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危机下的新时尚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gi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胡莉莉
  
  金融危机下,竞争的加剧让生存的压力增大,“快些!再快些!”也随之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哲学,社会发展强调“快”,个人生唐也被“快餐化”可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失去太多,不仅仅是健康,还包括对生活的热爱,激情和享受,人们惊觉,其买人们缺的不是“快速度”,而是“稳质量”于是,“慢生活”自然成了一部分有心人的斯追求,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万式,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势,一种叶人生的高度自信,真正做到了“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缘于竞争的激烈、压力的增大,很多人都在不停地工作,盲目地跟着别人前进,他们从来不停下来想一想,这种生活是不是他们需要的,是不是自己的兴趣与价值所在,自己有没有明确的目标……
  
  快生活,慢生活,该如何选择?
  
  经历了多次反复挣扎,最后,陈凡决定放弃那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做出这样的抉择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几年来,陈凡的身体频繁出现状况,常常在单位和医院之间奔波 疼痛带来了双倍的压力,并且几乎带走了全部生活乐趣。
  陈凡心里明白,目前的工作节奏对他来说太快了,陈凡常常陷入加班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强度下,身体足有康复的余地,放弃是明智的。可是,到了该做出决定的时候,陈凡发现了内心的惶恐和不坚定。
  明知道自己不适应,却放不下:明知道有更适合的生活方式,却不敢去选择,这是不是生活的悖论呢?在生活中,常听人抱怨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如何如何让人感到疲倦和厌烦,在一声“没办击”的感叹之后,却又见他们奋力前行。
  慢慢地生活,一定是很多人的梦想,可是,有几个人有勇气去这样生活呢?
  此前在陈凡的印象中,“慢”几乎可以和“平庸”画等号,可是,陈凡却找不出这种印象的由来,每天他内心不断发出的声音就是:“快跑,快跑,跑到你的竞争者都消失掉、不用回头,你只管往前跑。”于是,他跑得连修鞋的时间都没有,可到最后,陈凡悲哀地发现,他不过是在为这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而忙碌,不知道该怎么领先,只是不想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奔跑只是对自己的一个安慰。
  看透了这一层,陈凡总算明白了,无论自己跑得多快,总还会有人跑在他的前面,他不可能超越所有的人,快生活也好,慢生活也罢,关键是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直到此刻陈凡才看清楚,就算身体不出状况,也应该放弃这份工作,因为他没有尊重自己的天赋和优势,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往前走。
  最近一段时间,陈凡开始作全面的人生规划,从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出发,确定了一个终身奋斗的目标。他的感觉忽然好了起来,是特别放松的状态,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体验,鉴于目前的身体状况,陈凡选择了慢慢地去实现梦想,以自己可以掌控的节奏去生活。
  这也产生了另一个担忧:别人奔跑还嫌慢,你怎么还敢踱方步?在陈凡看来,“慢生活”不光是节奏的改变,也不仅仅代表一种生活态度,它还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能力,比如选择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城,但许多人常常由于现实的困难和想象中的风险,宁可随波逐流也没有勇气去选择,再比如掌挫能力。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速度和方向都掌握不了,你还能去创追什么社会价值呢?而“慢生活”最重要的能力,大概是创造能力了。一个有原创能力的人,才敢慢下来,无论多慢,都无所畏惧,因为别人无法超越他的优势和长处。于是,他从不在乎别人奔忙的脚步,而是专心致志地打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了这一番思量,陈凡确定了这样的人生信条:最省力地活着!这不是助长惰性,而是用全部的注意力来经营自己的优势。时刻关注自己的发动机可以转多少圈,坚决不超负荷运转。
  希望我们今后的生活不再如快镜头,而像一幅悠然的水墨山水画。
  时下的中国,“快”成了一种不容分说的时尚、躲避不开的潮流。许多人在工作紧张的背景下,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甚至连感情也在“八分钟聚会”、“闪婚”乃至“一夜情”等概念下“快餐化”了。可是,一定要警醒啊——
  
  别让我们的生命“快餐化”
  
