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第一个热水淋浴
冻得手脚冰凉的冬天,对于有自来水和热水器的家庭来说,只要打开阀门,开启热水器,就可以赖在浴室里享受温暖的淋浴了。而对许多没有热水器,甚至连自来水都没有的家庭来说,要洗一个热水浴,意味着他们必须耐心地烧开好几壶水,搬到室内,兑凉水搅拌,在冷空气中一勺勺地浇在身上……
美国帕萨迪纳美术中心学院的一组大四学生来到哥伦比亚波哥大附近,参加了一个叫Safe Agua Colombia的项目,思考如何用设计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他们惊讶地发现,当地妇女一天中起码要守在炉子边六个小时,才能烧够全家一天所需的热水:做饭的、清洁的、一家大小的洗澡水……
“这不只意味着妈妈们需要每天早起,断断续续的热水会让孩子们容易感冒,也意味着妈妈们大大减少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缩小了外出挣钱的机会。”项目成员Della Tosin介绍。
他们设计了一款能够快速加热,并能提供恒定水流的用品,取名Calientamingos。这个名字是西班牙语“热水”和“朋友”的结合。它由三个模块组成:不挑容器的快速加热装置、一个让人能全程站着洗澡的脚踏加压泵,还有一个多功能花洒。加热装置的功率足够大,能够在15分钟内将5加仑的水加热到43摄氏度,足够三个小孩或者一两名成人淋浴。设计者之一Tianyi说,他们本来尝试过太阳能加热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助连电都不通的家庭,可惜太阳能转化率太低,受天气影响大,只好作罢。
于是设计团队把心思花到了其他方面,比如研究自动断电系统,当热水达到43摄氏度时就会停止加热。为了压缩成品的价格,让贫困家庭也可以用得起,他们在设计上特意采用一种模块化、可组装的方式,这样就节省了压模和维修的成本。
比起安装自来水系统和热水器,这种解决方案可行又经济。设计团队在居民区派发了一些样品,孩子们在热水喷出花洒的那一刻,开心地一个劲儿搓头擦身,享受着人生中第一个热水淋浴,整个场面滑稽又温馨。
目前这个产品还在进一步估价和安全测试中,不过已经在2014年拿到了几个国际设计奖项,包括IDSA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大奖和鼓励社会创新的DWA设计大奖。
诗意中缅怀先人
“这个是酒店么?”
经过这栋造型颇有设计感的建筑时,不知情的香港市民往往会问一句。其实,这是钻石山新灵灰安置所,即所谓的骨灰堂。在华人社会,与这种建筑为邻总有些忌讳,而钻石山所处之地,偏偏离普通住宅区很近。其实,故人已去,灵灰安置所的设计,更多是为生者。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摆脱阴森冷清的形象,既能满足基本功能,还能让附近居民心理舒适,也给来祭拜的人更好的“用户体验”?
香港建筑暑的设计师接下这个项目后,望着附近的坟山,心里有了答案。联想到人们登高“拜山”的习俗,他们决定将爬山的阶梯作为整栋建筑最重要的造型元素。层叠递增的阶梯式结构,给了骨灰堂小山般的设计感,而功能性也更加完善:每当清明,人流集中时,传统的窄梯往往拥挤不堪。现在宽约九米的楼梯,能顺畅地将人流引入每一层,等祭拜完毕,再沿着建筑侧面的传统楼梯往下走。考虑到老者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建筑内部也配备了直升梯。
除此之外,当人们拾级走上四楼时,会发现一个休憩平台。这里的气氛有时候还挺活跃,“有些人会在这里斩烧猪”,设计者之一李翘彦说。而走到顶层平台时,你会进入一个安靜肃穆的空间。因为经过这里的人很少,设计师们让它成为了冥想层,四周除了树木,一片空旷,留给人们在这里登高望远,思念先人的空间。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灰所内外的空气问题。传统的灵灰所总是浓烟袭人,甚至把人呛出眼泪。为了增加对流,设计师让横梁及骨灰架与外墙形成直角,这样便不会阻挡空气流通。室内焚香产生的烟雾,基本完全靠自然通风疏散,每一层设置的冥镪炉则由管道接通,将烟雾导向空气净化系统。
设计师也特别加强了绿化。除了美化环境外,植物其实还起到了遮挡的作用。走廊、窗沿攀爬的蔓藤植物让经过者不会直接看到灵灰架。在不同季节,整座建筑都会盛开相应的花,比如春天是白羊蹄脚、荷花玉兰,秋天则是淡黄的米仔兰。、
实际上,灵灰所一楼本身就像个小花园,除了花花草草外,还有长椅、遮阳篷,适合亲友们约在一起等候。六至九米的天花悬挂着一群大鸟雕塑,这些原本是一批被丢弃在北大屿山的雕塑,如今“重获新生”。
如今,钻石山灵灰所不但没有被社区排斥,反而经常吸引一些居民来此散步休息。一些建筑爱好者还会特地前往观摩,看着裸露的灰色的钢筋混凝土感叹:“有些安藤忠雄的宗教感呢”。
