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实效性是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但有些教师的做法存在偏颇,一味迎合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一种浅薄的“时尚课”,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遵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情与理的关系,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效性;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56-03
近些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课实效性基本要求,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形成了许多内容深刻、形式新颖的“精品课”,但也出现了一些包装华丽、热热闹闹、“笑”果不错的“时尚课”。片面追求“热闹”,却弱化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是有悖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
一、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
提高实效性是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很多教师也在为此而下功夫,但有些做法却存在偏失,一味追求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
课堂讨论自由散漫,缺乏主题,甚至偏离教材。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的确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些讨论缺乏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往往只关注有话说的热点问题,根本不考虑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从而使得大学生的讨论自由散漫,严重脱离教学大纲。讨论之前,往往没有组织学生做充分准备,讨论成为少数人的自我表表演,大多数人只是听众,讨论的意义基本丧失。为了激发更多的学生打破沉默、敢于张口说话,往往对其说出内容不做深入的点评,无论如何文不对题,肤浅与荒谬,也多表扬少批评,从而使得讨论流于形式,更不用说达成共识、开启心智、增强意志了。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却流于肤浅。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增强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视频生动,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口,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吸引学生的主意力。多媒体教学尽管具有形象直观和信息量大的优点,但是本身也存在不少缺点:生动的图片、精美的画面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阻碍学生的理性思考。学生感兴趣的是丰富直观的视觉材料而不是内容本身,语言讲授、严密的逻辑分析很难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再加上教师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视觉材料,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的完全就是视觉大餐,这样“聆听”变成了“观看”,“推理”变成了“直观”。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增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了实际却偏离了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必须联系实际,从生活汲取讲述的素材。生活素材作为案例,能够让抽象的理论回归现实,从而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简单的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需要对生活素材做理论加工,否则就变成了生活素材的堆砌。课堂上旁征博引,古今大事、时政热点信手拈来,讲到激情之处,得意忘形,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教学的基本目标,理论被置之脑后。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绪在教师的带领下天南地北自由驰骋,激情取代了理性,聆听取代了想象,感觉取代了推理,学生摆脱了抽象思维的煎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感性生活现象本身,而游离于思想理论之外。
总的来讲,这些做法是片面迎合学生的需要和爱好,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思想阵地。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及评价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之所以会出现偏差,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对提高实效性的认识误区。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体策略的讨论是很多的,而对基本内涵的深究却较少,这显然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所谓实效性是指:“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与开展这一活动的目标进行比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但是,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不同于科学实验、物质生产等实践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改造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该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教学功能的发挥状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学实效性评价的内容应该以学生的观念、思维以及身心等方面的变化为基础。“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的大学生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自主的分析能力,明辨是非,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有人格塑造的功能,大学生通过熏陶,获得身心健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意志健全,能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能正确评价自己,人际关系和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教育决策者、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育的接受者和社会。教育的决策者把握着教育的基本方向,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权威信息,对学科性质、任务、目标、实施方案等做出了严格论证,因此理应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主体。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主要是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深刻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能够直接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着深刻的体悟,对同行的教学实施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体验者,完全有资格从自己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做出评判。教育不是封闭的活动,本身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承担着服务社会的使命,所以,社会各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应也是关于实效性的评判。所以,仅仅让学生满意而不顾及其他评价主体所思所想的做法,很难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说学斗唱的游戏杂耍,而是一个系统的育人过程,轻松而又严谨,自由而又不失规约。所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性质和目标出发,不可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自身的阵地而随意为之。
1.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规律可循,有人将其概括为“适应超越规律”,即“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对思想品德的要求,简称‘适应超越规律’”。“适应”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出发,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接受能力、个人生活经验和能力发展水平等。“适应”体现的是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唯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目中无人或“一刀切”现象的发生。“超越”则意味着受教育者思想的提升和发展,是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身上作用力的表现,如果没有“超越”也就没有教育的实效性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讲,“超越”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蜕变和灵魂提升。要实现“超越”,就意味着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迎合学生,而是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建构起精神家园,让受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和思维倾向,获得新知,提高素养。
“适应”与“超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适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超越”则是触及学生的灵魂,前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后者能够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适应”相对容易,而“超越”较难。任何只求“适应”而不求“超越”的教学都终归使思想政治教育误入歧途。
2.正确处理情与理的关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思想交流的纽带,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心理基础。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但是,如果缺乏情感的支持,一味地进行理论说教,必将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必将严重挫伤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唯有动之以情方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发乎于情,止于理,理性、理智是情感的稳固基础,理让人冷静,能对情感做有效的约束。情感是性格的展示,是个性的张扬,理则能够带给人以坚毅和智慧,真正打动人心,能让情感得以稳固和持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刻的理论剖析,让学生真正信服。
有情无理则不实,有理无情则无味,有情有理则相得益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味地迎合学生,忽视理论宣传,赢得了听众但会丧失了理论阵地。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合学生胃口,将既丢失了思想阵地又失去了听众。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正确处理“情”与“理”的关系,既要做到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又要做到以深刻的理论说服人。
3.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王阳明对知与行关系的精妙表达,其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毛泽东同志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是让当代大学生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器,“内化于心”,更需“外化于行”,真学真用,见之于行动。知是基础,行是归宿,行是对一个人内心信念、情感体验、思想修养最直接的诠释和表达。不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能只会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基本命题,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器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行,以行促教,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奉献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开拓社会实践渠道,提高社会实践的普及率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必须以身作则,做到言行合一,身体力行,治学严谨,办事公道,关爱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增强个人魅力,以自身的真知灼见、人格魅力感召学生,鼓舞学生。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创新手段,改进方法,以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性质和目标出发,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关键词:实效性;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56-03
