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是以爱心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方法,他们以爱心作为原则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天的师德培养和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只有把爱心提高到原则和方法的高度,并付诸实践,才能让爱心真正成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力量。
[关键词] 爱心教育 意义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以学生为本是进行教育活动的首要前提。如何进行育人活动,如果实施素质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成绩,把学生培养为全才,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健康的人格,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所以说爱心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是发展问题。进行爱心教育,教师是关键。
一、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爱心教育的主要内容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无一不是把爱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师爱蕴含于教育言行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教育态度上表现为热爱教育、尊重学生
古人讲:“经师可求,人师难遇。” 经师可以理解为是那些以教书作为自己职业的人,他们仅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对于教师职业本身并不热爱,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也不会表现出多大的热情,也就很难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只有人师,才真正可以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教育事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也是人师的典型代表。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就需要为学生操劳,付出自己的光和热,也只有付出,才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②夏丐尊认为,“没有爱就没有驾驭。”只有在有爱心的地方,教育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活着自由地得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学生为本,真正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培养其自身发展的能力,离不开教师的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最直接体现出师爱的方式就是尊重学生。关于尊重的含义,弗洛姆认为,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同时还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把学生当作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特殊个性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发生伤害学生自尊、体罚学生和压制学生不同意见的情况,这是教育活动的一个前提,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在教育方式上表现为严格要求,宽容待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④爱心教育对于教师的首要要求就是热爱孩子,但是爱心的实施要掌握度,爱并不等于溺爱,任其性情的肆意发展,而是表现为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有严格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宽容对待。
在《孟子·尽心》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意思是公孙丑问孟子,在追求真理或者“道”的时候,可不可以降低标准使每个人都能攀及?孟子回答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对于懒惰或者愚笨的学生,教师是不能因此而改变或者放弃准则的,即对所有的学生在教学目的上要一视同仁、严格要求,要改变的应该是教学方式,使一开始基础和层次不一致的学生都能在最后收获良好的教育成果,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
宽容待人与严格要求并不冲突,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弗洛姆认为,“爱是指热烈地肯定人的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是指在双方各自保持独立与完整性基础上的相互结合。”⑤进行爱的教育,也是一种有关人际关系的活动。在施爱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摆脱冷漠和孤独感;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空间。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如果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学生的行为,显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美德,善于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纠正和改善他们的行为。
二、把爱心提升为一种原则和方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
(一)爱心是一种原则
爱心原则是指教师要将爱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感受被爱、自爱和施爱,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能力,从而对生活建立起合理的信仰,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坚持爱心原则,对于今天的各种教育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爱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把爱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才能真正把爱心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出一个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积极意义的公民。
2、爱心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爱心教育本身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用爱心去唤醒每个学生心中的爱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要求,所以说爱心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没有爱心,道德教育不可能成立。现阶段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社會主义道德教育,没有爱心作为原则,我们不可能使学生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伟大意义,也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遵循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要作用,更不能培养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国民;也只有坚持以爱心教育人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对道德教育放松。开展一系列的互帮互助活动,是激发和巩固学生爱心的重要途径。
3、爱心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原则。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拥有爱心可以说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人类因拥有爱心而变得高尚和伟大,因此爱心必然成为人文教育的主要原则。这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得广博的人文知识,并通过专门的课程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有所感悟,从内心深处接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学校要与社会合作,开展一系列的人文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出人生的意义。
(二)爱心是一种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但是任何的方法都与爱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爱心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理应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1、爱心是激起教育热情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拥有爱心才会拥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谁就会取得成功。爱心是教师对学生抱有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可以唤起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激发起教师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之外的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感情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力量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实现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并且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的本领和能力。
2、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方法。爱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评价,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关爱的程度同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班级中的位置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激发起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巨大动力。所以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新鲜事物的冲动,开展学习交流和科技发明等活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知识转化为现实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能力,用充满期待的目光见证他们的成长。
3、爱心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方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⑥爱心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良剂,对于师生关系也不除外。爱心产生宽容,这要求教师要用宽容之心包容学生的缺点和过失,为学生提供温暖的港湾;爱心产生理解,学校可以开展角色互换的活动,使学生体谅到教师的一片苦心,学生才会对教师信任和亲近;爱心产生激励,通过建立互评制度,可以使师生共同进步,并取得良好的课堂教育效果。
弗洛姆说:“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掌握爱的教育力量,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且得到学生的尊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亲人的情怀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体现出教师的爱心,在细微处彰显爱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论语·宪问》
[2]《论语·述而》
[3]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P253.
[4]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5.
[5]弗洛姆.避自由[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P213.
[6]《孟子·离娄下》
[7]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P14.
