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样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面临更重要的任务,更高的要求。和谐语文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必须走科学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使学生成为科學和人文双重品质兼优的现代人。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传统的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与创造,即树立语文教学实践的辩证观。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涵盖的诸方面才能和谐发展,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才能实现。
【关键词】新观念 语文教学 和谐 发展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样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面临更重要的任务,更高的要求。和谐语文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必须走科学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使学生成为科学和人文双重品质兼优的现代人。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传统的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与创造,即树立语文教学实践的辩证观。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涵盖的诸方面才能和谐发展,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才能实现。
1.树立素质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素质教育。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方面发展,具有协调性、全面性、统一性和兼容性。三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具有愉悦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2.树立现代语文教育观,促进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从横向、纵向切入实际生活的最精当概括。语文是“交际工具”,是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的一项生活本领,这决定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作为书斋中的一种学问,而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文化载体”,是传统文明的一个纽带,这决定语文学科是无限的过去与无限的未来中的一个点。无限的过去赖它以发展,无限的未来赖它以开拓。“交际”、“文化”本身都是动态的,也都是无限深邃博大的,语文学科必须与之完全相适应。这样,语文教师就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个传道授业者,而是现实与历史交叉点上的一座灯塔。因此,我们既要有现代的思想意识,又要涵泳于历史文化,于“交际”之“形”中传“文化”之“神”。
现代语文教育观,要求有现代语文教学观。语文学科多元综合性的整体特征,即指语文学科基础性和广泛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知识性和技能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独立性和兼容性、螺旋性和直线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的和谐统一。这种整体特征,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程序的多层次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要求下语文学科所理应呈现的合理状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以掌握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学科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主要的是一种能力构建。语文教学不仅要把握住“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语文工具的个性特征,而且要变单统提高学生的读写应试技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
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这种多元素的特征,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求得语文教学在课堂结构、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大的突破性的改变。在这种多元综合性的特征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特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
由此,在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实,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放人,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精神强健的个体。只有先“立人”,然后才可“立国”。如果我们的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创造力,也就谈不上现代化,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因此,我们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征,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有刃有余,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3.要树立语文学科的科学化和民族化统一观,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双重品质的和谐统一
没有科学性,不走科学化的道路,无疑就会犯错误,走弯路。这就要求我们明确语文学科首先是一门科学,应该讲求科学性。所谓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就是指对语文学科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应符合民族语文学习的规律。对语文学科科学性的认识把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描述上,而应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语文知识体系和语文能力构建二者网络化、系统化、体系化、层次化和可操作化的有力支撑点,而趋于实实在在、灵活多变的动态分析。
如果我们只对语文学科的科学性进行抽象的演绎,而离开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汉语汉字去体验汉民族独特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教育的物质,所谓的科学性就显得苍白无力,黯然失色,毫无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人从“各自对立的因素的和谐性上着手来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两者由对恃走向融合”。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强,语文学科还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突出了语文工具的个性特征,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工具训练,正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课程标准》还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民族特点,突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个性。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根植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的土壤上,在继承和发挥民族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走民族化的道路,造就科学与人文双重兼具,会学习、会生存、会发展、会创造的现代化的人。通过学习,运用民族语言,找回失落的“母语情结”,对民族语言应该有着本能的热爱和激情,从而确立民族观念,培养民族精神。
我们只有明确语文学科必须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使语文这门人文应用学科,求得语言工具的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才能更好的体现语文学科多元综合的整体特征,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活力。
4.树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辩证观,促进继承与创造的和谐统一
我们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传统的否定。因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是以传统经验作基础,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至今还指导和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我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即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我们的态度只能是扬弃,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创造。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上的两个恶性循环——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教死教书、教死书——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走“模式化反叛循环”的辩证发展之路。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掌握了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三步法、四遍八步读书法,在教学实际操作中照抄照搬,你的语文教学也未必从容有余,收效甚丰。你必须对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之进行大胆的改造,分离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但这个教学模式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随着时间的迁移,条件的变化,也是要改变的,以求得另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的成立,这就是模式化反叛循环的辩证发展之路。它是“继承——嬗变——超越”的循环辩证发展过程。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始终贯穿其中,不仅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的包容、孕育、变换三大原理,而且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火火有生气,常上常新。
