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现状与分析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haogu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前瞻性研究对现代企业保持发展势头,维持企业生命活力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来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的四点建议:政府应加大基础前瞻性投入总额、引导企业重视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大力支持基础前瞻性研究的产学研协同合作的、善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对我国成功开展基础前瞻性研究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础前瞻性研究 投入现状 现状分析
  在全球经济以及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通过基础前瞻性研究深化核心价值观,把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合理调度内部资源,维持企业的活力。基础前瞻性研究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两个方面:基础性研究是通过理论研究或实验分析,以掌握相关领域的深层次特性、规律和机理为目标,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是通过目标导向的追踪研究,以形成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为目标,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基础前瞻性研究是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基础前瞻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长远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源泉,是衡量国家、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对现代企业而言,基础前瞻性研究即为投入一定的人、财、物等资源,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对企业相关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研究的过程。
  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从事基础前瞻性领域的研究。到2010年,英国启动首轮大规模技术预测项目,凝练了53项关键技术。日本科技厅每隔5年进行一次技术预测,科学发掘出具有明显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研发领域。美国更是在1937年就开始系统性地建立技术预见机制。中国的前瞻性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和机构的重视,国家成立了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从增强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等五个方面分析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组。
  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的相关统计,就研发投入全局上看,我国已从2000年的895.6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1846.6亿元。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8318亿元,占国家总研发投入的70.2%。我国企业大额的研发投入,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与其他科技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2012年,美国的研发支出达到了45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8946亿元,是我国2012年投入的2.81倍。本文在分析了近五年来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的结论与建议。
  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现状
  (1)企业成为R&D活动的执行主体,但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相对不足
  自2000年至2014年,我国R&D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的分布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发机构与高校的R&D经费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而企业R&D经费所占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最主要的R&D活动的执行部门。截至2014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达77.3%。但与企业R&D经费总量和占全国比重的快速增长相比较,企业在基础前瞻性研究方面的经费支出增长较为不足:2014年我国企业在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资为325.16亿元,仅占企业全部R&D活动经费支出的3.23%,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经费支出仅占全国基础前瞻性研究经费支出的比重的16.16%。2014年我国企业研发人员中从事基础前瞻性研究的R&D人员仅有2.35%,全国基础前瞻性研究活动人员中,有89.38%在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企业仅占10.62%。
  (2)企业参与国家基础前瞻性研究项目较少,产学研合作较弱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单位的分布和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的单位性质来看,企业参与国家基础前瞻性研究项目太少。可以从表1-1(企业参与主要包含在“其他”项中)和图1-1看出,企业参与国家基础前瞻性研究项目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上均较少,主要是高等院校。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竞争的加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资研发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基础前瞻性研究领域的合作在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国内企业,又加上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较弱,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基础前瞻性研究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也相对较少,因而国内企业产学研合作较弱,需要引起重视。
  (3)国有企业是投资基础前瞻性研究的主要力量,资助强度最大
  从基础前瞻性研究经费支出比例来看,国有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经费支出比例最高,达到6.95%,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从基础前瞻性研究经费支出、人员投入、资助强度来看,国有企业也是最大,分别为226331万元、120884/人年、1.87万元/人年,远高于其他企业,说明国有企业普遍重视基础前瞻性研究,支持力度较大。国有企业已成为基础前瞻研究的主要投资力量。但对于企业来说,相对于试验开发投资,基础前瞻性研究投资比例普遍相对较低(不超过10%),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4)大企业的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比重高于中小型企业
  从表1-4中可以看出,大企业的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比重高于中小企业。因为基础前瞻性研究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以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确定性等特殊性,要取得任何重要的进展需要长期积累,相对而言大企业更有能力承担风险,愿意投资,因此,大部分成功的基础前瞻性研究实验室都在大企业中。此外,如果研究成果很难申请专利保护,那么研究收益很难资本化,必须结合到产品改进和工序改进里,这就意味着市场越大,获得的收益越多,这是中小企业所做不到的。并且,从企业自身来讲,大企业产品多样化,有力的营销和分销网络可以增加研究成果应用到经济用途的可能性。因此,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优势进行基础前瞻性研究,更加愿意投入。
  结论与建议   中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得到了许多企业和机构的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入机制,根据我国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现状,针对我国基础前瞻性研究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政府应加大基础前瞻性投入总额。持续稳定的投入对基础前瞻性很有价值,基础前瞻性研究的风险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具有溢出效应,因此企业对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资欲望不高。因此,政府应提高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为基础前瞻性研究打下良好政策与制度基础,将更多的资金分配到基础研究上来,加大对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入强度,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从而保证科技持续不断地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第二,引导企业重视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入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扩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各基础前瞻性研究执行主体共同努力,拓宽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的来源渠道,引入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从长远来看,企业是基础前瞻性研究的重要执行主体,我国若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则需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对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入。
  第三,大力支持基础前瞻性研究的产学研协同合作。高校强大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队伍,是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保证科研力量不断更新的重要基地,因此各大科技强国都很重视对产学研协同合作。大力支持基础前瞻性研究的产学研协同合作,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基础前瞻性研究合作项目,有助于企业迅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帮助企业在竞争对手取得重大创新突破时能够迅速成为跟进者,和率先行动者一起共享先行者的优势。
  第四,完善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加强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的管理主要是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基础前瞻性研究资源,对重大项目、优秀团队和重点基地给予稳定持续支持;基础前瞻性研究的产出往往较为晚,根据基础前瞻性研究成果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尤为重要,对提高基础前瞻性研究成果转化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郑书誉,男,汉族,安徽芜湖市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风险管理
  [1] 李醒民.基础研究及其社会意义[J].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1(6):21-23.
  [2] Hongyi Chen, Wayne Wakeland, Jiang Yu. A two-stage technology foresight model with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hines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2,79(7): 1254 -1267.
  [3] 李振興.英国技术前瞻研究工作全景[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29(2):64-69.
  [4] 左晓利,许晔.中日技术预测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0):149-153.
  [5] Ali Abdollahi, Mehdi Fasanghari, Maryam Mohammedpour, et al. An ontology based model for technology foresight[J]. 2008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vergence and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CIT), 2008:510-514.
  [6] 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关于编制国家技术路线图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8(5):3-6.
  [7]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8] Joseph P. Martino. Some recent advances in technology foresigh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sight and Innovation Policy, 2010,6(1-3):78-87.
  [9]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0] 杨爱华.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现状比较与分析(2001-2010)[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4-38.
  [11] 张明喜.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及问题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02:106-111.
  [12] 张炜,吴建南,徐萌萌,阎波.基础研究投入:政策缺陷与认识误区[J]. 科研管理,2016,05:87-93+160.
  [13] 王利政.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分析及政策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26-31.
其他文献
期刊
茹楊偉 赵艳 张滨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收入结构的改变,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商品经济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资源得到了
期刊
提出了半无限大平面中空洞定位问题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利用边界积分方程建立表面测量电位同目标体及其位置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电磁逆散射问题求解中的Newton-Kantor
【摘 要】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降低公路工程造价,提高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试验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是处在发展阶段的一个长效机制,试验检测数据是建设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的主要
期刊
无线寻呼射频接收系统设计常常需要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模拟设计 ,文中讨论采用 MATL AB软件包模拟射频接收系统时遇到的困难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后运用该方法对无线寻
期刊
許佳 王園园
吳海亮