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震预报计划的发展与战略思想

来源 :山西地震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当前美国地震预报计划的战略思想表明,该计划仍遵循着二十世纪早期所确立的方针.美国这项计划的组织涉及代表着很多机构和专业的联邦政府与非联邦政府的科学家参加.计划内容是关于地震预报研究的长远目标、近期目的和任务.
其他文献
DOWCO一242(四异戊基溴化铵)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在一定时期之内,它可以抑制花生幼苗和开花初期植株的茎生长和干重积累,对叶面积及其干重以及地下部干重积累都有抑制效应.DOWCO—242显著促进呼吸速率,延续时间较长.这种抑制剂对光合速率短期内(2—4天)有轻微促进作用,以后就剧烈下降,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也有类似变化.这种抑制剂也抑制蒸腾强度.经过田间试验,DOWCO—242似乎在结荚期
期刊
本文对造纸废水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用造纸废水浸种处理种子,种子的露白百分率下降,根、芽生长受到抑制,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也降低。 用与废水pH值相当的缓冲液处理水稻种子,对种子萌发、生长及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废水却表现出严重的抑制作用,这表明造纸废水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不是由于pH值的原因,而可能是废水中存在着某些抑制性物质的缘故。
期刊
牧草红三叶叶子中部有一灰白色区域,呈倒V字形,跨主脉正中。其余大部分则为正常绿色,这是牧草红三叶的特征之一。1982年我们用721分光光度计对上述两个色区进行了分析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倒V字形色区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反而比正常绿色区多(见下表)。这种差异的生理意义如何,值得探讨。
期刊
本文讨论了纹织物组织的数学特征,论证了形成组织矩阵与变换群之间的关系,导出了相应的公式,定义了产生复杂组织所需要的矩阵算子和矩阵运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意匠图色花信息转变为纹版信息的数学描述、处理途径与计算公式.从而,为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从变化磁场或内源磁场的变化来探索地震前兆,都是企图找到地震活动过程中的地磁场变化.近年来,流动地磁重复测量已成为配合固定地磁台研究地磁场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的重要途径.目前在观测强震活动过程中所引起的地磁场变化、探索震磁关系、寻求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磁场变化指标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实地观测中,假设地壳介质磁场的变化是地壳变异的一种反映,震源体或其应力场所展布的块体是不大的,因此可以认为它是放在地球
期刊
1981年8月13日内蒙古的丰镇县发生5.8(Ms)级地震.该震发生在口泉断裂带与阴山东西向构造的复合部位,主要受口泉断裂活动控制,又受纬向构造阻隔应力作用的影响.震区是断裂交汇处应力易于积累释放的地区.Ⅵ度区平面长轴呈N20°E展布,与口泉断裂带走向基本吻合.震前,在山西北部地区早已开展流动地磁工作.80年5月的测量中出现异常,到81年8月发震,异常随时空间的展布呈一定规律性,我们认为这是震磁效
期刊
82年9月17日正值我台DD—1地震仪标定期间,国家局地震所九室的夏恩山同志为了修改规范,提高地震观测质量,来我台主持DD—1的标定工作.标定过程中,使用了国家局分析预报中心最新研制的DZB—1型自动标定仪,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为探讨进一步完善地震仪的标定工作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DZB—1型自动标定仪DZB—1型自动标定仪是国家局82年上半年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的新仪器.该仪器的用途是对地震仪放大
期刊
地表局部陷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面积较大的地表发生突然陷落能够引起地面的震动,叫陷落地震.但也有些陷落现象,不一定就能引起地震,不管那一种情况都会造成地表、房屋的局部破坏.所以,研究地表陷落发生的原因,是地震宏观异常调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蒲县克城公社张公庄村南约两华里的山坡于今年3月5日突然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陷落.地、县地震局和临汾地震台派人进行了现场考察.
期刊
在讨论地震预报之前,我想先概略地谈谈地震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否则,便不能很好地理解地震预报的原理.地震在同一地点的重复发生地震是由于应力慢慢积累引起地壳应变并达到无法承受的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破坏现象.其破裂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地震时是采取以某个断层面为界面向两侧错动的方式的,亦即由于断层错动而引起地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断层错动是以每秒3公里左右的速度进行的.如果是8级地震,所需要的断层面可长达
期刊
关于大陆地震的特征及其预报的许多问题、在前几天的报告中已作了广泛的讨论,在此我们仅就我国大陆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我国地震预报研究,自1966年大力开展以来,通过十六年的观测、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取得了数十次有价值的、重现性较好的震前异常资料;积累了不少地震预报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前兆异常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复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