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非预期性的冲击,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本质上是外生的、局部的和暂时性的,它无法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也难以改变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从一般理论和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场疫情引发的经济冲击在本质上是外生的、短期的和局部的,不会引起大型经济体出现经济发展趋势性的偏离。
  在重大疫情发生时,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往往会受到“人员流动的限制”“社会舆情的混乱”“治理的失灵”、悲观预期的上扬和资源配置扭曲的加剧等影响,也给餐饮、娱乐、交通运输以及旅游业等服务性行业带来较大压力,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但是,这些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各种要素及其生产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发展基本面和大趋势。
  一个国家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和生产能力取决于以下几大因素:
  一是资本存量及其增长速度。我们的资本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其积累的方式和更新的速度,更不会因为短期的疫情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是劳动力及其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这次疫情不断增长的死亡数据确实在令人痛心,但现代社会已经将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因此对于劳动力市场及其人力资源积累的影响是短暂的。
  三是技術进步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历史上看,人类技术进步从未因疫情中断或弱化,反而会刺激人们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投入更多公共卫生和城市基础建设。

  纵观近百年历史,没有哪一场大疫导致大型经济体出现停滞,经济一般在疫情消退后1个季度左右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1918-1919年的美国大流感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当时,美国有数十万人死于这场流感,但这也没有改变美国的长期增长趋势,大流感结束后,美国经济增长率快速向潜在增长率回归。相比而言,中国当前的应对能力和经济基础要远远强于20世纪初的美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波及范围和死亡率也远远低于美国大流感。因此,这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和发展趋势。
  事实上,当前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对当前的疫情冲击有很强的防御和自愈能力,能较快重返向好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之上。
  中国经济的韧性首先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能让我们在常规时期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创造中国奇迹,更能让我们利用举国力量快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使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尽快恢复正常。二是中国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能力,为未来恢复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内需潜力巨大,疫情给需求和供给带来的对冲击只是局部性、暂时性的,无法撼动中国市场自我良性循环体系。四是中国拥有丰厚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作为第一大劳动力市场国家的地位。五是中国政府强大的经济调控能力和足够的政策工具箱,决定了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可以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产业规划、区域布局等政策,全面协调各种资源配置,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趋于潜在增长水平,做好“六稳”工作。
  当前科学的疫情应对举措和恰当的经济对冲政策,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恢复国民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提供重要保证和支持。当前,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举措,在稳定预期、恢复重要物质生产与调配、扶持中小企业、稳定金融市场、整顿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可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更有利于化“危”为“机”,提升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之中。因此,只要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全面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深化改革和提升治理能力,我们必将在疫情之后迎来新的发展。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其他文献
关于华为内部管理  吉田宪一郎:索尼公司从创业至今有72年历史,我是第11任社长,今年4月开始任职。我从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先生身上主要学习到三点:第一,我们需要拥有危机感;第二,我们需要保持谦虚的态度;第三,要有长期的视野。任总您的哲学是否与此相似?  任正非:基本相似。但是我认为,第一点应该是要有方向感,包括客户需求的方向感、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感。当然,技术创新实际也是客户需求,未来的客户需求
期刊
“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33岁的宋长明说道。23岁的他,在电商刚兴起的时候就预见了未来,于是创立拥有自己品牌的电商公司,主打男装业务。伴随网络社交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竞争激烈,他为了在其中占领一席之地,不断拓展市场开启新模式。为打出口碑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他决定以物美价廉吸引大众,事实证明这是对的,在2012年公司每天的销售量能达到3 000单,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但是我也知道,市场每
期刊
餐饮渠道,多年前酒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门店内,食客可直接面对产品进行消费,因此这里往往是新品上市的第一站,也是酒类品牌传播的绝佳渠道。“得餐饮者得天下”并非空穴来风。  2012年起,随着新渠道的兴起和消费者回归理性,餐饮终端一度成为酒商的鸡肋渠道:做,找死;不做,等死。  2014年,因为市场价格与渠道价格差距过大,自带酒水成为消费者的共识,餐厅只卖菜不推酒,逐步将酒类经营边缘化。喝酒自带酒
期刊
2020年,中国餐饮行业度过了一个艰难的春节。  恒大研究院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中显示,2020年春节7天,餐饮行业零售额将会有5 000亿元的损失。  往年春节期间,本是餐饮行业的“黄金周”。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春节,餐饮业迎来了“至暗”时刻:年夜饭被大范围取消;商场人流量断崖式下跌;餐饮店门可罗雀;年前备足的大量食材无处安放。  这一切的根源是不知何时才能解
期刊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新冠病毒疫情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压力,当今,第三产业占中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60%。对中小微型企业以及初创公司来说,2020年上半年都将是生死关。  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存活下去?  人工成本、贷款利息、原材料供应、产销、物流……成为压倒中小微型企业的一座座大山。  扛过寒冬,活下去,成为他们最迫切的希望。  “公司的资金流已经严重告急
期刊
2020年的开启方式本以为是“爱你爱你”的温暖,却万万没想到“新冠病毒”疫情的突袭,使这个冬天变得漫长且寒冷。  潮水汹涌的时候,没一个人是孤岛。疫情之下,经济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行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行各业被迫形成一个风险共担的集合体。  “活着!”瞬间成了2020年的奋斗目标。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全国有40万家教培机构暂停线下授课。显然,线下教育年关并不好过。  疫情成为压死线下教育
期刊
新冠病毒无情蔓延。  2020年春节,提前准备好的旅行计划,基本全部泡汤。为了控制疫情传播,武汉封城,全国倡“宅”,旅游业似乎按下了“暂停”键。  中小企业哀鸿遍野,正常的产业链节奏被打乱,往年火热的旅游业,如今就像奔跑的人突然绊了一跤,收入停了,成本却还在增加。  面对无力更改的“黑天鹅”事件,尽管文旅部决定向旅行社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80%,这无疑缓解了旅游行业的部分压力,但“凛冬”之
期刊
2020年庚子鼠年伊始,新冠病毒就来势汹汹,让准备迎接新春的人们猝不及防,陷入高度警惕的状态。  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湖北多地“封城”,全国延长春节假期,各地企业延后开工,旅游、餐饮、交通、娱乐等线下消费陷入停滞。  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各行业的很多代表企业在抗“疫”当中发挥了作用,纷纷站出来捐资捐物,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抗击疫情中走在了最前列。这其中除了国有企业之外,也有大批的民营企业。  据网
期刊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影响将深远而漫长,疫情对每一个中小微企业都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经历十余年的产业变迁,不断壮大的第三产业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主战场,而批发零售业、旅游业、住宿餐饮业等却恰是对疫情防控存在直接风险敞口的领域。面对突发风险,中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的双重劣势又使其难以招架。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中小
期刊
除非年前已经基本谈定了SPA(至少要完成了全部投资人尽调),否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创投企业上半年融资的影响就是……几乎肯定会把上半年的事拖到下半年。  这么说,基于几个基本的判断:  一、大多数投资人会在2月初开始远程办公,2月10 号那周或者17号那周真正开始上班。由于中国绝大多数地方此时的天气并不适合在户外见面,戴着口罩谈投资也会很影响沟通效果,因此能让他们真正有安全感和愿望(也包括打消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