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课。然而认识到是一回事,能不能落实到课堂上又是一回事。上学期,我听了80多节语文课,深感一些老师虽然也想加强语言训练,但却举步维艰,舒展不开手脚。这主要表现在:
  一、 学生读书走过场。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应以训练读为主。不少老师虽然也想加强读的训练,但总感到时间紧,不敢把大块的时间放给学生练习读书。即使提出了读书的要求,也往往是走过场。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才读了一两节,教师便让学生打住,并举手回答问题。还有一个比较普通的现象,就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名曰训练速读,实际上是怕学生仔细读书“耽搁”时间。
  二、 语言训练无过程。
  不少老师进行语言训练有要求,无过程,提出要求后就让学生马上“反馈”,不少学生感到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有一位老师教学《赤壁之战》一课,要求学生复述赤壁之战的经过,不待学生准备就喊学生站起来讲。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练习,所以复述得结结巴巴、丢三落四。
  三、 后进学生被遗忘。
  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被频频喊起来回答问题,而一些后进学生却成了被遗忘的人。即使是他们频频举手,老师也视而不见。主要是害怕他们回答问题磕磕巴巴,“浪费”时间。
  四、 课内作业挤课外。
  有的老师备课时安排了课内练习,但由于课文讲不完,往往是打了下课铃之后,匆匆挂上写有作业题的小黑板,让学生课外去完成。
  语文课上为什么语言训练举步维艰呢?原因很清楚,就是繁琐分析的路没有堵住。由于教者还要保持原有的繁琐分析的教学框架,所以虽然也让学生练,但顾虑课文讲不完,只好不顾实效,匆匆走过场。
  繁琐分析的路为什么没有被堵住呢?我以为是习惯的力量使然。这正像哥德所说的那样,“由于习惯的力量,我们总要看一眼已经停了摆的钟,似乎它还在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今天习惯的以分析课文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方法由来已久,乃是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领巾教学法”。那时,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法,有些机械照搬的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比较强调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这与我们今天的语文课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宗旨是大相径庭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不论教什么课文,都要按照“启发谈话、范读课文、读后谈话、逐段分析、编写段意、复习阅读、复述课文、结束谈话”的固定模式进行;而所谓的阅读分析又大都是采用谈话法。四十多年来,虽然也进行了一些这样那样的改革,但从实质上来看,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就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沿袭下来,老教师这么教,新教师也跟着这么教,大家都这么教。于是习惯成自然,即使这习惯有问题,也很少有人去怀疑它。记得清代有个叫刘蓉的,他写过一篇《习惯说》。这篇文章是说,他的书斋里有个洼坑,每当他绕室散步踩到洼坑时便被绊了一下。时间久了,便渐渐地适应下来,即使踩到洼坑上,也是如履平地一般。后来,他的书童将洼坑填平,他再踩在那个地方,反倒觉得地上隆起了一个小土包。其实哪里有什么小土包,低头一看,平平的,什么也没有。过了一会儿,走在上面还是有这么一种感觉。直到时间久了,他渐渐地适应下来,这种感觉才消失。
  你看,习惯对人的影响大不大!一个人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是相当困难的。即便这习惯是不好的习惯,也会积非成是,难以革除。正如刘蓉所感叹的那样:“习之中人,甚矣哉!”
  此外,因循旧习总要比探索新路容易得多。按习惯的法子教,轻车熟路,又有许多现成的《参考教案》可资借鉴,既方便又省事。按照改革的精神上,需要披荆斩棘,开拓前进,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想这也是教学改革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革除旧的积习十分不易,不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可以慢慢来,而是说我们要有使命感,要认识到习惯势力的顽固性和教学改革的艰巨性,从而以更大的决心与旧的习惯势力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要坚定革除旧积习的决心,就得认识旧积习的弊端。语文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要形成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必须带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舍此别无他途。既然那种繁琐分析的方法无益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为什么还不摒弃它?明明知道这样做是缘木求鱼,我们为什么还不另辟蹊径?
