他埋掉。打开门,外面伸手不见五指,父亲对母亲说:“伢子娘,是人是鬼,明天再说了吧。”于是,父亲抱了一捆稻草平放在地上,将他放在稻草上,自己上床睡去。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母亲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原来他又活了。父亲对母亲说:“这个讨债鬼,看来不会放过我们的。”
事后不久,算命先生算过他的生辰八字后,说:“这孩子命硬,是秤砣命。”于是,排行老三的他被父亲取名叫三砣,小伙伴们还为陈三砣编了一个顺口溜,一边唱,一边跳绳:“三秤砣,经得打,经得魔;三秤砣,有得吃,有得喝。”直到现在,很多乡里乡亲的都叫不上陈泽河的大名,只知道有个叫陈三砣的百岁老人。
1934年10月14日,以彭德怀为军团长、杨尚昆为政委的红三军团四师、五师从宁都长胜出发,15日到达其第二集结地域于都车溪地区;16日,红三军团六师从兴国高兴圩出发到达车溪进行休整补充,并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三、第四团兵员。10月16日至18日傍晚,红三军团共17805人,作为右翼前锋,从县城的西门、南门和罗坳孟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就在这一天,陈三砣同本村的两个玩伴马贵发、朱茂发在大佛寺参加完体检,一同加入了革命的队伍,那一年他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马贵发刚刚成家不到两个月。
陈泽河说,渡河前,全军团在于都县城东门沙坝召开大会,军团长彭德怀在会上告诫他们渡河时要镇静,不要拥挤,并要求每个人要写信回家告知父老乡亲“红军一定会回来”。部队渡河后经于都的新陂、小溪到达马岭和牛岭,21日晨到达赣县小坌、长演坝等地,当日黄昏,红三军团前锋向信丰百石(又称别室)守敌发起攻击,全歼守敌,22日上午向古陂挺进,军团各部随后跟进。
战友牺牲在他怀中
自从参加红军后,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在老人的记忆里,除了冒着枪林弹雨,几次子弹擦身而过之外,就是不停地转移,不停地打,不停地走,老人说:“敌机特别多,丢下的炸弹一炸就是一片一片的,像下雨一样,自己没有被打死真是天命。”
1934年12月,部队来到了广西一个叫陈州府的地方(今梧州市),在最险要处捆扎好悬木,上面压上石头,敌人若想上山就必须砍断捆木绳索,搬走石头才能上来。如果这样做,千万斤石头就会滚下去砸死敌人。红军部队隐蔽在右前方小山头的茅草丛中,10点多,敌人从前面山坡向上爬,约距30米时,连长喊了一声:“打!”战士们就一起向敌人开火,一门土大炮一炮就打翻了敌人的一个指挥官(后来听说是敌连长被打死)。陈三砣老人回忆:依仗地势险要,红军固守阵地五天五夜,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由于红军弹药不济,加上援兵未至,激战中同村战友马贵发胸部中弹,生命危急,卫生员在实施急救时,只听他嘴里喊着:“三砣,三砣。”有战友听出是喊陈三砣,忙叫过他,陈三砣一把将他揽在怀里:“贵发,我是三砣,我来了!”
