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是一位教了二十多年语文、地地道道的小学语文教师。但机缘巧合,今年笔者承担了劳动技术“一师一课”录像课比赛的任务。文化课与技能课巨大的差异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在长达两个多月的劳技之旅中,忙碌、无绪、失败、成型,各种味道都尝遍了,真是感慨万千。殊不知,这一次的赛课经历完全颠覆了笔者以往对磨课的认识,正是通过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的磨课,笔者这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新教师”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从文化课教师到技能课教师的转型,学会了在劳动技术这个陌生的“新领域”如何落实生本理念,同时也让笔者明白了磨课磨的不光是那堂课,更磨的是教师这个人,磨的是教师的心态和技能。下面笔者就将这次磨课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进行记录、反思,与同人交流。
“四磨”之旅
这次赛课,钦定内容是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纽扣的缝制》。为了上好这堂课,笔者先先后后进行了四次试教。
【一磨】
第一次试教,笔者运用了传统的讲授法,先教后学,先指导后练习。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笔者把课程的知识点梳理得清清楚楚,讲解得也十分透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课堂效果却十分糟糕,很多学生结不会打,回针方法没有掌握,线绕过衣服边缘从背面回针的现象屡屡发生,真正缝得好的学生不到三成。
上完了课,教研员给笔者的第一评价就是文化味很浓,比较抽象,甚至还从中嗅出了语文味。接着,她指出了方向性的问题,让笔者明白了技能课与文化课的根本性区别,明确了劳技课必须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习得技能是劳技课的唯一目的。形象地说,就是技能课学生可以不知道某些术语,例如本课的起针结、止针结等,但是必须要会操作。另外,针对本课使用的材料(针、线、纽扣)体积小,教师示范时学生难以看清的情况,教研员还提议自制大型的道具(衣服、纽扣、针、毛线)进行突破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让本课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
【二磨】
第二次试教,笔者完全转变了教学观念,把学生摆在了第一位,运用布鲁诺的探究发现教学法,每一个步骤都让学生先尝试,有了困难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示范,遵循技能课重技能轻理论的规律,就像妈妈教自己的孩子缝纽扣那般亲切、自然,暂时忘却了教师的身份。这一次试教,教研员大为赞赏,夸笔者孺子可教,在她那句“好,就这样上”的夸赞声中,整堂课的“教学程序”就一槌定音了。
【三磨】
在几个细节的修改之后,在教研员“再试一次就可以录像”的满满期待之中,笔者开始了第三次的试教。二教的成功经验在笔者的脑子里积淀,二教的教学流程被笔者想当然地模式化,笔者又恢复了教师的身份,总是想方设法地引诱学生往教师设定好的“圈套”里面钻。尽管仍有道具的帮忙,尽管仍然注重技能的操作,但是学生已然不是那一班学生了,学生的反应自然也不会与第二次试教时一样,再把他们强拉硬拽到那个流程中就显得那么牵强,于是乎水到渠成的“生本”又变回了师道尊严的“师本”。下场自然是极惨的,个别学生甚至闹出了不用布片直接用针线穿纽扣的笑话。听着学生“老师,我的纽扣孔太大,不能缝”的童言,望着学生不停地打结,企图让结与纽扣孔比大小的焦急样,笔者啼笑皆非,也终于理解了教研员“就这样上”的含义,乃生本之理念而非课堂教学之模式也。
【四磨】
在明白了自己理解的偏差之后,笔者静下心来,立足根本,根据前几次试教的经验,把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想出可行的突破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利于变通的预案,以不变应万变。课堂上,仍旧是学生先行,教师根据学情随机教学,不变的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变化的是教学的流程和方法,看似随心所欲,实则逻辑严谨。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既要备内容,又要备教法,心中有数才能操纵自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课堂。还“学”于生,顺“学”而导,是本次磨课给笔者留下的最深感受。下面笔者就选取第四次试教中的两个教学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段赏析
【片段一】
进针是缝纽扣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技术含量在于选择进针的方向,在生活中二孔扣和四孔扣一般是从布的背面进针。如何让学生悟出这一点,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呢?课堂上,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穿好了针,打好了结,现在可以开始缝纽扣了吧!
