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管齐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很可能成为2013年经济政策的一个亮点,这一思路预计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体现出来。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突出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宽松良好的环境、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为重要着力点。
中速增长将成长期趋势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一提法淡化了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更强调增长的质量问题,而增长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实体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测算,随着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开始负增长,推动过去30余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和资本供给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条件,都趋于减缓经济增长。保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提高潜在增长率,主要手段要么是提高劳动参与率,要么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如果未来我国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由于服务业的效率改进慢于制造业,那么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绝不意味着工业与服务业的此消彼长,而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分解分工进而向服务业的延伸。因此必须在深度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应基于市场机制,依靠企业来实现这种转型。
据多方预测,尽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能略高于今年,但是制造企业的情况却可能比今年更差。明年经济总体的特点将是平稳,无论是物价方面的压力,还是增长进一步下滑的压力,都会比今年减小。但是企业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可能出现全面洗牌,坏的企业全面退出,好的企业不断成长,这是经济转型的必然。
从中长期看,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新机遇,但是也遇到了新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六个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速度型效益”加速缩水;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重心可能转移;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加强;综合成本上升,外需下降,传统产业盈利空间急剧缩小;行业利润分配严重失衡;挺过“阵痛期”与追求短期目标矛盾。
营造政策宽松良好环境
企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体,逐利是企业家的责任。促进更多的资本真正回归到实体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就是要让企业在实体经济中有钱可赚,获得比虚拟经济中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政府可以通过结构性财税等政策工具对市场资源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配置。一方面要加大对实体产业的扶持力度,调节各类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保护实体产业的积极性,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创新要素保障机制,防止原材料、资源与劳动力等多种因素过快叠加,从而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提升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有预测称,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大的一个改变是,财政上的扩张力度将有所控制,结构性减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增支,成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结构性减税尚有较大空间。结构性减税的规模界定可从财政赤字规模、增支减税对比、财政收入形势等方面入手。在结构上,应以增值税作为主要减税对象;在路径上,应使增值税“扩围”与“降率”二者并进。
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淘汰行业落后产能也将是明年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最近,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明两年是八大行业重组的关键时期,国务院要求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速度推进此项工作。据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本刊编辑部编)
中速增长将成长期趋势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一提法淡化了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更强调增长的质量问题,而增长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实体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测算,随着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开始负增长,推动过去30余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和资本供给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条件,都趋于减缓经济增长。保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提高潜在增长率,主要手段要么是提高劳动参与率,要么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如果未来我国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由于服务业的效率改进慢于制造业,那么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绝不意味着工业与服务业的此消彼长,而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分解分工进而向服务业的延伸。因此必须在深度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应基于市场机制,依靠企业来实现这种转型。
据多方预测,尽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能略高于今年,但是制造企业的情况却可能比今年更差。明年经济总体的特点将是平稳,无论是物价方面的压力,还是增长进一步下滑的压力,都会比今年减小。但是企业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可能出现全面洗牌,坏的企业全面退出,好的企业不断成长,这是经济转型的必然。
从中长期看,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新机遇,但是也遇到了新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六个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速度型效益”加速缩水;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重心可能转移;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加强;综合成本上升,外需下降,传统产业盈利空间急剧缩小;行业利润分配严重失衡;挺过“阵痛期”与追求短期目标矛盾。
营造政策宽松良好环境
企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体,逐利是企业家的责任。促进更多的资本真正回归到实体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就是要让企业在实体经济中有钱可赚,获得比虚拟经济中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政府可以通过结构性财税等政策工具对市场资源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配置。一方面要加大对实体产业的扶持力度,调节各类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保护实体产业的积极性,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创新要素保障机制,防止原材料、资源与劳动力等多种因素过快叠加,从而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提升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有预测称,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大的一个改变是,财政上的扩张力度将有所控制,结构性减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增支,成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结构性减税尚有较大空间。结构性减税的规模界定可从财政赤字规模、增支减税对比、财政收入形势等方面入手。在结构上,应以增值税作为主要减税对象;在路径上,应使增值税“扩围”与“降率”二者并进。
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淘汰行业落后产能也将是明年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最近,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明两年是八大行业重组的关键时期,国务院要求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速度推进此项工作。据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本刊编辑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