“我不行了,我太难受了!我要走了,拜托你一件事,小李嫁给我不容易,我们结婚还不到两个月,我对不起她,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你要替我关照她。”话音刚落,失血过多的马贵发牺牲在陈三砣的怀里。那一年,他23岁。陈三砣在战友的帮助下,就地挖了个坑含泪掩埋了马贵发,并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贵发,你放心,有我一口干的,决不会让小李吃半口稀的。”
也就在这天,也就在这场激战中,另一位同村战友朱茂发腿部中弹,身负重伤。还是同一样的场景,他呼唤着“陈三砣”的名字。陈三砣未语先落泪:“这是为什么呀?苍天你也太不公平了吧?”战斗还在继续进行,部队接到上级命令需要迅速转移。连长叫过陈三砣:“你留下照顾朱茂发,伤养好了,去找部队。”陈三砣脸上挂着泪水,向连长点点头。
空旷的大山上,只留下陈三砣和朱茂发两个人。那一夜,朱茂发在不断地呻吟着,喊着疼。为了缓解他的疼痛,陈三砣只好向朱茂发的伤口解小便,这也是小时候他看见大人们这样治伤的。这一夜,对他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夜晚,又饥饿,又害怕。
第二天天一亮,陈三砣就吩咐朱茂发躺在原地等他,他去山上采药,给朱茂发治伤。十七八岁的时候,陈三砣曾跟随父亲上山采过中草药,懂得一点简单的药理常识。没有一个上午的光景,陈三砣就采回了一大包仙鹤草和艾叶,还有一些三七,这下可是对止血有直接的作用了。经过陈三砣的悉心护理,不到半个月朱茂发就在陈三砣的搀扶下能慢慢地行走了。 这十多天,他们就一直停留在山上。陈三砣不是采药就是到处找吃的。有天深夜,他斗胆敲开了一位老乡家的门,这家人只有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和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母亲第一句话就说:“你是红军吧,遇到什么困难了?”陈三砣纳闷,她怎么能知道我是红军呢?
“嫂子,有没有吃的?”陈三砣说,“我要饿过劲了。”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大兄弟,你不要难过,我们家还有一点米,我这就给你做饭去!”说着,她就到厨房去了,陈三砣跟随其后:“嫂子,麻烦你多煮一点,我们还有一个人在别处,也没吃饭!”煮好饭后,这位嫂子又炒了几个菜,都是自家种的土豆、南瓜、白菜等。陈三砣吃好饭,拿上了给朱茂发准备的饭,说一句“谢了”就要出门。“大兄弟,我丈夫的这身衣服,你拿上,你穿身上的衣服到处跑,很危险。”陈三砣怔怔地看着她,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我丈夫也去当红军了,看到你特别亲切。”
这样来来回回有几趟后,母子俩和这两个红军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默契,每次只要听到同样的敲门声,就知道一定是陈三砣来了。于是,开门、做饭,习惯成自然。也多亏了这位好心嫂子让他们挺过了难关。
随着朱茂发伤势的好转,他们再也不好意思打搅这家人了。陈三砣决定领着朱茂发寻找部队。
失散后的艰难岁月
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外还有更大的山。离开队伍已经半个月了,往哪儿找他们呢?此时,这一带是白匪活动猖獗的地方,路口的大树上经常能看见悬挂着的红军人头,他们不敢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出入,白天躲在山洞中、丛林里、坟地边,晚上走夜路。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就这样像野人一样地生存着。
一次,陈三砣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叫朱茂发一人躲在石洞里,他乔装成乞丐,到集市上讨点吃的。刚到一路口,几个盘查的就上来了。“干什么的?”“我要饭的。”“要饭的?不是当地口音,带走。”连推带拉,几个人就将陈三砣拉到了屋里,硬要他承认自己是红军。陈三砣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红军。”来人上来就是一巴掌:“你自己明明是红军,还说不知道什么是红军。”“我真不知道。”“叫你嘴硬。”上去就是一脚,踢到了小肚子上,他双手捂住肚子往地上一蹲。那人上来又是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上。陈三砣想:就是打死也不能承认,要是承认了肯定没命了,那样朱茂发也活不下去。这时进来了一个白匪头目模样的人,皮笑肉不笑地对陈三砣说:“既然你已经进来了,你想痛痛快快地出去,只有一条,承认自己是红军,否则,就要尝尝我们的厉害。”“我就是一个要饭的,我真不知道什么是红军。”陈三砣说。“这样吧,让你坐坐‘铁飞机’。”说着,就将他绑上了老虎凳。应该说,陈三砣表现出了一个红军战士的优秀品格,任凭白匪怎么折磨,他就是不承认。后来,他干脆说:“你们枪毙我吧,我本来就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你们就是把我打死了,我也只能说自己是个要饭的!”