甲骨文保护的一片海滩
两年前春季的一个阴雨天,无意中经过香港乌溪沙海滩的人,可能曾被眼前的景象惊出许多问号:这些是什么人?他们怎么了?沙滩上堆的是向外星求救的信号吗?不对,怎么又像是甲骨文?…… “天地从日月,春风化土木”,这是当时乌溪沙居民在设计师吴宝才的指导下,用石头摆出的两句诗。2012年,香港政府圈出25个填海选址,乌溪沙海滩也被圈了进去。它有栖息着白鹭的红树林,是香港少有的天然海滩。在几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中,都有到乌溪沙青年营做校园活动、漫步看沙滩日落的画面,吴宝才也是其中之一。
当听说填海消息时,他和许多居民一起,加入了保护海滩的社区组织。当时,反对填海的声音非常大,活动也很多。“但是,我们不想用激烈的方式”。他们想起了当地一个老传统:乌溪沙海滩上石子多,一些长者会把沙滩上的石头聚集到一起,摆成心形,留下细沙方便路过的行人。“不如就地取材,也用这种符号来表达诉求”。
但用什么符号才适合?吴宝才从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中寻找。金木水土,花鸟鱼虫,日月风雨……这些代表自然的字句开始在设计师的脑海中穿行,排列组合的最后,留下了这两句诗。“其实这句话还有其他含义的:春风化土木,土木署就是负责填海项目的”。
最具符号感的字体,吴宝才认为是甲骨文,但为了视觉平衡,他对字形做了调整改造。表达的方式当然也要“天人合一”:挑选沙滩上中等大小的石头,这样靠人手搬得动,组成的符号也能在三星期后,随着无数次冲刷的浪花散去;另外,要选一个退潮退得最厉害的时间,这样天地才能给乌溪沙居民留下足够大的沙滩作“画纸”。
活动当天下着冷雨,但仍有200名左右的居民出现在现场。他们手拿图纸,挑选中等大小的石头,慢慢垒出了一串巨大的甲骨文诗句。
这个让居民诉求转化为温和表达的设计,让乌溪沙居民的声音传得更远。在各方努力下,香港政府在2013年取消了乌溪沙填海计划。如今,吴宝才依然住在离这片海滩步行3分钟的居民楼里,在社区生态再次受威胁的时候,也会和社区组织的成员聚在一起写些建议书,而这片海滩上居民和游客捡石头摆些小符号的习惯,也依然如故。
展览馆在马路上晃悠
在香港港岛北部,在轨道上慢悠悠摇晃的“叮叮车”,是这个快节奏闹市中独特的一景。但有天街头行人突然发现,这些历史悠久的老车壳,有几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一辆裸着反光的铝合金车身,不仅一点广告都没贴,还把窗户全封上了;一辆车顶敞开着,有人在上面跳舞唱歌;一个透着暖光,里头的人在红红火火地聚餐;外形最正常的一个,柚木车厢刷着传统的绿漆,但往里一看,车厢里的不是乘客,而是一整排书架。
这是2013年香港设计营商周的同期活动“Detour展览”,意在挖掘日常生活中潜在的设计空间。在今年香港理工大学“十日节”里,当年错过去现场参观的人,都忍不住围着电车模型脑补:它是一组流动的展馆和工作坊,直接走进市民的生活里,而城市的风景和历史也在车厢外流动着。
项目最初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毕业生 Linny的毕业作品。“正是因为电车空间小,所以我决定拿‘改造电车’挑战自己。”香港的文艺表演场地本来就有限,有时还会收到扰民投诉,“如果这个场地是移动的,就不怕被投诉了”,Linny开玩笑说。
第一个电车改造的方案是“舞台”,让电车顶层敞开,变成舞台和舞池,底层配备电力设备,以维系灯光和音乐运作。当这辆电车真正开起来时,所有参与表演的DJ和歌手们都乐坏了,像是嘉年华游行一般。沿途市民的反应很一致,先是满脸错愕,然后就跟着音乐不自觉地摇摆起来。
有了“舞台”创意之后,Detour策展人之一叶长安鼓励Linny继续思考其他可能性,于是另外三个改造方案应运而生:
改成聚餐空间的叫“飨宴”,虽然由于电车本身的限制,没法在车厢内直接烹饪,但它可以提前预备好简餐,比如拼盘、三明治等,接待预约前来的市民,也邀请弱势群体来体验;摆满书架的叫“课室”,第一层有说书人讲述关于香港、电车的历史,第二层摆满了建筑、设计、文化类书籍。
最有趣的则是“黑盒”方案。改造前,它是新一代的铝合金叮叮车,设计团队索性让它的特色显示得更彻底,将铝合金全部裸露出来。然后,他们用铝合金把窗户封上,只留下一個小孔。于是整个电车成了一个大型针孔相机。当你进入“黑盒”,它会用安静的氛围将你与繁华都市隔开。当你渐渐适应了车内的黑暗后,便会看到车外的流动的城市景象通过小孔,以倒立的姿态在车厢里呈现。这种奇特的城市穿行,也许会让你对自己和这座城的关系有个新的感觉。
这些稀奇古怪的改造电车,不但没有引发混乱,反而拉近了城市人的距离。Linny记得一次塞车时,“飨宴”吸引了旁边一辆电车里乘客的注意,两边的乘客聊了起来,兴起之时,飨宴的乘客还把食物传了过去,跟对方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