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俨然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进出口贸易数量和频率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目前市场对中职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异常强烈,从这一方面来说,当今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调研,以此确定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对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故此,针对基于就业导向的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就业导向;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226-02
   一、现阶段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目前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工作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理论的方式,这虽然能够满足教学效率方面的需求,但是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就业单位和学生自身的就业需求,这正是教学目标不明确的一种主要外在表现,并且由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还容易导致后续的一系列教学工作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譬如在实际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进行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会限制中职学生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保障,这也不能满足当今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相關要求和岗位需求。例如,很多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的任课教师在讲授“提单”相关内容时,其教学重点在于提单定义、性质、种类等,然而这些概念知识在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中涉及并不是很多,于是中职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方面就会出现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处理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简单来说,就是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目前具有一定的“纸上谈兵”现象,没有结合各方需求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
   (二)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目前部分中职专业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新时期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工作,除了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理论基础提出更高要求外,对教师的进出口贸易实务实践能力、经验方面的要求也有比较大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外语水平。
   但是目前看来,在中职学校负责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结构相对单一,虽然不乏教授、博士等高级人才,但是负责课程教学的教师却存在明显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多数是“学院派”,这种情况导致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得不到保障,也很难满足当今人才市场对中职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和要求,于是中职专业学生的就业就会出现困难,这无疑大大加重了当今时代中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不利于国内社会整体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三)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效果长期停滞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工作效果如果长期停滞在比较低的水平,就会限制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工作就存在这种情况,实际的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自然也就很难培养专业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但现代外贸工作岗位对中职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逐渐提升的,而在这种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的情况下,是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这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又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例如,现代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虽然采取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但是整体上都是辅助教学,并未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新的教学模式运用,这使中职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实践教学工作受限。
   二、现阶段基于就业导向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分析工作岗位确定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育性质的工作当中,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鉴于现阶段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具有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时,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确定就业岗位,中职学校需要针对多家行业管理机构和企业进行调研工作,针对与地方区域的产业特色相对应的产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并且针对行动领域的数量、范围、基本情景、功能、职业资格、工作过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最终得到现阶段不同岗位的实际岗位需求,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从事外贸工作必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外贸单证员岗位的职责之一是熟悉进出口业务环节中各类单证的操作流程和单证的缮制,依据岗位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进出口环节中所涉及的各类单证的内容、缮制方法及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符合岗位职责要求,既有利于教师把工作岗位任务科学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定向提升,这样中职学生在就业之初就可以选择心仪的企业,完成高质量、高成功率的就业。
   (二)整合课程资源,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还需要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点,中职学校需要定期定时开展培训工作,并且为培训工作设置相对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的存在能够保障基本的教学效果,激励机制的存在,则可以使更多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工作;同时提倡教师下企业实习,了解岗位要求和操作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且不断地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把更多的实例(真正的企业工作实践)与书本的理论结合来施教学生,从而提升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    同时,在进行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譬如,针对外贸谈判方面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就不能局限在进出口贸易实务,需要整合贸易谈判方面的课程内容,并且使其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保障后续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提升教学形式的丰富程度
   传统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需要以实践教学方式为载体,逐渐提升教学形式的丰富程度。
   譬如,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融入教学形式当中,设置实训任务,如在讲授“海运提单”时,可以创设任务情境:某海外进出口公司接到了鹏辉货运代理公司的通知,按要求及时安排货物装船,装船后,鹏辉货运代理公司传真海运提单给单证员王红审核确认,假设你是单证员王红,你应该审核海运提单的哪些内容?该提单应由谁首先背书?收货人提货时是否应支付海运费等;假设你是鹏辉货运代理公司,你应该如何填写提单?使学生可以在现实工作任务的前提之下进行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其总结和提升了对不同情况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反复训练达到了强化和熟练的目的,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业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渴求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是目前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一度与社会岗位出现了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不同的中职学校需要依据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学习需求等完成高质量的就业导向分析,以此為基础针对实际的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持续、稳定地为社会发展输出高水平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柳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报告:以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167-168.
   [2]张淑芳.浅谈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方法[J].考试周刊,2017(55):42.
   [3]刘斌.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探讨[J].新校园(阅读),2016(12):55.
   [4]许洁超.浅谈中职外贸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实践性教学[J].时代教育,2014(12):113-114.
   [5]黄慧.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5):73-74.
其他文献
[摘要] 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协作交往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杜威主张 “教育即生活”,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模拟化的社会环境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是基本相通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中通过适当的途径能够提高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活动作为学生心灵
从字义层面理解,积者,聚拢也;累者,叠加也。可见,“积”是从范围上的聚攏,“累”是从程度上的叠加,积累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累积结果,更是一个动态的累积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积累”的解释是“事物的逐渐聚集”。《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中提道:学习积累是一个在生活中以及阅读、收视、收听过程中,通过大脑记忆或用作笔记、制卡片、运用计算机输入信息等方式,把新吸收的知识于整理、归纳、概括之后纳入原有知识系统
“任务驱动式”整本书阅读指导是针对统编版教材中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而提出的。它试图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出发,借助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篇课文,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问题设计、团队分工和表现性评价,为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书创建“真实”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它力求引领学生在同伴之间合作、探究和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对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
期刊
参考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将阅读理解划分为四个层次:信息提取、直接推论、诠释整合、比较评鉴。其中信息提取和直接推论属于低阶思维层级,诠释整合和比较评鉴属于高阶思维层级。阅读理解的挑战性学习,即由高阶思维层级问题引领,覆盖低阶问题,由文本获得资讯,再到超越文本的反思。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很多学生缺少独立表达的机会,让许多教师也缺少一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的反馈机制,话语权常在少部分学生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培育来看, 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低阶思维问题多, 良构问题多, 就事论事多; 高阶思维问题少, 劣构问题少,迁移活用少.在课堂学习中, 一些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打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线上打卡,激发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笔
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文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学生在身体、心理成长发展中的必备素质.在现阶段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有关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仍然存在培养方法效果不佳等问
以读书写作作为基础媒介, 介入学校师生的内心,渗透于整个校园, 是学校阅读文化建构的关键.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文化阵地, 是师生读书的基础保障, 办好图书馆可以为师生
期刊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 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关键转折点.降低习作的难度, 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主性, 是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ST
期刊
课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件, 是教科书功能的重要载体.从一年级至六年级,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增加了多篇篇幅较长的课文, 需要教师在“长文短教”和学生速读上双向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