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还沉浸于灾难影片《2012》“方舟”制造的幻想中时,2010年1月12日下午,灾难却提前到来。有着16颗原子弹威力的7.3级强震,瞬间将地球另一端的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夷为平地,首都太子港的总统府及多座建筑被震塌,我驻海地维和部队8人被埋楼底,无数生命被瓦砾吞噬、压迫,海地在恸哭!地球在恸哭!
1月12日20时30分,由武警总医院派出的15名医疗队员随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飞赴海地地震灾区,执行国际救援任务。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自去年11月获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后第一次赴国外开展救援行动,也是自组建来飞行路程最远的一次救援行动。
患难方见中国心
从海地地震到现场展开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仅仅用了36个小时。
时间可以记录行程,但无法记录那一个个动若风发的瞬间,无法记录灾情就是命令的紧迫和庄严。
接到出队命令的时候,医疗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立即组织队员迅速集结并筹措了5大类药品、耗材和设备;组织计划科科长樊毫军拿起电话,召集科室人员,冲进战备物资仓库;骨科主治医师王明新一边进行手术,一边通知科室另行安排当日的其他手术。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2个小时后,救援队人员、物资和设备装载妥当。
与以往出国救援不同的是,医疗队携带了1月11日刚刚荣获2009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救援装备。救援智能决策系统已在出队准备中发挥作用,在输入海地地震的相关数据后,该系统自动生成电子预案,实现了人员配备、医疗及药品配备的科学化和程序化。此次共携带了价值近4D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器械,针对本次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天气,配备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药品,如驱虫药、防中暑药物、防日光性皮炎药物等。在人员选派上,队员多是数次参加救援的老队员,包括骨科、普外科、麻醉科及心内科等共11个医护专业,特别针对汶川地震中出现较多的地震后挤压综合症配备了重症监护和急诊医生,可随时通过海事卫星进行危重伤员的国际远程会诊,并做好跨洲转运伤员回国的充分准备。
行动彰显大国情
一道道残垣,一堵堵破壁,一张张惊恐失措的脸庞,一次次稽首待援的呼唤。
太子港发生地震后,灾民们面对的困境不仅仅是缺少水和食物,更大的难题是缺医少药。由于当地唯一的医院在地震中倒塌,仅有的一两家私人诊所在震后也已经关闭,很多外伤病人只能用从废墟里找到的脏纸或破布敷在流血的伤口上。
海地时间1月14日9时(北京时间1月15日22时),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分队在总理府开设第一个流动医疗点。在动荡不安的太子港,这是所有救援队伍中唯一一个设在总理府的医疗点。
武警总医院骨科医生姜川是第7次执行国际救援任务的老队员,当他面对一个脚趾被砸掉、腿部开放性骨折的伤员时,不由吸了一口气,他小心翼翼地处理好伤口,打好绷带。
受伤灾民在当地志愿者的引导下,陆续前来就诊。患者们伤情各异,头面部外伤和肢体骨折最多,其中一个坚强的小姑娘深深地打动了妇产科技师张雪梅。
小姑娘的后脑门在地震中被砸伤,头皮开裂,包着纱布。张雪梅配合医疗队员、脑外科主治医师封耀辉为小姑娘清创,消毒处理。当封医生打开纱布后,他们惊讶地看到伤口约一寸长,几乎有一厘米深,没有缝合,头皮向两侧外翻着,伤口里都是白色沙子。外科清创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小姑娘紧紧地抓着张雪梅的手,张雪梅能感觉到她的手在发抖,全身在发抖,大颗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掉,但她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
张雪梅和孩子没法通过语言交流,只能靠眼神和肢体语言。翻译告诉张雪梅,女孩的父母在这次地震中均遇难,和十四五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张雪梅想到孩子今后的生活,心里十分难受,她拿出自己的午餐和水递给孩子,告诉她第二天再来换药。
孕妇娜塔在得到中国女医生的诊治后,真诚地说:“我真想你们能够留下来,我希望中国医生能够为我接生。”
1月19日,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在总统府广场设置医疗点,前来就诊的灾民很快围拢过来。在烈日照耀下,身穿救援服,头戴帽子、脸上捂着两层一次性口罩的队员们,忙碌地为受伤的灾民清创、消毒、止血、包扎、固定。