(准备工作就绪,学生满心期待。)
师:小老师,请开始缝吧!(教师把穿好的大型针线交给小老师,自己站在道具衣服的后面,把道具纽扣紧贴在衣服的前面,一手捏住,对进针方法不作任何提示。有意思的是,每一次上课,所有小老师都选择从正面进针,不知是否与教师站在背后有关系,但后面的环节也如出一辙,就只能说是学生认识上的共性了。)
当小老师从正面的扣孔进针拉好线后,教师故意把纽扣拿开,示意线没有固定住纽扣,并质疑“怎么回事”。学生异口同声都说是结太小了。面对学生脱口而出想当然的答案,教师不予置评,接着顺水推舟,取下针线,打个超大的结,请小老师再缝。当小老师拉好线,大结再也穿不过扣孔后,教师再问:“现在还有没有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有的说没有问题了,有的皱眉凝思,左看右看,大概总感觉哪个地方不对吧,还有的甚至低下头观察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思维的碰撞总会擦出火花的,每次都会有聪明、眼尖的学生发现那个碍眼的大结堵在扣孔上方是多么的不美观。在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教师再抛出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思路打开,撞了南墙之后都会纷纷地寻找出路,背面进针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如此,从背面进针成为了学生自己探寻出来的好方法,不是教师灌输给他们的抽象知识,操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极少出错。
(反思:有人说:“学生是脚,老师是鞋。”这个比喻非常形象,鞋子要积极地去适应双脚。鞋子太大,脚就不容易走路;鞋子太紧,脚容易产生疼痛感,照样走不了路。所以,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做学生的“迎合者”,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还“学”于生,顺“学”而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只做他们的引路人,绝不越俎代庖。) 【片段二】
几次试教下来,笔者发现学生最难习得的是止针结的打法。尤其是最后一次试教,教了练,练了教,反复几次,足足花了七八分钟,学生还只是勉强会打,估计过一会儿就又不会了。为了突破难点,课前笔者拍摄了一个微视频,准备在学生练习出现困难时播放。
虽然拍摄了微视频,但到了打止针结的环节,笔者照例先请学生尝试,在生1运用课堂上刚学到的打起针结的方法探索失败之后,生2却一鸣惊人,用留心观察到的妈妈打结的方法打得八九不离十了,这是在多次的试教中从未出现过的现象。笔者决定抓住这有利的契机顺势而导。
于是,笔者出示了一幅标准的打止针结的图例,让学生观察生2打的结与图上的结有什么不一样,引导他们发现图上的结紧贴布面,生2的结在线的中间,离布很远,起不到固定纽扣的作用。怎样改进生2的结,让它也紧贴布面呢?学生疑惑不解。此时,教师适时“出现”,传道授业解惑,再进行步骤清晰的讲解示范,学生因为特感兴趣所以看得特别仔细。
回顾缝纽扣的整个步骤之后,学生练习就开始了,以前最为困难的打止针结在今天的学生中却是异常顺利。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动作,笔者思索着那个费尽心思拍摄的微视频要不要按预设播放。一番考量后笔者放弃了,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此时学生已经会打止针结了,不再需要视频的辅助,教师不能因为想作秀而违反了课堂的规律。所以尽管这个微视频“胎死腹中”,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但笔者毫不后悔,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永远都只是学生的教师。
(反思: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智慧课堂,它追求在民主和主动的课堂气氛中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为此,我们要从学情出发,还“学”于生,顺“学”而导,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课例中笔者主动接过生2抛过来的球,并抓住这个意外的“创生点”,打破预设,巧妙地用对比方法进行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高效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当精心准备的微视频成为多余时,笔者毅然忍痛割舍,也正是基于对课堂、对学生、对教学的尊重,不让学生进行哪怕是一刻的无效学习。)
