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是世界观形成,身心成熟的关键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他(她)们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的优劣对终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这个环境里,除知识教育、社会影响、教师指导外,关键的教育者——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尤其是品行素质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笔者纵观当前教育实际,班主任应注重品行培养。
1 班主任素质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老师。其素质观念提高与否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班主任的观念与语论导向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如果班主任仍存应试教育观念与模式,学生会朝这一模式去发展。班主任只管学生的知识传授,眼光只盯着学习成绩,学生就以成绩优劣标准评价自己的进步。我们常见到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的平时交谈交往中,成绩差的常吃白眼,受嘲讽,甚至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朝成绩差的孩子身上出气。每次测验排名次,把名次与座位序号挂钩,伤害、刺激“差生”。班级不论什么活动藐视“差生”,不让其参加。课堂提问、课余谈话中和“优等生”和风细雨,与差生冷嘲热讽。这说明班主任老师素质观念淡薄。殊不知这样做会严重地扼杀一批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挫伤学生在其它方面的积极性。
我们还经常看到有的班主任要求全班每位学生语、数、外等“主”科必须每科达多少分以上,否则责备学生家长,或劝学生转班、转校直至退学。有的班主任在家访中也谈肺腑之言:某某孩子脑子好使,挺聪明就是读书成绩不高,把其它精力全部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就好了。我认为这类做法和提法是我们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精神的违背与歪曲。我们的社会,“人才”不一定都是高尖端的科学家,那些操作熟练的工人、农艺师、理发师同样是人才啊。八十年代就流传这一句话:“拿手术刀的收入不如拿剃头刀的”。此话现在想来是对“人才”观念的狭隘理解。高级理发师同样为人类创造文明,若有高收入是应该的。如今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不能混为同一概念。对学习成绩虽不冒尖,但其他个性发展良好的,绝不能歧视。不能在班级中只抓”一点”而放弃“全面”,只看到学生的“短”而忽视了“长”,评优的标准不能仅有分数而忽略了其它素质。
2 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行素质的影响
班级开展各次活动很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行,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的角色起到一定的潜移与默化。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少、处事、接触他人的机会更少,毕业后,思想品行大部分来源于班级活动中班主任的形象。
班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观、荣辱观这一品行素质的好时机,但有时会出现不良现象,如学校运动会、文艺汇演、各项竞赛活动等。学生常为比赛名次的高低、得分的多少,责备裁判员、评委不公正而出言不逊或起哄。学生因孩子气、自尊心强,偶尔有不轨行为,但作为班主任就要正确引导,正确对待荣誉,不能为争名次也参与甚至指使学生吵闹,兄弟队也不注重友谊。还有现在的中学生常出现打架斗殴现象,班主任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常不能摆正关系,表现出呵护和偏袒本班学生,这似乎是爱学生,其实牺牲了纯真的“爱”,给学生塑造的是另一种品行。
上述几例,事虽不大,但在中小学中时常发生,给学生的品行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障碍,给学生对道德行为准则评判产生了模糊。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班主任注意吗?
3 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影响
社会上有很多种偶像,伟人名家、英雄人物、影视明星等,这些都是通过宣传塑造、间接地认识。作为一名学生一位高素质的班主任老师就是身边最贴近生活的无意识的偶像。
班主任老师一手潇洒的板书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主题突出的班会,自身学科扎实的功底、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身得体的着装、文雅庄重大方的举止、师生间恰当的相处情感,绘一幅美丽的画图、唱一支悦耳的歌曲,为学生解除学生生活上不能解决的困难,与同事间的和谐相处,劳动中能以身作则,学校各项活动中的悉心指导,都会使学生顶膜地崇拜,终生地敬戴,默默地效仿。
总之,班主任老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对学生时时处处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既要言教也要身教,往往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西方的某些学者说道:“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他应首先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
1 班主任素质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老师。其素质观念提高与否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班主任的观念与语论导向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如果班主任仍存应试教育观念与模式,学生会朝这一模式去发展。班主任只管学生的知识传授,眼光只盯着学习成绩,学生就以成绩优劣标准评价自己的进步。我们常见到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的平时交谈交往中,成绩差的常吃白眼,受嘲讽,甚至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朝成绩差的孩子身上出气。每次测验排名次,把名次与座位序号挂钩,伤害、刺激“差生”。班级不论什么活动藐视“差生”,不让其参加。课堂提问、课余谈话中和“优等生”和风细雨,与差生冷嘲热讽。这说明班主任老师素质观念淡薄。殊不知这样做会严重地扼杀一批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挫伤学生在其它方面的积极性。
我们还经常看到有的班主任要求全班每位学生语、数、外等“主”科必须每科达多少分以上,否则责备学生家长,或劝学生转班、转校直至退学。有的班主任在家访中也谈肺腑之言:某某孩子脑子好使,挺聪明就是读书成绩不高,把其它精力全部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就好了。我认为这类做法和提法是我们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精神的违背与歪曲。我们的社会,“人才”不一定都是高尖端的科学家,那些操作熟练的工人、农艺师、理发师同样是人才啊。八十年代就流传这一句话:“拿手术刀的收入不如拿剃头刀的”。此话现在想来是对“人才”观念的狭隘理解。高级理发师同样为人类创造文明,若有高收入是应该的。如今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不能混为同一概念。对学习成绩虽不冒尖,但其他个性发展良好的,绝不能歧视。不能在班级中只抓”一点”而放弃“全面”,只看到学生的“短”而忽视了“长”,评优的标准不能仅有分数而忽略了其它素质。
2 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行素质的影响
班级开展各次活动很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行,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的角色起到一定的潜移与默化。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少、处事、接触他人的机会更少,毕业后,思想品行大部分来源于班级活动中班主任的形象。
班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观、荣辱观这一品行素质的好时机,但有时会出现不良现象,如学校运动会、文艺汇演、各项竞赛活动等。学生常为比赛名次的高低、得分的多少,责备裁判员、评委不公正而出言不逊或起哄。学生因孩子气、自尊心强,偶尔有不轨行为,但作为班主任就要正确引导,正确对待荣誉,不能为争名次也参与甚至指使学生吵闹,兄弟队也不注重友谊。还有现在的中学生常出现打架斗殴现象,班主任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常不能摆正关系,表现出呵护和偏袒本班学生,这似乎是爱学生,其实牺牲了纯真的“爱”,给学生塑造的是另一种品行。
上述几例,事虽不大,但在中小学中时常发生,给学生的品行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障碍,给学生对道德行为准则评判产生了模糊。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班主任注意吗?
3 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影响
社会上有很多种偶像,伟人名家、英雄人物、影视明星等,这些都是通过宣传塑造、间接地认识。作为一名学生一位高素质的班主任老师就是身边最贴近生活的无意识的偶像。
班主任老师一手潇洒的板书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主题突出的班会,自身学科扎实的功底、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身得体的着装、文雅庄重大方的举止、师生间恰当的相处情感,绘一幅美丽的画图、唱一支悦耳的歌曲,为学生解除学生生活上不能解决的困难,与同事间的和谐相处,劳动中能以身作则,学校各项活动中的悉心指导,都会使学生顶膜地崇拜,终生地敬戴,默默地效仿。
总之,班主任老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对学生时时处处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既要言教也要身教,往往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西方的某些学者说道:“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他应首先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