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虽尽而意无穷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开头,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AN_要有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结尾,这样才能让课堂显得精彩纷呈,从而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本文针对如何为语文课进行艺术收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结尾发散式、结尾回味式、结尾延伸式这三种结尾方法,并通过实际的课程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结尾艺术;结尾发散式;结尾回味式;结尾延伸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22-1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开头,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有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结尾,这样才能让课堂显得精彩纷呈,从而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那么怎样更好地为一节语文课来收尾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对此问题有了一些收获。下面我就语文课的结尾艺术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结尾发散式——激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一夜的工作》中,作者只截取了周总理工作的一个片段,以少喻多,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出周总理的为人和在平时的工作状态。学生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等内容。在这里可以结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对周总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我说:“同学们应该还记得课文描写周总理的动人场面吧!为什么周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周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优美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
  
  二、结尾回味式——激情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要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我在结尾部分作了如下处理。我问学生们:“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中的‘那一天’指的是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挂出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然后一边播放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的墓碑。”
  
  三、结尾延伸式——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方面,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一堂课结束时完成。
  例如,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后布置同学们排演课文剧,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总之,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教学实现低耗高效,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尼尔波兹曼教授论述了印刷技术下童年的旅程,感慨印刷时代的童年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而消逝了。随着传播技术的演进,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作为社会建构的童年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变化,用印刷时代对待童年的方式去对待互联网时代的童年已不合时宜了。互联网时代,我们一方面要记住波兹曼对媒介的认识及呵护童年的情感,同时要积极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新童年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摘 要]传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便是“说服”。历史上,当一个人想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总是选择恰当的方式,但我们多数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所讲的道理往往基于语言的方式来进行说服,以期达到他人态度改变的目的。说服被定义为“通过语言传递某种信息而使信息接收方产生态度的改变”。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语言对说服他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语言具有澄明又遮蔽的双重特性,一方面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
期刊
十几年前《玫瑰之约》开辟相亲节目风靡一时,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前不久带来的冲击更猛烈。近段时间,国家广电总局连续下发两则通知要求相亲节目进行整改,将此节目推上了舆论的顶点。到底是什么让一个看似普通的相亲类节目引起了各界如此高的关注?而它所引发的话题又折射出我们当前社会价值观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地,传播者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一、易前良:“一切向钱看”,节目冲破底线的罪魁祸首  “节目走到今天这个地
期刊
[摘 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滇西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本文以高黎贡山中部为例对滇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念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挖掘,分析宗教影响下的生态观念、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计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态度的生态伦理观,探究引起生态观念变迁的原因,寻求构建自然环境与民族社会协调发展、传承多元民族生态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滇西 高黎贡山 民族 生态观念 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立足于长吉图经济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省属新建本科院校匡正大学理念,准确定位,引导就业,首当其冲。  [关键词]大学 理念 就业  [项 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省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9号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39-02  一、长吉图经济开发开放先导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新具象绘画是在新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在中国美术界掀起了不大不小的高潮,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很独特的文化存在。但是新具象绘画并没有形成一个固有的紧凑的团体,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影响深远的艺术理念和共同原则。在21世纪初,我们回顾“85美术思潮”以来出现的各种美术现象,对新具象绘画作出一定的梳理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新具象绘画 美术 哲学  [中图分类号]J209
期刊
[摘 要]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的局面。宋朝对各国降臣的政策与方法,以及各国降臣在政治、社会、学术生活中生存、发展的问题,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试选择吴越钱氏后裔钱惟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一生的研究,力求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钱惟演 钱氏纳土 趋利避害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 要]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媒介带来了一场信息的革命。本文以一个语文学习者兼未来语文老师的视角探究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教材更新、教学手段、师生交流、思维模式培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弊端。本文论述了在网络背景下,网络对解决以上问题所起的作用,并且对未来的语文教学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在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定位。  [关键词]网络背景 语文教学 危机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中最有价值、最值得珍视的东西。本文从抽象和具体的含义出发,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来认识马克思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含义 黑格尔 马克思 抽象 具体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80-03  一、含义  关于抽象上升
期刊
[摘 要]笛卡尔从“我在怀疑”这一点直观到“我在思想”,以及直观到作为“在思想的我”的存在,从而找到一个认识论的可靠开端——“天才的发现”。而这一“天才的发现”是相对于传统的柏拉图主义而言的,即是对主体性意义确立的重大意义,这是笛卡尔对柏拉图的一种超越。  [关键词]怀疑 理性 实体 自我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77-03  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