通过这次磨课、赛课,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课堂因学生而灵动,因学生而精彩。我们必须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从“传承、讲解”转向“引导、帮助”。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顺“学”而导,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悄然引渡,切切实实还“学”于生,真正实现扎实有效的生本课堂。
(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 321400)
“四磨”之旅
这次赛课,钦定内容是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纽扣的缝制》。为了上好这堂课,笔者先先后后进行了四次试教。
【一磨】
第一次试教,笔者运用了传统的讲授法,先教后学,先指导后练习。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笔者把课程的知识点梳理得清清楚楚,讲解得也十分透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课堂效果却十分糟糕,很多学生结不会打,回针方法没有掌握,线绕过衣服边缘从背面回针的现象屡屡发生,真正缝得好的学生不到三成。
上完了课,教研员给笔者的第一评价就是文化味很浓,比较抽象,甚至还从中嗅出了语文味。接着,她指出了方向性的问题,让笔者明白了技能课与文化课的根本性区别,明确了劳技课必须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习得技能是劳技课的唯一目的。形象地说,就是技能课学生可以不知道某些术语,例如本课的起针结、止针结等,但是必须要会操作。另外,针对本课使用的材料(针、线、纽扣)体积小,教师示范时学生难以看清的情况,教研员还提议自制大型的道具(衣服、纽扣、针、毛线)进行突破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让本课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
【二磨】
第二次试教,笔者完全转变了教学观念,把学生摆在了第一位,运用布鲁诺的探究发现教学法,每一个步骤都让学生先尝试,有了困难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示范,遵循技能课重技能轻理论的规律,就像妈妈教自己的孩子缝纽扣那般亲切、自然,暂时忘却了教师的身份。这一次试教,教研员大为赞赏,夸笔者孺子可教,在她那句“好,就这样上”的夸赞声中,整堂课的“教学程序”就一槌定音了。
【三磨】
在几个细节的修改之后,在教研员“再试一次就可以录像”的满满期待之中,笔者开始了第三次的试教。二教的成功经验在笔者的脑子里积淀,二教的教学流程被笔者想当然地模式化,笔者又恢复了教师的身份,总是想方设法地引诱学生往教师设定好的“圈套”里面钻。尽管仍有道具的帮忙,尽管仍然注重技能的操作,但是学生已然不是那一班学生了,学生的反应自然也不会与第二次试教时一样,再把他们强拉硬拽到那个流程中就显得那么牵强,于是乎水到渠成的“生本”又变回了师道尊严的“师本”。下场自然是极惨的,个别学生甚至闹出了不用布片直接用针线穿纽扣的笑话。听着学生“老师,我的纽扣孔太大,不能缝”的童言,望着学生不停地打结,企图让结与纽扣孔比大小的焦急样,笔者啼笑皆非,也终于理解了教研员“就这样上”的含义,乃生本之理念而非课堂教学之模式也。
【四磨】
在明白了自己理解的偏差之后,笔者静下心来,立足根本,根据前几次试教的经验,把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想出可行的突破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利于变通的预案,以不变应万变。课堂上,仍旧是学生先行,教师根据学情随机教学,不变的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变化的是教学的流程和方法,看似随心所欲,实则逻辑严谨。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既要备内容,又要备教法,心中有数才能操纵自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课堂。还“学”于生,顺“学”而导,是本次磨课给笔者留下的最深感受。下面笔者就选取第四次试教中的两个教学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段赏析
【片段一】
进针是缝纽扣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技术含量在于选择进针的方向,在生活中二孔扣和四孔扣一般是从布的背面进针。如何让学生悟出这一点,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呢?课堂上,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穿好了针,打好了结,现在可以开始缝纽扣了吧!