近些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课实效性基本要求,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形成了许多内容深刻、形式新颖的“精品课”,但也出现了一些包装华丽、热热闹闹、“笑”果不错的“时尚课”。片面追求“热闹”,却弱化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是有悖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
一、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
提高实效性是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很多教师也在为此而下功夫,但有些做法却存在偏失,一味追求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
课堂讨论自由散漫,缺乏主题,甚至偏离教材。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的确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些讨论缺乏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往往只关注有话说的热点问题,根本不考虑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从而使得大学生的讨论自由散漫,严重脱离教学大纲。讨论之前,往往没有组织学生做充分准备,讨论成为少数人的自我表表演,大多数人只是听众,讨论的意义基本丧失。为了激发更多的学生打破沉默、敢于张口说话,往往对其说出内容不做深入的点评,无论如何文不对题,肤浅与荒谬,也多表扬少批评,从而使得讨论流于形式,更不用说达成共识、开启心智、增强意志了。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却流于肤浅。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增强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视频生动,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口,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吸引学生的主意力。多媒体教学尽管具有形象直观和信息量大的优点,但是本身也存在不少缺点:生动的图片、精美的画面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阻碍学生的理性思考。学生感兴趣的是丰富直观的视觉材料而不是内容本身,语言讲授、严密的逻辑分析很难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再加上教师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视觉材料,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的完全就是视觉大餐,这样“聆听”变成了“观看”,“推理”变成了“直观”。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增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了实际却偏离了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必须联系实际,从生活汲取讲述的素材。生活素材作为案例,能够让抽象的理论回归现实,从而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简单的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需要对生活素材做理论加工,否则就变成了生活素材的堆砌。课堂上旁征博引,古今大事、时政热点信手拈来,讲到激情之处,得意忘形,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教学的基本目标,理论被置之脑后。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绪在教师的带领下天南地北自由驰骋,激情取代了理性,聆听取代了想象,感觉取代了推理,学生摆脱了抽象思维的煎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感性生活现象本身,而游离于思想理论之外。
总的来讲,这些做法是片面迎合学生的需要和爱好,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思想阵地。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及评价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之所以会出现偏差,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对提高实效性的认识误区。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体策略的讨论是很多的,而对基本内涵的深究却较少,这显然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所谓实效性是指:“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与开展这一活动的目标进行比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但是,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不同于科学实验、物质生产等实践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改造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该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教学功能的发挥状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学实效性评价的内容应该以学生的观念、思维以及身心等方面的变化为基础。“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的大学生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自主的分析能力,明辨是非,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有人格塑造的功能,大学生通过熏陶,获得身心健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意志健全,能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能正确评价自己,人际关系和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教育决策者、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育的接受者和社会。教育的决策者把握着教育的基本方向,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权威信息,对学科性质、任务、目标、实施方案等做出了严格论证,因此理应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主体。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主要是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深刻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能够直接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着深刻的体悟,对同行的教学实施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体验者,完全有资格从自己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做出评判。教育不是封闭的活动,本身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承担着服务社会的使命,所以,社会各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应也是关于实效性的评判。所以,仅仅让学生满意而不顾及其他评价主体所思所想的做法,很难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说学斗唱的游戏杂耍,而是一个系统的育人过程,轻松而又严谨,自由而又不失规约。所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性质和目标出发,不可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自身的阵地而随意为之。
1.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规律可循,有人将其概括为“适应超越规律”,即“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对思想品德的要求,简称‘适应超越规律’”。“适应”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出发,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接受能力、个人生活经验和能力发展水平等。“适应”体现的是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唯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目中无人或“一刀切”现象的发生。“超越”则意味着受教育者思想的提升和发展,是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身上作用力的表现,如果没有“超越”也就没有教育的实效性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讲,“超越”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蜕变和灵魂提升。要实现“超越”,就意味着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迎合学生,而是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建构起精神家园,让受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和思维倾向,获得新知,提高素养。
“适应”与“超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适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超越”则是触及学生的灵魂,前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后者能够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适应”相对容易,而“超越”较难。任何只求“适应”而不求“超越”的教学都终归使思想政治教育误入歧途。
2.正确处理情与理的关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思想交流的纽带,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心理基础。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但是,如果缺乏情感的支持,一味地进行理论说教,必将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必将严重挫伤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唯有动之以情方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发乎于情,止于理,理性、理智是情感的稳固基础,理让人冷静,能对情感做有效的约束。情感是性格的展示,是个性的张扬,理则能够带给人以坚毅和智慧,真正打动人心,能让情感得以稳固和持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刻的理论剖析,让学生真正信服。
有情无理则不实,有理无情则无味,有情有理则相得益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味地迎合学生,忽视理论宣传,赢得了听众但会丧失了理论阵地。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合学生胃口,将既丢失了思想阵地又失去了听众。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正确处理“情”与“理”的关系,既要做到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又要做到以深刻的理论说服人。
3.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王阳明对知与行关系的精妙表达,其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毛泽东同志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是让当代大学生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器,“内化于心”,更需“外化于行”,真学真用,见之于行动。知是基础,行是归宿,行是对一个人内心信念、情感体验、思想修养最直接的诠释和表达。不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能只会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基本命题,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器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行,以行促教,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奉献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开拓社会实践渠道,提高社会实践的普及率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必须以身作则,做到言行合一,身体力行,治学严谨,办事公道,关爱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增强个人魅力,以自身的真知灼见、人格魅力感召学生,鼓舞学生。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创新手段,改进方法,以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性质和目标出发,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