  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猝然离世,曾引起人们对当前城市生活节奏的关注。医学专家和他的家人朋友们纷纷指出,诱发侯耀文因心肌梗塞猝死的主要原因,便是其生活节奏太快,压力过大。
  然而,生活节奏太快和压力太大,似乎已不是专属于侯耀文们的苦恼,有媒体的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只是在疲于奔命”成了多数人的共同感受。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曾有调查显示:每年全球有190万人因劳累猝死。典型的如麦当劳前首席执行官坎塔卢波,在该公司的国际业主和经营者大会上猝死,原因也是生活节奏太快,疲劳过度。
  从大二业时代开始,“现代性”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快些!再快些!”也随之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哲学,甚至也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哲学。对“现代性”公认的经典描速来自于法国诗人波莱德尔:“现代性就是短暂、偶然,稍纵即逝。”为了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偶然机会,不知有多少人患上了时间强迫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早已成了一种普遍的价值现,社会也早已随之进入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速运转阶段。“快些!再快些!”——每个人就这样被襄挟着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奔忙。
  不仅是个人生活被“快”所襄挟,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以经济走上快车道为标志,时下的中国社会一切都在快速发展:工业化是快速的,城市化是快速的……然而与此同时,“快生活”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亦已凸显。从个人生活层面上看,过于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很多人长期“过劳”,最终身体被拖垮。当前中国各类媒体上,胃药、高血压药的广告非常之多,想来便是拜快餐化的生活方式所“赐”。另外,据统计因为长期生活在“快生活”中,目前中国大约有3000万抑郁症患者。专家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患者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痰患:何以如此?这也应该与“快生活”所速成的长期紧张、无所适从感等有关。
  “快生活”使文化发展趋于粗鄙化,使整个中国文化市场上充斥着文化内涵极其稀薄的图书和低俗的影视娱乐节目,连那些古典文化巨著也被做了“鸡汤式”处理。然而,这种令人扼腕的现状,其实却是“快生活”节奏之下的必然产物。还有,通过“选秀”节目,中国现在不出几天时间就可以造出一个“明星”被青少年顶礼膜拜,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细想之下也不过是以文化之名而演的闹剧。   “快生活”还使道德风尚受到挑战,甚至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快餐式,的感情生活时尚,使两性关系变得随意而混乱,太多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降低,更严重的是还导致了艾滋病及性病的蔓延。从社会层面看,发展节奏过快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很明显。比如,过于快速、“萝卜快了不洗泥”式的工业发展,使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还有,因为城市化太快,很多城市的房价产生了巨大泡沫:因为高校扩招太快,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正在不断下滑;因为社会进入“汽车化”太快,一些大城市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得拥堵不堪,空气质量受到威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能源的紧张。
  圣哲有言:“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也”。因此,如何选择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才能使社会更健康地发展,使人们更幸福地生活,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慢生活”不是放纵懒惰,而是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远离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来享受体味情感的含蓄和细腻。尤其是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下,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增大,慢生活更受到众多人的青睐,成为新主张新时尚……
  
  “慢生活”让我们有福会享
  
  1 新主张:慢餐饮——忘记时间,让食趣在舌尖停留。
  小雨,27岁,公司职员。
  由于工作忙,以前顾不得吃早餐,直到身体发出损伤的信号时,我才开始打量自己的饮食,才发现以前太不善待自己的身体了。现在,我把自己的脚步放慢下来,不仅早餐要吃,还要吃好,慢慢吃,吃出快乐来。慢慢吃,这是慢一族最显著的行为特征,它摈弃美式快餐模式,回归悠闲传统,倡导慢餐文化。在慢吃饭的过程中,让我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家人在一起细细品味美食,很幸福。
  2 新主张:慢读书——不求数量,但求心灵愉悦。
  赵翔,32岁,报刊编辑。
  以前看书,从没有真正地静下心来阅读,都是为了查找资料而在书店里迅速地翻书,找到需要的信息后,书本便丢在了一边。现在,我不喜欢这样了,为什么要目的性那么强呢?其实,读书,不应该只求数量,而应该求心灵的愉悦。“一目十行”是对阅读高手的赞美,但“细嚼慢咽”地读书,却能够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给予细节更多的关注,这样不仅阅读效率高,也能够带来心灵上的愉悦。
  3 新主张:慢工作——要努力,但更要快乐。
  小孟,34岁,设计师。
  半年前我把办公室从公司搬到了家里,正式加入了在家办公者的行列!近年来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我觉得大部分的业务在家里也能完成,而且还能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和精力。在我看来,这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摆脱了公司里折腾人的打卡制度、繁忙无序的电话声、上司不耐煩的催促和同事们紧张的面孔,目前尽管还要为工作和业务拼搏,但是发觉努力工作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4 新主张:慢运动——不求速度,只要精彩。
  飞鱼,28岁,技术人员。
  一说起运动,人们几乎本能地把它和速度、刺激等激烈、奔放的字眼联系起来,脑海中会马上浮现操场上大汗淋漓的奔跑,球场上疯狂的追逐。我不喜欢这样,我更偏向慢运动。因为运动对于一般人而言,享受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或者结果,所以更快、更高、更强只适合奥运健儿。我们运动的标准不是速度快了多少,也不是肌肉又增强了几分,我们的目的是使自己更健康、更快乐。
  5 新主张:慢休闲——不必扎堆,但求情调。
  蒙蒙,25岁,银行职员。
  休闲是什么?就是身体和灵魂放轻松,让平时劳碌的身体停歇,让紧张的神经彻底放松,让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够了,至于形式如何,自然可以随心所欲。黄昏走到街市买菜、在住处周遭闲逛、不带任何东西两手空空、潇洒走走。这样的旅游绝对比“到达、拍照、话题”这样的模式要痛快。过去只知道去大商场逛,如今也到大剧院、音乐厅、艺术展览会、博物馆去消磨时间了。以往能花几百元上餐馆,现在,花几十元听场音乐会,欣赏高水平的展览也觉得值得。
  “慢”也不同于“漫”,它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放松和谐的意境。它突出表现在要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在浮躁时代保持一份清醒、一份独立和一份幸福。
  
