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 ”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脱节,在教育目标、教学课程、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弊端愈发明显。文章通过对高校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会计教育进行变革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会计教育;困境;变革措施
一、绪论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时代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将与“互联网 ”密不可分。传统的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逐渐脱节,授课方法单一,网络思维缺乏。因此,亟待构建以互联网、信息管理为基础,融合云会计、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新型会计教育模式,使高校会计教育接受者成为具有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管理应用人才。
二、我国会计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2013年至2017年,有关会计教育研究类文献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共有1529 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文献168篇。通过对整理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会计教育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会计教学方法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刘国城、董必荣(2017)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本科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困境,提出了“互联网 ”时代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变革途径。张宝贤、唐建荣(2017)介绍了“互联网 ”相关概念,指出了“互联网 ”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冲击,明确了会计教育发展新方向。缪启军(2017)论证了教育环境与对象的变化及数字资源与在线课程的不足带来了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变。秦荣生(2015)论证了“互联网 ”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互联网 ”催生了会计教育新形式,政府、企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会带来线上线下会计教育双繁荣。毛元青等(2015)认为,“互联网 ”的发展带动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会计信息平台的建设。
總体而言,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重复性文献成果多,独创性文献少,高水平高层研究成果更少,而有关“互联网 ”与会计教育相结合的文献更加稀缺。如何将互联网最新成果与会计教育相融合,达到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形成会计教育新形态,有待继续研究。
三、“互联网 ”时代下会计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会计系统也在逐渐向互联网系统转化。云会计、财务共享系统、财务机器人等的出现和发展促使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倾斜。“互联网 ”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使传统的会计教育工作也面临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高校众多,开设会计和相关专业的学校众多,从高职大专、本科到会计硕士,种类繁多。传统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基础的理论和账务处理两个方面。而本科与高职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有所不同:本科院校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高职和大专院校更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账务处理能力。这种培养目标是否适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待考察。“互联网 ”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正在从账务处理向管理分析转化,单纯的理论研究和账务处理都将被淘汰。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是会计专业的特点。目前高校会计培养目标要么重理论少实践,要么只把会计作为一门记账手艺,都忽略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学科的融合。这种培养目标最终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双方脱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信息化课程少
首先,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低年级学生会计课程内容多且繁杂,结构不合理。目前会计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涉及经济学、法律、金融学和计算机等各个方面,而对于数据处理、信息化等极少涉及,即使有也仅仅开设几门网络课程,建立几项网络平台,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基本都是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等,还涉及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内容多。这会使学生上课积极性降低,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各个课程间没有融合和衔接,使学生感受不到会计学习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高校在会计教育中忽视了长期培育“互联网 ”融合于会计教育的思维与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互联网 ”时代对会计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但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课程相对较少,会计教育还缺乏与办公软件应用、会计软件设计、大数据挖掘、云计算架构、互联网运营、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融合。
(三)会计教师转型升级慢,应对“互联网 ”准备不足
高校教师普遍接受的是固定的知识教育,知识结构出现断层,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以前,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互联网软件知识和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趣,缺乏接受新事物的热情,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也不愿意使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联系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就无法深刻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带给会计教育的影响及意义。“互联网 ”时代会计的基础理论如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职能都发生了变化,而大多数高校教师授课仍使用传统教材,讲授传统理论,对当下会计领域理论的拓展未加重视,在教学中也无法将会计最新理论贯通,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无从谈起,甚至导致学生与社会发展、时代发展脱节。除此之外,“互联网 ”时代会计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偏移,在线决策、实时报账、大数据会计、云会计、财务信息共享等都成为现实。这些都应是会计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事实上,现在的会计教师对于这一点认知还相对不足,还有待于全面准备。
四、“互联网 ”时代下会计教育变革措施
