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少奇的家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的小山冲,这里群峰环绕,林木茂盛,风景秀美。从明清开始,当地老百姓就以伐薪烧炭为生,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小山冲取名炭子冲。
炭子冲东侧的山坡下,有一处坐东朝西的普通农舍,前面是一口清澈见底的池塘。背后是郁郁葱葱的青山,非常安静宁和,这就是刘少奇同志故居。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刘少奇同志故居始建于1871年,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共有房屋21间半(因堂屋与一夏姓邻居共用,故只有半间),其中有瓦房16间半,茅草房5间。1959年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经修整对外开放,“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80年3月5日重新对外开放。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2300多万人次,其中部级以上干部1万多人次,海外观众50余万人次,胡锦涛、江泽民、李长春、贺国强等100多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曾专程前来参观。
刘少奇,名绍选,字渭潢。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故被称呼为九满,又叫九伢子。
刘少奇8岁时开始上私塾。在离家不远的柘木冲受启蒙教育。柘木冲的塾师叫朱赞廷,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乡亲们都很尊重他。朱赞廷根据姜子牙垂钓渭水而遇文王的历史故事,给刘少奇取名刘渭潢,这是刘少奇第一次改名。当时私塾里有学生30多人,刘少奇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却最肯用功而守规矩,品学兼优。
刘少奇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家里的书读完以后,他就到附近藏书较多的村民家里借书来读。刘少奇自己有一间小小的“书房”,虽然简陋,却安静宁和。他借到书后,就躲进里面通宵达旦地阅读。母亲发现他经常通宵看书,十分心疼,怕他累坏了身体,每夜只给他半盏灯油。那时没有电灯,半盏灯油只能用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样一来,晚上看书就受到了限制。但他想出了一个“借光读书”的办法。当时,家里的碾房请了人碾米,经常要忙到半夜。每晚上半夜,刘少奇就去碾房看书,那半盏灯油留到下半夜才用。
与炭子冲一山之隔的首子冲,是刘少奇同学周祖三的家。周祖三的父亲周瑞仙曾留学日本,是同盟会会员。周瑞仙喜欢购置新书刊,家里藏书较多,不但收藏了经、史、子、集之类的古书,还有当时乡村里极少能见到的数学、化学、物理、历史、博物等新书和一些新小说、新剧本。刘少奇经常到周家借书看,周瑞仙见刘少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又有志气,就让刘少奇常到家里与儿子一起看书。刘少奇读起书来往往入迷。有一天,北风呼啸,天气很冷,周祖三的妈妈给正在看书的刘少奇送来了一盘炭火。刘少奇全神贯注地读书,炭火把棉鞋烤糊了也不知道。周瑞仙夫妇在隔壁房间闻到气味赶过来时,刘少奇的鞋子已经着火了。
因为刘少奇这样酷爱读书,小小年纪就成了炭子冲附近人人皆知的有学问的人了。同辈的人钦佩他,老一辈的人赞扬他,大家还送给他一个“刘九书柜”的美名。很快,这个雅号就在炭子冲附近一带传扬开了。
如今,炭子冲的老人经常给后辈讲述“刘九书柜”的故事,激励后辈勤学向上,继承伟人美德。
刘少奇生性善良、正直,从小就勤俭朴素,乐于助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了贫富差别而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激起了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他经常关心和帮助穷苦乡邻,深得乡里敬重。据刘少奇少年时代的伙伴回忆,他看到一些穷人家里没有柴烧。经常请他们到自己家的山上砍柴,对孤寡老人,他还经常把自家的柴送给他们。刘少奇家里有一个小杂货店。卖粮食和酒。家里忙的时候,经常叫他去帮忙。刘少奇利用站柜台的机会。常常慷慨解囊,资助那些穷苦乡亲。有时贫穷的乡邻想方设法凑了一点钱到他家籴米、买酒,他总是瞒着家人,把米装得满满的,把酒盛得足足的,多给东西少收钱,或者干脆不收钱。乡亲们也为刘少奇这种慷慨大方,助人为乐的美德所感动,给他取了个“刘九千岁”的美名。
