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众文化娱乐方式及内容的改变,戏曲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通过结合现今媒体融合的趋势以及河南戏曲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探求在融媒体背景下河南戏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对策。
【关键词】河南戏曲;融媒体;文化生态;传播
一、研究缘起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之源,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河南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于河南省建设的战略定位中包括,要将河南省建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同时,该指导意见中还特别强调,要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促进地方剧种、传统手工艺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1]
依据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考证:“纯粹意义上的戏曲起源于河南,兴盛于河南。”在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在河南有记载的就达80多种。除此之外,河南戏曲样态之丰富,流派之繁多,也是颇为少见的。长久以来,河南戏曲作为中原人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的显性表达,在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同时,亦起到了一定的伦理教化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丰富、戏曲文化传播力孱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戏曲文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许多传统剧种已濒临失传。
自20世纪初期以来,借助于传媒技术的不断驱动,媒体的传播形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众传媒逐渐成为传承、传播各类文化事象的重要渠道。当下,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不同媒体的资源与优势,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的形式,进行全覆盖式宣传报道,无疑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与渠道。而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兴起,也为戏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在此所探讨的,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如何借助融媒体的传播形式与平台,将博大精深的中原戏曲文化传播出去,而这一论题对于保护中原传统文化,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提升河南形象将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代河南戏曲文化生态的构成与现状
“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的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2]20世纪末期,中国的不少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对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解。如冯天瑜在《文化生态学论纲》一文中指出:“文化生态学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天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3]后来,文化学家司马云杰在其著作《文化社会学》中又提出:“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的规律的一种学说。”[4]
本文在此所观照的河南戏曲文化生态样貌,即指在当下社会环境和各种因素交叉作用下,河南戏曲所呈现出的发展、变化的形态。其中,既包括维持河南戏曲生存的各种外部环境,即其当下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又包括河南戏曲音乐事象的本体,即戏曲音乐工作者生存的状态、表演内容与形式,还包括河南戏曲的市场经济生存环境与文化生存环境。
从当下河南戏曲生存的外部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用以大力推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于文化消费的愿望愈加强烈,走进剧院观影、观看各类文化演出,已成为大众满足精神生活的日常消费项。可见,戏曲艺术已完全具备了进入大众文化市场的条件。因此,从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来看,河南戏曲文化的传播,已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生存土壤。
从河南戏曲音乐事象的本体,即戏曲音乐工作者生存的状态、创作方式与作品的层面来看,结合笔者在基层剧团的田野调查经历可见,各市县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戏曲音乐,尤其是“非遗”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如创建戏曲声音博物馆,组织戏曲资料的整理编撰等工作,一些地方戏曲院团在当地政府扶持下虽能够维持运营,但对于大多数乡村基层的剧团来说,除过年时举办庙会或初一、十五需要搭班登台之外,剧团的演员必须依靠“兼职”才能维持其“艺人”身份;而在演出剧目及表演形式上,也多以传统剧目为主,缺乏与当下大众文化相适应的创新之处,这也是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形不成持续传播力的根本原因。从市场经济与文化生存环境来看,河南戏曲音乐演出市场尚未成形,对于大部分“戏迷”来说,买票入场听戏的意识较弱。在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加之当下流行文化的强力挤压,戏曲音乐在内容、形式与传播手段上,日渐与大众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隔阂。
三、当代河南戏曲文化传播的困境