(一)重新定义教育目标 新时代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互联网 ”时代的信息已经高速爆发,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也应该做出新的改变。传统的会计目标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逐渐脱离了实际市场的需求。未来的社会是不断学习和相互交流的社会,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适应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更要求会计从业者改变僵化的思维,引领变革。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基本知识储备。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通过自主学习来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
(二)优化课程设置,重视网络课程
“互联网 ”时代,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单一的会计学知识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会计与其他相关课程需要衔接。这要求高校会计课程的设计要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环境,了解信息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能力。强调各门课程的重要性不是否定专业课的价值,专业知识依然需要专门地掌握。另外,会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教育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传统教师教学生学已变成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这些变化都迫使高校对课程设计进行变革,开设网络课程,构建完善的会计教育网络支持平台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互联网 ”时代会计教育的关键资源,其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类型的网络会计课程。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管理会计理念
会计教师是推行会计理念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对会计受教育者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会计水平都有决定性作用。“互联网 ”时代,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互联网 ”推动着会计理论的变革,同时改变了会计教学模式,这些都要求会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与创新。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不断学习互联网知识,转换思维,与时代发展同步。
第二,和企业合作,聘请校外优秀管理会计师和企事业单位专家进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利用网络媒体开展讲学,拓展教师队伍实账处理能力,把握市场对会计的需求。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高校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及考试题库,满足在线学习和测试的需求,更进一步可尝试开发网络自主测试系统。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新的教育模式。
第四,开发和建立“财务共享区域”“云会计”平台,将学校教学和与企业相联系,把学校作为企业财务处理的练兵场和人才储备基地。
五、结论
“互联网 ”给传统高校会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互联网 会计教育”不仅要实现教育的硬件设施和技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對会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变。高校应在重新优化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会计课程,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城,董必荣.“互联网 ”时代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01):102-109.
[2]缪启军.“互联网 ”背景下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实践[J].财会月刊,2017(33):78-83.
[3]张宝贤,唐建荣.“互联网 ”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财会月刊,2017(36):80-85.
[4]秦荣生.“互联网 ”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24.
[5]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 ”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0-92.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会计教育;困境;变革措施
一、绪论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时代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将与“互联网 ”密不可分。传统的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逐渐脱节,授课方法单一,网络思维缺乏。因此,亟待构建以互联网、信息管理为基础,融合云会计、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新型会计教育模式,使高校会计教育接受者成为具有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管理应用人才。
二、我国会计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2013年至2017年,有关会计教育研究类文献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共有1529 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文献168篇。通过对整理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会计教育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会计教学方法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刘国城、董必荣(2017)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本科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困境,提出了“互联网 ”时代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变革途径。张宝贤、唐建荣(2017)介绍了“互联网 ”相关概念,指出了“互联网 ”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冲击,明确了会计教育发展新方向。缪启军(2017)论证了教育环境与对象的变化及数字资源与在线课程的不足带来了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变。秦荣生(2015)论证了“互联网 ”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互联网 ”催生了会计教育新形式,政府、企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会带来线上线下会计教育双繁荣。毛元青等(2015)认为,“互联网 ”的发展带动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会计信息平台的建设。
總体而言,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重复性文献成果多,独创性文献少,高水平高层研究成果更少,而有关“互联网 ”与会计教育相结合的文献更加稀缺。如何将互联网最新成果与会计教育相融合,达到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形成会计教育新形态,有待继续研究。
三、“互联网 ”时代下会计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会计系统也在逐渐向互联网系统转化。云会计、财务共享系统、财务机器人等的出现和发展促使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倾斜。“互联网 ”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使传统的会计教育工作也面临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高校众多,开设会计和相关专业的学校众多,从高职大专、本科到会计硕士,种类繁多。传统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基础的理论和账务处理两个方面。而本科与高职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有所不同:本科院校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高职和大专院校更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账务处理能力。这种培养目标是否适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待考察。“互联网 ”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正在从账务处理向管理分析转化,单纯的理论研究和账务处理都将被淘汰。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是会计专业的特点。目前高校会计培养目标要么重理论少实践,要么只把会计作为一门记账手艺,都忽略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学科的融合。这种培养目标最终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双方脱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信息化课程少
