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交换乘抓大“雕”小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沈阳公交线网不断完善,公交覆盖城区范围逐步扩大,今后,沈阳公交发展的两大思路渐趋清晰:抓大雕小。“抓大”即实现“城乡一体化”公交体系和辐射沈阳经济区的公交大半径;“雕小”即开通、调整公交线路及实现公交与其他交通工具的零距离接驳。随后,沈阳市三环公路以内的公交空白点基本消除,覆盖“四大发展空间”的公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在沈(阳)抚(顺)、沈(阳)铁(岭)实现客运公交化运营的有益尝试基础上,沈阳公交将向经济区拓展。沈阳、抚顺作为沈阳经济区乃至辽宁省首条公交化运营线路,已经达到流水发车。2008年底实现公交化运营的沈铁客运线路也在积极探索中。2009年,沈阳实现了与鞍山、辽阳客运公交化运营。2010年,将力争实现沈(阳)本(溪)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
  除阜新因与沈阳运距大于100公里不适合公交化运营外,沈阳将全部实现与经济区内其他兄弟城市之间的客运公交化。此外,沈阳公交线路的调整还将兼顾城乡一体的原则,使沈阳辖区内城市与农村的公交基础设施及公交线路平等共享,加大沈阳城市公交向乡村(屯)发展。
  能否使公交线路走向更具合理性,这是考量公交行业管理的重要标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调整公交线路比频繁新开公交线路更具有实际意义。
  沈阳地铁运营后,面对公共交通家族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沈阳交通运输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调研地铁20余出口处公交现状,“精雕细调”途经地铁区域的每条线路,努力实现公交与地铁的“零距离”衔接。
  “抓大”即实现“城乡一体”的公交体系和辐射沈阳经济区的公交大半径;“雕小”即开通、调整公交线路及实现公共交通与各种交通工具的零距离接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