通过以上对河南戏曲文化生态现状的剖析可以看出,在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文化,且在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的背后,是大多数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足,国家政策扶持及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都为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然而,从内部条件来看,戏曲音乐从表演内容、形式、表演者的演出环境等方面,呈现出与时下的大众文化及传播渠道、方式格格不入,且难以适应当前快速更迭的文化环境的局面。其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渠道单一
媒介融合時代,媒体间呈现出一种平台互融、资源互融、受众互融的开放状态。这一状态使得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扩展,受众人群有效增多。然而,戏曲音乐的传播仍停留在传播渠道单一的传统媒体时代,因此,很难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互动。
(二)传播内容陈旧
胡正荣教授曾指出,媒介融合时代的关键是以用户为中心。这里的“用户”即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随着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消费者,又可以通过分享、评论、转发等方式,或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身份不断进行转换,由此出现了“产消融合”。[5]“产消融合”的出现,使得受众通过信息偏好、行为偏好,通过其自身对信息的主动反馈,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之中,使得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更富趣味性或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且更易于广泛传播。反观戏曲音乐的传播,在极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戏曲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后,由于转发分享的受限,无法形成持续渗透与传播,同时由于获知受众情感需求的渠道也不畅通,使得传播内容陈旧,难以得到优化。 (三)传播手段固化
传统媒体时代,戏曲音乐的传播主要依靠广播电视媒体的播出,因而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产生了极大限定,受众需要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收听或观看。而在新媒体时代,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网民日益增多,显然,传统媒体时代的戏曲传播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下受众所呈现出的移动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且无法满足其通过分享、互动等方式显现出的移动社交特性。此外,虽有电视戏曲节目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立在线平台等方式以求更新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但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移至新媒体平台,显然不能很好地实现内容与平台的完美融合。
四、融媒体背景下戏曲文化传播的优化对策
目前,融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共有的特点的同时,各媒体间又通过个性的弥补,从而在内容、人员、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6]因此,若要重新激活河南戏曲文化生态,使其从整体上由“静态”的保护传承走向“活态”的发展与创新,就必然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利用融合媒体的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河南戏曲的传播力。
(一)拓宽传播渠道
媒介融合的特征是打通不同媒体介质,实现跨媒体、跨用户群的主题内容的传播,使得传播渠道得以拓宽,降低受众接收信息的限制。戏曲文化利用融合媒介进行传播,以不同形式投放在电视、广播、网络及移动媒体上,可充分挖掘受众,扩大影响力。同时,拓宽传播渠道,也有利于在不同媒介平台间形成传统文化的“栏目群”,聚合传统文化影响力。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戏曲音乐尤其是河南戏曲的发展。然而,若想让河南戏曲真正“活”起来,单依靠某一个节目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打造“品牌栏目”的同时,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在不同的媒介平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传统音乐文化栏目,形成“栏目群”。这些“栏目群”从内容与形式上相互补充,播出时间段上贴合覆盖,从而使主题内容最大程度上达到理想传播效果,培育观众群体,增强当代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
(二)打造定制化传播内容
从传播样态上来看,在打通多个媒介平台的同时,意味着传播内容要适应不同媒介平台的特性。就戏曲音乐来说,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或移动端口播出时,其内容形态必然存在较大差别。因而,融媒体时代的传播,大大提升了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可看性,为不同受众提供了与其接收信息模式相匹配的内容。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丰富与提升了戏曲音乐文化在艺术上的可呈现性。
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传播方式的更新,出现了“产消融合”,拉近了内容生产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要打造定制化内容,首先应明确受众群体,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为其定制个性化内容,在巩固原有戏曲爱好者的基础上,培养不同受众群体对于戏曲音乐文化的兴趣和参与感。例如,戏曲栏目《梨园春》的成功,即在于受众目标的定位明确。该栏目在开办之初,其目的在于以电视媒体形象化地展示增强戏曲表演的魅力,弘扬戏剧文化,把观众疲软的戏曲审美激活,把200多个专业团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7]然而,其真正走入大众视野,则是在1999年5月升级改版后,节目定位转变为以人为本,将受众目标锁定为普通百姓,节目形式也从被动转为互动,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增设,将“真人秀”概念在戏曲节目上成功演绎,实现了台下观众从被动欣赏到主动上台积极参与的质的飞跃。[8]之后,《梨园春》又通过对不同时期观众的揣摩,不断了解观众喜好,打造“定制化”内容,利用增加观众参与板块、设置戏迷擂台赛、跨区域多省市的联合展演、丰富节目的娱乐化形式等手段,逐步打破了该节目最初单向传播的局面,成为全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栏目,为戏曲音乐的传播打开了新的局面。[9]