首先,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低年级学生会计课程内容多且繁杂,结构不合理。目前会计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涉及经济学、法律、金融学和计算机等各个方面,而对于数据处理、信息化等极少涉及,即使有也仅仅开设几门网络课程,建立几项网络平台,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基本都是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等,还涉及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内容多。这会使学生上课积极性降低,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各个课程间没有融合和衔接,使学生感受不到会计学习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高校在会计教育中忽视了长期培育“互联网 ”融合于会计教育的思维与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互联网 ”时代对会计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但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课程相对较少,会计教育还缺乏与办公软件应用、会计软件设计、大数据挖掘、云计算架构、互联网运营、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融合。
(三)会计教师转型升级慢,应对“互联网 ”准备不足
高校教师普遍接受的是固定的知识教育,知识结构出现断层,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以前,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互联网软件知识和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趣,缺乏接受新事物的热情,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也不愿意使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联系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就无法深刻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带给会计教育的影响及意义。“互联网 ”时代会计的基础理论如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职能都发生了变化,而大多数高校教师授课仍使用传统教材,讲授传统理论,对当下会计领域理论的拓展未加重视,在教学中也无法将会计最新理论贯通,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无从谈起,甚至导致学生与社会发展、时代发展脱节。除此之外,“互联网 ”时代会计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偏移,在线决策、实时报账、大数据会计、云会计、财务信息共享等都成为现实。这些都应是会计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事实上,现在的会计教师对于这一点认知还相对不足,还有待于全面准备。
四、“互联网 ”时代下会计教育变革措施
(一)重新定义教育目标 新时代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互联网 ”时代的信息已经高速爆发,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也应该做出新的改变。传统的会计目标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逐渐脱离了实际市场的需求。未来的社会是不断学习和相互交流的社会,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适应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更要求会计从业者改变僵化的思维,引领变革。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基本知识储备。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通过自主学习来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
(二)优化课程设置,重视网络课程
“互联网 ”时代,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单一的会计学知识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会计与其他相关课程需要衔接。这要求高校会计课程的设计要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环境,了解信息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能力。强调各门课程的重要性不是否定专业课的价值,专业知识依然需要专门地掌握。另外,会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教育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传统教师教学生学已变成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这些变化都迫使高校对课程设计进行变革,开设网络课程,构建完善的会计教育网络支持平台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互联网 ”时代会计教育的关键资源,其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类型的网络会计课程。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管理会计理念
会计教师是推行会计理念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对会计受教育者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会计水平都有决定性作用。“互联网 ”时代,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互联网 ”推动着会计理论的变革,同时改变了会计教学模式,这些都要求会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与创新。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不断学习互联网知识,转换思维,与时代发展同步。
第二,和企业合作,聘请校外优秀管理会计师和企事业单位专家进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利用网络媒体开展讲学,拓展教师队伍实账处理能力,把握市场对会计的需求。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高校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及考试题库,满足在线学习和测试的需求,更进一步可尝试开发网络自主测试系统。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新的教育模式。
第四,开发和建立“财务共享区域”“云会计”平台,将学校教学和与企业相联系,把学校作为企业财务处理的练兵场和人才储备基地。
五、结论
“互联网 ”给传统高校会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互联网 会计教育”不仅要实现教育的硬件设施和技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對会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变。高校应在重新优化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会计课程,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城,董必荣.“互联网 ”时代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01):102-109.
[2]缪启军.“互联网 ”背景下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实践[J].财会月刊,2017(33):78-83.
[3]张宝贤,唐建荣.“互联网 ”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财会月刊,2017(36):80-85.
[4]秦荣生.“互联网 ”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24.
[5]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 ”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