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迪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艺术运动作为19世纪末期随科技发展浪潮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在各设计领域的影响都广泛深远。新艺术风格中女性化、曲线的装饰造型以及自然派的装饰纹样曾深深影响了服饰文化。文章藉由研究新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探讨女装设计创新的思维与方法。新艺术的艺术特征与师法自然、包容吸纳、追求创新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女装设计中依然重要。
  关键词:新艺术;女装设计;师法自然
  0 引言
  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期随科技发展浪潮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影响广泛深远。它突破了传统艺术和传统装饰风格,使当时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使在今天,新艺术风格的设计观念与风格特征在现代建筑、家具、服饰、装饰设计上依然存在并继续产生着影响。新艺术风格中女性化、曲线的装饰造型以及自然派的装饰纹样曾深深影响了服饰文化。本文藉由研究新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探讨女装设计创新的思维与方法。
  1 新艺术设计风格的产生与发展
  新艺术运动发起于浪漫气质的法国。十九世纪末期,由于机械革命带来的产品量产化,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已不再适应生产的需要。器械化时代的产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走下来。它们便宜,数量丰富,却渐渐落入粗制滥造的泥沼。新艺术运动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萌发和发展的。威廉莫里斯作为倡导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他主张“最好的产品只能依靠优越的手工直接处理材料,才能获得成功”,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产品”。在工艺美术运动风潮的影响下,欧洲各地逐渐产生许多造型上的革新运动。它们被称为“新艺术运动”并逐渐为众人所接受。和工艺美术运动崇尚纯粹的手工、传统装饰不同,新艺术运动在对待机械的态度上有着明显改变。机器生产被新艺术接纳和吸收,工艺美术运动开拓创新的造型观念在新艺术运动中得到延续。同时,东方艺术、自然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对其产生影响。在机械发展与造型创新的结合下,以自然线条为装饰,师法自然的新艺术运动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被誉为“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新艺术的风格依赖昂贵的材料加工、对细节的极度重视、自然曲线和不对称的特点。虽然新艺术接纳了机器生产,新艺术特有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曲线装饰性因素常常在批量生产中难以做到的,须辅以手工制作完成。技术上的瓶颈令其逐渐难以适应工业发展,新艺术风格也逐步被其他风格所取代。但今天,新艺术风格师法自然的本质和蜿蜒的曲线装饰造型对现代设计依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 新艺术风格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新艺术风格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生命力、流动和蜿蜒的曲线。这种装饰纹样改变了传统艺术中规中矩的古典纹饰,以非静态非对称且柔美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同植物生长时的活力与姿态。新艺术风格由于受东方艺术、象征艺术等影响颇深,因此其本质“师法自然”其实是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隐喻。不仅是柔软曲折的花草枝,这一时期的装饰呈现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昆虫、海贝等生物都成为新艺术的灵感源泉与创作参照。新艺术善于吸收与接纳新事物,将不同风格融合在一起,同时不排斥机械化生产,充满了勇于打破传统的精神力量。新艺术风格是在流动与变化着的,这种变化与接纳也是新艺术的内涵之一。新材料的诞生与应用使有机形态得以实现,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勇于尝试,善于使用新事物,也是新艺术成长的因素与特征。
  3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女装设计
  新艺术运动时期,科技的飞速进步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式面料的产生,式样、装饰与色彩搭配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穿着有了更多选择。这一时期的服饰设计着重体现自然的悬垂与柔软,凸显曲线的特征,装饰简约,面料与款式相协调。这一时期的女装流行轮廓修长,带有捏褶拖尾的长裙。这个时期出现了分片裁剪的喇叭裙。上身常有高领和立领。例如到了1900年,新的剪裁方法出现,这是女装长长的袖子越来越瘦窄。女士们通过勒紧上身来突出胸部线条,如紧身衣一般,使身体从侧面看呈S型。而华美精致的晚装则多偏向于东方风格。
  4 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影响