白匪头目一看此人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就说道:“今天是老子过生日,是个很开心的日子,不想杀了你扫我的兴。老子放你一马,发现有红军,马上到我这报告。”陈三砣点点头,这才放走了他。
还有一次,他们路过一片甘蔗林,结果在路上被人发现,报告给了白军。白军当天就派了几十个人的小分队上山搜查。还好陈三砣已经把朱茂发转移到甘蔗林子深处了,敌人没有搜到,但看到陈三砣身上的衣服有点湿,就怀疑他刚到山上去过,有藏匿红军的嫌疑,将他抓了起来押解到山下的村子里。陈三砣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藏匿红军,衣服湿是因为刚刚从甘蔗地里拉屎回来。当地的保长(也是“白皮红心”的那种)得知情况后当天就把他保了出来。他在保长家住了一宿,第二天还从人家那儿拿了一些吃的东西带给了朱茂发。
一看找部队没有希望了,陈三砣与朱茂发一合计,回老家吧。于是,他们隐名埋姓,乔装打扮,靠乞讨过日子,坚持了整整3年,才找回家。这时已经是1937年12月份,陈三砣已经是25岁的人了。在这3年中,家中的老父亲因为有一个当红军的儿子,被国民党抓去坐牢,家里“倾其所有”打点后才放了出来。
幸福来的有点晚
一进家门,陈三砣长跪不起,抱着父亲嚎啕大哭,仿佛要把这3年历经的艰辛都发泄出来一样。父亲也是老泪纵横:“砣儿,还是算命先生说的对呀,你是秤砣命,命大,死不了!”
已是家徒四壁,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陈三砣先是跟随父亲打凉粉,后来凭着自己的一身气力,在村口摆渡撑船,干起了渡工。为什么选择撑船?因为战友马贵发的妻子在渡口帮人打临工,陈三砣有意要去照顾她。其实马贵发的妻子也是本村的姑娘,叫李闰娣。陈三砣无微不至的照顾,李姑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渐渐地对小伙子产生了好感,但是两人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始终没有捅破,因为陈三砣不忍心告诉小李她丈夫已经牺牲。1942年春上,连续下了一周的大雨,导致山洪暴发,村子被淹。这一天,陈三砣凭着一身的好水性,救起十多位乡亲,直到最后一刻才帮助小李转移到安全地带。乡亲不解:“平时你对小李照顾得那么好,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第一个救小李?”本来就很生气的小李,经人家这么一说,眼泪像下雨般地流出。陈三砣憨实地笑了:“因为,如果她被洪水冲走了,我也不活了。”不久,他们在船上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陈三砣也实现了要照顾好战友妻子一辈子的承诺。1943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大儿子陈长生呱呱落地,给陈三砣一家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解放后,陈三砣一直坚持一边务农,一边逢赶集时做牛牙人(买牛卖牛的经纪人),过着与普天下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因为有一手做牛牙人的本领,他的手边上比别人多出一份零花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93岁时还能被政府确认为失散红军的身份,现在每个月国家和地方政府发放12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可惜妻子李闰娣没有赶上这迟来的关怀,老人86岁时就逝世了。
陈三砣在接受采访时说,这辈子,最吃亏的就是没有文化,说起当年的事,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没有留下一个文字,连自己的连长叫什么都记不得了。1963年,离高中毕业还差一年的大儿子陈长生面临辍学,那时刚好是国家3年困难时期,老人家咬着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变卖,硬是支撑着大儿子读完了高中,陈长生也由此成为了一个小学老师,成为了陈家第一位真正的文人。如今,老人家已是五世同堂,家里有本科生2人,说起这些,老人总是引以自豪。
陈三砣总结了一条长寿的秘诀,那就是多行善事。当年摆渡时,他每年都拿出自家的木料甚至床板、门板,对渡口引桥进行维修。上世纪50年代,渡口要建一个茶亭,方便村民避风躲雨、劳顿休息,他一个人拿出了全部的积蓄500元;2009年,已97岁高龄的他,听说村里要修水泥路,捐了1000元出来,罗江乡的下坝村路经陈屋,在路途的中间建一个凉亭,老人毫不犹豫地捐了500元。一直到现在,只要大家有事要帮忙,他都会热情帮助,问他到底捐了多少钱?老人笑着说:“捐了,就不记了,记着,就是想要回来。”
笔者问老人:“你平时积攒下来的钱,为什么不分点给后辈们?”