【关键词】新观念 语文教学 和谐 发展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样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面临更重要的任务,更高的要求。和谐语文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必须走科学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使学生成为科学和人文双重品质兼优的现代人。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传统的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与创造,即树立语文教学实践的辩证观。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涵盖的诸方面才能和谐发展,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才能实现。
1.树立素质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素质教育。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方面发展,具有协调性、全面性、统一性和兼容性。三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具有愉悦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2.树立现代语文教育观,促进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从横向、纵向切入实际生活的最精当概括。语文是“交际工具”,是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的一项生活本领,这决定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作为书斋中的一种学问,而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文化载体”,是传统文明的一个纽带,这决定语文学科是无限的过去与无限的未来中的一个点。无限的过去赖它以发展,无限的未来赖它以开拓。“交际”、“文化”本身都是动态的,也都是无限深邃博大的,语文学科必须与之完全相适应。这样,语文教师就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个传道授业者,而是现实与历史交叉点上的一座灯塔。因此,我们既要有现代的思想意识,又要涵泳于历史文化,于“交际”之“形”中传“文化”之“神”。
现代语文教育观,要求有现代语文教学观。语文学科多元综合性的整体特征,即指语文学科基础性和广泛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知识性和技能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独立性和兼容性、螺旋性和直线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的和谐统一。这种整体特征,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程序的多层次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要求下语文学科所理应呈现的合理状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以掌握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学科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主要的是一种能力构建。语文教学不仅要把握住“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语文工具的个性特征,而且要变单统提高学生的读写应试技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
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这种多元素的特征,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求得语文教学在课堂结构、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大的突破性的改变。在这种多元综合性的特征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特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
由此,在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实,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放人,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精神强健的个体。只有先“立人”,然后才可“立国”。如果我们的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创造力,也就谈不上现代化,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因此,我们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征,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有刃有余,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3.要树立语文学科的科学化和民族化统一观,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双重品质的和谐统一
没有科学性,不走科学化的道路,无疑就会犯错误,走弯路。这就要求我们明确语文学科首先是一门科学,应该讲求科学性。所谓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就是指对语文学科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应符合民族语文学习的规律。对语文学科科学性的认识把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描述上,而应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语文知识体系和语文能力构建二者网络化、系统化、体系化、层次化和可操作化的有力支撑点,而趋于实实在在、灵活多变的动态分析。
如果我们只对语文学科的科学性进行抽象的演绎,而离开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汉语汉字去体验汉民族独特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教育的物质,所谓的科学性就显得苍白无力,黯然失色,毫无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人从“各自对立的因素的和谐性上着手来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两者由对恃走向融合”。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强,语文学科还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突出了语文工具的个性特征,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工具训练,正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课程标准》还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民族特点,突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个性。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根植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的土壤上,在继承和发挥民族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走民族化的道路,造就科学与人文双重兼具,会学习、会生存、会发展、会创造的现代化的人。通过学习,运用民族语言,找回失落的“母语情结”,对民族语言应该有着本能的热爱和激情,从而确立民族观念,培养民族精神。
我们只有明确语文学科必须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使语文这门人文应用学科,求得语言工具的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才能更好的体现语文学科多元综合的整体特征,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活力。
4.树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辩证观,促进继承与创造的和谐统一
我们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传统的否定。因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是以传统经验作基础,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至今还指导和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我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即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我们的态度只能是扬弃,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创造。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上的两个恶性循环——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教死教书、教死书——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走“模式化反叛循环”的辩证发展之路。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掌握了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三步法、四遍八步读书法,在教学实际操作中照抄照搬,你的语文教学也未必从容有余,收效甚丰。你必须对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之进行大胆的改造,分离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但这个教学模式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随着时间的迁移,条件的变化,也是要改变的,以求得另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的成立,这就是模式化反叛循环的辩证发展之路。它是“继承——嬗变——超越”的循环辩证发展过程。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始终贯穿其中,不仅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的包容、孕育、变换三大原理,而且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火火有生气,常上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