  在新艺术运动中,虽然对材料与细节的要求过高,追求曲线与自然纹样装饰使当时的女装设计并不十分适于穿着,但对新材料的不断尝试、追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等特质,使它成为一种经典的设计形式。新艺术风格中女性化的艺术特质使其在女装设计中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新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崇尚从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与设计元素,追求自然的材料与纹理,新艺术风格对自然对生命的渴望是服装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受推崇的风潮。例如2011年从日本开始流行,风靡亚洲的“森女风”便是其一。纯棉或羊毛的柔软材质、沉郁的环保色、自然风格的纹样装饰、宽松自然随性的样式,面料的垂坠感,都体现着新艺术风格的内在理念。新艺术风格深受自然主义与东方艺术的影响。日本风格中空间的强烈对比,日本浮世绘中丰富的曲线表现与自然纹样都在新艺术风格中得到传承与发扬。作为吸收了浮世绘风格特征的新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融合后,呈现出富有动感的一面。浮世绘风格的花草图案,配上亮片装饰,收腰的设计既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柔美,又展现出不安于室,渴望挑战的粗犷与率真。新艺术运动在风格形式上采用大量自由连续弯绕的曲线和曲面,形成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格。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善于运用解构手法塑造创新的衣服样式,而大量立体的弯折曲面与古典纹样的结合,体现出狂乱与不羁。新艺术与解构设计的结合,通过其体积感与存在感,将女装设计引领到气场的维度。花草与有机形态装饰纹样的运用。自然的曲线纹饰是新艺术风格最直观也最典型的艺术特征。它在演变与转化中不断被创新,被融合,经久不衰。安娜苏 (Anna Sui)是善于运用各种装饰元素,从纷繁复杂的艺术形态中寻找灵感的设计师。安娜苏 (Anna Sui)2010秋冬推出其高级成衣秀,点缀在裙里腰间的不是解构式的花纹碎片,不是几何形态的装饰纹样,而是曲线的生长与生命的运动。这次成衣秀的灵感来源是19世纪末美国的Art Nouveau新艺术风格。交错的花草枝曲线、水波纹、昆虫等生物形态,加上主打的民族风印花,配上艺术味道十足的长袜。安娜苏 (Anna Sui)新加入的潮流元素与其原有风格融合一起,创造出充满活力与青春的视觉效果。英国新晋品牌Three Floor将蕾丝面料化为抽象化了的装饰纹样,带着新艺术风格的影子,却更简洁与大胆。坚韧挺拔的服装质感中融合了蕾丝的浪漫柔美,华丽而时尚。
  5 结语
  新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并不单纯只是形态或纹饰的传承与演变,更重要的是其追求创新、包容性与师法自然的内在本质的影响。新艺术风格运用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无论是装饰纹样的创新,还是形态设计的延续,都不应抛弃新艺术风格的文化内涵。新艺术风格的特征——细腻、蜿蜒、自然、创新,与女性特质高度一致,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借鉴和发扬新艺术的特质,也许可以创造更多,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女装风格。
  参考文献:
  [1] 梁梅.新艺术运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 罗咸辉.新艺术运动与当代艺术设计[J].吉首大学学报,2010.
  [3] 张浩,郑嵘.时尚百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 金波.浅析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
  [5] 香港设计中心.设计的精神[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在税收地位、负税主体、配套措施、税制模式及税收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得出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还远不能担当“罗宾汉税”的结论,并提出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医药人才英语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实现英语语言交际功能,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不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气试验肩负着越来越重的使命。每次进行耐压试验工作时,班组都需要使用铁丝作为辅助工具,现场工作存在试验前准备时间过长、试验后清理慢、易延误
油库储运需要高度的安全保障,为了提高港口油罐区的燃油输转安全,本文提出一种方案预演选择功能,即在原来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旧有的硬件,编写程序,实现管路的输转预演,提高系统的安全
中国企业并购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并购容易整合难,“好吃未必好消化”。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和存在问题,并从跨国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98%,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制动、外固定、内固定等多种方式,随着社会人群对治疗结果要求的提高,手术内固定已成为多数患者选择和接受
铁路既有线路基岩溶潜水侵蚀作用强烈,易形成土洞并扩展引起局部陷穴发育,严重时会导致线路轨枕悬空,危及行车安全,须对岩溶病害路基注浆处理。文章通过工程实例对电气化铁路
手外伤后,特别是估计日后关节功能难以恢复正常,甚至会发生关节强直者,在此位置固定,可使伤手保持最大的功能。治疗目的是保持和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治疗原则为早期准备复位
摘要:科学与艺术从其产生来说是同源的,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两极,科学以及以艺术为代表的人文,都是人类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基于历史与实证的考察,还是对人类精神财富的丰富多元性和互补性上来看,在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中,人文情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人文情怀不仅有利于科学家科学研究本身,还可以使科学家更好的享有生活并成为其精神追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科学家;艺术情怀;互补性  近代科学是建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所在,对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