“我脚底下现在有30多个后人了,就我这点小钱,分给他们还不够塞牙缝的。老话说,救急不救穷,他们又不是没有日子过,就是没有日子过,也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我把钱都分给他们只能助长这些家伙的懒惰。要说乐于助人,只有共产党才是最乐于助人的,现在我们老百姓不但看病有补助,而且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也有补助,我现在住的房子,政府就补贴了4万元,这真是党和政府给百姓办的大好事啊!”
到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采访失散老红军陈泽河,是事先计划好的。通过赣州市文学院院长卜谷联络,在罗坳镇人大副主席彭生水的陪同下,我们直接“杀”到了水塅村陈屋组陈泽和的家。
“铁将军”牢牢地把住了门,通过向左邻右舍打听,有几个老表说:“刚刚还看到,是不是跑到山那边去了?”只有一位年长者说:“你们找他,不好找,他可是一只‘花脚猫’。”“花脚猫”在当地是指跑得特别快且喜欢到处乱跑的猫。
彭副主席自言自语:“我上午跟他儿子说好了的,能跑到哪儿去呢?”于是,他打通了老人小儿子陈长华的电话,半个小时的光景,陈长华骑着摩托回来了,69岁的年纪还像个小伙子一样,浑身都是劲头。简单地招呼我们落座,陈长华就去寻找他爸爸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着老式黄军服的身影,向山下一溜小跑着冲了过来。102岁的老人如此硬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跟随彭德怀当红军
甚至都没有和我们打招呼,陈泽河老人就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他拿出了一枚纪念章,就往胸前佩戴。我仔细打量,这是一枚200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红军失散人员的光荣纪念章。纪念章上原有的固定装置,已经被老人用别针替代,外表所镀的颜色也已经失去光泽,看得出这枚纪念章利用率很高。
陈泽河1912年3月19日出生,土生土长的于都罗坳镇人,小时候一点儿也不给父母亲省心,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地生病,好几次打摆子导致高烧不退,抽搐昏迷。有天深夜,他打摆子的毛病又犯了,口吐白沫,面色发紫,身子已经开始发凉了,母亲吓得不敢给他喂奶,父亲找好锄头,准备上山挖个坑给他埋掉。打开门,外面伸手不见五指,父亲对母亲说:“伢子娘,是人是鬼,明天再说了吧。”于是,父亲抱了一捆稻草平放在地上,将他放在稻草上,自己上床睡去。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母亲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原来他又活了。父亲对母亲说:“这个讨债鬼,看来不会放过我们的。”
事后不久,算命先生算过他的生辰八字后,说:“这孩子命硬,是秤砣命。”于是,排行老三的他被父亲取名叫三砣,小伙伴们还为陈三砣编了一个顺口溜,一边唱,一边跳绳:“三秤砣,经得打,经得魔;三秤砣,有得吃,有得喝。”直到现在,很多乡里乡亲的都叫不上陈泽河的大名,只知道有个叫陈三砣的百岁老人。
1934年10月14日,以彭德怀为军团长、杨尚昆为政委的红三军团四师、五师从宁都长胜出发,15日到达其第二集结地域于都车溪地区;16日,红三军团六师从兴国高兴圩出发到达车溪进行休整补充,并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三、第四团兵员。10月16日至18日傍晚,红三军团共17805人,作为右翼前锋,从县城的西门、南门和罗坳孟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就在这一天,陈三砣同本村的两个玩伴马贵发、朱茂发在大佛寺参加完体检,一同加入了革命的队伍,那一年他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马贵发刚刚成家不到两个月。