刘少奇在私塾读书时就表现出了勤学善思、善良正直、注重友情的优秀品质,他学习的自主性很强,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每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寻根问底。非要弄清楚不可。他读过的每本书上面都有密密麻麻的注解。14岁时,他帮哥哥往双狮岭送米。途中看到一个小庙上写有“惠止南国,戴如北辰”的对联。一路上,便在心中反复默念着这8个字,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很多人,他们虽然经常看到这几个字,但没有想過它的含义。一回到家,刘少奇立即钻进了自己的小“书房”,翻检古书,查了大半天,仍然没有弄清楚这几个字的含义。接着,他又到周祖三家,和伙伴们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他想放弃了。但抬头看到书桌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座右铭,于是下定决心要解读这幅对联。开饭时,姐姐叫他吃饭,他应了一声便继续翻书,全家人等了半天也没有见他出来吃饭,妈妈又让嫂子去叫,嫂子刚走到小“书房”门口,便听到刘少奇高兴地大叫:“找到了!找到了!”原来刘少奇查阅到了《论语·为政第二》中孔子所说的“为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一段话,明白了“戴如北辰”的意思是说当官的为政廉明,多做善事,就会得到百姓的一致拥护,就像众多小星星拥戴北极星一样。接着他又从《诗经》中找到了“惠止南国”的出处和大意。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全国震动。当时刘少奇的六哥刘云庭就在长沙新军中当兵,也参加了部队的起义。刘云庭回家时带回来一些革命传单和书籍,刘少奇如获至宝。他从中了解到了辛亥革命的情况。也弄懂了不少革命道理,毅然剪掉了头上的大辫子,立志为国效力。
1913年,刘少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设在宁乡县城的玉潭学校,‘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进校以后,他以“春风无意去,明月几时来”的诗句,勉励自己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他的学习成绩在本年级始终名列前茅。在求学期间,他曾赋诗一首: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阶;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材。刘少奇立志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跃然纸上。
玉潭学校的梅冶成老师,是对刘少奇一生影响较大的人之一。在梅冶成的教育下。刘少奇开始思考救国救民的大问题。他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有过勿惮改”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消息传开,举国上下一片激愤。刘少奇和同学们举着“勿忘国耻”的牌子,浩浩荡荡地冲上街头。他们散发传单、进行演讲,到各商店铺栈,检查和封存日货,向商人们宣讲“国耻”。劝导他们一致行动,抵制“仇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 刘少奇为了表明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抱负和决心,将自己的名字“渭潢”改为“卫黄”,用他自己的话说“卫黄,保卫的卫,炎黄子孙的黄。就是要尽力保卫炎黄子孙的意思”。这次改名是刘少奇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社会政治十分黑暗的现实生活刺激下,断然作出的决定。“卫黄”二字充溢着他的反帝爱国思想,也展示了他的政治抱负。
在玉潭学校的3年,既是刘少奇学习新知识的3年,也是他接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启迪的3年。毕业时,他已经有了较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从一名同情劳苦人民、富有进取精神的善良少年,成长为一名立志变革社会的青年学子。
1919年,刘少奇离开炭子冲,离开湖南。刘少奇对炭子冲一直魂牵梦萦。直到1961年5月3日,刘少奇才回到阔别了40余年的家乡——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仍然住在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里。他将近40年没有回过老家,这次回乡,他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到家乡了解农村真实情况,为中央制定政策寻找依据。通过在长沙县天华大队的调查,他对湖南农村的“先进”是个什么状况已经有底了,那么普通的乡村情况又怎样?公共食堂是个什么情况,群众困难到底有多大?他要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了解情况。
在老家,刘少奇有几位农民通讯员,其中一位叫黄端生,一位叫成敬常,都是他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1953年8月,刘少奇曾特邀这几位少年农友到北京作客,请他们谈农村的情况。离京时,刘少奇还特邀他们作自己的通讯员,叮嘱他们每年至少要直接给他写一两次汇报。两人回乡后,老老实实照办了,但自1959年后。刘少奇再也收不到他们的来信,联系不知为什么中断了。这次回乡调查,刘少奇首先约见的就是这两位少年伙伴。
成敬常和黄瑞生都得了水肿病,以致刘少奇几乎没有认出他们来。他紧紧拉着他们的手:“成二爹,黄八老倌,8年不见了,都好吧?”
成敬常激动地回答:“刘主席好!”
