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比独特更赚钱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创新成为了社会上最流行的词汇,商家也对生产“另类”、“个性”、“走极端”的产品情有独钟,认为只有这样的商品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利润。事实真是这样吗?在商品中,过分强调某个方面的特色,其实并非长久之计。
  微辣打败变态辣
  的确,拥有特色的产品在刚一问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其特色自然而然会成为商品的卖点。比如几年前在全国各地都火爆一时的“变态辣鸡翅”,以“能吃五串以上就免费”作为噱头,让无数赶来尝试的人当场飚泪。由于很好地抓住了顾客们尝鲜、冲动的心理,其生意好的没话说,许多商家开始跟风,也的确赚了不少钱。
  不过,这场变态辣的风暴并没有持续太久,当新鲜感过去之后,这些烤鸡翅馆的生意情况又如何呢?如果你现在再到这样的小店去坐坐,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变态辣鸡翅仍然在小餐馆的菜单之上,但绝大多数用餐的客人选择的却都是微辣口味的烤鸡翅。如果你还能与老板攀谈几句,就不难得知,老板在后厨只准备了几人份的变态辣鸡翅,而微辣鸡翅才是真正的主打菜。这似乎说明了一个道理,极端特色带来的收益增长,并没有持久力。
  跟不上时代的观念
  以传统商业社会的眼光来看,这个现象并不难解释。以变态辣鸡翅这样的食物为例,喜欢吃烤翅的客人无非分成四种,一种完全不能吃辣、一种可以稍微吃点辣、一种无辣不欢、一种嗜辣如命。为此,店家完全可以准备四种口味的烤翅——原味、微辣、麻辣、变态辣——来迎合客人的喜好,毕竟制作烤翅腌制方法都是一样的,操作简单,只需要在最后加辣椒的环节略做区别就可以了。以变态辣为噱头吸引客流,再以其他几种不同口味为主打迎合客户,在很多商家看来,这是一种最有效的组合方法,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让有不同喜好的顾客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商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销售量、提高收益。
  但是,这种想要迎合所有客户的想法,对于卖烤翅来说效果都很一般,对于现代大型的制造业就更不适用了。
  就拿笔记本电脑来说,有些消费者买电脑主要是为了存资料,因此要求硬盘大,能够储存更多的信息;有些消费者主要是为了玩游戏,因此要求显卡配置高,能够让游戏画面流畅逼真;有些消费者主要是为了听音乐,因此要求音响效果好;有些消费者主要是为了跑程序,因此要求CPU很先进……
  按照传统的认知,为了增加销量,笔记本生产商应当针对各种消费者,订制出许多种拥有某方面“特长”的电脑,然后投入生产,再让消费者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那款电脑。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很难实现。和做烤翅不同,对于笔记本的生产来说,一方面,不同的特殊组合配置就要求生产商增加新的生产线,这将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这种想法其实预设所有消费者都是有倾向性地进行消费,从而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类型,但事实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消费者,本身并不具有什么独特的消费倾向,他们只是想买个差不多的笔记本用,对于花里胡哨的“特色”产品,反而不感兴趣。因此,传统“求新求特”的销售观点在很多领域都已经不再适用了。
  中庸,双赢的选择
  看看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笔记本电脑,配置多是大同小异,“酷睿i5的处理器、1G独显、500G内存”这样在各方面既不突出也不落后的组合,不仅生产商青睐有佳,也拥有最庞大的客户群体。为什么如此中庸的组合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呢?
  其实这个问题,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看得比我们更透彻。在最初的时候,苹果的主打产品是iPod音乐播放器和Mac笔记本电脑。这两种产品一个主要用来随身听音乐,另一种则是商用办公笔记本,基本没有太多重叠的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但是现在,iphone手机和随身iPad平板电脑的接踵而至,细心的人发现了一个问题——iPhone手机拥有iPod随身听音乐的功能,而iPad平板电脑则拥有Mac笔记本的大部分功能。
  先不说从专精上讲,两个后起之秀的专项功能可能比不上iPod和Mac,甚至显得有些平庸,单只是它们的出现似乎也会造成品牌内部的产品冲突吧?
  这个问题是很多生产商转不过来的一个弯,在他们眼中,和别人的同类产品竞争已经够激烈了,何必在自己的品牌内还搞出这样功能齐全,却没啥特色的东西来互相添堵呢?但事实却是,这两种新产品虽然音质不如iPod,配置不及Mac,但销量却一点也不含糊。2013年时,iPhone的销量直逼iPod,而iPad更是一路直冲,销量超过了Mac十余倍!
  也难怪库克自信地表示,产品冲突对苹果来说不是问题反而是机遇,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中庸的组合比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特色商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退一步讲,即使iPod和Mac的销售真的因为iPhone和iPad受到了影响,后者带来的收益也足以弥补这部分损失,并让苹果公司获益更多。
  没倾向,选中庸
  对“中庸组合”有着最大贡献的消费群体,其实正是那些并没有特定需求的群体,这同时也是占消费者绝大部分百分比的群体。想想你自己,在购买一款手机或是一款笔记本时,当柜台推销员给你报上一串串数字和一大堆专业术语后,你是怎么回答的?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只要能听歌、能上网、能打游戏、不爱死机就可以了。”
  这个答案中的要求简化成三个字,就是“功能全”,因为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一些参数化的功能,让人一看就头脑发晕、不知所云。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用一些比较形象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剩下的就看售货员的推荐了。
  在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决定其价格的往往只是一些参数数值的增减,但是在短暂的介绍商品或试用中,对于非“发烧友”来说,这些数值的差异完全体现不出来。因此,处于中档价位,拥有全部基本功能的产品就成了这类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换句话说,在人们没有特定标准的时候,产品的性价比就成了他们选择的标准,而中庸的产品往往正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类产品。
  在成规模的大型生产活动中,中庸往往是比独特更容易赚到钱的一种选择。除了笔记本等电子产品,汽车、家用电器等等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过去,商家在销售中往往过于在意“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而不断生产出各类具有特色的商品,以避免产生内部竞争,最大限度地增加销量。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忽略了最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无特殊需求消费者,因而其盈利总如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创新、有特色、另类都是好事,但只有在将这些东西消化后,重新走回中庸的道路,才是长久繁荣的保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