(准备工作就绪,学生满心期待。)
师:小老师,请开始缝吧!(教师把穿好的大型针线交给小老师,自己站在道具衣服的后面,把道具纽扣紧贴在衣服的前面,一手捏住,对进针方法不作任何提示。有意思的是,每一次上课,所有小老师都选择从正面进针,不知是否与教师站在背后有关系,但后面的环节也如出一辙,就只能说是学生认识上的共性了。)
当小老师从正面的扣孔进针拉好线后,教师故意把纽扣拿开,示意线没有固定住纽扣,并质疑“怎么回事”。学生异口同声都说是结太小了。面对学生脱口而出想当然的答案,教师不予置评,接着顺水推舟,取下针线,打个超大的结,请小老师再缝。当小老师拉好线,大结再也穿不过扣孔后,教师再问:“现在还有没有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有的说没有问题了,有的皱眉凝思,左看右看,大概总感觉哪个地方不对吧,还有的甚至低下头观察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思维的碰撞总会擦出火花的,每次都会有聪明、眼尖的学生发现那个碍眼的大结堵在扣孔上方是多么的不美观。在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教师再抛出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思路打开,撞了南墙之后都会纷纷地寻找出路,背面进针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如此,从背面进针成为了学生自己探寻出来的好方法,不是教师灌输给他们的抽象知识,操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极少出错。
(反思:有人说:“学生是脚,老师是鞋。”这个比喻非常形象,鞋子要积极地去适应双脚。鞋子太大,脚就不容易走路;鞋子太紧,脚容易产生疼痛感,照样走不了路。所以,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做学生的“迎合者”,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还“学”于生,顺“学”而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只做他们的引路人,绝不越俎代庖。) 【片段二】
几次试教下来,笔者发现学生最难习得的是止针结的打法。尤其是最后一次试教,教了练,练了教,反复几次,足足花了七八分钟,学生还只是勉强会打,估计过一会儿就又不会了。为了突破难点,课前笔者拍摄了一个微视频,准备在学生练习出现困难时播放。
虽然拍摄了微视频,但到了打止针结的环节,笔者照例先请学生尝试,在生1运用课堂上刚学到的打起针结的方法探索失败之后,生2却一鸣惊人,用留心观察到的妈妈打结的方法打得八九不离十了,这是在多次的试教中从未出现过的现象。笔者决定抓住这有利的契机顺势而导。
于是,笔者出示了一幅标准的打止针结的图例,让学生观察生2打的结与图上的结有什么不一样,引导他们发现图上的结紧贴布面,生2的结在线的中间,离布很远,起不到固定纽扣的作用。怎样改进生2的结,让它也紧贴布面呢?学生疑惑不解。此时,教师适时“出现”,传道授业解惑,再进行步骤清晰的讲解示范,学生因为特感兴趣所以看得特别仔细。
回顾缝纽扣的整个步骤之后,学生练习就开始了,以前最为困难的打止针结在今天的学生中却是异常顺利。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动作,笔者思索着那个费尽心思拍摄的微视频要不要按预设播放。一番考量后笔者放弃了,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此时学生已经会打止针结了,不再需要视频的辅助,教师不能因为想作秀而违反了课堂的规律。所以尽管这个微视频“胎死腹中”,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但笔者毫不后悔,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永远都只是学生的教师。
(反思: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智慧课堂,它追求在民主和主动的课堂气氛中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为此,我们要从学情出发,还“学”于生,顺“学”而导,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课例中笔者主动接过生2抛过来的球,并抓住这个意外的“创生点”,打破预设,巧妙地用对比方法进行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高效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当精心准备的微视频成为多余时,笔者毅然忍痛割舍,也正是基于对课堂、对学生、对教学的尊重,不让学生进行哪怕是一刻的无效学习。)
通过这次磨课、赛课,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课堂因学生而灵动,因学生而精彩。我们必须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从“传承、讲解”转向“引导、帮助”。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顺“学”而导,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悄然引渡,切切实实还“学”于生,真正实现扎实有效的生本课堂。
(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 3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