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哲学,最关注人的情感活动,并将其纳入伦理的范畴来看待。情感活动的异常丰富,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能薪火相传数千年延绵不绝,并赖以构成华夏民族主体伦理旨趣的,大致而言,可以用四字概之:勇、智、敏、仁。其中“仁”是首则,所余三者,互為关联。高人雅士,衡之以自励,持之以修身。而能将此三者荟萃于一身的,此人必在历史上克享大名。
先从“勇”谈起。
“勇”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一般将其理解为行为活动,而实则不然。许慎《说文解字》:“勇,气也。从力。”此处“从力”,即指“甬”下之“力”。段玉裁则进一步考索,颇为精当,且看段氏《说文解字注》:“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力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
可知古人初造“勇”字,从心而不从力。归纳二说,可得结论如此:勇者气也,气生力也,力而至心,辄生勇也!
气为抽象之物,心乃精神思维,而精神思维包含了情感活动,由此即可明白,勇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活动,气不至则力不达,心不至则勇不生,“勇”是要受“心”去支配的。
既然如此,“心”(精神)的高下,就决定了“勇”的雅俗。对此诠释得最为深刻的,莫如宋朝才子苏东坡。我们且看他在《留侯论》里怎么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中国历史上,凡能称为“天下大勇者”的豪杰之士,必有人所难及的“过人之节”。这个所谓“节”,坐而论之甚易,起而行之甚难,而其难易的判定,就在于精神境界的高下。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之辈,亦能逞其一己之勇,但那不过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罢了。项羽以八千子弟,起自江东,不旋踵间,灭强秦,霸西楚,彪悍如此,不谓不勇。然而当垓下之战,欲以一乌骓,一铁戟,冲荡汉军,而不思忍一时之辱,重回江东,积蓄力量,待时而起,再与刘邦一决雌雄,徒以横剑一刎,薄留虚名,其智术与区区一乌江亭长相比且不如,则对其称为鬼雄,自无不可,而颂以人杰,就未免过甚其词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精神的“勇”,并不是一个独立成体的概念,《论语·子罕》:“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将“智、仁、勇”三者相提并论,谓之“三达德”,这是深契哲理的。按照儒家的理论学说,“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以仁的义项为核心,扩展牵连,层层包裹,形成了一个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众义环绕,密如水乳的完整体系,“勇”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义项而已。而项羽行事,摈弃众义,一勇独逞,精神境界孤陋残破,志向既不远,所挟持者也不大,身处绝境,尚不知反躬自省,乃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作譬解,其不智如此,焉能克当“天下大勇者”的人杰之称?倒是当初辱身相从、曾在项羽手下作过“执戟”郎的韩信,他对项羽的评价最为中肯:“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说到韩信,正可与项羽做一对比。当其青年落魄之时,屡遭冷遇,处处白眼,连淮阴市井的屠户恶少都敢当面折辱他:“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面对“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的两难选择,韩信沉思良久,最终选择了为凡夫俗子所耻笑的钻裤裆。然而“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就是这样一个能忍人所不忍的钻裤裆的小青年,一朝风云际会,登坛拜将,任左丞相,封齐王、封楚王、封淮阴侯,王侯将相,集于一身,扶汉灭楚,历百战而无一败绩,成了中国历史上不世而出的赫赫战神。一生百战无敌手,当年却能承受胯下之辱,天下大勇者行事如此,盖以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百战不殆足称勇,忍辱胯下可谓敏。敏者,聪明也。假如当初受辱之时,即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固可手刃恶徒,以泄一时之愤,而论法以命抵命,则胸罗兵机的军事杰才,与鲁莽无知的屠户恶少,同殁市井,墓木共拱,岂非不智之至?
如此看来,匹夫之勇的“勇”,实“不足以为勇也”!凡大勇之人,必有大智,故成语用“智勇双全”以喻其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哲学的民族,三坟五典,先贤范例,无不蕴涵了博大精深的哲学原理。这样的民族,以勇、智、仁、敏构成了独特的中国精神。这样的民族,虽然饱经忧患,而能深自韬晦。这样的民族,面对列强环伺,种种屈辱,犹能赫然独立,后来居上。这样的民族,不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放异彩,难矣哉!