“成二爹,农民没有饭吃,是的吧?”刘少奇边问边递烟。
成敬常连声回应:“是的,是的。”
“农村搞得这样,1953年在北京交给你们的任务为什么没有完成呀?”
“应该要完成,近两三年向主席写信报告过情况。”
“写信来了,我怎么没有收到?”
“我们确实写了,不敢讲假的。”成敬常是个忠厚人。
刘少奇明白了,信被干部扣压了。他嘱咐秘书:“一定要查一查,人民有通信自由,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谈到这几年的生活困难情况,刘少奇心情非常沉重:“这几年,听说搞得很不好,社员吃不饱饭,病了很多人,死了一些人,田土荒了,不少,工作搞得很不好,我是回来看看,回来晚了,对社员不起。现在政策还没有搞好。政策要大家來讨论。你们答应就办,你们不答应就不办。”
“这几年拆了不少房子,冲里的茅屋还是要盖起来,不盖起来,住得离田太远,没有人打招呼,田土都荒了,竹林也没有人照看。你就不要起房子了,就住我那个房子好不好?”
成敬常觉得要是住到旧居,会有很多不方便,“这里往来参观的人太多了,卫生不好,招待不好,怕难得搞。”
刘少奇当即说:“纪念馆不办了,20年、30年以后再办。”
当时,刘少奇的祖传老屋已办成刘少奇同志旧居纪念馆,省委领导劝阻他。刘少奇坚决地说:“现在农村不少人没房子住,连睡觉、做饭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怎么好意思搞什么纪念馆呢?赶快把纪念馆撤了,把房子腾出来,分给那些没房住的社员!”不久,蒋泽、黄端生、夏光明、夏兴芷、夏光玉、黄义和等6户居民住进了旧居,空余的房间则按照刘少奇家人在这里生活时的原状陈列,对观众开放。“文化大革命”中,随着刘少奇遭受不公正待遇,旧居也被迫关闭,并遭到造反派的破坏。但是,家乡人民勇敢地承担起保护旧居的责任,机智斗争。住在旧居的村民都说这是自己的房屋,不许造反派破坏。刘少奇旧居这才得以历经“文革”劫难而幸存。
在旧居住了6天6晚后,刘少奇离开炭子冲,再也没有回过旧居。
炭子冲东侧的山坡下,有一处坐东朝西的普通农舍,前面是一口清澈见底的池塘。背后是郁郁葱葱的青山,非常安静宁和,这就是刘少奇同志故居。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刘少奇同志故居始建于1871年,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共有房屋21间半(因堂屋与一夏姓邻居共用,故只有半间),其中有瓦房16间半,茅草房5间。1959年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经修整对外开放,“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80年3月5日重新对外开放。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2300多万人次,其中部级以上干部1万多人次,海外观众50余万人次,胡锦涛、江泽民、李长春、贺国强等100多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曾专程前来参观。
刘少奇,名绍选,字渭潢。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故被称呼为九满,又叫九伢子。
刘少奇8岁时开始上私塾。在离家不远的柘木冲受启蒙教育。柘木冲的塾师叫朱赞廷,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乡亲们都很尊重他。朱赞廷根据姜子牙垂钓渭水而遇文王的历史故事,给刘少奇取名刘渭潢,这是刘少奇第一次改名。当时私塾里有学生30多人,刘少奇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却最肯用功而守规矩,品学兼优。
刘少奇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家里的书读完以后,他就到附近藏书较多的村民家里借书来读。刘少奇自己有一间小小的“书房”,虽然简陋,却安静宁和。他借到书后,就躲进里面通宵达旦地阅读。母亲发现他经常通宵看书,十分心疼,怕他累坏了身体,每夜只给他半盏灯油。那时没有电灯,半盏灯油只能用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样一来,晚上看书就受到了限制。但他想出了一个“借光读书”的办法。当时,家里的碾房请了人碾米,经常要忙到半夜。每晚上半夜,刘少奇就去碾房看书,那半盏灯油留到下半夜才用。
与炭子冲一山之隔的首子冲,是刘少奇同学周祖三的家。周祖三的父亲周瑞仙曾留学日本,是同盟会会员。周瑞仙喜欢购置新书刊,家里藏书较多,不但收藏了经、史、子、集之类的古书,还有当时乡村里极少能见到的数学、化学、物理、历史、博物等新书和一些新小说、新剧本。刘少奇经常到周家借书看,周瑞仙见刘少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又有志气,就让刘少奇常到家里与儿子一起看书。刘少奇读起书来往往入迷。有一天,北风呼啸,天气很冷,周祖三的妈妈给正在看书的刘少奇送来了一盘炭火。刘少奇全神贯注地读书,炭火把棉鞋烤糊了也不知道。周瑞仙夫妇在隔壁房间闻到气味赶过来时,刘少奇的鞋子已经着火了。