张雪梅正在配合封耀辉主治医师处理一位头皮外伤患者,忽然听到主治医师姜川喊:“雪梅,有一孕妇请抓紧接诊”。张雪梅是妇产科的技师,除了本职的超声检查工作,她还承担助产士的重任。她马上把手头工作交接给同伴,然后把这位孕妇搀扶到床上。张雪梅打开先进的便携式超声仪,一边为娜塔做超声检查,一边耐心细致地讲解着目前胎儿状况:“你已经怀孕7个月(28周)了,是个男孩,现在胎儿心跳很有力。”据翻译说,这位名叫娜塔的孕妇22岁。检查结束后,娜塔用手比划说想喝水,张雪梅打开一瓶水喂她,娜塔喝了几口,就把水夺了过去,一饮而尽。虽然娜塔的胎儿各方面状况都良好,离预产期还有3个月,但张雪梅担心,她连最基本的喝水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提营养能否跟上。加之大地震后给她带来的心理恐惧,张雪梅真担心娜塔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张雪梅送娜塔走时,娜塔又开始指手划脚。张雪梅怕她还有疑问,马上叫来翻译,没想到娜塔说:“谢谢中国医生为我做检查,我能否定期到你们医疗点做检查?我想请你们为我剖腹产。”在得知雪梅不久就要回国时,娜塔十分遗憾。
在太子港机场灾民点巡诊时,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一边为伤员诊治病情、发放常用药品、消毒防疫,一边宣讲防疫和心理疏导干预常识,发放心理疏导传单和灾后防疫传单数千份。
总理夫人来道谢
海地时间1月16日,救援队在联海团倒塌办公楼废墟搜索我国失踪人员时,启用挖掘机、破拆机、吊机,加快了挖掘速度。在现场参与营救的每个人心情都十分沉重,期盼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紧紧注视着废墟。凌晨1时左右,现场挖掘到一只“老兵牌”皮鞋,并因此推断此处是挖掘到正在开会的402会议室的原址。3点30分左右,第一具中方失踪人员遗体及遗物出现在大家面前。默哀,三鞠躬,在场的所有人员用简单而庄严的仪式哀悼逝者。
凌晨4点左右,在医疗队员丁韬、曹力的护送下,第一具遗体运回营区。灵车开动时,队员们眼含热泪,轻轻呼唤着英雄:“我们回家了。”轻轻地,轻轻地,在为遗体进行清洁和防疫工作时,医疗队员们生怕惊醒了英雄的梦。为了让英雄能够早日回到祖国,他们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和防疫工作。
1月18日上午,医疗队和全体搜救队员、维和官兵为英雄送行。在庄严而沉痛的气氛里,几乎所有队员都泪水滂沱,防暴大队女队员彭晓亮因悲伤过度,昏倒在地。医疗队员迅速用担架抬起彭晓亮,送入医疗帐篷,进行急救。女医疗队员们轮流守护着虚弱的彭晓亮。彭晓亮一点点清醒过来,在接受了心理疏导后,彭晓亮哭着告诉医疗队员,自己和遇难的女队员和志红是同一个宿舍的战友,现在都不能相信和志红已经走了。
中国国际救援队科学高效的工作受到了海地人民的认同与感谢。
海地总理府负责援海救助物资的总协调人杰西-贝勒里夫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帮助海地人民,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我想以海地人民的名义,向你们说声谢谢”。海地总理夫人贝勒里维(Bellerive)专程看望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队员,她称赞道:“衷心感谢中国对海地的援助!你们在总理府设置医疗点,救助了大量伤病员,海地人民感谢你们!”
1月12日20时30分,由武警总医院派出的15名医疗队员随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飞赴海地地震灾区,执行国际救援任务。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自去年11月获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后第一次赴国外开展救援行动,也是自组建来飞行路程最远的一次救援行动。
患难方见中国心
从海地地震到现场展开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仅仅用了36个小时。
时间可以记录行程,但无法记录那一个个动若风发的瞬间,无法记录灾情就是命令的紧迫和庄严。
接到出队命令的时候,医疗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立即组织队员迅速集结并筹措了5大类药品、耗材和设备;组织计划科科长樊毫军拿起电话,召集科室人员,冲进战备物资仓库;骨科主治医师王明新一边进行手术,一边通知科室另行安排当日的其他手术。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2个小时后,救援队人员、物资和设备装载妥当。
与以往出国救援不同的是,医疗队携带了1月11日刚刚荣获2009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救援装备。救援智能决策系统已在出队准备中发挥作用,在输入海地地震的相关数据后,该系统自动生成电子预案,实现了人员配备、医疗及药品配备的科学化和程序化。此次共携带了价值近4D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器械,针对本次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天气,配备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药品,如驱虫药、防中暑药物、防日光性皮炎药物等。在人员选派上,队员多是数次参加救援的老队员,包括骨科、普外科、麻醉科及心内科等共11个医护专业,特别针对汶川地震中出现较多的地震后挤压综合症配备了重症监护和急诊医生,可随时通过海事卫星进行危重伤员的国际远程会诊,并做好跨洲转运伤员回国的充分准备。
行动彰显大国情
一道道残垣,一堵堵破壁,一张张惊恐失措的脸庞,一次次稽首待援的呼唤。
太子港发生地震后,灾民们面对的困境不仅仅是缺少水和食物,更大的难题是缺医少药。由于当地唯一的医院在地震中倒塌,仅有的一两家私人诊所在震后也已经关闭,很多外伤病人只能用从废墟里找到的脏纸或破布敷在流血的伤口上。