陈泽河说,渡河前,全军团在于都县城东门沙坝召开大会,军团长彭德怀在会上告诫他们渡河时要镇静,不要拥挤,并要求每个人要写信回家告知父老乡亲“红军一定会回来”。部队渡河后经于都的新陂、小溪到达马岭和牛岭,21日晨到达赣县小坌、长演坝等地,当日黄昏,红三军团前锋向信丰百石(又称别室)守敌发起攻击,全歼守敌,22日上午向古陂挺进,军团各部随后跟进。
战友牺牲在他怀中
自从参加红军后,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在老人的记忆里,除了冒着枪林弹雨,几次子弹擦身而过之外,就是不停地转移,不停地打,不停地走,老人说:“敌机特别多,丢下的炸弹一炸就是一片一片的,像下雨一样,自己没有被打死真是天命。”
1934年12月,部队来到了广西一个叫陈州府的地方(今梧州市),在最险要处捆扎好悬木,上面压上石头,敌人若想上山就必须砍断捆木绳索,搬走石头才能上来。如果这样做,千万斤石头就会滚下去砸死敌人。红军部队隐蔽在右前方小山头的茅草丛中,10点多,敌人从前面山坡向上爬,约距30米时,连长喊了一声:“打!”战士们就一起向敌人开火,一门土大炮一炮就打翻了敌人的一个指挥官(后来听说是敌连长被打死)。陈三砣老人回忆:依仗地势险要,红军固守阵地五天五夜,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由于红军弹药不济,加上援兵未至,激战中同村战友马贵发胸部中弹,生命危急,卫生员在实施急救时,只听他嘴里喊着:“三砣,三砣。”有战友听出是喊陈三砣,忙叫过他,陈三砣一把将他揽在怀里:“贵发,我是三砣,我来了!”
“我不行了,我太难受了!我要走了,拜托你一件事,小李嫁给我不容易,我们结婚还不到两个月,我对不起她,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你要替我关照她。”话音刚落,失血过多的马贵发牺牲在陈三砣的怀里。那一年,他23岁。陈三砣在战友的帮助下,就地挖了个坑含泪掩埋了马贵发,并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贵发,你放心,有我一口干的,决不会让小李吃半口稀的。”
也就在这天,也就在这场激战中,另一位同村战友朱茂发腿部中弹,身负重伤。还是同一样的场景,他呼唤着“陈三砣”的名字。陈三砣未语先落泪:“这是为什么呀?苍天你也太不公平了吧?”战斗还在继续进行,部队接到上级命令需要迅速转移。连长叫过陈三砣:“你留下照顾朱茂发,伤养好了,去找部队。”陈三砣脸上挂着泪水,向连长点点头。
空旷的大山上,只留下陈三砣和朱茂发两个人。那一夜,朱茂发在不断地呻吟着,喊着疼。为了缓解他的疼痛,陈三砣只好向朱茂发的伤口解小便,这也是小时候他看见大人们这样治伤的。这一夜,对他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夜晚,又饥饿,又害怕。
第二天天一亮,陈三砣就吩咐朱茂发躺在原地等他,他去山上采药,给朱茂发治伤。十七八岁的时候,陈三砣曾跟随父亲上山采过中草药,懂得一点简单的药理常识。没有一个上午的光景,陈三砣就采回了一大包仙鹤草和艾叶,还有一些三七,这下可是对止血有直接的作用了。经过陈三砣的悉心护理,不到半个月朱茂发就在陈三砣的搀扶下能慢慢地行走了。 这十多天,他们就一直停留在山上。陈三砣不是采药就是到处找吃的。有天深夜,他斗胆敲开了一位老乡家的门,这家人只有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和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母亲第一句话就说:“你是红军吧,遇到什么困难了?”陈三砣纳闷,她怎么能知道我是红军呢?