因为刘少奇这样酷爱读书,小小年纪就成了炭子冲附近人人皆知的有学问的人了。同辈的人钦佩他,老一辈的人赞扬他,大家还送给他一个“刘九书柜”的美名。很快,这个雅号就在炭子冲附近一带传扬开了。
如今,炭子冲的老人经常给后辈讲述“刘九书柜”的故事,激励后辈勤学向上,继承伟人美德。
刘少奇生性善良、正直,从小就勤俭朴素,乐于助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了贫富差别而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激起了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他经常关心和帮助穷苦乡邻,深得乡里敬重。据刘少奇少年时代的伙伴回忆,他看到一些穷人家里没有柴烧。经常请他们到自己家的山上砍柴,对孤寡老人,他还经常把自家的柴送给他们。刘少奇家里有一个小杂货店。卖粮食和酒。家里忙的时候,经常叫他去帮忙。刘少奇利用站柜台的机会。常常慷慨解囊,资助那些穷苦乡亲。有时贫穷的乡邻想方设法凑了一点钱到他家籴米、买酒,他总是瞒着家人,把米装得满满的,把酒盛得足足的,多给东西少收钱,或者干脆不收钱。乡亲们也为刘少奇这种慷慨大方,助人为乐的美德所感动,给他取了个“刘九千岁”的美名。
刘少奇在私塾读书时就表现出了勤学善思、善良正直、注重友情的优秀品质,他学习的自主性很强,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每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寻根问底。非要弄清楚不可。他读过的每本书上面都有密密麻麻的注解。14岁时,他帮哥哥往双狮岭送米。途中看到一个小庙上写有“惠止南国,戴如北辰”的对联。一路上,便在心中反复默念着这8个字,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很多人,他们虽然经常看到这几个字,但没有想過它的含义。一回到家,刘少奇立即钻进了自己的小“书房”,翻检古书,查了大半天,仍然没有弄清楚这几个字的含义。接着,他又到周祖三家,和伙伴们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他想放弃了。但抬头看到书桌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座右铭,于是下定决心要解读这幅对联。开饭时,姐姐叫他吃饭,他应了一声便继续翻书,全家人等了半天也没有见他出来吃饭,妈妈又让嫂子去叫,嫂子刚走到小“书房”门口,便听到刘少奇高兴地大叫:“找到了!找到了!”原来刘少奇查阅到了《论语·为政第二》中孔子所说的“为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一段话,明白了“戴如北辰”的意思是说当官的为政廉明,多做善事,就会得到百姓的一致拥护,就像众多小星星拥戴北极星一样。接着他又从《诗经》中找到了“惠止南国”的出处和大意。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全国震动。当时刘少奇的六哥刘云庭就在长沙新军中当兵,也参加了部队的起义。刘云庭回家时带回来一些革命传单和书籍,刘少奇如获至宝。他从中了解到了辛亥革命的情况。也弄懂了不少革命道理,毅然剪掉了头上的大辫子,立志为国效力。
1913年,刘少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设在宁乡县城的玉潭学校,‘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进校以后,他以“春风无意去,明月几时来”的诗句,勉励自己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他的学习成绩在本年级始终名列前茅。在求学期间,他曾赋诗一首: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阶;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材。刘少奇立志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跃然纸上。