  要把教学重点从理解内容转移到语言训练方面来,是教学观念的根本改变。决不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所能奏效的,而是要改弦更张,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上这种课,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内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教师不光要提出语言训练的要求,还要指导学生动口、动脑、动笔,亲身经历训练的过程;课堂作业就应当在课堂上完成,而不应挤到课外去做,徒然加重学生的负担;语言训练的面要广,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语言训练,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吃一点“偏饭”。
  俗话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一节课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仍要按照原来习惯的路数一节一节地讲下去,问下去,哪里还有时间去组织语言训练呢?所以我认为,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
  (原载于《江苏教育》1994年第4期)
其他文献
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充满情趣,极力体现出一个“美”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情感、想象情景、积累语言,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 创设情境,感知美  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描述:“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瞧,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它们正忙着到蝴蝶谷去聚会呢!”同时,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美妙、舒缓的音乐衬托下,精美的蝴蝶
期刊
一、 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 揭示课题,生齐读。  2. 简要地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孩子们竟然心甘情愿地把好不容易捉到的蜻蜓放飞了,陶行知到底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 内引外联,认识蜻蜓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7~10自然段,画出描写蜻蜓的语句。  2. 感受蜻蜓的可爱和有趣。  (1) 出示:“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
期刊
一、 紧扣“心愿”,直奔主题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生齐读课题)《云雀的心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板书:沙漠变成绿洲)  2. 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 以读促悟,感受“重要”  1. 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你从哪儿感受到森林的“重要”?画出相关的语句,请你用“没有了森林,__________”这样
期刊
老师们常说:“这方法,那方法,吃透教材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吃不透教材,在文本解读上出现偏差,确实是导致教学内容失误的重要根源。“吃透教材”,究竟该“吃透”什么,怎样才算“吃透”?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已明白: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要“用课文来教”。那需要“用课文来教”的又是什么?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完全可以提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组建不同的教学方式。正如有人所说:米可煮饭,也可酿酒。原料虽同但取向不同,
期刊
一、 “文化语文”的定义界定    “文化语文”中的“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差异性,它体现在文本以及教学中(从“文化”的载体来分析),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文本型文化”与“教学型文化”(或“互动型文化”)。这种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包括文化传统、规范、价值观念、信仰、思维方式、表意象征符号、行为模式等。“文本型文化”是指教材(课文)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信仰、规范、
期刊
观摩了2010年全国第二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大赛特等奖张茜老师执教的《七律 长征》一课,感受颇深。此课,无论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确定、过程的设计,以及方法的选择,都鲜明地体现了两个特点:依据文本体裁,依据学生学情,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学生既得文又得法的语文学习目标。    一、 目标定位,为学生的学习导航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
期刊
美国伊利诺伊州厄巴那城的马丁·路德·金小学是一所公立国际小学,它接受了许多父母在附近访学和读学位的各国小学生。这是一所很守规矩的学校,各种活动注重规划和策划,重视提前安排整个程序,计划性很强。我感到他们的很多行为规范和游戏等,都是成人世界的预演。  孩子们每天由黄色的学校公交(School Bus)接到学校,这种车辆和接学生的习惯近100年没有变过。与中国人喜新厌旧相反,美国人喜欢保持传统。小朋友
期刊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积极挖掘训练资源,创新训练形式,扎实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 巧借文本,读写结合  1.模仿练笔。模仿是学生习作练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课文中一些语言优美或形式规范的片段,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的第1自然段时,在学生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我相机启发:“还有谁被槐花吸引来了?你也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吗?”  2.想
期刊
三、 识字教育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实施    众所周知,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是不赞同教幼儿识字的。正因为如此,传统的识字教育是从小学才开始的,而且小学教孩子识字的起始要求就非常高,即要求孩子做到“四会”,课本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识字载体。识字教育就是在课堂上由老师带着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实践证明,这样的观念已大大落后于儿童的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识字教育完全可以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  科学认读在坚持“
期刊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十年走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广泛实施。客观地讲,这些学习方式对各门学科的学习都具有普适性,因而也就存在着“超学科”性。但很显然,尽管我们不断强调课程综合性和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分科教学依旧是当下学校教学的基本形态,不仅课程、课表是一门一门的,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制订的,考核评价是分科进行的,而且大多数教师都有任教的“主要”学科,并较多地参与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