先从“勇”谈起。
“勇”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一般将其理解为行为活动,而实则不然。许慎《说文解字》:“勇,气也。从力。”此处“从力”,即指“甬”下之“力”。段玉裁则进一步考索,颇为精当,且看段氏《说文解字注》:“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力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
可知古人初造“勇”字,从心而不从力。归纳二说,可得结论如此:勇者气也,气生力也,力而至心,辄生勇也!
气为抽象之物,心乃精神思维,而精神思维包含了情感活动,由此即可明白,勇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活动,气不至则力不达,心不至则勇不生,“勇”是要受“心”去支配的。
既然如此,“心”(精神)的高下,就决定了“勇”的雅俗。对此诠释得最为深刻的,莫如宋朝才子苏东坡。我们且看他在《留侯论》里怎么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中国历史上,凡能称为“天下大勇者”的豪杰之士,必有人所难及的“过人之节”。这个所谓“节”,坐而论之甚易,起而行之甚难,而其难易的判定,就在于精神境界的高下。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之辈,亦能逞其一己之勇,但那不过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罢了。项羽以八千子弟,起自江东,不旋踵间,灭强秦,霸西楚,彪悍如此,不谓不勇。然而当垓下之战,欲以一乌骓,一铁戟,冲荡汉军,而不思忍一时之辱,重回江东,积蓄力量,待时而起,再与刘邦一决雌雄,徒以横剑一刎,薄留虚名,其智术与区区一乌江亭长相比且不如,则对其称为鬼雄,自无不可,而颂以人杰,就未免过甚其词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精神的“勇”,并不是一个独立成体的概念,《论语·子罕》:“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将“智、仁、勇”三者相提并论,谓之“三达德”,这是深契哲理的。按照儒家的理论学说,“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以仁的义项为核心,扩展牵连,层层包裹,形成了一个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众义环绕,密如水乳的完整体系,“勇”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义项而已。而项羽行事,摈弃众义,一勇独逞,精神境界孤陋残破,志向既不远,所挟持者也不大,身处绝境,尚不知反躬自省,乃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作譬解,其不智如此,焉能克当“天下大勇者”的人杰之称?倒是当初辱身相从、曾在项羽手下作过“执戟”郎的韩信,他对项羽的评价最为中肯:“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说到韩信,正可与项羽做一对比。当其青年落魄之时,屡遭冷遇,处处白眼,连淮阴市井的屠户恶少都敢当面折辱他:“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面对“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的两难选择,韩信沉思良久,最终选择了为凡夫俗子所耻笑的钻裤裆。然而“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就是这样一个能忍人所不忍的钻裤裆的小青年,一朝风云际会,登坛拜将,任左丞相,封齐王、封楚王、封淮阴侯,王侯将相,集于一身,扶汉灭楚,历百战而无一败绩,成了中国历史上不世而出的赫赫战神。一生百战无敌手,当年却能承受胯下之辱,天下大勇者行事如此,盖以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百战不殆足称勇,忍辱胯下可谓敏。敏者,聪明也。假如当初受辱之时,即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固可手刃恶徒,以泄一时之愤,而论法以命抵命,则胸罗兵机的军事杰才,与鲁莽无知的屠户恶少,同殁市井,墓木共拱,岂非不智之至?
如此看来,匹夫之勇的“勇”,实“不足以为勇也”!凡大勇之人,必有大智,故成语用“智勇双全”以喻其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哲学的民族,三坟五典,先贤范例,无不蕴涵了博大精深的哲学原理。这样的民族,以勇、智、仁、敏构成了独特的中国精神。这样的民族,虽然饱经忧患,而能深自韬晦。这样的民族,面对列强环伺,种种屈辱,犹能赫然独立,后来居上。这样的民族,不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放异彩,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