玉潭学校的梅冶成老师,是对刘少奇一生影响较大的人之一。在梅冶成的教育下。刘少奇开始思考救国救民的大问题。他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有过勿惮改”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消息传开,举国上下一片激愤。刘少奇和同学们举着“勿忘国耻”的牌子,浩浩荡荡地冲上街头。他们散发传单、进行演讲,到各商店铺栈,检查和封存日货,向商人们宣讲“国耻”。劝导他们一致行动,抵制“仇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 刘少奇为了表明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抱负和决心,将自己的名字“渭潢”改为“卫黄”,用他自己的话说“卫黄,保卫的卫,炎黄子孙的黄。就是要尽力保卫炎黄子孙的意思”。这次改名是刘少奇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社会政治十分黑暗的现实生活刺激下,断然作出的决定。“卫黄”二字充溢着他的反帝爱国思想,也展示了他的政治抱负。
在玉潭学校的3年,既是刘少奇学习新知识的3年,也是他接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启迪的3年。毕业时,他已经有了较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从一名同情劳苦人民、富有进取精神的善良少年,成长为一名立志变革社会的青年学子。
1919年,刘少奇离开炭子冲,离开湖南。刘少奇对炭子冲一直魂牵梦萦。直到1961年5月3日,刘少奇才回到阔别了40余年的家乡——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仍然住在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里。他将近40年没有回过老家,这次回乡,他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到家乡了解农村真实情况,为中央制定政策寻找依据。通过在长沙县天华大队的调查,他对湖南农村的“先进”是个什么状况已经有底了,那么普通的乡村情况又怎样?公共食堂是个什么情况,群众困难到底有多大?他要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了解情况。
在老家,刘少奇有几位农民通讯员,其中一位叫黄端生,一位叫成敬常,都是他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1953年8月,刘少奇曾特邀这几位少年农友到北京作客,请他们谈农村的情况。离京时,刘少奇还特邀他们作自己的通讯员,叮嘱他们每年至少要直接给他写一两次汇报。两人回乡后,老老实实照办了,但自1959年后。刘少奇再也收不到他们的来信,联系不知为什么中断了。这次回乡调查,刘少奇首先约见的就是这两位少年伙伴。
成敬常和黄瑞生都得了水肿病,以致刘少奇几乎没有认出他们来。他紧紧拉着他们的手:“成二爹,黄八老倌,8年不见了,都好吧?”
成敬常激动地回答:“刘主席好!”
“成二爹,农民没有饭吃,是的吧?”刘少奇边问边递烟。
成敬常连声回应:“是的,是的。”
“农村搞得这样,1953年在北京交给你们的任务为什么没有完成呀?”
“应该要完成,近两三年向主席写信报告过情况。”
“写信来了,我怎么没有收到?”
“我们确实写了,不敢讲假的。”成敬常是个忠厚人。
刘少奇明白了,信被干部扣压了。他嘱咐秘书:“一定要查一查,人民有通信自由,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谈到这几年的生活困难情况,刘少奇心情非常沉重:“这几年,听说搞得很不好,社员吃不饱饭,病了很多人,死了一些人,田土荒了,不少,工作搞得很不好,我是回来看看,回来晚了,对社员不起。现在政策还没有搞好。政策要大家來讨论。你们答应就办,你们不答应就不办。”
“这几年拆了不少房子,冲里的茅屋还是要盖起来,不盖起来,住得离田太远,没有人打招呼,田土都荒了,竹林也没有人照看。你就不要起房子了,就住我那个房子好不好?”
成敬常觉得要是住到旧居,会有很多不方便,“这里往来参观的人太多了,卫生不好,招待不好,怕难得搞。”
刘少奇当即说:“纪念馆不办了,20年、30年以后再办。”
当时,刘少奇的祖传老屋已办成刘少奇同志旧居纪念馆,省委领导劝阻他。刘少奇坚决地说:“现在农村不少人没房子住,连睡觉、做饭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怎么好意思搞什么纪念馆呢?赶快把纪念馆撤了,把房子腾出来,分给那些没房住的社员!”不久,蒋泽、黄端生、夏光明、夏兴芷、夏光玉、黄义和等6户居民住进了旧居,空余的房间则按照刘少奇家人在这里生活时的原状陈列,对观众开放。“文化大革命”中,随着刘少奇遭受不公正待遇,旧居也被迫关闭,并遭到造反派的破坏。但是,家乡人民勇敢地承担起保护旧居的责任,机智斗争。住在旧居的村民都说这是自己的房屋,不许造反派破坏。刘少奇旧居这才得以历经“文革”劫难而幸存。
在旧居住了6天6晚后,刘少奇离开炭子冲,再也没有回过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