(三)丰富传播手段
媒介融合时代,分享作为互联网新兴媒体的重要属性之一,是内容生产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形成身份转换与融合的重要原因。基于受众之间乐于分享的特质,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媒体逐渐承担了一定的社交功能,而这种通过网络空间的虚拟社交,实现了用户的聚合,提升了信息的传播力。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戏曲音乐工作者也可以充分利用媒介的社交特性,利用“自媒体”传播的方式策划主题内容,拍摄贴合大众趣味的短视频,通过社交平台,如“微博”“抖音”进行播出,并通过流量走势,判断受众的喜好,进而调整表演内容与方式。此外,还应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同时,举办“线下”戏曲文化推广活动,让大众能够参与其中,獲得体验感,从而增强对于戏曲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五、结语
河南戏曲作为中原文化基因的显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其不仅作为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承载了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教化群众的社会功能。近年来,在世界文化趋同、本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众文化娱乐方式更替的交叉作用下,传统戏曲呈现出日渐衰落的局面。因而,在传媒技术驱动的背景下,利用不同的媒介平台,通过媒介通融的局面,拓宽传播渠道,明确受众群体,并以当下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内容形态来传播戏曲音乐文化,才是让戏曲从“抢救”中“活过来”的有效手段,才能提升本土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认同感。
[本文为2019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驱动背景下传媒产业产学融合创新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240041004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11-10/07/Content_1963574.htm.
[2]罗伯特·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4.
[3]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J].知识工程,1990(4).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3.
[5]陈昌凤.用户为王:产消融合时代的媒体思维[J].新闻与写作,2014(11).
[6]栾轶玫,杨宏生.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媒介融合理念嬗变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9).
[7]刘敏言.关于《梨园春》的文化思考[J].中国戏剧,2004(8).
[8]梁亚宁.《梨园春》对河南文化符号传播的影响和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6(3).
[9]赵素欣.论现代传媒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以电视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6(8).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博士)
编校:张红玲
【关键词】河南戏曲;融媒体;文化生态;传播
一、研究缘起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之源,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河南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于河南省建设的战略定位中包括,要将河南省建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同时,该指导意见中还特别强调,要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促进地方剧种、传统手工艺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1]
依据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考证:“纯粹意义上的戏曲起源于河南,兴盛于河南。”在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在河南有记载的就达80多种。除此之外,河南戏曲样态之丰富,流派之繁多,也是颇为少见的。长久以来,河南戏曲作为中原人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的显性表达,在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同时,亦起到了一定的伦理教化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丰富、戏曲文化传播力孱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戏曲文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许多传统剧种已濒临失传。
自20世纪初期以来,借助于传媒技术的不断驱动,媒体的传播形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众传媒逐渐成为传承、传播各类文化事象的重要渠道。当下,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不同媒体的资源与优势,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的形式,进行全覆盖式宣传报道,无疑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与渠道。而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兴起,也为戏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在此所探讨的,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如何借助融媒体的传播形式与平台,将博大精深的中原戏曲文化传播出去,而这一论题对于保护中原传统文化,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提升河南形象将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代河南戏曲文化生态的构成与现状