  慢,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首先必须予以澄清的是:“慢生活”并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也不是要拖延时间。同理,“慢发展”也决不是要甘居人后,更不是一味地不讲效率,或为竞争力低找借口;“慢发展”是为了确保发展的方向和平衡。显然,只有方向正确且步履稳健的发展,其成效才更值得期待。
  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上来看,中国当前最大的欠缺并不在发展速度,而在于发展质量。事实上,中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GDP增幅之快令世界瞩目。这固然是很可观的成绩,然而同样无可回避的却是,当前中国不少地方正在陷于高GDP低收益、有增长无发展、有繁荣无富裕的窘境,过于快速的发展所导致的不平衡,已经让相当一部分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社会结构越来越成为不利于和谐发展的“金字塔”形。如此背景下,宁肯慢一些。甚至宁肯停下来,抬头看清方向后再决定下一步向哪里走,显然是很必要的。
  从个人生活质量的角度考量,“慢生活”更是一种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生活主张,如果一切以速度至上,以效益为第一,没时间等待,没时间感受,唯恐稍纵时间就会失去机会和金钱,这种“工作机器”、“时间奴隶”式的生活,或许外表很光鲜,但其内在却肯定是颓然彷徨的。这样的“快”,使人们变得麻木,将对周围的事物失去探究的兴趣,失去鲜活的体验。乃至失去好奇的能力。而时生活的感动和体验,才恰恰是生活本身。
  因此,要提高个人生活质量,需要社会群体形成某种对“慢”的共识——不再对“快”盲目崇拜,明白“慢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更稳固、更妥帖、吏持久的发展。“慢生活”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另一种健康、积极和自信。
  慢不是漫。漫是散漫的意思,意味暑随心所欲,做事不认真,放任自己,玩世不恭的轻浮的人生态度,这种人不仅不对自己负責,也不会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而慢生活则是一种科学、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首先,慢是科学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态度包含着对人生的科学认知。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认识个人与社会、自然和自我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确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次。慢是乐现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包含着对人生的乐观情感。懂得慢生活的人由于能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人生,所以时人生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他们爱生活,爱做梦,对事业和前途充满信心,乐观、豪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对人生的前途充满信心,保持乐观。懂得慢生活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拥有平常心,能够正视困难和挫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奋起,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三,慢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慢生活本身就包含着积极进取的行为趋向。认知、情感和行为趋向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已经说过,慢不是懒惰和锥诿,也不是绝望地放弃自我,而是以一种更坚韧的姿态奋然前行,脚踏实地去追求人生目标,锲而不舍地创造人生,而不是像散漫的人那样观望人生、游戏人生。
  “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昆德拉曾经在书中的追问。他感慨道:“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里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里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遭、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确实,大工业的浪潮让“慢”成为一种奢侈,然而其所带来的“快”却又让人们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慢下来,让工作真正变成一种享受,让感情真正进入心灵,成为一生一世的追求和慰藉,改变因为太快而身不由己、来不及思考的“陀螺”状态,是在这个浮躁时代保持一份清醒、一份独立和一份幸福的重要秘诀。也许,要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首先,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其次,“慢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更稳固、更妥帖、更持久的发展:“慢生活”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另一种健康、积极和自信;“慢”下来一些才能获得生活的真谛。
  