海地时间1月14日9时(北京时间1月15日22时),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分队在总理府开设第一个流动医疗点。在动荡不安的太子港,这是所有救援队伍中唯一一个设在总理府的医疗点。
武警总医院骨科医生姜川是第7次执行国际救援任务的老队员,当他面对一个脚趾被砸掉、腿部开放性骨折的伤员时,不由吸了一口气,他小心翼翼地处理好伤口,打好绷带。
受伤灾民在当地志愿者的引导下,陆续前来就诊。患者们伤情各异,头面部外伤和肢体骨折最多,其中一个坚强的小姑娘深深地打动了妇产科技师张雪梅。
小姑娘的后脑门在地震中被砸伤,头皮开裂,包着纱布。张雪梅配合医疗队员、脑外科主治医师封耀辉为小姑娘清创,消毒处理。当封医生打开纱布后,他们惊讶地看到伤口约一寸长,几乎有一厘米深,没有缝合,头皮向两侧外翻着,伤口里都是白色沙子。外科清创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小姑娘紧紧地抓着张雪梅的手,张雪梅能感觉到她的手在发抖,全身在发抖,大颗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掉,但她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
张雪梅和孩子没法通过语言交流,只能靠眼神和肢体语言。翻译告诉张雪梅,女孩的父母在这次地震中均遇难,和十四五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张雪梅想到孩子今后的生活,心里十分难受,她拿出自己的午餐和水递给孩子,告诉她第二天再来换药。
孕妇娜塔在得到中国女医生的诊治后,真诚地说:“我真想你们能够留下来,我希望中国医生能够为我接生。”
1月19日,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在总统府广场设置医疗点,前来就诊的灾民很快围拢过来。在烈日照耀下,身穿救援服,头戴帽子、脸上捂着两层一次性口罩的队员们,忙碌地为受伤的灾民清创、消毒、止血、包扎、固定。
张雪梅正在配合封耀辉主治医师处理一位头皮外伤患者,忽然听到主治医师姜川喊:“雪梅,有一孕妇请抓紧接诊”。张雪梅是妇产科的技师,除了本职的超声检查工作,她还承担助产士的重任。她马上把手头工作交接给同伴,然后把这位孕妇搀扶到床上。张雪梅打开先进的便携式超声仪,一边为娜塔做超声检查,一边耐心细致地讲解着目前胎儿状况:“你已经怀孕7个月(28周)了,是个男孩,现在胎儿心跳很有力。”据翻译说,这位名叫娜塔的孕妇22岁。检查结束后,娜塔用手比划说想喝水,张雪梅打开一瓶水喂她,娜塔喝了几口,就把水夺了过去,一饮而尽。虽然娜塔的胎儿各方面状况都良好,离预产期还有3个月,但张雪梅担心,她连最基本的喝水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提营养能否跟上。加之大地震后给她带来的心理恐惧,张雪梅真担心娜塔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张雪梅送娜塔走时,娜塔又开始指手划脚。张雪梅怕她还有疑问,马上叫来翻译,没想到娜塔说:“谢谢中国医生为我做检查,我能否定期到你们医疗点做检查?我想请你们为我剖腹产。”在得知雪梅不久就要回国时,娜塔十分遗憾。
在太子港机场灾民点巡诊时,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一边为伤员诊治病情、发放常用药品、消毒防疫,一边宣讲防疫和心理疏导干预常识,发放心理疏导传单和灾后防疫传单数千份。
总理夫人来道谢
海地时间1月16日,救援队在联海团倒塌办公楼废墟搜索我国失踪人员时,启用挖掘机、破拆机、吊机,加快了挖掘速度。在现场参与营救的每个人心情都十分沉重,期盼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紧紧注视着废墟。凌晨1时左右,现场挖掘到一只“老兵牌”皮鞋,并因此推断此处是挖掘到正在开会的402会议室的原址。3点30分左右,第一具中方失踪人员遗体及遗物出现在大家面前。默哀,三鞠躬,在场的所有人员用简单而庄严的仪式哀悼逝者。
凌晨4点左右,在医疗队员丁韬、曹力的护送下,第一具遗体运回营区。灵车开动时,队员们眼含热泪,轻轻呼唤着英雄:“我们回家了。”轻轻地,轻轻地,在为遗体进行清洁和防疫工作时,医疗队员们生怕惊醒了英雄的梦。为了让英雄能够早日回到祖国,他们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和防疫工作。
1月18日上午,医疗队和全体搜救队员、维和官兵为英雄送行。在庄严而沉痛的气氛里,几乎所有队员都泪水滂沱,防暴大队女队员彭晓亮因悲伤过度,昏倒在地。医疗队员迅速用担架抬起彭晓亮,送入医疗帐篷,进行急救。女医疗队员们轮流守护着虚弱的彭晓亮。彭晓亮一点点清醒过来,在接受了心理疏导后,彭晓亮哭着告诉医疗队员,自己和遇难的女队员和志红是同一个宿舍的战友,现在都不能相信和志红已经走了。
中国国际救援队科学高效的工作受到了海地人民的认同与感谢。
海地总理府负责援海救助物资的总协调人杰西-贝勒里夫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帮助海地人民,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我想以海地人民的名义,向你们说声谢谢”。海地总理夫人贝勒里维(Bellerive)专程看望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队员,她称赞道:“衷心感谢中国对海地的援助!你们在总理府设置医疗点,救助了大量伤病员,海地人民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