“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的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2]20世纪末期,中国的不少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对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解。如冯天瑜在《文化生态学论纲》一文中指出:“文化生态学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天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3]后来,文化学家司马云杰在其著作《文化社会学》中又提出:“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的规律的一种学说。”[4]
本文在此所观照的河南戏曲文化生态样貌,即指在当下社会环境和各种因素交叉作用下,河南戏曲所呈现出的发展、变化的形态。其中,既包括维持河南戏曲生存的各种外部环境,即其当下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又包括河南戏曲音乐事象的本体,即戏曲音乐工作者生存的状态、表演内容与形式,还包括河南戏曲的市场经济生存环境与文化生存环境。
从当下河南戏曲生存的外部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用以大力推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于文化消费的愿望愈加强烈,走进剧院观影、观看各类文化演出,已成为大众满足精神生活的日常消费项。可见,戏曲艺术已完全具备了进入大众文化市场的条件。因此,从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来看,河南戏曲文化的传播,已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生存土壤。
从河南戏曲音乐事象的本体,即戏曲音乐工作者生存的状态、创作方式与作品的层面来看,结合笔者在基层剧团的田野调查经历可见,各市县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戏曲音乐,尤其是“非遗”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如创建戏曲声音博物馆,组织戏曲资料的整理编撰等工作,一些地方戏曲院团在当地政府扶持下虽能够维持运营,但对于大多数乡村基层的剧团来说,除过年时举办庙会或初一、十五需要搭班登台之外,剧团的演员必须依靠“兼职”才能维持其“艺人”身份;而在演出剧目及表演形式上,也多以传统剧目为主,缺乏与当下大众文化相适应的创新之处,这也是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形不成持续传播力的根本原因。从市场经济与文化生存环境来看,河南戏曲音乐演出市场尚未成形,对于大部分“戏迷”来说,买票入场听戏的意识较弱。在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加之当下流行文化的强力挤压,戏曲音乐在内容、形式与传播手段上,日渐与大众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隔阂。
三、当代河南戏曲文化传播的困境
通过以上对河南戏曲文化生态现状的剖析可以看出,在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文化,且在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的背后,是大多数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足,国家政策扶持及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都为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然而,从内部条件来看,戏曲音乐从表演内容、形式、表演者的演出环境等方面,呈现出与时下的大众文化及传播渠道、方式格格不入,且难以适应当前快速更迭的文化环境的局面。其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渠道单一
媒介融合時代,媒体间呈现出一种平台互融、资源互融、受众互融的开放状态。这一状态使得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扩展,受众人群有效增多。然而,戏曲音乐的传播仍停留在传播渠道单一的传统媒体时代,因此,很难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互动。
(二)传播内容陈旧
胡正荣教授曾指出,媒介融合时代的关键是以用户为中心。这里的“用户”即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随着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消费者,又可以通过分享、评论、转发等方式,或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身份不断进行转换,由此出现了“产消融合”。[5]“产消融合”的出现,使得受众通过信息偏好、行为偏好,通过其自身对信息的主动反馈,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之中,使得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更富趣味性或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且更易于广泛传播。反观戏曲音乐的传播,在极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戏曲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后,由于转发分享的受限,无法形成持续渗透与传播,同时由于获知受众情感需求的渠道也不畅通,使得传播内容陈旧,难以得到优化。 (三)传播手段固化
传统媒体时代,戏曲音乐的传播主要依靠广播电视媒体的播出,因而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产生了极大限定,受众需要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收听或观看。而在新媒体时代,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网民日益增多,显然,传统媒体时代的戏曲传播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下受众所呈现出的移动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且无法满足其通过分享、互动等方式显现出的移动社交特性。此外,虽有电视戏曲节目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立在线平台等方式以求更新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但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移至新媒体平台,显然不能很好地实现内容与平台的完美融合。
四、融媒体背景下戏曲文化传播的优化对策
目前,融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共有的特点的同时,各媒体间又通过个性的弥补,从而在内容、人员、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6]因此,若要重新激活河南戏曲文化生态,使其从整体上由“静态”的保护传承走向“活态”的发展与创新,就必然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利用融合媒体的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河南戏曲的传播力。