  编辑 胡莉莉
  
  [李景山 图]
其他文献
我心里最温柔的部分,会陪同你从梦中醒来    2007年5月的一天,白岩松在屋里发呆,在厨房炒菜的妻子朱宏钧发现醋没有了,她让白岩松去小区超市买一瓶,他却买回了一瓶酱油。类似的事这段时间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忍不住埋怨说:“你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没分辩什么,默默去了客厅。  当天凌晨,她一觉醒来,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月光下,丈夫满面悲戚,呆呆地坐在飘窗的窗台上,望着寂寥
与小人相处也是一门学问    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笔记》中写过一篇名为《小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余先生总结了小人的几大特征,并得出结论:“小人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畸形,更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方式和生态方式。”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小人是很难定义的。“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小人似乎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看不见、摸不着,恍恍惚惚,影影绰绰。从外貌上看
学校后天将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舞会,届时全校所有的英俊男生都会到场!   我想象着自己穿着那件新买的浅蓝色裙子,轻轻滑过舞池,裙裾飞扬,轻盈地转着圈,那该会吸引多少异性的眼光,可我的那双——   砰!我的幻想一下子摔到了地上,因为我看到了床的那头——我的脚在被子下面拱起了一个高高的小山包!明天我必须买一双合适的鞋子。   第二天我起了一个大早,匆匆吃了早饭,急急忙忙登上了公交车。我已经盘算出我能想到的
芮芮在地理课上唠叨着,这一阵寒流过去之后,再来一阵暖流就是夏天啦。忍不住惴惴地想,青春是否如六月般直通大学?  我的文科生迟钝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夏天,那些我们怨过恨过哭过放弃过、笑过爱过痴过幸福过,只是最后依然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你们有没有数过呢,弹指一挥间,埋头书山已经5年了。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了,我们在时光的罅隙里哭了又笑了。  现在的你们都过得很开心吧,被梦想和奋斗充斥
这一年秋天,6岁的徐凤娇就要上学了。可是,她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的好朋友邹梦娇由于腿部残疾不能跟她一起去上学。而在此之前,两个人约好要一起升学。  邹梦娇比徐凤娇大一岁,两个人都生活在山东省莱阳市团旺镇的农村。不同的是,邹梦娇是一位脑瘫患者,不能正常地走路。为了给邹梦娇治病,邹父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邹母一个人在家,整日忙里忙外,实在没有精力天天接送邹梦娇上学。  正在邹梦娇为不能上学的事
临风守望三千年  我是沉默的苍天  看你流连  穿梭在无路的世间  你可以忘了你的初心  我不能  不信守我的爱情  我驭风而来  给你一声应允  广大如我  肯将全部的年华  化作无边的等待  作磐作石  似誓似盟
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与古人相比,近现代大师眼中的秋天则清新亮丽多了。  林语堂的秋是深远的。在《秋天的况味》中,林语堂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细节的意味。在林语堂笔下,秋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的枯槁凋零。“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
说说《做人与处世》。  人见人爱咱农家。  文化生活它丰富,  常看常新家常话。  杂志来到咱乡下,  携手共迎“十八大”。  好文好词信天游,  心声唱响大中华。  陕西延川县贺家湾乡曹家沟村  王光明
你是清冽的甘泉,细流涓涓  浸润着读者干涸的心田  心湖啊立刻荡起层层的笑脸    你是苍翠的高山,葱茏满眼  拉动了攀登者紧闭的心栓  心门啊迎接一波又一波的灿烂    你是头上的青天,碧空湛湛  指引着独行者理想的彼岸  那里啊才是青春向往的伊甸园    你呀,是一页页神奇的书卷  打开了,飞舞着美好的祝愿  合上了,孕育着绚烂的明天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 陈发志
福雷斯特·谢利身高6英尺4英寸,有一双我从没见过的大手。当时我12岁,身高只有4英尺。我是作为他的领养儿童。刚刚被送到他这儿来的。  福雷斯特朝我走来,扔给我一副鹿皮手套,说道:“你会用得着的。”这副手套我戴着非常合适。它还散发着新皮革的气味,摸着就像小马驹鼻子上的皮肤一样柔软。这件礼物让我受宠若惊。在我的童年时代,从没有过任何的经历,使我能轻易接受这种小小的友善。  在我11岁时。我母亲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