“嫂子,有没有吃的?”陈三砣说,“我要饿过劲了。”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大兄弟,你不要难过,我们家还有一点米,我这就给你做饭去!”说着,她就到厨房去了,陈三砣跟随其后:“嫂子,麻烦你多煮一点,我们还有一个人在别处,也没吃饭!”煮好饭后,这位嫂子又炒了几个菜,都是自家种的土豆、南瓜、白菜等。陈三砣吃好饭,拿上了给朱茂发准备的饭,说一句“谢了”就要出门。“大兄弟,我丈夫的这身衣服,你拿上,你穿身上的衣服到处跑,很危险。”陈三砣怔怔地看着她,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我丈夫也去当红军了,看到你特别亲切。”
这样来来回回有几趟后,母子俩和这两个红军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默契,每次只要听到同样的敲门声,就知道一定是陈三砣来了。于是,开门、做饭,习惯成自然。也多亏了这位好心嫂子让他们挺过了难关。
随着朱茂发伤势的好转,他们再也不好意思打搅这家人了。陈三砣决定领着朱茂发寻找部队。
失散后的艰难岁月
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外还有更大的山。离开队伍已经半个月了,往哪儿找他们呢?此时,这一带是白匪活动猖獗的地方,路口的大树上经常能看见悬挂着的红军人头,他们不敢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出入,白天躲在山洞中、丛林里、坟地边,晚上走夜路。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就这样像野人一样地生存着。
一次,陈三砣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叫朱茂发一人躲在石洞里,他乔装成乞丐,到集市上讨点吃的。刚到一路口,几个盘查的就上来了。“干什么的?”“我要饭的。”“要饭的?不是当地口音,带走。”连推带拉,几个人就将陈三砣拉到了屋里,硬要他承认自己是红军。陈三砣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红军。”来人上来就是一巴掌:“你自己明明是红军,还说不知道什么是红军。”“我真不知道。”“叫你嘴硬。”上去就是一脚,踢到了小肚子上,他双手捂住肚子往地上一蹲。那人上来又是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上。陈三砣想:就是打死也不能承认,要是承认了肯定没命了,那样朱茂发也活不下去。这时进来了一个白匪头目模样的人,皮笑肉不笑地对陈三砣说:“既然你已经进来了,你想痛痛快快地出去,只有一条,承认自己是红军,否则,就要尝尝我们的厉害。”“我就是一个要饭的,我真不知道什么是红军。”陈三砣说。“这样吧,让你坐坐‘铁飞机’。”说着,就将他绑上了老虎凳。应该说,陈三砣表现出了一个红军战士的优秀品格,任凭白匪怎么折磨,他就是不承认。后来,他干脆说:“你们枪毙我吧,我本来就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你们就是把我打死了,我也只能说自己是个要饭的!”
白匪头目一看此人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就说道:“今天是老子过生日,是个很开心的日子,不想杀了你扫我的兴。老子放你一马,发现有红军,马上到我这报告。”陈三砣点点头,这才放走了他。
还有一次,他们路过一片甘蔗林,结果在路上被人发现,报告给了白军。白军当天就派了几十个人的小分队上山搜查。还好陈三砣已经把朱茂发转移到甘蔗林子深处了,敌人没有搜到,但看到陈三砣身上的衣服有点湿,就怀疑他刚到山上去过,有藏匿红军的嫌疑,将他抓了起来押解到山下的村子里。陈三砣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藏匿红军,衣服湿是因为刚刚从甘蔗地里拉屎回来。当地的保长(也是“白皮红心”的那种)得知情况后当天就把他保了出来。他在保长家住了一宿,第二天还从人家那儿拿了一些吃的东西带给了朱茂发。
一看找部队没有希望了,陈三砣与朱茂发一合计,回老家吧。于是,他们隐名埋姓,乔装打扮,靠乞讨过日子,坚持了整整3年,才找回家。这时已经是1937年12月份,陈三砣已经是25岁的人了。在这3年中,家中的老父亲因为有一个当红军的儿子,被国民党抓去坐牢,家里“倾其所有”打点后才放了出来。
幸福来的有点晚
一进家门,陈三砣长跪不起,抱着父亲嚎啕大哭,仿佛要把这3年历经的艰辛都发泄出来一样。父亲也是老泪纵横:“砣儿,还是算命先生说的对呀,你是秤砣命,命大,死不了!”