(一)拓宽传播渠道
媒介融合的特征是打通不同媒体介质,实现跨媒体、跨用户群的主题内容的传播,使得传播渠道得以拓宽,降低受众接收信息的限制。戏曲文化利用融合媒介进行传播,以不同形式投放在电视、广播、网络及移动媒体上,可充分挖掘受众,扩大影响力。同时,拓宽传播渠道,也有利于在不同媒介平台间形成传统文化的“栏目群”,聚合传统文化影响力。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戏曲音乐尤其是河南戏曲的发展。然而,若想让河南戏曲真正“活”起来,单依靠某一个节目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打造“品牌栏目”的同时,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在不同的媒介平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传统音乐文化栏目,形成“栏目群”。这些“栏目群”从内容与形式上相互补充,播出时间段上贴合覆盖,从而使主题内容最大程度上达到理想传播效果,培育观众群体,增强当代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
(二)打造定制化传播内容
从传播样态上来看,在打通多个媒介平台的同时,意味着传播内容要适应不同媒介平台的特性。就戏曲音乐来说,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或移动端口播出时,其内容形态必然存在较大差别。因而,融媒体时代的传播,大大提升了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可看性,为不同受众提供了与其接收信息模式相匹配的内容。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丰富与提升了戏曲音乐文化在艺术上的可呈现性。
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传播方式的更新,出现了“产消融合”,拉近了内容生产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要打造定制化内容,首先应明确受众群体,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为其定制个性化内容,在巩固原有戏曲爱好者的基础上,培养不同受众群体对于戏曲音乐文化的兴趣和参与感。例如,戏曲栏目《梨园春》的成功,即在于受众目标的定位明确。该栏目在开办之初,其目的在于以电视媒体形象化地展示增强戏曲表演的魅力,弘扬戏剧文化,把观众疲软的戏曲审美激活,把200多个专业团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7]然而,其真正走入大众视野,则是在1999年5月升级改版后,节目定位转变为以人为本,将受众目标锁定为普通百姓,节目形式也从被动转为互动,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增设,将“真人秀”概念在戏曲节目上成功演绎,实现了台下观众从被动欣赏到主动上台积极参与的质的飞跃。[8]之后,《梨园春》又通过对不同时期观众的揣摩,不断了解观众喜好,打造“定制化”内容,利用增加观众参与板块、设置戏迷擂台赛、跨区域多省市的联合展演、丰富节目的娱乐化形式等手段,逐步打破了该节目最初单向传播的局面,成为全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栏目,为戏曲音乐的传播打开了新的局面。[9]
(三)丰富传播手段
媒介融合时代,分享作为互联网新兴媒体的重要属性之一,是内容生产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形成身份转换与融合的重要原因。基于受众之间乐于分享的特质,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媒体逐渐承担了一定的社交功能,而这种通过网络空间的虚拟社交,实现了用户的聚合,提升了信息的传播力。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戏曲音乐工作者也可以充分利用媒介的社交特性,利用“自媒体”传播的方式策划主题内容,拍摄贴合大众趣味的短视频,通过社交平台,如“微博”“抖音”进行播出,并通过流量走势,判断受众的喜好,进而调整表演内容与方式。此外,还应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同时,举办“线下”戏曲文化推广活动,让大众能够参与其中,獲得体验感,从而增强对于戏曲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五、结语
河南戏曲作为中原文化基因的显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其不仅作为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承载了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教化群众的社会功能。近年来,在世界文化趋同、本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众文化娱乐方式更替的交叉作用下,传统戏曲呈现出日渐衰落的局面。因而,在传媒技术驱动的背景下,利用不同的媒介平台,通过媒介通融的局面,拓宽传播渠道,明确受众群体,并以当下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内容形态来传播戏曲音乐文化,才是让戏曲从“抢救”中“活过来”的有效手段,才能提升本土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认同感。
[本文为2019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驱动背景下传媒产业产学融合创新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240041004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11-10/07/Content_1963574.htm.
[2]罗伯特·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4.
[3]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J].知识工程,1990(4).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3.
[5]陈昌凤.用户为王:产消融合时代的媒体思维[J].新闻与写作,2014(11).
[6]栾轶玫,杨宏生.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媒介融合理念嬗变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9).
[7]刘敏言.关于《梨园春》的文化思考[J].中国戏剧,2004(8).
[8]梁亚宁.《梨园春》对河南文化符号传播的影响和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6(3).
[9]赵素欣.论现代传媒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以电视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6(8).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博士)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