作者简介:
孙淑慧(1986—)女,山东滨州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
[关键词] 爱心教育 意义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以学生为本是进行教育活动的首要前提。如何进行育人活动,如果实施素质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成绩,把学生培养为全才,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健康的人格,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所以说爱心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是发展问题。进行爱心教育,教师是关键。
一、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爱心教育的主要内容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无一不是把爱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师爱蕴含于教育言行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教育态度上表现为热爱教育、尊重学生
古人讲:“经师可求,人师难遇。” 经师可以理解为是那些以教书作为自己职业的人,他们仅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对于教师职业本身并不热爱,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也不会表现出多大的热情,也就很难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只有人师,才真正可以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教育事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也是人师的典型代表。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就需要为学生操劳,付出自己的光和热,也只有付出,才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②夏丐尊认为,“没有爱就没有驾驭。”只有在有爱心的地方,教育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活着自由地得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学生为本,真正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培养其自身发展的能力,离不开教师的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最直接体现出师爱的方式就是尊重学生。关于尊重的含义,弗洛姆认为,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同时还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把学生当作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特殊个性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发生伤害学生自尊、体罚学生和压制学生不同意见的情况,这是教育活动的一个前提,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在教育方式上表现为严格要求,宽容待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④爱心教育对于教师的首要要求就是热爱孩子,但是爱心的实施要掌握度,爱并不等于溺爱,任其性情的肆意发展,而是表现为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有严格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宽容对待。
在《孟子·尽心》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意思是公孙丑问孟子,在追求真理或者“道”的时候,可不可以降低标准使每个人都能攀及?孟子回答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对于懒惰或者愚笨的学生,教师是不能因此而改变或者放弃准则的,即对所有的学生在教学目的上要一视同仁、严格要求,要改变的应该是教学方式,使一开始基础和层次不一致的学生都能在最后收获良好的教育成果,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
宽容待人与严格要求并不冲突,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弗洛姆认为,“爱是指热烈地肯定人的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是指在双方各自保持独立与完整性基础上的相互结合。”⑤进行爱的教育,也是一种有关人际关系的活动。在施爱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摆脱冷漠和孤独感;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空间。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如果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学生的行为,显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美德,善于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纠正和改善他们的行为。
二、把爱心提升为一种原则和方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
(一)爱心是一种原则
爱心原则是指教师要将爱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感受被爱、自爱和施爱,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能力,从而对生活建立起合理的信仰,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坚持爱心原则,对于今天的各种教育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爱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把爱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才能真正把爱心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出一个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积极意义的公民。
2、爱心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爱心教育本身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用爱心去唤醒每个学生心中的爱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要求,所以说爱心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没有爱心,道德教育不可能成立。现阶段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社會主义道德教育,没有爱心作为原则,我们不可能使学生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伟大意义,也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遵循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要作用,更不能培养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国民;也只有坚持以爱心教育人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对道德教育放松。开展一系列的互帮互助活动,是激发和巩固学生爱心的重要途径。
3、爱心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原则。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拥有爱心可以说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人类因拥有爱心而变得高尚和伟大,因此爱心必然成为人文教育的主要原则。这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得广博的人文知识,并通过专门的课程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有所感悟,从内心深处接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学校要与社会合作,开展一系列的人文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出人生的意义。
(二)爱心是一种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但是任何的方法都与爱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爱心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理应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1、爱心是激起教育热情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拥有爱心才会拥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谁就会取得成功。爱心是教师对学生抱有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可以唤起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激发起教师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之外的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感情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力量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实现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并且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的本领和能力。
2、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方法。爱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评价,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关爱的程度同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班级中的位置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激发起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巨大动力。所以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新鲜事物的冲动,开展学习交流和科技发明等活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知识转化为现实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能力,用充满期待的目光见证他们的成长。
3、爱心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方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⑥爱心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良剂,对于师生关系也不除外。爱心产生宽容,这要求教师要用宽容之心包容学生的缺点和过失,为学生提供温暖的港湾;爱心产生理解,学校可以开展角色互换的活动,使学生体谅到教师的一片苦心,学生才会对教师信任和亲近;爱心产生激励,通过建立互评制度,可以使师生共同进步,并取得良好的课堂教育效果。
弗洛姆说:“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掌握爱的教育力量,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且得到学生的尊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亲人的情怀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体现出教师的爱心,在细微处彰显爱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论语·宪问》
[2]《论语·述而》
[3]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P253.
[4]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5.
[5]弗洛姆.避自由[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P213.
[6]《孟子·离娄下》
[7]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P14.
作者简介:
孙淑慧(1986—)女,山东滨州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