已是家徒四壁,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陈三砣先是跟随父亲打凉粉,后来凭着自己的一身气力,在村口摆渡撑船,干起了渡工。为什么选择撑船?因为战友马贵发的妻子在渡口帮人打临工,陈三砣有意要去照顾她。其实马贵发的妻子也是本村的姑娘,叫李闰娣。陈三砣无微不至的照顾,李姑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渐渐地对小伙子产生了好感,但是两人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始终没有捅破,因为陈三砣不忍心告诉小李她丈夫已经牺牲。1942年春上,连续下了一周的大雨,导致山洪暴发,村子被淹。这一天,陈三砣凭着一身的好水性,救起十多位乡亲,直到最后一刻才帮助小李转移到安全地带。乡亲不解:“平时你对小李照顾得那么好,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第一个救小李?”本来就很生气的小李,经人家这么一说,眼泪像下雨般地流出。陈三砣憨实地笑了:“因为,如果她被洪水冲走了,我也不活了。”不久,他们在船上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陈三砣也实现了要照顾好战友妻子一辈子的承诺。1943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大儿子陈长生呱呱落地,给陈三砣一家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解放后,陈三砣一直坚持一边务农,一边逢赶集时做牛牙人(买牛卖牛的经纪人),过着与普天下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因为有一手做牛牙人的本领,他的手边上比别人多出一份零花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93岁时还能被政府确认为失散红军的身份,现在每个月国家和地方政府发放12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可惜妻子李闰娣没有赶上这迟来的关怀,老人86岁时就逝世了。
陈三砣在接受采访时说,这辈子,最吃亏的就是没有文化,说起当年的事,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没有留下一个文字,连自己的连长叫什么都记不得了。1963年,离高中毕业还差一年的大儿子陈长生面临辍学,那时刚好是国家3年困难时期,老人家咬着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变卖,硬是支撑着大儿子读完了高中,陈长生也由此成为了一个小学老师,成为了陈家第一位真正的文人。如今,老人家已是五世同堂,家里有本科生2人,说起这些,老人总是引以自豪。
陈三砣总结了一条长寿的秘诀,那就是多行善事。当年摆渡时,他每年都拿出自家的木料甚至床板、门板,对渡口引桥进行维修。上世纪50年代,渡口要建一个茶亭,方便村民避风躲雨、劳顿休息,他一个人拿出了全部的积蓄500元;2009年,已97岁高龄的他,听说村里要修水泥路,捐了1000元出来,罗江乡的下坝村路经陈屋,在路途的中间建一个凉亭,老人毫不犹豫地捐了500元。一直到现在,只要大家有事要帮忙,他都会热情帮助,问他到底捐了多少钱?老人笑着说:“捐了,就不记了,记着,就是想要回来。”
笔者问老人:“你平时积攒下来的钱,为什么不分点给后辈们?”
“我脚底下现在有30多个后人了,就我这点小钱,分给他们还不够塞牙缝的。老话说,救急不救穷,他们又不是没有日子过,就是没有日子过,也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我把钱都分给他们只能助长这些家伙的懒惰。要说乐于助人,只有共产党才是最乐于助人的,现在我们老百姓不但看病有补助,而且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也有补助,我现在住的房子,政府就补贴了4万元,这真是党和政府给百姓办的大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